演得太像林彪王光美拒绝与他握手这样逼真的表演他不止一次
“坏人可以演,但不能做。”——李雪健
2021年6月24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大决战》开播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该剧以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为背景,全景展现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历史,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新中国的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诠释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大决战》由高希希担任总导演,黄剑东担任总编剧,唐国强、王劲松、于和伟、刘涛、苏青等大牌明星,分别在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二十多年前,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版《大决战》,堪称中国电视史上的一部经典。电视版《大决战》会不会超越电影版《大决战》?这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好奇。
从拍摄条件和技术来说,九十年代的条件自然和现在无法相比。
电视剧版的《大决战》全剧采用8K电影级拍摄设备实景拍摄,利用3D建模、AI修复与特效制作相结合,再现了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
但是一部电视剧能不能受到欢迎,并不完全取决于拍摄技术的进步,演员在剧中的表演,仍然占据主要作用。
人们担心的,并不是唐国强饰演毛泽东、刘劲饰演周恩来,或者卢奇扮演的邓小平。
因为这些演员都曾多次扮演过这些革命家,人们对这些老戏骨们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人们担心的,主要是一些新的“特型演员”能不能扮演好那些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
在这部剧中,林彪的扮演者,是扮演“刘皇叔”走红的于和伟。这也是他第一次扮演林彪这个角色。而在二十多年前的电影版《大决战》中扮演林彪的,是已故的著名演员马绍信老师。
马绍信在《大决战》、《大进军》等影片中,将林彪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早已深入人心,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有了马老师的珠玉在前,于和伟要演好林彪的难度实在不小。
于和伟也知道林彪不好演。在一次接受采访中,他对记者说,“出演林彪,对我来说是一次角色上的突破。
我会虚心学习借鉴马绍信老师扮演的林彪的一举一动,也会多向李雪健老师学习,因为李老师扮演的林彪,不仅夺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连在林彪身边工作过的人,都认为不可超越。”
电视剧版《大决战》与观众见面后,人们发现于和伟对林彪的演绎,抓住了林彪冷静多变、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特点,很好地再现了林彪在决战前进行战术思考并艰难抉择的过程,演绎出了在复杂形势下林彪怎样用兵的过程,可以说演得非常成功。
面对观众的肯定,于和伟仍然谦虚地说,自己演的林彪,比马绍信老师差多了,更是不敢和李雪健相提并论。在他心中,李雪健扮演的林彪就是“天花板”,很难再被人超越了。
作为一名演艺精湛、获奖无数的表演艺术家,李雪健说过:“作为演员,要做有情怀的作品,塑造有生命力的人物,这是我的追求。”
在数十年的演员生涯中,他演过反派,也演过英雄。他塑造的林彪、宋江、焦裕禄、杨善洲等角色,打动过无数人的心。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作为当今中国影坛最具实力的演技派演员之一的李雪健,并没有上过专业的院校,而是从草根的业余演员起家的。
1954年,李雪健出生在有着“牡丹王国”之称的山东菏泽。因为是冬天出生,加上生下来还不到五斤,他的父母于是为他取名“雪健”,希望这个下雪天出生的孩子,能够一辈子健健康康的。
11岁时,李雪健跟着父母来到贵州凯里生活。
他的父亲是一名基层干部,几年后,父亲所在的公社成立了一支宣传队,刚好需要一名山东快书演员,于是父亲将会说一口山东话的李雪健推荐给了宣传队,学说山东快书。
别看李雪健其貌不扬,但却有着文艺方面的天赋。很快,李雪健的山东快书成了宣传队每次演出中最受欢迎的节目。
后来,贵州210厂将李雪健招入厂里,让他一边当车工,一边随厂里的宣传队为工人表演。这些基层的演出经验,在他后来饰演的人物中都能找到些许痕迹。
1973年,19岁的李雪健参军,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文工团话剧队看中,将他调入话剧团。
1977年,李雪健又考入空政文工团,成了团里的一名青年演员。
1980年,空政文工团准备排演一出话剧,需要一名在里面扮演林彪的演员。
当时团里看中了好几个很有名气的演员,但这些演员一听说要演林彪,都纷纷借故推脱。
有的说自己没时间,有的说自己形象气质和林彪不符,甚至还有一位演员听说想让他演林彪,把空政文工团上门邀请的同志臭骂一顿,赶了出去。
一来二去,几个月过去了,演林彪的演员一直落实不下来,团里急得团团转。
有一天,一位副团长遇到李雪健,突然感觉李雪健有点像年轻时候的林彪,尤其是李雪健的脸的下半部份,很像延安时期的林彪,于是就建议李雪健去试试妆。
李雪健并没有马上去试妆,而是花了好几天时间,搜集到了不少林彪在不同时期的照片,把这些照片贴了一屋子,不断观察揣摩林彪的习惯性表情和肢体动作,又通过听录音,模仿林彪的声音,直到自己感觉差不多了,才去试妆。
当李雪健把头顶的头发剃掉,把自己的眉毛画浓,穿上林彪爱穿的军装,用林彪特有的步伐走到导演面前时,大家都惊呆了——这不就是活脱脱就是林彪嘛?就这样,团里当场拍板,林彪就由你李雪健来演了!
试妆是一回事,但在舞台上塑造好林彪的全面形象,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别的不说,当时的李雪健长得比较粗壮结实,与身材瘦弱、阴险毒辣的林彪从外形到气质都有不小的距离。
为了演好林彪,李雪健硬是在不到两星期内,把自己的体重降了二十多斤。
他还把林彪照片贴满床头,经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终于从林彪半眯的眼睛中,观察到了林彪那种特有的眼神,然后自己照着镜子练习这种眼神。
每天清晨,李雪健都会学着林彪的模样在院子里遛来遛去,寻找林彪在大决战前那种低头驼背、碎步行走的苦思冥想的感觉。
为了模仿林彪的湖北口音,他对着林彪讲话录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找规律……在排练中,李雪健完全把自己幻想成了林彪本人。
根据林彪爱静不爱动的特点,导演建议他除了说台词之外,他这个“林彪”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以一种闭目瘫坐的形式,窝坐在沙发里。
可这种姿势虽然省事,但又不能很好地体现林彪的思想活动,所以李雪健自己给“林彪”加了戏——他在一些材料上看到林彪有爱玩火柴的习惯,于是加上了火柴这个小道具。
在这部话剧中,李雪健在一出表现出林彪的内心活动的戏中,只见他扮演的林彪缓缓从火柴盒中抽出一根火柴,脸上神情阴晴不定,突然“咔”地一声将火柴折断,似乎下了某种决心。看过这场戏的人,都称赞他很好地表现出了林彪的心理状态,将林彪那种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心理演得太逼真了!
这部话剧公演后,人们对当李雪健饰演的林彪赞不绝口,都说:“太像了,像极了!”甚至还有人说:“要是让李雪健站到天安门城楼上,人们一定以为林彪又‘复活了,能把人吓死!”
凭借着对林彪入木三分的表演,李雪健也夺得了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对于这段经历,李雪健至今想起来仍然感慨不已。他说:“生活就像小蜜蜂,付出一定有收获,这个收获是靠汗水换来的。如果我不是‘傻小子睡凉炕’,可能还成功不了。
现在有一些孩子希望走捷径,盼着一夜成名,或天上掉馅饼,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有极个别这样的情况,但不会是大概率,大都还是要靠劳动,而且要有自知之明,要面对自己的现实情况,不怨天不怨地,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
话剧公演时,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也去观看过。看到李雪健饰演的林彪,她不禁流下了眼泪。
演出结束后,王光美走上台向演员祝贺,祝贺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她与演员们一一握手,微笑地表扬大家:“演得好!辛苦了……”
当王光美走到李雪健面前时,李雪健也与其他演员一样,向王光美伸出了双手。
但王光美却收起了脸上的微笑,将手收了回来,看也没看李雪健一眼,直接从李雪健身边后“跳”了过去,握住了李雪健旁边另一位演员的手。
看到李雪健的手伸也不是,缩也不是,陪同的团领导于是小声地提醒王光美:“这是扮演林彪的演员李雪健。”
为了让王光美听清楚,这位领导还故意把“扮演林彪”这四个字说得比较大声,但王光美却像没听到似的,仍然径直走了过去,一直没与李雪健握手。
后来有人问过王光美:“平时你很少生气,那天是怎么了?”
王光美说:“我不是不与李雪健握手,但看到他,我就想起了林彪,我是绝不与‘林彪’握手的。与他握手,过不了我心中的那道坎!”
在成功塑造了“林彪”之后,李雪健又凭着在电影《焦裕禄》饰演焦裕禄,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十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90年,他又在电视连续剧《渴望》中扮演宋大成一角,夺得了第十一届飞天奖和第九届金鹰奖。
许多人认为。在李雪健所饰演过的角色中,最撼动人心的非“焦裕禄”莫属。回忆起当时演出的情景,李雪健犹觉历历在目:“我外形不像,就用心来演。曾经连吃了三个月的白菜,减了30斤。”这才有了后来感动全中国的电影《焦裕禄》。
李雪健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演谁像谁,总能抓住角色的内心。他扮演过的角色要么让人感动,要么让人愤恨,这足以证明他的精湛演艺。
但李雪健也有个“毛病”,不让人在他面前提起他扮演过的“宋江”这个角色。
他主演的宋江,既猥琐又狡诈,一副奴才相,李雪健自己都讨厌这个角色,甚至说过“人生就是大遗憾,生活遗憾、事业遗憾,宋江是我事业的最大遗憾”这样的话来。
其实当张绍林、张纪中找到他,想请他演宋江时,李雪健是不同意的。但经不起两人的软磨硬泡,这才答应了下来。
接手这个角色后,李雪健就开始琢磨:宋江是山东人,应该说话有山东口音,所以在说台词时,也给宋江加入了点山东口音。
但《水浒》是后期配音,配音的工作被剧组外包出去了,所以最后李雪健扮演的宋江,也是别人配的音。这不但使得宋江在剧中的山东口音不翼而飞,而且配音的效果也让李雪健特别不满意。
给宋江配音的是一位陕西的配音演员,为了给宋江配音,这位演员也下了不少功夫,做了不少功课。
听到李雪健对自己的配音不满意后,这位配音演员也很生气,他说:“别人说我配得不好,我不在乎;你说我配得不好,不是砸我饭碗吗?”
从那以后,李雪健不再对宋江的配音发表意见,但他定了一个规矩,以后接任何戏,必须自己配音,否则就不接。
他认为一个人物不能只有形体,语言也是很重要的,拿掉了角色的语言,自己只完成形体动作,塑造出来的人物就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是一个演员,我要为自己的角色负责”
李雪健是个较真的人,某部戏、某个场景没有达到他的预想,他都会伤心,更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主演的电影《横空出世》,虽然获得了第二十届金鸡奖,可李雪健对自己演的角色却很不满意。
因为他认为一个刚从朝鲜战场上打完仗回来的人应该很瘦,但自己的形象却有些微胖,不符合角色的实际情况,做为一名演员,这是一种不敬业的行为。
在一次采访中,李雪健向记者自责道:1980年,自己在没出名的时候演林彪时,可以为了角色的真实性半个月减肥20多斤;拍《焦裕禄》时,同样也在减去了20多斤,这才创造出了两个自己感觉还过得去的角色。
可为什么拍《横空出世》时,自己就做不到为角色减肥了呢?他认为是自己有点名气后,对自己降低了要求,“这是一件特别羞耻的事!”
2001年,李雪健被查出了鼻咽癌。在妻子于海丹的帮助下,李雪健鼓起了与病魔斗争的勇气。
治疗鼻咽癌的过程中,李雪健经历了颈部溃烂的痛苦,也经历了全身毛发掉光的尴尬,还要忍受疼痛和呕吐带来的折磨和不适。但对舞台的热爱和渴望,以及妻子的支持,让他坚持了下来。
经过积极的治疗,李雪健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他的抗癌胜利,正如他在《美丽人生》中的那句台词一样:“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但只要活着,就是美丽的,所以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虽然获奖无数,但在生活中,李雪健却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从不讲究吃穿,也不和人攀比奢华,更是从来没有传出过任何负面新闻。在演艺圈这个大染缸中,能数十年出污泥而不染,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李雪健的偶像是石挥,最爱的电影是石挥自导自演的《我这一辈子》。他总是说:“我是一个演员,我要为自己的角色负责,从生活中向他们尽量靠近,不能来半点儿虚假。”
《光明日报》:《李雪健:到生活中去》
人民网:《李雪健的艺术生涯:“走替位”到当主角》
《生活周刊》:《李雪健和他的历史人物》
演得太像林彪,刘少奇夫人拒绝握手,李雪健的演员经历,曲折精彩
1989年,峨眉电影厂筹拍电影《焦裕禄》,准备邀请李雪健出演,但李雪健却没有立马答应。之所以犹豫,一方面是因为刚刚出了电视剧版,焦裕禄这一形象已经非常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和焦裕禄在形象上相差较大,李雪健担心塑造不好这一角色,辜负观众的期待。
但导演王冀邢就认准了李雪健,苦口婆心软磨硬泡,硬是把李雪健给留住了。
为了贴合这一人物形象,李雪健几乎是豁出了半条命:几乎顿顿吃清水煮白菜,为了还原人物的精神状态经常性熬夜,以此达到人物的消瘦感,两个月下来硬生生暴瘦了30斤。
这番努力并没有白费,影片上映后,李雪健的表演受到一片好评,还一举拿下了金鸡奖和百花奖的最佳男主角。
影片在当时更是引发了现象级的观影热潮,在票价平均3毛钱的情况下,《焦裕禄》斩获了1.3亿的惊人票房,创下当年的票房神话。
01、
2018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式上,有这么一幕至今让皮哥难以忘怀。
当颁奖嘉宾胡军念到“李雪健”的名字,台下的嘉宾全部起立鼓掌,而李雪健非常谦逊地向大家鞠躬致谢。
能够得到整个演艺圈的尊重和认可,李雪健靠的不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资历,而是实打实的演技输出。
把时间向前推移60多年,没人能想到山东巨野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这个叫李雪健的孩童,有朝一日会成为受人尊崇的表演艺术家……
从中学时期开始,李雪健就热衷于去各种业余文艺宣传队里当演员,他打心眼里享受表演带给他的愉悦和满足。
1978年,24岁的李雪健考入中央实验话剧院,此时国内文艺复兴的苗头正盛,话剧演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有着十几年“戏龄”的李雪健,也在这方舞台上等来了一个可以发光的机会。
1980年,团里排演话剧《九一三事件》,但团里很多演员都去了外地演出,林彪这一角色就交给了李雪健来饰演。
尽管是临时上阵,但李雪健完全没有丝毫懈怠:不仅在一个月里减重20斤,还不惜自毁形象剃了个光头。
他还查阅了很多关于林彪的影像资料,一有时间就在院子里溜达,去琢磨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到了正式演出,李雪健以十分精准的表情和动作拿捏,将林彪演绎得相当出彩,获得了观众的一片叫好声。
连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都因为李雪健演的林彪太传神,勾起了动荡时期的痛苦往事,在最后慰问演员拒绝与李雪健握手,可见其表演功力之深。
《九一三事件》是李雪健表演生涯的,自此开始,他得到了更多的表演机会,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02、
真正让李雪健被大众熟知的,还是那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渴望》。
剧中李雪健饰演老实巴交又对爱情充满向往的宋大成,在很多观众的心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当时大街小巷上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娶妻当娶刘慧芳,嫁人当嫁宋大成”,足以见这一角色有多受观众喜欢。
其实宋大成这个角色当初并没有那么多戏份,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配角;
但出乎导演鲁晓威意料的是,李雪健用质朴而凝练的表演把这一角色演得极其生动,让原本单薄的人物渐渐丰满起来。
就这样,导演对这个人物进行了重新设计,为他加了不少戏份,最终成就了这部经典电视剧的一个经典角色。
很多人也许会问,总是李雪健说演技好,但具体好在哪儿?
在皮哥看来,李雪健在表演上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其高度写实的细节处理。
正所谓“见微知著”,有了丰富的细节堆砌,才能让人物真实可感,才能在不经意间让角色和观众发生共情。
比如《焦裕禄》里,病榻上的焦裕禄脸色苍白,合着双目,向女儿的殷殷嘱托令人泪目。
还有《荆轲刺秦王》里的秦始皇,面对即将死去的荆轲,眼中含着泪,颤抖着问“为什么杀我”,声音里透着愤怒、无奈、恐惧等种种情绪。
即便是戏份很少的小角色,像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的六叔,一边挤着笑容一边小声痛骂台上的歌女小金宝,人物八面玲珑、曲意逢迎的一面已经呼之欲出。
在李雪健看来,角色没有大小之分,每个角色都值得自己付出真挚的 情感 去诠释。
即便如今已近古稀之年,身体状况不太好,但他仍然塑造了不少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嘿,老头》里的刘二铁,《老阿姨》里的甘祖昌,尤其是《少帅》里的张作霖,完全将主角文章的光辉掩盖,赋予这一极为复杂的 历史 人物鲜活的灵魂。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李雪健当年饰演的林彪如何?观众:他往天安门上一站,能把人吓死
这小子要往天安门城楼子上一站,非吓死几个不可”。1980年,话剧《九一三事件》轰动全国,对于李雪健饰演的林彪,当时有人形象得做了这样的评论。李雪健1954年冬天出生在山东巨野县,11岁随父母从山东菏泽到贵州凯里支边,16岁初中毕业就在贵州大山里当了车工。“文革”时期,曾担任公社党委书记的父亲受到冲击,李雪健也受到牵连甚至被侮辱,因此他特别向往受人尊重的岗位。那时宣传队很受人尊敬,会说山东快书的李雪健于是进了工厂宣传队,19岁应征入伍后又进了部队宣传队。李雪健感慨道,他走演艺这条路,其实是为了得到那个特殊年代最缺的两个字:尊严。
“在宣传队,快板、相声、山东快书、小舞蹈、小话剧,独幕戏、样板戏.....李雪健什么都演”。
1976年全军汇演,他被借调至北京二炮文工团演话剧《千秋大业》,他跑龙套、打杂非常卖力。汇演虽没办成,但他因此认识了导演鲁威。
那年,“四人帮”被粉碎,各部队文工团都在招人,鲁威导演就把他推荐到空政话剧团,推荐理由是:这孩子不当演员,也可当美工、木工,搞道具干杂活。因为他肯干、认真。李雪健职业演员生涯从此开始。
1980年,团里决定排练话剧《九一三事件》,谁演林彪一直定不下来。副团长一下子发现了李雪健,说李雪健的个头脸型很像林彪,就让李雪健作为候补演员。
演林彪首先要像,李雪健下了很大的功夫,林彪是秃顶,他早早就剃了个光头,林彪脸型尖瘦,他就减膳节食,把自己饿瘦了二十多斤,瘦削的脸型越发像林彪,他反复听林彪的讲话录音,看纪录影片,揣摩照片模仿动作,敬业精神感动了领导,最后团里决定林彪一角正式由26岁的李雪健来扮演。
李雪健倍加珍惜这个机会,除了外形要像,他还着力用细节体现人物性格,他抓住了林彪的一个习惯动作玩火柴,围绕手中的一盒火柴,设计了一系列动作,酝酿阴谋的时候缓缓划着火柴,凝视着火焰,仿佛看见他点起的罪恶之火已经烧遍全国。布置要把老帅们一个个整倒的时候,他声调生涩缓慢,但是人们从他手中火柴梗一根一根折断的动作,不难看出他内心的仇恨与恐惧。一个活脱脱的林彪出现在舞台上了。据说当时有人评论说,这小子要往天安门上一站,非吓死几个人不可。
很多人说李雪健第一次当演员就是演的林彪,不过在此之前,李雪健曾经演过一个匪兵乙,只不过角色太小没人注意。
这次演林彪,按李雪健自己的说法,“生活就像小蜜蜂,付出一定有收获,这个收获是靠汗水换来的,如果我有杂念,不是傻小子睡凉炕,我可能还成功不了,恰恰我没有负担,机会来了,大家帮我;我呢,个儿、长相还有点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可能让我走替位,所以方方面面几个条件促成了这个机会。”
在李雪健精准的表情和恰当的动作拿捏以及细节处理之下,话剧《九一三事件》一经上演,立即引起轰动,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李雪健也因为演林彪一角,获得了当年中国戏剧最高奖的梅花奖。据说当年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在该部队文工团慰问时,因为李雪健太像林彪而拒绝和李雪健握手。
1989年拍电视剧《渴望》时,鲁威向他的儿子鲁晓威导演推荐了李雪健,李雪健凭借宋大成一角轰动全国,“娶妻当娶刘慧芳,嫁人当嫁宋大成”,成了当年的流行语。
从业四十多年来,李雪健演了30多部电影,近40部电视剧从 社会 底层的小人物到巨匠伟人,从一代枭雄到人民公仆,从虚伪矛盾的山寨头领到急公好义的 社会 暖男,每一个角色都塑造的生动、真实。他获奖无数,从1980年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到2013年在中国电视剧年度明星盛典上获得“年度终身成就奖”,获得多达40种奖项,真的可以说是拿奖拿到手软。
如今李雪健已是67岁的老人了,他演过的每个人物都成为了经典,宋江、焦裕禄、秦始皇、张作霖等都是后人无法逾越的银幕形象。
从业四十多年来,李雪健没有传出一件绯闻,人们记住的只是他塑造的一个个角色。
对于一些老演员,人们往往称呼他们老戏骨、老艺术家,这固然是对他们的尊敬,也是对他们演技的认可。但如果要评选演技最好、低调做人、人品零差评,真正担得起“德艺双馨”四个字的,恐怕非李雪健莫属了。你觉得呢?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