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美伊伤亡对比「二十世纪最后一场大规模坦克战美伊伤亡比89比1000」

时间:2022-08-11 18:29:54阅读:481
20世纪最后一场大型坦克战被摧毁的伊军69式坦克1991年2月26日,在波斯湾战争期间,美国装甲部队(第7军)以及英国第1装甲师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及其塔瓦卡纳师进行了一场坦克大战,它被称作东73战役,这是以通用横轴墨…

20世纪最后一场大型坦克战

被摧毁的伊军69式坦克

1991年2月26日,在波斯湾战争期间,美国装甲部队(第7军)以及英国第1装甲师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及其塔瓦卡纳师进行了一场坦克大战,它被称作东73战役,这是以通用横轴墨卡托南北坐标线(以千米为单位并在GPS接收器上可以读取的全球定位坐标线)命名的,该线用作测量进攻过程中进攻进度的阶段线。后来,参加此次战役的约翰·麦加中尉将这场战斗描述为“ 20世纪最后一场大型坦克战”。

美军参战的主要单位是第2装甲骑兵团,它是一个被配属给第7军的4500人侦察和安全部队。它由三个地面中队(第一,第二和第三),一个航空(攻击直升机)中队(第四中队)和一个支援中队组成。每个地面中队由三个骑兵分队,一个坦克连,一个自行榴弹炮兵连和一个司令部连组成。每个连级分队包括120名士兵,12-13辆M3布拉德利战车和9辆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在第41步兵团第1营特遣队步兵突破了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之间的边界(伊拉克最初的防御阵地),并在第二装甲骑兵团之前执行了侦察和反侦察任务。这包括摧毁或击退伊拉克人的侦察车辆,使伊拉克指挥官无法观察到友军的活动。第七军下辖美国第二装甲师,第一装甲师,第三装甲师,第一步兵师和英国第一装甲师。

在进攻线集结的美军坦克部队

第2装甲骑兵团的任务是越过边界并向东前进,其先头侦察部队是装备轻装甲M3A1布拉德利战车的装甲骑兵侦察兵,侦察兵采用先进的热量探测装置探测敌方阵地。紧随其后的是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从后方向侦察部队提供掩护,随着准备前行并与敌人交战。该部最初在第3装甲师前方进军,直到2月25日后期,随着最初的目标向北移动,他们转移到东部,在第1步兵师的前方。该团的任务是消灭敌方警戒部队,清除敌方重要的防御阵地,并确定共和国卫队的防御阵地,以便用第一步兵师的装甲部队和炮兵的全部力量与其交战。

2月23/24日晚上,按照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将军的地面进攻计划,即“沙漠军刀行动”,第7军从沙特阿拉伯向东方狂奔,进行了广泛的机动。该军的作战目标有两个有两个:切断伊拉克军队从科威特的撤退路线,并摧毁伊拉克-科威特边界附近的五个精锐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师,这些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师可能会攻击从南方进入科威特的阿拉伯军队和海军陆战队。在实现突破之后,美军最初只遭遇了很轻微的抵抗。第2装甲骑兵团也只遇到了很少的抵抗,直到2月25日。

最初的战斗是由第二装甲骑兵团的三个中队(约有4,000名士兵)以及第1步兵师的两个先头旅进行的,它们攻击并歼灭了伊拉克塔瓦卡纳师的第18装甲旅和第37装甲旅,每个伊拉克旅有2500至3000人。

战役计划

第2装甲骑兵团按计划将向东推进,找到并与敌人交战并确定其敌部署,然后让第1步兵师的机械化旅通过以完成歼灭伊拉克军队的任务。在行动过程中,第二装甲骑兵团的进攻停止线被更改。 第7军于2月25日至26日夜间发布的“零散计划7号”将前进停止线规定为东60。在第二装甲骑兵团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其安全区交火后,军将第2装甲骑兵团的进攻停止线规定为东70。沿着那条线,第1步兵师将穿过该团,然后向东的目标推进。第七军军长弗雷德里克·M·小弗兰克斯中校命令第2装甲骑兵团团长唐·霍尔德上校找到敌人,但要避免与敌决战。

团的三个装甲骑兵中队沿该线作战,第二中队在北部,第三中队在中部,第一中队在南部。第四中队(战斗航空中队)主要在北部和中部地区进行侦察和攻击任务。对于一支军的掩护部队而言,该团没有后备坦克或机械化步兵营。但是,天气严重限制了飞行行动,并使第四中队在白天大约一半的时间内无法飞行。

第2装甲骑兵团在26日上午穿过共和国卫队的警戒地区未被伊军发现,它在在北部遇到了伊拉克拥有许多装甲车辆的塔瓦卡纳师,在中部和南部遇到了第12伊拉克装甲师。所有伊拉克部队占领了结构良好的防御工事,并准备了备用阵地,使他们能够重新转向到西方以面对第七军的进攻。在交战开始之前,美军还不知道第12伊拉克装甲师被配属给了共和国卫队。

尽管美军进行了广泛的空袭和炮击,但沿东70防御的大多数伊拉克部队仍然有战斗力。配属给第2装甲骑兵团的第210野战炮兵旅,第27野战炮兵多管火箭炮团第4营C连,空军战机和攻击直升机(第1陆航团第2营的阿帕奇和第4中队的眼镜蛇)对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进行了火力打击,装甲骑兵中队在此期间通过警戒区向东移动。沙尘暴全天延缓了这一运动,将能见度限制在400米(1300英尺)之内。

东73战役

东73战役指在第2装甲骑兵团掩护部队行动的最后几个小时在第二中队区和第三中队区北部三分之一地区的激烈进行的坦克交战。第2装甲骑兵团的四支装甲骑兵分队E,G和I,其中K参加了I分队的战斗(总共约36辆M1A1坦克),击败了两个伊拉克军队的两个旅,即塔瓦卡纳师的第18旅和第9装甲旅。

伊拉克的守卫部队是塔瓦卡纳师第18机械化旅和第12装甲师第9装甲旅的部队,他们于2月24日晚上到达其阵地,并向西保护主要供应路线IPSA管道路,这条道路位于他们的后方。第2装甲骑兵团在前一天遭遇的伊拉克抵抗力量来自伊拉克第50装甲旅,其任务是负责掩护防御的准备工作。

第2装甲骑兵团第2中队E分队(代号鹰)指挥官麦克马斯特(他现在已晋升为中将)指挥着第2中队的先锋。第2装甲骑兵团的任务从理论来说是简单,但在实践上却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他们要切断伊拉克军队从科威特的撤退路线,摧毁隐藏在平坦,无任何标志物的沙漠地带的伊拉克装甲部队。

坦克在空旷的沙漠上难以导航,因为没有任何可用于定向的标志物。大雨和暴风雨限制了能见度,因为坦克和其他车辆只能摸索着穿过沙漠。

F连首先与伊拉克军队交火,它摧毁了几辆敌军坦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第2中队的坦克和车辆遇到了敌方观察和侦察车,并用导弹和大炮摧毁它们,但他们找不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师。美军知道,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师隐藏在沙漠里。

在沙漠中燃烧的伊军坦克

1991年2月26日中午,麦克马斯特率领他的部队穿沙尘暴,来到一处高地。他的正前方正是是一个整师的伊拉克坦克部队。发现自己已经在敌人的射程之内,麦克马斯特立即下令开火。

敌人把坦克停在了远离小高地的位置,以便将自己隐藏起来,因此,美国坦克将被迫从山上驶向他们,这使坦克相对较弱的顶部装甲暴露给了伊拉克火炮。但是伊拉克人失去了大部分侦察车,因此当两支装甲部队发生冲突时,他们和美国指挥官一样感到意外,这使他们无法利用自己的阵地。

麦克马斯特的开场大战为这场战斗定下了基调。他的第一发炮弹是高爆弹,摧毁了一个缩在护堤后面的坦克。他的第二发炮弹是贫铀弹,炮弹穿过了一个向他开火的伊拉克坦克。这都要归功于M1A1 HA的先进火控系统。不仅可以自动测算诸元并输入弹道计算机,还配备有先进的热成像仪,让美军能从2100米外锁定雾气中的T目标。双向稳定系统的运用,也让坦克在移动中保持精准的火力。

被摧毁的伊军T62坦克

当他的机组人员瞄准第三个敌目标时,驾驶员意识到,他们正在穿越雷区并开始采取躲避动作。

E分队的另外两个坦克排也参加战斗,敌军的炮弹开始在先头坦克周围落下。现在有九辆美国坦克攻击伊拉克阵地上,摧毁了敌方的T-72坦克和装甲车。正如麦克马斯特在他的第一场战斗总结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几秒钟的意外。敌军坦克和BMP(苏联制造的装甲运兵车)被击中后变成了无数火球。部队突入敌方纵深5公里。”

布拉德利战车也加入了坦克大战,向敌方装甲发射陶式反坦克导弹,并用机枪扫射伊拉克步兵。

E分队消灭了伊军30辆坦克,14辆装甲车和数百名步兵,直到达到其进攻停止线,但是麦克马斯特下令部队继续进攻,他担心伊拉克人会重组并发动强大的反击。自首次接火23分钟后,麦克马斯特宣布可以安全地停止部队进攻。

美军一支装甲部队以零伤亡的代价摧毁了伊拉克人的侧翼防御。 第二中队司令部连的一辆坦克碰上了一枚地雷,被炸成轻伤。

在E分队附近,G分队,K分队和I分队试图追上E分队,它们与伊拉克军队进行交战。伊拉克人为反击美国坦克做出了三心二意的尝试,但很快被击退。

被伊拉克火炮击中的美布拉雷利战车

那天晚上,美军呼吁伊拉克人投降,并得到了成群伊拉克士兵的回应。大约有250名幸存者向E分队投降。

在美军战线的上方和下方,发生了与E分队相类似的事情。伊拉克人伤亡近1,000人,85辆坦克,40辆装甲车,30辆轮式车辆被摧毁,两个炮兵连被歼灭。 美方有12人丧生,57人受伤,32辆车辆被摧毁或损坏。

在行动中,第2装甲骑兵团依次掩护美军3个师的前进,在八十二小时内机动了120英里,并与伊拉克5个师的部队交战。东73的激烈战斗拖住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南方部队,使美第7军指挥官可以派出一个步兵攻入伊拉克防御的最深处,然后进入科威特。

在伊拉克第12装甲师和塔瓦卡拉师之间推进的第2装甲骑兵团是唯一发现自己的人数和装备大大低于伊军的美国地面部队。尽管如此,第2装甲骑兵团的三个中队,与第1步兵师的两个先头旅一起,歼灭了塔瓦卡瓦师的两个旅(第18机械化旅和第37装甲旅)。在前进和穿越73度线之战中,第2装甲骑兵团和第1步兵师的两个先头旅摧毁了伊军160辆坦克,180辆运兵车,12门火炮和80多辆轮式车辆,以及数门高射炮。仅第2装甲骑兵团第2中队就摧毁了55辆伊拉克坦克,45辆其他装甲车,同等数量的卡车,打死了数百名伊拉克步兵,俘虏了865名伊拉克士兵。

真实的坦克战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看看中美之间一次真实的坦克战是什么样子的。

1952年9月,秋季反击战打响后,志愿军第40军119师第357团准备夺占美军陆战队1师防御的130高地和140高地。两高地后是161高地,敌坦克经常出现在那里,居高临下向志愿军阵地射击,干扰我军的行动。

为了打掉这个钉子,支援我步兵夺占敌阵地,志愿军坦克第5团决定从城均馆派出混成装甲分队,伺机消灭敌人。

美军坦克在高地驻守

美军坦克居高临下向我射击

战前宣誓的我坦克第5团官兵

我军派出由T-34中型坦克和122毫米自行火炮造成的混成装甲分队

这支分队由第1连连长张履华担任指挥员, 率一辆T-34中型坦克(109号)和一辆122毫米自行火炮(501号)于9月30日向161高地出发。

当日傍晚,张履华小分队到达笃正里南山根下,他们停在了一片茂密的树林里,张履华在这里发现前方约500米的地方有一道天然土棱线,那儿射界开阔,便于火力机动;靠近道路,进出方便;并且那里道路两侧还有灌木丛构成的天然屏障。

在望远镜里,张履华注意到,土棱线再往前300多米处还有一个低矮的小山头,那里是志愿军炮兵已经废弃的阵地,该山头与土棱线在一个射向上。

张履华命令小分队就地停车隐蔽待机。

笃正里伏击战示意图,正因为有我坦克2、3、4连的掩护,张履华分队才能成功完成任务

进入设伏地域进行伪装,巧设假阵地迷惑敌人

10月1日19时20分,109号和501号车在志愿军炮兵猛烈炮火掩护下,驶出树林到达土棱线,在震耳的炮击声中,张履华他们立即下车,依着地貌对分队装甲车辆进行伪装,把翻出的新土用草皮盖上,炮口前的地面泼上水并用篷布覆盖,以免射击时扬起尘土。

这之后张履华领着乘员前出到废弃的炮兵阵地,搭起木架并绑上杂草,伪装成一个坦克隐蔽地。

进入掩体的志愿军坦克

2日清晨,乘着我军铺天盖地的喀秋莎火箭发射巨大轰鸣声的掩护,张履华命令对161高地敌坦克可能出现的地段进行火力校射。共发射21发炮弹,顺利装定了目标射击诸元,还捎带摧毁了美军3个地堡。

当天,我步兵向美军阵地发起进攻,轻松夺占了130和140高地,敌坦克没有出现。

张履华分队在设伏地域等待了两天,敌坦克还是没有露面。

第一炮被敌坦克装甲弹飞,122自行火炮及时“补炮”将敌摧毁

4日傍晚,志愿军步兵侦查分队报告说:“发现美军在大猫耳山后集结了28辆坦克。”

张履华判断,明天美军坦克很可能要发起对130和140高地的进攻。

果然,5日14时,5辆敌M26坦克沿161高地盘山道向前运动。我装甲分队全体乘员屏住呼吸,等待射击窗口的出现。

敌前锋坦克在高地露头了,没等敌人反应过来,我109号坦克85毫米炮就命中了它,可惜被敌坦克前装甲弹开了,千钧一发之际,我501号自行火炮的122号炮又命中了它,当即把敌坦克炮塔炸飞!

被击毁的美军坦克

被击毁的美军坦克

换用钨芯穿甲弹击毁队尾坦克,然后逐个“点名”全歼敌人

美军其余4辆坦克随即停在了我伏击阵地视线以外,张履华分队停止了射击。

不久,美军侦察机开始在交战地域盘旋,美国人发现了张履华他们设置的假的坦克隐蔽地,接着敌榴弹炮弹像雨点似的打了过来,把那个小山头炸得浓烟四起。

美军以为志愿军的设伏坦克已经被击毁了,后面的四辆坦克又大模大样地开上高地,进入了我分队的视线。

张履华命令T-34坦克装填手上膛BR-365SP型穿甲弹,这种钨芯穿甲弹可以击穿60度倾角的138毫米厚装甲, 随后他果断地命令:“打!”

两车连续发射,首先击毁了敌最后1辆坦克,其余3辆坦克因最后1辆堵住了退路,无法逃脱,先后被我分队“点名”式击毁。

值得一提的是,109号和501号车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高度的英雄主义精神。501号车上的副排长兼车长、共产党员杨三义,在其装填手被火药气体熏倒的情况下,独自装填122炮弹射击,勇敢顽强地协同109号车完成了任务,荣记三等功。109号车的炮长高玉峰因作战勇敢、射击准确,荣记二等功。

我军装备的ISU-122自行火炮

这是我们意志和指挥艺术的胜利,但也带有一定客观因素

这是朝鲜战场上中美两军坦克的首次对决,其实在这之前的西场里北山争夺战中,我们就和美国坦克交过手,但那是南朝鲜军陆战第一团的M4坦克,南朝鲜人在该战中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

而这一次,我们打的是实实在在的美军!中美两军之间的首次坦克对决,我们靠坚定的意志和高超的指挥艺术,赢得了胜利!

但我们还是要留意到,这次胜利也带有一定的客观因素,我们必须承认:笃正里伏击战的成功显然与战场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那里灌木丛生,树篱水沟遍布,装甲部队难以展开,因此两军战斗多在营、连、排甚至单车间爆发,这种环境使美军坦克在数量上的优势难以体现。

我们设想,假如美军坦克队形能够展开,以2对5,结局有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

同时,美军还拥有很大的火力优势,并掌握了制空权,但还是因为战场环境因素,使我军装甲小分队能够长期隐蔽在一个点上对美军实施反击,并使对手蒙受了较大的损失。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