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背起爸爸上学,有字幕的电影背起爸爸上学
01一个励志的主题
《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告诉人们,不管有多难,一定要上学。而这个主题,非常符合很多农村孩子的境况。
知识改变命运,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很多出身卑微贫寒的人,就是靠着刻苦的求学,学而有成,走出乡村,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然而一个孩子真正做到通过读书,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因为从小学到大学,刻苦求学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个十几年的过程。这十几年来他们不但要忍得住寂寞坚持求学,还要面临着家庭变故、求学环境、感情经历等种种的变化,能一直坚持走完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现在高考临近,却有很多农村的孩子打算放弃高考,这对自己的人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这些孩子们片面强调自己的客观困难,可是你现在的难,有当年的李勇那么难吗?
电影中的石娃,就是当年的李勇,他的求学之路是何其的艰辛。
首先他要克服的,就是上学必经的那条河。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这条河,是有着死亡恐惧的河。在这条河上,他亲眼目睹了同村同桌的女孩,被洪水冲走,那个漂亮书包和小花伞,在失去主人后,一上一下漂浮在河面上的画面,是他童年永远无法抹去的恶梦,让他无比恐惧。
因此,他不再敢过那条河,更不敢去上学,在外面躲了三天,最终还是被父亲在那个溺水女孩的丧礼上找到,拉回家里狠狠地揍了一顿。
然而,过河的恐惧他还是克服不了,最后只能在父亲的开导下,克服了这个恐惧。父亲亲自把石娃背到了河中间,并且鼓励他:男娃要有担当,做啥事都要有个结果。
02两种不同的命运《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里面,石娃和姐姐两个人读书与不读书,拥有的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在石娃上学之前,姐姐是在读书的,而且她深知学习机会的不易,非常刻苦认真地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只可惜家里穷,母亲早逝,凭父亲一人的劳作,只能勉强供得起一个孩子读书。
在石娃六岁那年,也是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父亲为了公平起见,用一种原始的方式,使得姐弟两人面临着一次命运的选择——转铜勺,铜勺柄指到谁,谁就可以拥有读书的机会。
懵懂无知的石娃幸运地得到了这次机会,但年幼的他却不知道结果的沉重,他兴奋地跳起来,欢呼自己可以读书了,却不知道一旁的姐姐是多么的黯然失落。
随后善良的姐姐跟父亲一起劳动,照顾这个家,照顾弟弟读书。甚至为了弟弟交得起学费,听从父亲的安排,嫁给了一个侏儒,生娃劳作,成为一名农村妇女,终生无法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而石娃却经过十年苦读,终于考上了师范,师范毕业后又考了本科,最终读了博士,成为西北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从一个农村娃到跃过龙门成为教授,走出了农村,过着远比普通人安逸的生活。
通过石娃姐弟命运的对比,再次印证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上大学,这是改变个人命运最好的办法。就象现在很多在农村出生长大的孩子,有没有珍惜机会读书、上大学,仍是能不能走出农村、改变命运最好的机遇。
2020年的高考将近,笔者希望广大的考生能够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认真考出一个好成绩,也希望在农村或者在底层生活的孩子们,通过十年寒窗苦读,考上心仪的大学,从而能够走出农村,改变自己的命运。
03三段感人的感情《背着爸爸上学》这部电影,有三条感情线,讲述着三段感人至深的感情,丰满着石娃这个农村少年奋斗逆袭的故事。
血浓于水的姐弟之情因为母亲早逝,对石娃而言,姐姐一直扮演着亦姐亦母的角色。石娃和姐姐之间,有着深深的依恋之情。姐姐虽然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但善良的姐姐从小对弟弟十分疼爱,不但不怪弟弟抢走了自己读书的机会,还操持起了家务,把家里照顾起来,每天做好饭菜,让弟弟回家就有吃的。
在寒冷的冬夜,姐姐还做好热腾腾的馒头,送到学校给弟弟吃。甚至在后来弟弟不够学费,即将无法上学的时候,她接受了父亲的安排,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嫁给了一个侏儒,只为换回弟弟的学费,让弟弟有机会继续上学。
石娃从小对姐姐依恋,对于姐姐的付出,他是一直心存感激。在得知姐姐为了他的学费而嫁给侏儒后,他愤怒地向父亲发了脾气,无力改变现状后,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因为他知道,他身上不但有着自己改变命运的梦想,也有着姐姐寄托在他身上的梦想。
深沉伟大的父爱父亲和石娃的感情,是中国社会传统的父子之情。对于孩子的学业,父亲的爱是严厉的。石娃是家里唯一的希望,父亲对他寄予厚望。他每日辛苦劳作,一切都是为了支持石娃上学。父亲对他的要求很高,因此在看到石娃逃学以后,不管他是因为看到女同学溺水后害怕的原因,找到他就是一顿揍。
但是父亲的爱也是宽厚的,在得知石娃不敢过河的原因后,他亲自送石娃上学,背他过河,并且用农村男人的方式鼓励他,“男娃做事情就要有个结果”。
父亲的爱也是讲攀比的,这个属性让大多数人都深有同感。石娃在父亲的鼓励下,终于克服了过河的心理障碍,从此自己一个人上学,风雨无阻,在学习上也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奥数一等奖。这让父亲老怀大慰,带着他的奖状,在村里逢人便夸自己的儿子。石娃也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父亲的爱也是奉献和牺牲的。父亲平时拼了命地干活,只为了能让石娃安心上学,甚至为了交石娃的学费,不惜让女儿嫁给了一个侏儒,牺牲了女儿的幸福。而在自己因为劳累过度中风后,为了不影响石娃上师范,父亲甚至选择了跳井,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想成为石娃求学路上的拖累。
父亲对石娃的爱,也体现出中国大多数父亲对孩子那种特有的深沉、内敛的爱,这份爱是毫无保留的,甚至是不惜性命的。
如山似海的师恩在石娃成长的道路上,很荣幸遇到了张嘉译扮演的高老师。高老师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农村教育工作者,他在初中班里教石娃,对于这个年年考第一的学生,他深知家境贫寒的他有多不容易。因此他行使着一个教师高尚的职业精神,育才渡人。
通过家访,他了解到了石娃的家庭情况,对这个上进好学的学生非常欣赏,平时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各方面非常地关心,还出钱帮他报名参加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最终石娃不负众望,拿下了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全省赛区的第一名。
在高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石娃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师范。但是因为父亲身体瘫痪无人照顾的原因,石娃想到了放弃学业。这时又是高老师开导石娃,鼓励他直面困难,勇敢前行,并和他大声高念《念奴娇·赤壁怀古》。高亢激昂的诗词声打破小山村夜晚的宁静,豪气直冲云宵,也使得石娃这个弱冠少年激起了心中豪情,下定了和父亲一起去上学的决心。
刚好石娃要去就读的市师范正是高老师的母校,他决定带着父亲一起去师范读书的时候,又是高老师托了许多关系,帮石娃找了合适的房子租住,也托了母校以前的许多师友,帮忙照顾石娃父子。
张嘉译扮演的高老师,不但长得帅气,给人儒雅、温暖的感觉,他关心、培养石娃这些孩子成长成才,也体现出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对于贫困山村培养人才所付出的努力,正是由于他们这些山村老师的坚守和付出,我们的乡村才能走出一个又一个大学生,冲破命运的束缚,用知识走出乡村,改变人生的命运。
04四重压力下的抉择石娃这样一个15岁的少年,在这个命运交织的重要路口,稚嫩的肩膀却面临着4重压力。而他却要从这4方面压力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来自前途和命运的压力石娃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考上了庆阳师范,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在那个年代,至少他师范毕业后,可以分配为一名老师,从此每个月都能领上一份工资,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可以体面地活着。然而如果他去读师范了,瘫痪在床的父亲就没人照顾了,他想去读书,那是一种追求光明的前途命运的无比强烈的渴望。但懂事孝顺的他又无法抛下父亲,只身去追求自己的未来,甚至为了照顾父亲,他一度把录取通知书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想放弃上学,这种矛盾给他造成强大的压力。
姐姐对于石娃来说,是亦姐亦母的角色。为了弟弟能读书,姐姐一直在牺牲。先是把家里唯一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尽管她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而在石娃没有钱交学费即将失学时,姐姐又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嫁给了一个相对有钱的侏儒,只为换来彩礼钱供弟弟上学。在姐姐嫁人后,还经常回娘家帮忙,甚至在知道父亲中风瘫痪弟弟又要上学后,提出接父亲到自己的家里照顾。姐姐牺牲了这么多,就是因为自己也曾经有过读书梦,但是自己这辈子是无法实惠了,只能让自己的弟弟代替自己,能够读书有出息,完成自己曾经的读书梦。
只是父亲不愿意去,说本来亏欠姐姐就已经够多的了,更不能因为瘫痪的自己去到姐姐家,让她遭婆家的白眼。对于姐姐的亏欠和期望,也给石娃造成强大的压力。
来处乡亲们的压力以村长为首的乡亲们一直都很照顾石娃家,在石娃求学的这段时间里,帮助石娃家里解决了很多事情。比如帮助父亲张罗姐姐出嫁的事,在父亲瘫痪后又帮忙照顾父亲等等。父亲在瘫痪后,为了不拖累石娃,自己跑去村长那里要求申请五保户,能够得到村里的照顾。但是申请五保户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他这个要求让村长很为难,如果石娃父亲办了五保户,那石娃这个村里的“状元郎”算什么呢?
石娃知道消息后,马上赶到村委,要求父亲撤消申请,自己明明还是男丁,父亲就申请五保户,如果自己真的抛下父亲去上学,这不是让乡亲们戳自己的脊梁骨吗?
来自父亲的压力父亲平时虽然沉默寡言,但他对儿子那种望子成龙的期盼,无时不刻不在给石娃带来压力。后来父亲不幸在干活时不幸摔伤,导致瘫痪在床。重病缠身的父亲为了让儿子能去省里安心求学,不想成为孩子的拖累而跳井自杀,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方式来支持儿子去读书。这种不顾自己生命也要让儿子去读书的伟大情感,感动着许多人,也让石娃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既照顾好父亲,又不耽误学业,他决定背起爸爸上学。
他以瘦弱的身躯背起的不仅仅是一个生病的父亲,他背负的是一个破旧而又充满希望的家庭,一个沉重却又充满希望的未来。
当影片的最后,石娃在早晨金色的阳光中,背起父亲趟过被阳光照耀成金色的小河时,人们看到的是这个贫寒家庭的学子,克服多种压力,冲开命运的束缚,背着父亲一起走向小河对岸那阳光美好的未来
有部电影男主人公带父亲一起去上大学
背起爸爸上学 (1998)导演: 周友朝
编剧: 王浙滨
主演: 赵强 / 江化霖 / 颜丹晨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98
片长: 90 分钟
又名: Going to School with Father on My Back
剧情简介:
农村孩子石娃(赵强)自幼丧母,与父亲(江化霖)和姐姐(颜丹晨)相依为命的他长到七岁时,为生活所困的父亲再也拿不出足够的钱供他和姐姐同时读书,一把铜勺令成绩优异的姐姐辍学,父亲叮咛石娃好好读书。石娃上初中时,姐姐为给家中节省开支早早出嫁,并从男方出的彩礼钱中挤出一部分供他念书。懂事的石娃刻苦读书,在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一等奖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考取了省城师范学校,但此时父亲却在干活时不幸摔伤终瘫痪在床,为了照顾好父亲又不耽误学业,石娃决定背起父亲上学。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
《背起爸爸上学》由周友朝执导,赵强、于芮、江化霖、颜丹晨、马恩然主演的 励志 故事 片。影片根据甘肃庆阳中学生李勇的真实 事迹 改编。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一些优秀的背起爸爸上学 观后感 ,欢迎查阅。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1
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我们要有敢于与困难斗争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决不能半途而废。
《背起爸爸上学》是一部撼人心魄、催人泪下的影片。他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贫困山区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石娃,真名叫李勇,于1980年四月出生于甘肃省宁县瓦斜乡永吉村。当时,李勇的父亲已52岁,母亲47岁,老觉得无疑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但对这个农村家庭来说,究竟是喜是忧?谁也说不清。
果真,天有不测风云,石娃的母亲得病不幸去世了,石娃的爸爸石大再也付不起姐弟俩的学费,窘境下就用一把旋转勺子决定姐弟俩的命运。
石娃的姐姐——一个十四五的花样少女。可是现实把不应该加在她身上的担子压在了她柔弱的肩上,她充当了家庭主妇任劳任怨,充当母亲包容慈爱充满心间。作为儿女孝敬父亲,作为姐姐,爱护关心弟弟,影片中的姐姐是让人尊敬的女性。她的牺牲与奉献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可我们呢?我们读书的机会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看来理所当然,所以我们当中一部分人“珍惜”这种感觉是从来没有的,更谈不上在这“机会”上奋斗。我们生活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中,父母能满足我们的衣、食、住、行的要求。我们不必为生活而忧愁,这就让我们有些人失去了“珍惜”,失去了奋斗的意志,失去了成功必备的耕耘与奉献,所以他们获得没心没肺。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连这些动物都知道感恩,更何况是我们人类呢?感恩并不是大道理,也不是什么大伟业,感恩是发自内心的。爱,理解,沟通都是生活中的点滴凝聚而成的。
心怀一颗感恩的心,便不会感觉到没有爱,没有理解,没有沟通,要学会生活,就要先学会感恩。感恩使生活更灿烂多彩。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学会感恩吧!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2
今天老师推荐了一部电影《背起爸爸上学》。
这部电影的主角是石娃,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农村孩子石娃自小丧母,与父亲和姐姐相依为命。转眼间,石娃七岁,姐姐十二岁,石娃该上小学,而成绩优异的姐姐升入初中。但因家境清贫,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父亲便用一把铜勺决定了弟弟石娃上去学,姐姐则不得不中途辍学。一日,石娃上学路过马莲河,河水因暴雨涨起,父亲将他背过了河,告诉他一定要好好读书。石娃上初中后,姐姐为给家中节省开支,不得不早早出嫁,并从男方出的的彩礼钱中挤出一些钱来供弟弟上学。
石娃刻苦读书,在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一等奖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考取省城师范学校。但此时,父亲却在干活时不幸摔伤,导致瘫痪在床。重病缠身的父亲为了让儿子能去省里安心求学,不想成为孩子的拖累而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石娃为了既照顾好父亲,又不耽误学业,决定背起爸爸上学。清晨,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石娃背起父亲,带着简单的行李,走上了去省城读书的路。
有一次下雨,他只能自己走过河水才能去学校,他突然看见一个小姑娘在走的时候被淹没了,他似乎很害怕,自己逃了三天课,回家的时候,逃课这件事被石娃的爸爸知道了的时候教训他了一顿,石娃才知道了学习的重要。在石娃上了中学的时候,不管比什么样的赛,考什么样的事都经常得第一。
石娃考上了大学,但是,为了中风了的爸爸只好不去了,石娃的爸爸每天都唠叨着,所以只好背着爸爸去上学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非常感动,因为石娃为了他爸爸居然可以跳井救他爸爸,还每时每刻都要看一看爸爸怎么样了,每时每刻都关心他爸爸,他爸爸使劲砸他他不在乎,他只在乎爸爸的健康、病。当他跳井救他爸爸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他关心父亲的那种心态,他是想回报当年父亲千辛万苦为自己挣学费、对自己的关心。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应该学习石娃的这种爱父之心,想报答父亲的那个精神!石娃真是个好孩子,为了父亲可以跳到井里救他,我们要学习石娃这种孝顺的精神。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3
《背着爸爸上学》这部电影给了我莫大的 教育 和鼓励。
故事发生在甘肃的一个小山沟里一条贫穷落后的村子里的一单亲家庭。主人公石娃在七岁的那年用转勺子的 方法 而有了上学的机会,但是他姐姐也就因此缀学在家了。
在石娃上学后不久因看到跟着他过河的同学黄美霞在河里溺水死了。这件事让石娃有了心理恐惧。于是石娃逃了三天学,最后被石娃的爸打了一顿后被逼着上学。走到河边时石娃不愿意过河,在石娃闭上眼睛跑到河中间时就走不下去了。后来,石娃被他的爸背着上学。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石娃很用功很努力,每次都考第一,还获得了国家奥林匹克化学比赛甘肃区的第一名,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师范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其中,电影里的几个情节最让我感动,它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石娃的姐姐为了让家里的环境好些,让父亲的负担别那么重,让石娃能继续读书,她嫁给了南岭村里一个比石娃还矮的有钱人当媳妇。当石娃回到家知道真相后,他冲到山坡上大喊“姐!”的时候,我的眼泪就不禁流了出来。石娃的姐姐,确实是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石娃的父亲在一次劳动中不幸中风了,后来因为没钱治疗而得了半身不遂。石娃决定不去上大学,在家照顾患病的父亲。他为了不拖累石娃,毅然地跳入井里,那股精神与勇气是多么让我们敬佩和感动啊!后来他被悲痛的石娃救了上来,却依然用无声的抗议劝石娃上大学。那一刻,父爱在我心中的形象变得如此高大。
在电影快结束时,石娃为了能更好地照顾父亲,又能专心读书,他决定背着父亲上学!当看着他背着父亲一步一步地踏过宽广辽阔的河流时,泪不禁再次奔涌而出。我早已被石娃的孝心与毅力所折服。
对比一下我们,我们上学不需要靠运气,不需过那危险的大河,我们有优越的条件,明亮的教室,完善的教学设备。可是,我们的努力却不如石娃的十分之一,好好想一想,我们真该好好忏悔一番,深深地为自己感到羞愧。
既然我们有比石娃优越上百倍的条件,那么我们就应该有像石娃那颗渴望读书的心与那份令人叹服的孝,我们不该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
让我们一起向石娃学习!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4
《背起爸爸上学》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影片。这篇影片讲的是一个叫石娃的小男孩,历经磨难终于考上大学的感人故事。
石娃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家里情况很差,爸爸只能供起他和姐姐其中一个人去上学,没办法,爸爸就用转勺子的方法来决定谁去上学,勺子转向了石娃,于是石娃就带着父亲和姐姐的期望与梦想去学校。可是,有一次,石娃冒着大雨一个人去学校,在过河的时候他看见有个小女孩在他的身后,这个小女孩撑着漂亮的小花伞,等他再回头看时小女孩已经不见了,只有小花伞在水面上飘荡,显得那么凄惨。石娃非常害怕从此以后他就经常逃学。终于又一次被他爸爸发现了,打了他一顿。石娃从此发奋学习,到了上初中的时候,家里没钱再供他了,当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时,爸爸却中风了,爸爸不想拖累他就想到了自杀,但被石娃从“鬼门关”拖了回来,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背起爸爸上学。
看完这部电影我很感动,从石娃的身上我想到了我们,对于我们现在这些孩子来说,无论是生活条件、学习环境,还是教学设施都比石娃优越。可就在我们这群人中,有的人为了满足自已的私欲,就将罪恶之手伸向伤害自己的亲人、同学。可石娃呢,小小年纪就担负起照料瘫痪老父亲的重任,艰难地踏上背起爸爸上学的征程。石娃那自强不息,勤学奋进的精神打动了我,也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楷模。我要向石娃学习,学习他那种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发奋读书的精神。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5
看完《背起爸爸上学》后,我深受感动。当那条大河阻挡石娃求学之路时,他的父亲背
起了石娃趟过了他人生道上的第一条坎,也告诉了石娃人生路上的信念“男孩子做事总要有
个结果。”后来,石娃的爸爸中风了,他不愿放弃求学的机会,毅然决定背起爸爸上学。
当我看到石娃背起他爸爸上学的情境,我打心底里敬佩石娃。可不是吗?对比起我来,我可比石娃差远了。我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 家务活 也不愿做,是名副其实的“小皇帝。”而石娃不但坚持学习,还要照顾患病的爸爸,却没有一点怨言。他学习很优秀,在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得了一等奖。是什么力量让石娃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做到刻苦耐劳呢?是他的毅力,是他迎难而上、不怕困难的生活态度。
生活难免有崎岖,充满着无数的坎坷、荆棘,不断地磨炼着我们的意志,只要跨过它们,就是一片海阔天空,我们要用微笑来迎接生活的考验。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东莞游玩,爸爸为了克服我胆小的毛病,要我将一份报纸发给路过的行人。我一开始扭扭捏捏的,不敢“行动”。在爸爸的再三鼓励下,我开始发了。可是,第一次,一个年轻人走过来,我鼓起勇气把报纸递给他时,那年轻人却不屑一顾的瞥了一眼,头也不回头的走了。这时,我心里又起了退缩之意。
我把求助的眼光转向了爸爸,爸爸却用严厉的目光回应。我只好硬着头皮再去发,这时我遇到了一个中年人,我把报纸递给他时,他不仅接过了我的报纸,而且还对我说:“小朋友,谢谢你!”听到这句话后,我心里感到很自豪。假如你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并且用心去做,就能取得成功。 看完《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后,我感觉自己长大了,再也不会像小孩子一样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我再也不是那种摔一跤就哭爹喊娘的小孩子了。我长大了,我要象雄鹰一样勇敢地飞向蓝天;我长大了,我要像鱼儿一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对生活永远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它。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微笑以对,少了一些窘迫,少了一些哀怨,阳光美好也就伴随我们,一切只会越来越好。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相关 文章 :
★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500字作文
★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5篇600字
★ 背起爸爸上学的观后心得感悟范文5篇
★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300字作文
★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心得感想5篇范文
★ 电影《背爸爸上学》观后感
★ 电影父爱如山看后的感言
★ 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 初中2020年度德育工作总结
★ 中学德育工作自我评价【五篇】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