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目睹闺蜜被强奸 不仅没阻止还拍下性爱视频引热议
股城网讯:少女目睹闺蜜被强奸不仅没阻止还拍下性爱视频,自从视频直播这一技术问世,强奸、谋杀、自杀等令人不安的暴力行为就经常通过这一新技术传播,出现在网民眼前。18岁少女马里纳·洛尼纳直播闺蜜被强奸只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起而已。
2008年,19岁的美国大学生亚伯拉罕·比格斯登录直播平台Justin(现已关闭),服用了致死剂量的药物自杀。悲剧发生12小时后,仍有人在观看直播、发布留言,直到网友中有人确定了比格斯的位置,才打电话报警。在视频结束前,人们看到了警察冲进比格斯的房间。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在比格斯自杀的最后几个小时,一些网民观众非但不劝他去医院,反而鼓励他坚持下去。负责这起案件的验尸官温蒂·科瑞恩告诉美国广播公司:人们不断怂恿他,说‘继续’、‘再来点儿’之类的话。比格斯去世后不久,他的父亲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悲伤地说:无论是视频直播平台还是怂恿他自杀的网友,都是有罪的。你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陷入险境而无动于衷。
2016年4月,有两名青少年在法国波尔多的一个夜店聚集区袭击一名醉酒的24岁男子,其中一名袭击者在Periscope上直播了袭击过程,还拍下自己就此吹嘘和大笑的样子,之后两名青少年都被逮捕。
2016年5月,法国一名19岁女孩在巴黎打开摄像头,也是通过应用程序Periscope直播整个自杀过程——跳下巴黎郊区快线铁轨自杀身亡。尽管有网友将她的自杀倾向报警,但遗憾的是警方没有能够及时挽救她的性命。法新社报道,女孩在网站上共播放了近两个小时,她对着摄像头说,她并不想制造大新闻,但是这是唯一让人们有所反应的方式,因为将有令人震惊的场面出现,她甚至提醒未成年的围观网友离开。
多元无知让现代人更冷漠
直播平台愈发火爆,直播内容也千奇百怪。一而再,再而三,类似的暴力行为通过网络传播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社交网站用途的思考。一个更加扭曲的事实是,一些人在直播平台上自杀求关注,而大部分网友对此持围观态度。我们更愿意相信,人类是富有同情心的,但充分的证据表明,人们对别人的痛苦和灾难更多的是持冷漠态度。
被冠名冷漠旁观者
1964年,凯蒂·诺维斯在纽约市一栋公寓楼里被谋杀,部分媒体称,38个守法公民目睹了她被强奸和杀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诺维斯不断挣扎和呼救,但人们无动于衷。事情过后,有当事人表示媒体报道有失偏颇,诺维斯的呼救声被误以为是情侣争吵。
但此事仍掀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激烈讨论。事发五年后,冷漠旁观者这一社会心理现象被正式冠名——就算身在现场,人们也不太可能向需要帮助者伸出援手。
2003年,21岁的布兰登·维达在摄像头前吃下了几种药物。他曾在聊天室中透露这个自杀计划,然而网友鼓励他多吃点药,并表示很想看看他能否死去。布兰登去世前留言:我说到做到。直播自杀的人其实试图得到反馈,这种心态被心理学领域称为哭喊求助。2010年,有网友评论比格斯的事件时认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感觉世界上没有人关心他,想看看在数千名网友中是否有谁愿意为他报警,但显然他太天真了。
网络匿名让人更加冷漠
哥本哈根大学沟通专家文森特·亨德里克斯教授认为,互联网给了人们匿名发表言论且不承担后果的机会,由此孕育冷漠旁观者的沃土。个人意见或许微不足道,但人们共同产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可能鼓励他人继续自我伤害。他指出,用质疑、嘲笑、批评和煽动等态度对待有自我伤害倾向的人,已在网上成为常态,匿名让现代人更加冷漠。
文森特解释称,观看自杀直播就好像在半夜打开了一段视频,但人们需要知道,这和虚构的影视剧不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世界某个角落的现实。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被动地服从群体意识。作为个人,你可能不会眼睁睁目送一个人去死,因为你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在大多数人只看不行动的群体中,你便被群体同化了。在集体中,你可能做一些作为个体不会做的事,学术界称之为‘多元无知’,这是人性的一部分。文森特说。
技术上难控制实时播放
技术研究公司弗雷斯特研究驻巴黎分析师汤玛斯·赫森表示,直播工具不可避免会被用来记录悲惨甚至是残忍的事件。这些技术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要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是非常困难的,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实时技术俘获的时代。
汤玛斯·赫森还表示:这些技术让实时播放成为可能,这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互联网巨头开始实时监控人们如何使用他们的技术,但这并不容易。要控制人们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几乎是不可能的。
监管机构一直在试图对Periscope等新的社交媒体工具进行控制,他们主要是担心这些工具被极端组织利用。将来这些公司不可避免地要遵守一些新的规定,但那属于政治层面的问题。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