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是年代剧吗,山海情是良心剧吗
官方认证的中国好剧长什么样?
去年年末,当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的榜首第一次归属一部电视剧剧名——“觉醒年代”,2021年注定是中国剧场值得记取的一年。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了“2021中国电视剧选集”,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入选。
此次入选的电视剧共有20部:《山海情》《功勋》《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百炼成钢》《光荣与梦想》《精神的力量》《跨过鸭绿江》《大决战》《大浪淘沙》《中流击水》《绝密使命》《我们的新时代》《江山如此多娇》《和平之舟》《巡回检察组》《我在他乡挺好的》 《理想之城》《扫黑风暴》《乔家的儿女》。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口碑方面,均得到了观众与专家的双重验证,能够进入2021中国电视剧选集可谓是众望所归。
这20部官方认证好剧中,以“理想照耀中国”为题,主题创作星河璀璨。《山海情》《功勋》《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百炼成钢》《光荣与梦想》……主旋律电视剧牢牢占据品质与热度的高地,网友们为剧中抒写的民族复兴的历史、人民奋斗的征程一次次敲下“破防”的弹幕。
这些好剧,也一次次掀起了大众“精神参股”的观剧新姿势。“涌泉村民”操心通水通电、种蘑菇卖蘑菇;“绿藤市民”牵挂过雷霆行动进程、扫黑英雄的命运;“理想打工人”最在乎职场奋斗者能否把“干净的造价表”执行到底;“五个‘倒霉蛋’”则是大家对人生风雨路上紧紧相依的乔家儿女们亲近又心疼的称呼……越来越多凝结了我们共同记忆的好剧,充盈着精神生活。
让我们再一次重温2021年的中国好剧。
《山海情》
去年此时,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火成了现象级,观众盛赞这部“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土味”的作品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山海情》的创作者曾用“从黄土里拔出来”来形容剧中的角色。
困苦中不弃希望的涌泉村民,关关难过也要冲在前的基层干部,扎根山村小学一辈子的教育工作者,把菌草技术带到西海固、助当地脱贫致富的“田野专家”……具名或不具名,都是平凡人物。
但就是因为创作者与这些平凡人物、与100多万吊庄移民交了心、接了地气,剧作才可能还原1990年代宁夏西海固的风貌、写出涌泉村民的心之所向,而观众也才可能跨越时空为“干沙滩”变“金沙滩”的过程感同身受,为每个剧中人一事一景总关情。剧集由此见微知著:借得福、得宝、水花、麦苗等年轻人的成长写出了大时代的奋进,用一地的山乡之变讲出东西部协作、脱贫攻坚的大中国情怀,以个体的坚韧不拔凝练大道之行的中国气象。
《功勋》
《功勋》于2021年金秋时节播出,热度与口碑齐飞,网友刷屏的心声是“这是我们该追的星”。
该剧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形式,串联起他们的人生华彩篇章,诠释了其“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
对国士无双,创作的起点是沉入“人”的心、情、思。李延年给战士们讲小安东的生世,于敏之妻在红旗漫卷那晚流过最深长的泪,孙家栋与黄志明他们在铺满图纸的房间里熬过一个个昼夜晨昏……
家国的牵挂、爱人的无私、朋辈的携手,《功勋》忠于个人与家国血脉相连的内在逻辑,用无数富有人情味烟火气的细节,让平凡与伟大交相辉映。剧集所彰便更让人信服——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黄旭华、孙家栋为了中国氢弹、中国核潜艇、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凌云壮志;有天下苍生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为人类消除饥饿、抵御疾病的呕心沥血;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李延年、张富清、申纪兰在战场、在基层抛洒的满腔赤诚。
他们的故事,是千万个同路人为中国奇迹矢志不渝的奋斗缩影。
《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强的戏剧架构能力,将1915年-1921年这段人物众多、事件纷繁的大历史、思想史,梳理得丝丝入扣、深入人心。
在成为2021年的年度网络热词之前,《觉醒年代》还创造了数项特别“能打”的纪录。
首播遇上春节排播调整,它被年轻人在线催更;微博上,它的主话题阅读量迄今已破29亿;学校课堂乃至高考试卷,都出现了它的身影;从去年2月首播到今天,它可谓2021年长尾效应最显著的剧集之一。
无数人为剧中陈独秀送别陈乔年、陈延年兄弟的一幕动人,从上海到安徽,革命先烈的墓前、与他们相关的路牌下总被鲜花环绕。
觉醒年代与美好生活同框,编剧龙平平曾动情地说:“我真的流泪了,年轻人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大大超出我的预期。”
《理想照耀中国》
《理想照耀中国》用散文诗般的40个短篇串起百年风华。
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陈望道,一批中共重要文献的守护人张爵谦、张人亚父子,《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王莘,参与红旗渠工程设计的吴祖太,“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新中国第一位个体工商户章华妹,六年攻克胡麻岭隧道173米难题的当代“愚公”夏荔,三十载驻深山守护滇金丝猴的科学家龙勇诚,国家女子柔道队男陪练刘磊磊,取得诗词大会冠军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当代文物修复师高飞……
电视剧以情写人,以人带史,人民创造的历史,便在这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仰传承、奋斗接力中汇成了动人篇章。
《百炼成钢》
《百炼成钢》以音乐为媒,几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参与叙事,也反映金曲诞生年代的社会风貌。
该剧打破重大题材传统创作的顺时叙事,创新性地采取组歌板块式结构串起整个脉络,以“革命”和“文艺”一显性一隐性相辅相成,来推动事件的发展。
整部《百炼成钢》围绕八首歌曲构建八个板块,包括《国际歌》《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最可爱的人》《为希望祝酒》以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可以说,这些音乐伴随了几代人走过岁月长河,一见歌名,旋律和歌词便会涌上心头。
歌声引路,《百炼成钢》以一个个有血有肉共产党员的形象触达观众情感共鸣。让观众感受到,“百炼成钢”不仅指涉中国共产党本身,同时也隐含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百炼”,正是他们的“百炼”,才共同铸就了“成钢”的中国共产党。
《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从正面写史,起笔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如何一步步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迎来改天换地的史诗巨变。叙事线跨度超过30年,从一大到国共合作,从北伐到“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从“八七”会议到南昌起义,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从中国开启新纪元到抗美援朝战争……
在“见人见诗见细节”的创作理念下,该剧完成了人性化历史叙事,展现了独特的艺术表达和震撼人心的革命情怀,从而铸就荧屏史诗。它也如同一部温情与悲情交织的英雄交响曲,以沉稳语调展开激荡的历史风云,以满腔柔情表现壮丽的情怀。
《跨过鸭绿江》
《跨过鸭绿江》从2020年尾声到2021年初播出,为2021年央视一套电视剧“剧王”。首播期间,该剧平均收视率1.3%,整体观众规模达2.6亿人次。
2.6亿人次观众因何追剧?作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重要作品,《跨过鸭绿江》融汇了独特的历史叙事、真实而震撼的战斗、感人的英雄人物和演员精湛的表演。更关键的是,凭借其强大的艺术表现和感染力,它提心振气,谱写了一部国家英雄史诗。
《巡回检察组》
由“‘九三零杀人案’真凶到底是谁”这一疑问展开, 《巡回检察组》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贫富阶层、权钱关系等。故事悬念迭起、情节紧凑:一条线讲述以冯森、张友成为主的司法干部如何在主持案件重启的过程中解决权力与私情、工作与家庭的冲突;另一条线讲述冯森重翻旧案时由“九三零杀人案”牵扯出的多起恶性犯罪事件。
在复杂的纠葛与矛盾中,在曲折离奇的案件中,在情与法、善与恶的冲突中,司法改革进程中检察机关职能的转变与拓展、新时代检察官坚持人民正义的法律精神被一一展现。
《我在他乡挺好的》
《我在他乡挺好的》用大量接近真实的场景、真实的细节、真实的情感逻辑、真实的人物状态,反映了人在他乡、拼在大都市的生活日常。
剧中有现实主义的凌厉本色,不掩饰独在异乡各式各样的难,也不讳言人生路上层出不穷的坎,“懂你”的创作姿态造就了许多“漂一族”的共鸣,观众看剧中人,就像看见了自己。
但它又不那么凌厉,更不传递焦虑或者悲观,而是用许多个意料外情理中的细节反转给了迎难而上的人一缕温情。兼顾了对于“人的处境”的体察与体恤,做到现实主义本分的作品,当然能动人。
《理想之城》
“造价表的干净,那就是工程的干净。”职场“小白”苏筱朝理想打拼的过程中,心底始终有条红线。“造价表就是一张关系表。”职场里摸爬滚打久了,夏明信奉现实的生态。苏筱与夏明,电视剧《理想之城》的男女主角、资历不同的职业造价师,初亮相时,他们是“骨感现实”与“丰满理想”的对照面。故事借沪漂姑娘苏筱的经历,从建筑造价师的细分领域切入,讲述普通人在职场的沉浮与奋斗。
剧终时,《理想之城》作为一部职业剧,获得了近年来少有的不俗口碑。
它不给演员磨皮,没有不合时宜的华服美颜,剧中人的希望或疲惫全都不折损地对接了荧屏前的打工人状态。它也努力给内容“去滤镜”,卸了主角光环,并不打算简单演一出“小白”逆袭大杀四方的爽剧,而是由点及面,通过剧中对国企、民企、大企业、小公司的真实职场环境描摹,特写理想与现实的磨合。
造价师的职业视角下,整个建筑行业的风云变幻乃至一部分城市化进程的时代变迁,都将打开故事的叙事空间。《理想之城》是剧名也是题眼,建筑行业随城市面貌日新日进之时,有的人欲望扩张,更有人理想飞扬。
《扫黑风暴》
去年夏天,《扫黑风暴》是当之无愧的全网爆款。该剧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背景,所有剧情素材都取自真实案件,包括孙小果案、操场埋尸案、湖南文烈宏涉黑案、海南黄鸿发案等轰动一时的案件。
它能始终牵动观众的高关注度,在于剧本从社会真实中提取素材,以此拨动了大众审美情绪最敏感的部分:对生命至上的捍卫,对权与法、情与理、善与恶的思考也引发了更多的感性共鸣和理性思考。
与此同时,吴越、吴晓亮等演员的出色表演,也为观众津津乐道。
《乔家的儿女》
乔家一家子很不起眼。母亲生完第五个孩子后撒手人寰,父亲担了个养家的名却成天过着自己悠闲的浑噩日子。“长兄如父”模式下成长的兄弟姐妹们,算不上多么出类拔萃、卓尔不群,每一个都是你我生活里似曾相识的人。
《乔家的儿女》在长长岁月里,物质匮乏、工作动荡、婚姻变故等都是生活设置的“坎儿”,但乔家一家子深深的亲情羁绊、他们与邻里间淡然又温馨的地缘乡情,总是能令观众内心轻轻一动。
近半年过去,观众依然记得那跌跌撞撞又希望满怀的乔家风雨路上,互相支撑的“家”的结构、坚韧又美好的生命力、以及无尽的人生况味。
作者:王彦
编辑:徐璐明
2021年十大好剧,每一部都很优秀,谁说国产剧没有精品?
2021年已近结尾。
对于影视圈而言,“寒冬”依然未褪,但经过洗礼之后,影视剧已经渐渐脱去浮华的“流量”外表,从瞄准“炒作”向聚焦“质量”进军。
细心留意一下,2021年度的确诞生了不少口碑好剧,更令人意外的是,好剧不再过多集中于同一类型,颇有“百花齐放”的喜人态势:
不仅有大成本的精品剧,还有小成本的诚意之作;不仅有情爱、悬疑,还有令人意外的爆火“主旋律”电视剧。
这次,八姑姑本着主观、主观、非常主观的原则,带读者老爷们一起回顾2021年度的口碑国产好剧。
一句话评语:从未想过,一部扶贫剧会让人看的停不下来,也从未想过,扶贫剧不仅征服了60后、70后,更征服了80后、90后、00后。
谁是2021年的口碑爆剧第一?说《山海情》一点也不为过吧?
这部聚焦“西海固脱贫攻坚”的主旋律电视剧,在上映之前谁不得嘀咕一句“毫无新意的任务剧”;上映后,谁不说一句:真香!上头!
这部仅有90天拍摄时间的电视剧,用实力证明了:拍摄时间长短真的不影响电视剧最终质量!
孔笙导演就是yyds!
《山海情》将视线聚焦在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真实再现了闽宁村村民的脱贫过程。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这个不太可能红的题材电视剧却迎来了爆火:豆瓣高分、热搜常客、一片好评,更俘获了一群从不看扶贫局的年轻观众的心。
之所以山海情能独树一帜的在扶贫剧大放异彩,主要还是因为所有创作人员的态度:尊重。
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他们不是凭借大脑的想象和简单的讨论,而是直接深入当地,走访了大量参与当年扶贫攻坚的人员,一共9个月的创作周期,仅剧本大纲就耗费了5个月的时间。
也正因为如此,《山海情》中的每一位角色几乎都有原型人物,每一个事件都是曾经真实发生在这片土地上。
不仅包括马得福、马得宝、凌一农这些“伟光正”的人物,还包括略有“瑕疵”的普通村民:尤勇饰演的李大有,偷溜回村的移民等。
整部剧没有刻意美化村民以及扶贫的领导,反而更真实的展现了那些有血有肉的人。
当然,除了扎实的剧本之外,演员也为这部剧的爆火作出巨大贡献。
为了更真实的融入角色,饰演马得福的黄轩,一进入剧组就开始晒太阳,晒得全身红通通、起干皮,身上的破衣服和破鞋子,从进组之后就没脱下来过。
热依扎饰演的水花,更是为观众奉上了年度最佳哭戏,将一位不甘于残酷命运、自立自强的女性演绎的淋漓尽致,令人心疼又敬服。
除此之外,白麦苗、马得宝等新生代演员的表现也令人惊喜,尤勇、张嘉译等老戏骨更是将“农民”演绎的活灵活现。
当然,电视剧的成功也离不开真实搭建的场景:在一望无人的贺兰山脚下,搭建了真实的金滩村。
正是创作人员尊重事实,尊重生活;演员尊重角色,尊重细节,才让《山海情》获得巨大成功。
一句话评语:看这部电视剧,就感觉课本中的那些人名都变成了鲜活的真人,从这一刻感觉,原来我离那些伟人这么近啊。
同《山海情》类似,《觉醒年代》看似也是一个并不讨年轻观众欢心的主题,更偏向任务剧。
但同样令人喜出意外的是,《觉醒年代》不仅火出了圈,甚至剧名荣登了2021年度网络用语TOP10!
该剧在年轻群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讲述了觉醒年代的文化大师、热血青年的百态人生。
从这主题看,《觉醒年代》一点出圈的“潜质”也没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干巴巴的 历史 。
但创作团队牛就牛在,将 历史 课本中的人物、事件,立体、饱满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更将当时的中国有血有肉的展现在荧幕上。
《觉醒年代》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创新和突破。
以往的革命剧、 历史 剧总处于两种极端:
要么过于“正”,整体基调严肃、沉重,很难吸引年轻观众;
要么过于“浮”,加入了改编的爱情、纠葛,很难不让人“大骂”。
而《觉醒年代》则突破了这种限制,不仅有符合史实的对话,更加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伟人们不仅仅探讨国之出路,他们也会吃花生、嗑瓜子,也会为了讨生活养鸡养鸭,没事儿还会互相之间开个玩笑。
这些烟火气的场景,好像课本上的那些“伟人”活过来了。
作为 历史 剧,它不沉闷;作为革命剧,又格外尊重 历史 。
除此之外,为了更加还原 历史 上的重要时刻,导演和创作人员对细节要求十分苛刻。
李大钊喊妻子赵纫兰“姐”,赵纫兰唤他“憨坨”,而这正是基于李大钊之孙提供的细节。
因为鲁迅曾经在自己文章中说过“后园里的枣树”,剧组从山东买来两棵枣树种在了鲁迅的院子里。在展现鲁迅撰写《狂人日记》的场景时,特意将完成后的镜头转向了枣树。
整部剧几乎没有废镜头,节奏快,令人倍感热血。
更重要的是,剧中出现了不少名人语录,不仅在当时有警示作用,即便在当下,也颇有深意。
可谓是“常看常新”。
而这也正是《觉醒年代》周边爆火的原因。徽章、T恤、手机壳、帆布包,都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
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则是鲁迅杂文集《热风》的一段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一句话评语: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功勋》采用了单元剧的形式,每5集一个单元,一共8个单元,为我们呈上了8位时代的英雄,这部剧好看到我连片头都不想放过。
“功勋”两个字,是不同领域的英雄用血泪、勇气、坚持一点一点铸造起来的。
看完这部剧,最大的感触是敬服,敬服每一位英雄的先锋精神,敬服他们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敬服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
和觉醒年代类似,《功勋》将英雄们的“名字”转换成了活生生的人。
但不同的是,《功勋》将更多的镜头放在了英雄们的背后,他们的妻子、丈夫或是战友。
不得不说,有时候通过家长理短反而更突出了英雄们的不易:
明明也是普通人,但是他们做的事真的很不普通!
最值得称赞的就是《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保留了战士们不同地方的方言,是战争剧中比较少见的,不得不称赞一句导演的细心。
毕竟,战士们基本都来源于全国各地,而那时候普通话并没有那么普遍。
除此之外,该单元的战争场面也特别出彩,导演为了环境的真实性,特意在同一纬度上选定场地搭建环境,开机时间也特意选在10月8日,与 历史 上该场战斗开始的时间想同。
从地理环境、气候温度、时间考虑,力图全方位还原70年前的那场战斗。
一句话评语:很少有一部电视剧,能够不偏不倚地展现出三个不同的职场丽人,她们有缺点,也有闪光点,她们更加真实。
马上即将收官的《爱很美味》,被观众亲切的称为“最上头土味剧”。
别看这个名字很土很中二,但剧情真的令人停不下来!
《爱很美味》主要聚焦三位性格不同的女性,虽然是以她们的不同“爱情”为主线,但并没有单纯的将焦点放在 情感 纠葛上,也没有闺蜜出轨的狗血剧情,而是真实的展现了三个性格不同的女人的感情经历。
为什么《爱很美味》会如此上头?
因为我们在这部剧当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每位主角都有自己的个性,创作团队并没有单纯的制造对立,女主角就是“好”得,女配角就是“坏”的,而是真实展现了每个角色的好与坏。
比如,张含韵饰演的方欣是一位漂亮美人,导演也不惧展现她在工作、生活中因为美而获得各种便利;但当其受到性骚扰时,方欣也是处心积虑收集证据,出手便是干脆利落。
当因为核酸人员上门服务时,发现老公出轨后,处理起来更是冷静、理智,绝不过多纠缠。
比如,王菊饰演的职场强人夏梦,在工作方面说一不二,但也会在恋爱之后对待工作带了点主观色彩,原来看不上的甜宠剧,也笑嘻嘻的说很不错。
当然,更出色的是剧里时不时出现的经典台词,吐槽导演扎堆甜宠剧、痛批女团演戏,三个女人互相嫌弃的闺蜜相处,简直让观众太有共鸣了!
剧情紧凑,情节 搞笑 ,再加上温暖的互相救赎,谁看谁不上头!
偷偷说一句,最新更新的剧集中,夏梦因为隐瞒身份的事情向男友道歉,作为女强人,道歉的形式当然与众不同:
夏梦选择通过PPT演讲的形式正式道歉!详细讲解了“lie”的深切含义!
简直笑掉我的大牙!
一句话评语:穷到让观众心酸,但成功让观众争当自来水的剧组,前有《太子妃升职记》,后有《御赐小仵作》。
《御赐小仵作》算得上2021年度的一匹黑马。
小成本制作,演员不出名,寂寂无名的原作IP,甚至创作团队都拿不出什么知名项目,更别提宣传经费了。
但正是这么一部看起来不显眼的网剧,却凭着口碑一步步火出了圈,成为令人惊喜的黑马剧集。
究其原因,还在于主创人员的“会花钱”。
因为整个项目经费比较紧张,所以主创团队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将钱花在每一个刀刃上。
在确定最终女主楚楚扮演者之前,导演见了无数个圈内女星,也有谈的比价好的心仪女演员,但因为对方报价过高而选择放弃。
因为导演认为一定不能为了演员片酬,而降低制作要求和水准。
事实证明,导演的思路是非常明智的。
为了进一步保障最终成果,主创团队在有限的经费内选择了最合适的演员,启用了大量的新人演员。
演员薪酬也普遍低于行业水平,甚至有的都称不上薪酬,只能说为演员包的感谢红包。
也正因为如此“会花钱”,虽然剧组经费极其紧张,但整部剧呈现的质感是上流的。
无论是色调、道具,还是镜头、服化,都能看到剧组是真的把钱花在了该花的地方。
与此对应的是,新人演员非常珍惜出演的机会,无论是在配合度,还是工作时长,都给予了主创团队非常高的容忍度。
最终,双方相互成就了《御赐小仵作》。
当然,在剧情和人物方面,主创团队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正式拍摄前,不仅先后进行了三次剧本围读,单剧本创作就耗费了一年半的时间。
男主高冷但理智冷静,智商在线;女主可爱但绝不是傻白甜,在仵作的专业上能力出众。
双方的感情从来都是坦荡荡,没有憋着不说等人误会,这无论是在电视剧还是在现实中,都是太令人歆羡的双方奔赴的感情了。
这也让以悬疑、破案为主的《御赐小仵作》逻辑更为通顺,故事更为扎实,出现的每一个道具和细节,几乎都前后呼应,各有伏笔。
一句话评语:没有男主光环的“谍战剧”,他在战火中成长为一位“叛逆者”。
作为一部谍战剧,《叛逆者》带给观众的惊喜主要是两个:
《叛逆者》围绕着抓捕中共地下党“邮差”展开,而中心人物林楠笙并不是带着“伟大”的光环出现,甚至是命途多舛、感情艰难,多次游走在死亡生命线上。
最终在重重危险之中,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单纯学生,成长为勇担重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除了老戏骨王志文的精彩演技,朱一龙在这部电视剧了也颇出彩,尤其是几场表现不同的哭戏,共鸣性非常强。
当然,剧组将四五万的小说扩展至四五十万的剧本,也是耗费了巨大的心血。
光剧本,就前前后后做了8个版本。
为了突出“叛逆者”的含义,导演将更多的故事着墨在,林楠笙的成长性,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现实中的困境,这些困难反而催化了林楠笙加入共产党的坚决和忠诚。
为了更加符合 历史 ,剧组采用了14种钱币;对于每个人物使用的枪械也有严格要求,比如刚到上海站的林楠笙用的是M1911手枪,而沉默群使用的则是反坦克步枪。
当然,用心之作也会得到观众的认可。虽然遗憾也有,但整体上仍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彩谍战剧。
一句话评语:当其他的悬疑剧都在追问“谁是凶手”,这部剧在讲“谁是死者”,直到最后才最终揭露。
看完《华灯初上》,只想感叹一句:林心如,你还是适合台湾剧啊!
这部电视剧集合了众多台湾演员,主要集中在林心如饰演的罗雨侬、杨谨华饰演的苏庆仪等女人之间的纠葛。
一群边缘的弱小女人,他们的困境和成长,抱团取暖又相互羁绊,又夹杂了大小谎言。
整体上看,剧情紧凑,群像也非常精彩。
“华灯”本身是一个温暖的词,但在这部剧里,华灯之下,却是人性之间的尔虞我诈:
共同经历顺境、逆境的姐妹花,相互扶持的妈妈桑和小姐,最终也会因为各种目的而不断上演明争暗斗。
除了剧情之外,比较有看点的还有对台湾80年代风情的展现,以及众多台湾艺人的集结。
连客串角色都是霍建华、郑元畅、许光汉出演,可以说是野心非常大了。
但该剧也有一个非常遗憾的点,作为一个女星群像剧,在男女感情上着墨过多,至少第一季还是有点“痴男怨女”的意味。
不过,整体上让观众去寻找“死者”而不是“凶手”,还是非常有创意的。
目前,全剧第一季已经完结,只有8集,第二季也已经定档12月30日,还没看过的朋友们,不妨追一下吧。
一句话评语:孙红雷再度出演亦正亦邪的人物,再加上不少真实“打黑”事件的加入,谁不是期待值满满?
还未上映之前,《扫黑风暴》已经令人格外期待了。
毕竟,时隔多年,孙红雷又要演“大坏蛋”了!
结果也没让人失望,《扫黑风暴》剧情跌宕起伏,两个疑问也一直吊着观众的胃口:
孙红雷饰演的李成阳到底是好还是坏?到底谁才是黑警?
除此之外,剧中的两个反派人物也设立的非常丰富:
高明远让人恨得牙痒痒,孙兴更是可怜又可恨。
高明远外表温文尔雅,但偶尔爆发出来的残忍、冷血又让人不寒而栗;
孙兴后期流露出的渴望母爱的卑微样子,又为他前期的“混蛋”增加了复杂的色彩。
当然,最主要的剧情里的不少案子都来源于真实案例,在让人心颤的同时,也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
一句话评语:终于有人能将尾鱼的小说成功搬上大荧幕了!“放肆藤你”CP也太上头了!
提到《司藤》,不得不提一句原著作者尾鱼。
尾鱼小说一向以丰富的想象力著称,连马伯庸都曾称赞过尾鱼建立的独有“世界观”。
可惜,尾鱼第一部被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怨气撞铃》,那是乱七八糟、难以直视。
所以,《司藤》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拯救了尾鱼后续的其他作品改编。
《司藤》之所以获得观众的认可,除了IP本身自带的流量之外,更在于编剧并未改变整个剧本的内核,人设也都还立得住。
心狠手辣、美丽妖艳的大女王司藤,和软弱善良、内有小心机的“忠犬”,组合起来的CP简直让人太上头!
再加上本身足够出彩的悬疑故事,以及美的让女人都心动的景甜,这部剧能大火也就不出意外了。
整部剧从香格里拉、大理到西双版纳,再到无锡、横店,整部剧都是实景拍摄,前后辗转1.3万公里,可以说是诚意十足。
除此之外,也很难遇到一个任性的讨喜的女主角,可以说司藤该傲娇的时候傲娇,该温柔的时候又很温柔,有时候心狠、腹黑,对待小孩子又外冷内热。
能把这样一个复杂的女性角色演绎出来,景甜的演技还是值得称赞的。
一句话评语:很久没看到这么惨的一群倒霉蛋儿了!
在甜宠剧盛行的当下,《乔家的儿女》的苦情戏可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该剧围绕着一家乔家五个儿女的成长经历展开,不仅展现了三十年代的 社会 变迁,更展示了兄弟姐妹互相扶持的日常。
“惨”也是这部剧的内核之一了,正如诸多观众的评价,剧名应该叫《乔家的倒霉蛋儿》。
虽然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的确令人感动,但过于惨的经历,总让人气愤想冲进去暴打“人物”。
除此之外,导演张开宙的水平依然忽上忽下令人担心,虽然意图展现30年代的变迁,但是因为最终篇幅所限,呈现的效果有点类似于流水账了。
但这样的好处在于,情节非常紧凑,满地鸡毛的生活也足够惹人讨论。
如果你恰好喜欢家庭剧的鸡飞狗跳,这部剧还是挺适合和家人一起观看的。
另外,真心想喊一句:
白宇,下次能不能演一个快乐点的角色!
前有江阳,后有乔一成,过于赚人眼泪了哈!
以上就是对于2021年度口碑国产好剧的推荐了,多类型的今年最佳已经基本囊括在内。
从榜单我们也可以看出,观众真的不是挑题材,观众只会挑好剧和差剧。而一部电视剧爆火的背后,绝对不止是题材讨喜那么简单。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上榜电视剧都有一个核心:尊重。
创作团队尊重 历史 ,尊重事实,更尊重角色,所以有了《山海情》《觉醒年代》《功勋》,让人见证了英雄的一生;
创作团队尊重文化,尊重时代,更尊重观众,所以有了《爱很美味》《华灯初上》《御赐小仵作》,让人在剧中有所共鸣。
看来,只要真诚地对待观众,观众都会感受得到。
所以,那些烂片的制作团队们,还不快点来抄作业!
#2021年度国产好剧都有哪些#
——END——
【文|风仙大人】
【编辑|八姑姑】
2021年,你认为排名前十的国产剧是哪些?
2021年即将成为过去,在这一年上映了很多部电视剧,可谓是百花齐放。又到了年底盘点的时候,下面就说一说个人认为在2021年中个人认为排名前十的国产剧都有哪些:
一、《觉醒年代》
个人认为觉醒年代是2021年在国产剧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讲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几十年间在中国大地以及中国有志青年间发生的故事。看了让人热血澎湃,为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的志向所折服。
二、《山海情》
该片真实的还原了九十年代,西海固的人民通过自己双手创造财富的故事,在这部电视剧中总能找到父母当年的影子。
三、《我在他乡挺好的》
讲述了四个女孩在他乡通过自己的打拼最终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能深刻引发共鸣。
四、《您好!母亲大人 》
讲述了苏北母子跨越半生的生活轨迹,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五、《乔家的儿女》
讲述了三十年代乔家的五个孩子相依为命的故事,该剧展示的亲情让人感动。
六、《叛逆者》
讲述了那个年代的青年,在共产主义的影响下,探求真理,救国救命的故事。
七、《大浪淘沙》
讲述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共七大召开这段时间,中国共产党为改造中国可歌可泣的故事。
八、《周生如故》
讲述了异姓王爷跟太子妃之间相爱相杀的虐恋故事。
九、《对手》
讲述了一对间谍夫妇在内地生活了十几年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演绎和平年代的“谍战”故事。
十、《功勋》
取材于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体现了其献身祖国的崇高境界。
你认为在2021你那排名前十的国产剧都有哪些呢?欢迎留言讨论。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