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台重大文艺项目奖励办法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奖励300万元
5月10日,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试行)出台,特别明确了对电影作品的奖励。其中,对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的奖励高达300万元。
办法中指出,获得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电影作品,奖励标准为600万元;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优秀青年创作影片、优秀农村题材影片、优秀少儿影片)奖励标准为400万元;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儿童片、最佳科教片、最佳纪录片、最佳美术片、最佳戏曲片)奖励标准为300万元;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奖励标准为300万元;获得“金熊猫”国际传播奖(最佳电影奖)奖励标准为200万元;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主竞赛单元奖项)奖励标准为200万元。
办法中还对电影作品票房制定了奖励办法,首次公映:累计票房达5亿元(含)以上,奖励标准为400万元;首次公映,累计票房达10亿元(含)以上,奖励标准为600万元。
对此,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四川的电影人,他们表示,电影方面的奖励办法出台,非常鼓舞人心。四川影视公司魔影影业相关负责人张洋表示,非常开心,这将激励他们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近日,由四川影视公司魔影影业出品、制作的电影《宿敌》杀青,该片由钟汉良、吴镇宇主演,演员阵容强大。该片将于年内上映,接下来将进入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四川出台文艺项目奖励办法,获金鸡奖、百花奖,奖励300万,原因是什么?
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试行)出台,特别明确了对电影作品的奖励。其中,对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的奖励高达300万元。
原因是什么?电影方面的奖励办法出台,非常鼓舞人心。这将激励他们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
5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激励我省文艺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出品牌,推动我省文艺事业进一步攀高原、登高峰,进一步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建设。办法针对扶持范围、奖励原则等做了详细要求,其中,用于奖励的年度资金达到了3亿元规模,将全由省财政预算安排。
在《办法》中可以看到家喻户晓的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杂技金菊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格莱美奖等均在奖励范围内。其中,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的精品作品,奖励标准为300万元。
获得金钟奖、牡丹奖的节目奖、金菊奖、格莱美奖、荷花奖除舞剧奖外的其余子项等的精品作品,奖励标准均为50万元。获得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的群星奖的精品作品,奖励标准同样是50万元。
电视剧方面按照每部扶持总额不超过项目实际总投资30%且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标准予以扶持。开机之日起,按扶持总额的30%予以支持;摄制完成、经组织验收后,按扶持总额的30%予以支持;取得发行许可证在头部视频网站、卫视及以上公共平台播出并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后,兑现扶持总额剩余部分。扶持资金用于剧本创作的比例不低于10%。
不要把路走偏了与此同时,我也提醒,“政府设立这些奖励,出发点是为了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但对具体的作家来说,还是不要将得到奖励,当做极其功利的目标追求,否则就走偏了,而且也违背这些奖励设立的初心。”
在我看来,如果有人将得到该奖励当成功利目标,“比如去揣摩评委们喜欢什么,那就走上了错误的路子。文艺创作跟别的事情不一样,它要求作者要有一颗专注艺术本身的心。如果一边写作还一边揣摩评委会不会喜欢,那就不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电影金鸡奖的基本简介
中国电影金鸡奖是中国大陆最权威、最专业的电影奖。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一起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百花奖是观众奖,金鸡奖是专家奖,华表奖是政府奖,这三个奖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三项常设全国性文艺大奖。这三个奖分别代表最高观众认可、最高艺术水准、最高政府鼓励的三大电影奖项。此外,中国电影金鸡奖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电影最高成就三大奖。
金鸡奖诞生于1981年(杭州是第一届金鸡奖举办地,当时还没有金鸡百花电影节),因当年属中国农历鸡年,故取名中国电影金鸡奖,以金鸡啼鸣并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
1992年,应广大电影工作者的热切要求,代表专家意见的金鸡奖和代表观众意见的百花奖合二为一,简称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以“金鸡啼晓”象征“百花齐放”,年年举办。自2005年起,金鸡奖与百花奖隔年评选一次。 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奖宗旨和评奖风格金鸡奖的评奖宗旨是:
学术、争鸣、民主。
六亲不认,只认作品
八面来风,自己掌舵
不抱成见,从善如流
充分协商,顾全大局 金鸡奖奖杯为铜质镀金金鸡,以金鸡啼晓并鼓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奖杯为一尊引颈高唱的金鸡。
中国影协将这一专业性评奖命名为“金鸡奖”,名称来源于叶挺将军亲属收藏的周恩来总理四十年代(20世纪)题写的一件墨宝,其中有“闻鸡起舞”四个字,仿佛周总理冥冥之中关注着此奖项的创办。为了表达对周总理的怀念和敬意,《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奖条例》第二条对这次评奖予以命名:“鉴于本评奖从农历鸡年开始举办,并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电影创作而奋发前进,特定名为中国电影金鸡奖。”金鸡奖奖杯为一尊引颈高唱的金鸡。毋庸置疑,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随之而来的思想解放,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诞生便是不可设想的!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电影金鸡奖并没有辜负时代和人民寄予的厚望。二十年来,她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发扬并始终保持了“学术、争鸣、民主”的好风气,奖掖优秀影片,表彰成绩卓著的电影艺术家,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电影创作的繁荣,对活跃和发展电影理论和评论工作,提高中国电影艺术和技术水平,扩大中国电影在世界的影响和地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循着她的足印,人们不仅可以大致观览到新时期电影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迅速发展前进的轨迹和整个风貌,而且还可以从她所涉及的影片,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在我国各个领域引发的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实践证明,中国电影金鸡奖是改革开放的产儿,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的热心宣传者。
二十年来,中国电影金鸡奖从诞生到学会走路进而开始成熟,逐步形成了自己比较鲜明的特点。这就是由各方专家评委通过聆听多方咨询意见,经学术讨论和争鸣,最后发扬民主、投票评选出各奖得主,从而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这一年电影创作的最高水平。应当说,在全国诸多类似评奖中,中国电影金鸡奖开优良风气之先,是可以引为自豪的。当然,中国电影金鸡奖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她还存在着疏珍漏珠的遗憾甚至失误。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电影金鸡奖本身还需要不断改革完善,为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不懈地做出贡献。 198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在全中国落实,思想解放的主旋律响彻了华夏大地。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影创作已经呈现出来的初步繁荣,全面提高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水准,设立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的意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失时机地在电影界酝酿提出了。
1981年,该设想在老一辈电影家们的热心倡导和直接参与下,正式付诸实施。她与《大众电影》百花奖、电影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鼎足而立,成为相互补充令人瞩目的中国影坛三大奖之一。
1982年增设“最佳剪辑”、“最佳录音”、“最佳道具”、“最佳服装”、“最佳化妆”、“最佳特技”五项技术奖的评选。
1990年增设“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1992年起,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双奖颁奖活动改办为“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2001年增设“最佳电视电影奖”。
2003年增设“最佳表演新人奖”,但从次年开始未再颁发过。
2004年取消“最佳合拍片奖”,合拍片开始有资格进行“最佳故事片”的角逐。同年增设“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2005年根据中宣部颁布的《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从第25届开始,金鸡奖改为隔年举办,即奇数年进行评选,偶数年颁发大众电影百花奖。金鸡奖和百花奖隔年轮流评选,金鸡百花电影节还是每年举办。 同时从本年开始,将香港、台湾电影人纳入金鸡奖的评选范围。 成龙成为首个获金鸡最佳男主角的香港演员。
2006年,第28届百花奖也将首次向港台影片演员敞开大门。
2011年随着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界限打破,而中小成本电影市场相对较小,从第28届金鸡奖开始,取消“最佳电视电影”奖项,增设“最佳中小成本电影”。
2012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作协副主席张抗抗和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再次提案,申请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几大中国影视国家级大奖设立“最佳改编剧本奖”。中国影协副主席康健民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影家协会已经提交了增设“最佳改编剧本奖”、恢复“百花奖最佳编剧”等提案。
2013年8月28日,第29届金鸡奖提名名单的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宣布为了更好的推动文学创作,将最佳编剧奖拆分为“最佳原创剧本”与“最佳改编剧本”两项奖。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