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收官 不能忽略现代年轻人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
28日晚,《人民的名义》揭晓终极悬念,

《人民的名义》是今年以来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高亚麟笑言确实有点出乎意料。我和李路 导演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坚守我们的初衷——一部好的文化作品,一定要有价值、有意义。
高亚麟称,丁黑导演几年前拍的《大秦帝国之崛起》今年在中央台播出,也是备受追捧,这些现象说明,通过不断充实和升华影视作品的主流价值内核,观众的观赏认知迎来了一次质的提升,这也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我们要用好作品来捍卫我们的传统文化。《人民的名义》的成功,给了那些不忘初心、踏踏实实做好作品的创作者继续坚守创作初衷的勇气和信心。
演员出身转型做导演的高亚麟坦言,现在的90后00后所接受的资讯和观片量以及他们的品味不比中老年观众低,有的甚至超过其他年龄层的观众。我们不能忽略和轻视现代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主旋律作品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通过年轻观众的视角来审视作品,而不是沉浸在以前的固有思维里。
高亚麟强调,我反对将创作、发行文化作品当作‘生意’,文化作品一定有它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不是消耗品。现在很多投资人、制片人只重视‘人气’,动辄就是 数据演员 流量明星 。殊不知,要把一个文化产品做得好看,出品人、制片人首先就要专业才能搭建起与作品相契合的研发团队。《人民的名义》的成功充分说明,中国的影视市场不缺乏投资,不缺乏好的导演、演员和工作人员,缺的是专业的制片人。

资本的介入是一把双刃剑,大量热钱的涌入让很多影视从业者猝不及防,市场对作品供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必然导致专业人员对整个市场的判断不那么清晰和理智。高亚麟进一步表示,中国影视从业者的培养和成长速度远远没有跟上热钱涌入的速度。优秀的、专业的职业制片人、出品人的匮乏,使资本和艺术之间缺乏高质量的对接,于是就出现了IP热、天价片酬等等现象。如何迅速培养一批优秀的制片人,以适应和促进中国影视市场的良性发展和国际化,是业界值得深思的问题。
《人民的名义》可谓戏骨云集,数十位实力派演员同台对戏让观众大呼过瘾。如何挑选演员成了高亚麟的新挑战,对此,高亚麟认为,选演员很重要的一项标准是考量人品艺德。我要劝劝那些年轻的艺人:多钻研你的业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坚守着这个原则:选演员、选导演、选编剧,气质、人品和技术这三项指标是最重要的。
在高亚麟眼中,评价好演员的标准,首先是艺德。一个艺德高尚的人,不会把注意力放在片酬多高、带多少个助理、要迟到多长时间才显得腕儿大。艺德源自他发自内心的对这个行业的热爱,他把表演或者创作当作他的生命,而不是沽名钓誉的工具。我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很多年,那些老前辈、老艺术家告诉我:踏踏实实演戏、认认真真做人,名和利不是你要来的,是别人给你的,该你获得的时候自然会来。影视从业者也是 手艺人 ,认真创作、不忘初心、以真诚的态度去塑造你的每个角色,这就是文艺工作者的‘工匠精神’。技术不行,可以培养,人品不行,培养不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