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影视营收「18家影视公司半年报盘点芒果博纳挤利润万达横店等集体苦撑」
文娱商业观察
文/富贵
随着影视公司2022年中报的发布,行业上半年的风云变化有了直观的数据答案。只是,并不乐观。
在文娱君统计的18家上市影视公司中,主营业务实现盈利的不过9家,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破亿的更仅仅只有5家,包括华策影视、光线传媒、芒果超媒、完美世界、捷成股份。
影视公司们的挣扎感依旧强烈,在客观层面上这要归咎于疫情与市场寒冬的双重羁绊,我们也在不止一家公司的财报中明确看到了相关字眼或相似表述。
比如同比止盈转亏的万达电影。公司在公告中称,上半年,公司国内下属影院最多时约410家同时停业,占公司国内影院数量的51%,平均单店停业约42天,且影院分布较多的一、二线城市受影响更为严重,导致票房收入下滑较大。
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
2019年10月,万达电影公告称计划把募资所得30.05亿元投建159家影院,将于2019 年至2021年建成,地点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125个城市。
可据公司2019年半年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已完成的影院建设项目并未达到预计效益,与承诺的年均利润总额相差约1.4亿。
过度重视重资产模式使得万达电影在疫情之下不得不面对更大的经营压力,同时,万达电影内部目前还面临着换帅问题。
也就是说,疫情确实构成了破坏,但并不是问题的全部。
盈利下滑、主业承压,“尖子生”也不太舒心
10.95亿元,芒果超媒的扣非净利润居18家公司之首,比排在第二位的完美世界高出近4.5亿元。
但这只是横向对比上的“风光”。财报显示,芒果超媒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扣非净利润更同比下滑23.93%。而这一情况的出现与广告业务实现收入低于市场预期密切相关。
上半年,芒果超媒广告实现收入同比下滑 31.15%至 21.6 亿元。与此同时,芒果超媒的会员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 6.48%,对比去年同期23.05%的同比增长率,疲态尽显。
这一情况在下半年也很难有所改善。
芒果TV进入6月后上新的《密室大逃脱4》《花儿与少年4》《中餐厅6》都没有激起太大水花,待播的《妻子的浪漫旅行6》《大湾仔的夜2》《再见爱人2》等综艺,要么带有显著的“综N代疲软症”,要么本身圈层属性强烈,可以寄予期待的还是只有一个《披哥2》。
剧集方面,季风剧场在6月后上新的《张卫国的夏天》《消失的孩子》依旧不温不火。
“老二”完美世界在上半年创下了上市以来最强劲的净利润增速,对比去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653.68%。但令人玩味的是,这份惊人的增长并没有带动完美世界的股价与市值。
回顾上半年,完美世界推出的影视作品中仅有一部《天才基本法》表现相对亮眼,但在这部剧集里其只是二番联合出品方。与之呼应,上半年公司的该部分营业收入仅为11989.06万元,同比减少83.56%,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锐减至3.06%。
影视之外,完美世界的游戏业务也同样平淡。上半年上新的竖版3D手游《完美世界:诸神之战》仍无太多看点,而一度被公司寄予厚望的《幻塔》则持续深陷“高开低走”魔咒。
据七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26日,《幻塔在中国iOS游戏免费榜中排名第359位,在中国iOS游戏畅销榜中排名第181位,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
华策影视、光线传媒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即影视内容的魅力大不如当年。
2021上半年,华策影视实现首播电视剧13部,其中4部占据播出平台前10位,而今年上半年该数据锐减到4部。受此影响,主营业务的电视剧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3.69%至10.15亿元。
更为严峻的是,在4部首播剧集中仅有《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取得了可观的播出效果。另一边,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上半年,公司主控主投的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累计票房仅为432.3万。
光线传媒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净利均大幅下降,其中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的同比降幅均超过50%,分别为58.67%、68.21%。
直观呈现在电影业务上的是,《狙击手》《十年一品温如言》《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五个扑水的少年》(重映)等公司报告期内上映影片的总票房约为9.41亿元,而回看2021年,仅《你的婚礼》一片累计票房就达到了7.89亿元,但今年同样由光线主投且类型相同的《十年一品温如言》《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都仅仅取得了1.6亿 票房。
无独有偶,还是由光线传媒主投、发行的爱情片《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依旧没有存在感,8月4日上映至今累计票房1614万。
不过,光线传媒透露《深海》《坚如磐石》《扫黑·拨云见日》《茶啊二中》《大雨》等预计将在年内上映,但具体上映档期目前尚未确定。如若计划能落实,那光线传媒今年的业绩很可能会得到极大改善。
亏损&下滑,“电影派”的主旋律
光线传媒笑不出来,而以其为代表的“电影派”更整体透着失落。
万达电影与华谊兄弟在上半年皆同比由盈转亏,华谊净利润同比去年下跌263.84%至-1.93亿元,再算上2019-2021年四年的亏损,合计亏损总金额已超66亿元。
这还不是最头疼的。据天风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华谊兄弟2021年的市场份额已经不到12%,远低于万达电影、光线传媒、博纳兄弟等影视公司。而华谊电影发行份额占比近些年来下滑至2%。
这一情况在上半年未得到改善,在下半年也很难出现扭转。
在刚落幕的暑期档中,华谊兄弟出品电影无一上映。另一边,猫眼显示预计今年上映的《宇宙编辑部》《爱很美味》都并非大体量影片,且只有《爱很美味》为华谊主控。
横店影视同样未能独善其身。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2亿元,同比下降43.56%;扣非净利润亏损0.97亿元,同比下降152.7%。
抛开共有的疫情因素,横店影视的问题也要在内容上探究。
上半年,在《熊出没·重返地球》《李茂换太子》《最初的梦想》《四海》等横店影视全资子公司横店影业参与出品并上映的影片中,被给予厚望《李茂换太子》《四海》受口碑所累,累计票房均不及预期,仅有《熊出没·重返地球》带来了惊喜。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营压力扩大的情况下,横店影视并没有选择像万达电影一样开启轻资产转型之旅,反而持续砸钱加码影院行业。7月初,横店影视宣布与关联方拟联合第三方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上海星轶100%的股权,总交易价格不低于30亿元,其中70%股份由横店影视负责收购。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上海星轶拥有影院129家,银幕数1025块,座位数17.3万个。这意味着,重组完成后,横店影视将超越大地影院,坐上影视投资行业的第二把交椅。
虽然市场普遍不太看好这次并购,最终的收效如何也需要时间给出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人生大事》的出现让横店影视下半年的压力小了很多。
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的亏损已经让文投控股元气大伤,而今年上半年,文投控股的“文化+”板块虽产出了家喻户晓的“冰墩墩”,却难掩影视业务的发展窘境。
猫眼专业版显示,文投控股联合出品的动画片《我们的冬奥》累计票房6504.9万,另一部联合出品的犯罪动作片《猎屠》更仅收获了1238.5万票房;剧集方面,由欧豪等主演的《冰雪之名》也同样没激起水花。
至于一度风头无两的北京文化还是没有爬出泥潭,上半年的影业收入同比减少37.83%至1341万元,居18家公司最末。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北京文化落寞挣扎,被行业称为“主流电影爆款捕手”的博纳影业却在资本市场揽尽青睐。
截至8月31日收盘,13天时间内,博纳影业每股价格从首发时的5.03元上涨至13.45元,,整体市值达到184.87亿元,约等于6个北京文化,4个华谊。
网爆,博纳影业主控,梁朝伟、王一博主演的《无名》可能会登陆国庆档。此外,博纳影业参与出品的《长空之王》以及联合出品的《风再起时》预计也会在今年上映。
一面迎春,一面熬冬,“剧集派”冰火两重天
相对电影市场,以剧集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们情绪表现较为两极。
欢瑞世纪与慈文传媒在今年上半年双双实现同比扭亏为盈,不过两家对比,欢瑞世纪更值得期待。
一方面,欢瑞世纪分别与阿里巴巴、爱奇艺签署了影视剧合作协议,这会持续对公司2022年度、2023年度的现金流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在具体项目储备上,欢瑞世纪今年下半年除已播出的《沉香如屑》,预计还会有《南风知我意》《千秋令》等作品上线,与爱奇艺合作的古装武侠剧《莲花楼》也已经开机。反观慈文传媒,短期内能拿出手的剧集项目仅有《紫川》,公布多时的《苍穹之北》《八十八国际旅》仍未进入实际拍摄阶段。
得益于剧集《战时我们正年少》《长风破浪》等与关联公司确认的销售收入,唐德影视终于在2021年年底实现扭亏为盈,但很可惜,这份喜悦并没有维持太久。
2022年一季度,唐德影视亏损约5949万元,而整个上半年亏损5573万元。相对值得庆幸的是,对比去年同期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且公司联合出品的《打火机与公主裙》被优酷升级为S 项目,预计会在今年内播出。
此外,公司与爱奇艺等联合出品的当代都市剧《我们的日子》、与浙江影视集团等合作的年代谍战剧《无间》都已经完成拍摄。
稻草熊娱乐的业绩表现更颇具“过山车”的味道。
2021年度,公司多项业绩指标呈现大幅增长,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48.3%达1.94亿元,但在2022年中报里,这一数据仅为7351.80万元,对比去年同期下降21.91%。不仅如此,公司上年的实现营业收入也同比下降52.45%,仅为4.64亿元。
营收与利润双降,稻草熊娱乐解释是受集团于上半年暂未播出定制剧集影响。
不置可否,对比去年同期,稻草熊娱乐在上半的播映剧集数量锐减,仅有一部《追爱家族》。但需要强调的是,《追爱家族》的播出效果并不突出,而在公司2021年全年播映的18部剧集里也没有一部真正搅动了剧集市场的主流话语圈。
或者可以更直白的说,稻草熊娱乐2021年业绩的水涨船高并不是“质”的胜利,而是“量”的堆砌。
再往深推,“量”的庞大输出主要得益于与爱奇艺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与弊的两面性,平台型运营模式的深化有利于保障稻草熊娱乐的收入,可爱奇艺的消化能力不是无限的,在剧集排播上同样需要时间筹划安排。
也就说《请君》《浮图缘》《月歌行》《斗贼》这四部公司与爱奇艺合作的剧集在今年内全部上线是有很大挑战的。
其次,爱奇艺的“密友”不是只有一个稻草熊娱乐,在2019年、2020年接连为爱奇艺产出《从前有座灵剑山》《怪你过分美丽》两部话题热作后,恒星引力又在今年暑期档贡献了一部更为火爆的《苍兰诀》。
爱奇艺平台数据显示,《苍兰诀》已位列爱奇艺多年历史以来所有剧集热度排名TOP2。
市场的铁律永远是优胜劣汰,平台的宠爱也总在上演时移事易,疫情与寒冬进一步深化了这两点,同时也再次生动诠释了那句老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华谊兄弟业绩超疫情前,影视行业是全面回暖了吗?
多家上市影视公司披露了中报。其中,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华谊兄弟等多家影视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不仅相比去年大幅增长,甚至超过了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同期。这是否意味着电影行业已全面回暖?我认为鉴于目前的市场表现,电影市场回春仍需时间。
电影市场回春仍需时间横店影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1亿元、中国电影归母净利润3.05亿元……从财务数据来看,国内的大部分电影公司业绩都有转好的趋势,但遭遇影视寒冬的电影市场真的回春了吗?
上半年票房表现最好的,还是年初春节档上映的《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分别以54.13亿元和45.15亿元累计票房排名年度票房前两名,贡献大盘近四成的票房。上半年票房为10至30亿元的影片共5部,而票房为5至10亿元和1至5亿元的影片数量和票房较往年均出现明显下降。
本被寄予厚望的暑期档也颓软无力往年交出《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吸金能力max、单片票房破50亿电影的暑期档,今年也只有《中国医生》和《怒火·重案》取得13.22亿元和10.8亿元的票房成绩,达到10亿以上的体量。而被市场看好的《长津湖》撤出暑期档,移步国庆档期,只剩下一些如《白蛇2:青蛇劫起》、《1921》、《盛夏时光》等中小体量的影片勉强支撑着暑期档。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1年6至8月暑期档共产出73.8亿元票房,虽然超过了去年暑期档的36.16亿元成绩,但远不及2019年177.78亿元的纪录,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差表现(不含2020年)。
因国内局部小范围地区的疫情存反复的情况,部分地区出于防疫要求会安排电影院停止营业虽然电影市场整体有趋良的态势,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在这种大环境下,许多电影对于档期也处于观望状态,这便导致部分档期内的电影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安排,各档期的价值因此也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此外,因国外疫情较为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好莱坞大片院线上映计划,进而影响到票房收入。
由于相关部门对于劣迹艺人的管控进一步加严,影视项目在主创班底选择、题材审核等方面也会更加慎重。鉴于目前的市场表现,电影市场回春仍需时间。
盘点十家最赚钱的影视制作公司
盘点十家最赚钱的影视制作公司
近几年,各大影视制作公司全面拥抱互联网,坚决切入电影行业,营收规模迅速崛起, 并效仿光线,加强了对多元化内容生态圈的建设,开始布局偶像养成、游戏、互联网漫画、互联网文学等相关领域。那么我就来盘点一下十大影视制作公司的业绩与道路吧。
1.光线传媒:受益于爆款《美人鱼》,电影贡献84%营收
业绩概况
2016年上半年,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7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1亿元,同比增长291.13%。
我分析
今年上半年,光线传媒以7.2亿营收、3.2亿元净利润的业绩,稳居影视公司榜首之位。上半年营收和利润的超额增长主要得益于《美人鱼》帮光线拿下33.9亿元票房。
报告期内,光线传媒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本报告期票房的影片共8部,总票房为43.4亿元,电影项目实现收入6.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60%, 占总营收的84%。2016 年下半年将有8 部电影上映,作品全年票房望超70 亿,同比去年增长40%,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大闹天竺》票房值得期待。
在深耕电影市场的同时,光线还重新进军电视业务。由于15年光线旗下电视剧业务及栏目制作与广告两项业务亏损近7000万,光线在16年上半年暂时搁置了相关业务,半年报里电视相关业务的收入为0。不过在今年下半年光线将重振旗鼓,目前已开播的《诛仙-青云志》市场反应强烈。
此外光线还围绕影视、游戏、动漫、音乐等泛娱乐内容产业全线布局,布局新媒体、新渠道(VR、直播、电商),预计到年底将形成70家左右光线系公司。光线传媒的实力与野心,可见一斑。
2.华谊兄弟:重提强内核隐忍布局,下半年可期?
业绩概况
上半年,华谊兄弟业绩出现了较严重的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02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39.91%;扣非后净利润6956.15万元,同比下滑65.46%。
我分析
这可能是华谊兄弟上市以来“最背”的一个半年报。对此,公司解释称,2016年上半年是华谊兄弟平台化战略布局的关键蓄势期,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投资布局,包括成立动画公司、成立发行公司、加强院线建设、拓展海外布局、引入二次元IP等等。
作为最早上市的民营影视公司,华谊兄弟早年屡受业绩波动之苦,从而也是最早开启收购布局的影视公司,并形成了影视娱乐、互联网娱乐和实景娱乐三大板块。这至今仍是很多影视公司资本运作的标杆案例。
随着2016年华谊兄弟主要影视剧项目《摇滚藏獒》、《陆垚知马俐》、《罗曼蒂克消亡史》、《我不是潘金莲》等在下半年陆续发行上映,华谊兄弟能否重回业绩第一队列,还有待验证。
3.华策影视:背靠全网剧,全面扑向电影
业绩概况
2016年上半年,华策影视实现营业收入15.48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7.1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0%。
我分析
作为曾经的“电视剧第一股”,老牌影视公司华策影视在全网剧领域也是打得一手好牌。
华策影视表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加强了对多元化内容生态圈的建设,包括对网生内容方面投入,开始布局偶像养成、游戏、互联网漫画、互联网文学等相关领域。
显然,华策已经不满足于一家电视剧公司的定位。上半年,影业出品上映的电影包括《末日迷踪》、《女汉子真爱公式》、《刑警兄弟》、《大唐玄奘》、《妄想症》 五部,其中四部参与发行。通过不同类型题材,发行团队得到进一步试炼。影业通过举办“梦+1”发布会,大力推进制作+发行双轮一体战略。暑期档《使徒行 者》和《微微一笑很倾城》等都在刷存在感。
去年,华策启动“SIP”战略,并率先提出全网剧(互联网+电视网)概念,希望彻底打通互联网和影视娱乐接线。随着今年华策影视将SIP战略升级到SIP+X,报告期内,华策影视通过广泛投资连接旅游业、VR、外卖平台、冰雪体育、美妆等新行业。
4.印纪传媒:整合营销业务仍超七成,大刀阔斧建设影院
业绩概况
2016年上半年,印纪传媒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0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04%。其中,印纪传媒的老本行整合营销业务的营收占总营收七成以上。
我分析
今年,印纪传媒加大了在影视剧方面的投入。继去年推出人气剧作《克拉恋人》之后,印纪传媒今年投资并发行了多部影视剧,不过暂未出现爆款作品,半年报中对这 几部影视剧也只披露了剧名,并未深入展开。而对手头的爆款IP克拉恋人,印纪传媒必然会充分挖掘其IP价值,接下来电视剧续集和大电影都会陆续制作。
此外,上半年,印纪传媒在院线建设的道路上继续挺进,据半年报披露,目前印纪传媒旗下共有5家经营电影放映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截至半年报披露日,其下有5家影院投入运行。
5.文投控股:深度捆绑巨星,吸金力十足
业绩概况
报告期内,文投控股实现营业收入8.5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2.40亿元。
我分析
今年4月,文投控股举行了重组更名仪式,公司由北京文资办控股,有成龙、冯小刚、黄晓明、李冰冰等众多明星参股。
文投控股与著名影星成龙深度捆绑,旗下全资子公司耀莱影视可以在影城运营项目中商业使用其姓名、肖像和品牌形象,此外,公司更是以成龙电影为切入点,布局产业链其他上游环节,将实现每年制作、发行四部以上高预算商业大片。 2016年上半年,耀莱影城新开业影城7家,新增银幕49块,共计拥有影城39家,银 幕310块。报告期内,公司影院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实现营收4.69亿元,占总营收的54.96%。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的影片包括《绝地逃亡》、《功夫瑜伽》、《铁道飞虎》、《我不是潘金莲》和《普通人》(原《龙震四海》),并成为《我不是潘金莲》全球独家发行方。
报告期内,公司网络游戏业务实现营收1.85亿元,占总营收的21.7%。其中,全资子公司都玩网络主要从事页游开发及平台运营业务。今年上半年,都玩网络先后签下了秀丽江山、鬼吹灯等热门IP的开发权。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