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武松对比,武松剧照各个版本对比

时间:2022-09-10 13:50:22阅读:3152
1986年到1998年,央视陆续将四大名著改编成电视剧搬上荧幕。这其中《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三部电视剧,无疑都非常成功,亦成了我们内地观众心目中无可替代的经典。但1998年的《水浒传》与这三部相比要…

1986年到1998年,央视陆续将四大名著改编成电视剧搬上荧幕。

这其中《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三部电视剧,无疑都非常成功,亦成了我们内地观众心目中无可替代的经典。

但1998年的《水浒传》与这三部相比要逊色很多,豆瓣评分只有8.9分,是四部电视剧中最低的一部。

原因在于央视版《水浒传》本身在剧本改编的过程中,对原著的情节删节太多,导致故事讲得不完整。

加上前有1982年的山东版《水浒》,后有2011年的鞠觉亮版《水浒传》对比,前者人物形象契合度更高,后者故事更加充实完整,央视版就略显尴尬了,

当然,这三版《水浒传》电视剧现在都各自拥有力挺它们的粉丝,经常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也形象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皮哥看来,这三个版本各有千秋,还真是很难抉择,假如要对比做个区分,皮哥觉得单独拿一个小说中的经典人物来比较就已经足够。

一、

《水浒传》原著中,花费笔墨最多,人物形象最为完整的,就是天伤星行者武松

武松的经历很长,从柴进庄上初遇宋江开始,先后经历景阳岗打虎、杀嫂、斗杀西门庆、十字坡打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蜈蚣岭试戒刀、醉打孔亮、又重遇宋江。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原著中的武松,从斗杀西门庆之后毅然选择了自首,甘愿舍弃性命也要保住名节这件事,就能看出他是个为人正直的人。但这样人品端正的好人,最后却被逼上绝路,在鸳鸯楼上大开杀戒。

历来对于武松这个人物的评价,经常陷入误区,将其当作一个英雄来看待。其实作者施公无意塑造英雄,他细致入微地描写武松,更多的是将他放在那个时代中,通过展现武松形象与性格转变过程,来揭露和控诉旧时代世道的黑暗。

因此,电视剧中对于武松形象塑造的好坏,就要看他的性格和人生观是否出现与原著中保持一致的转变过程。

当然,人物的形象与特征、演员的表演、服化道的水平、故事完整性与节奏的把握、动作场景的呈现这些元素也必须考虑在内。

1、山东版《水浒》(祝延平饰演)

1983年,山东电视台推出8集电视剧《武松》,由于反响强烈,后来又陆续拍摄了《鲁智深》、《林冲》、《晁盖》、《宋江》、《李逵》和《顾大嫂》,组成了40集的《水浒》。因此山东版《水浒》的成功,要归功于那8集《武松》。

饰演武松的祝延平是原济南市京剧团武生,山东泰安肥城人,1978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剧集拍摄时他刚毕业。

祝延平长着一张国字脸,膀大腰圆、形象俊美,且身手好,拍摄动作戏不用替身,与原著中武松形象十分契合,因此被认为是最完美的武松扮演者。

剧中略去了武松在柴进庄上遇到宋江的情节,也没有后面的醉打孔亮,但为了丰富人物形象,增加了武松资助穷小子陈兴的情节;蜈蚣岭上的飞天蜈蚣王道人被提高了战力,给剧集安排了一段群战的小高潮;最后还拍了武松上二龙山的镜头。

再说“武松戏”最重要的打虎情节,剧组用了真老虎,和训兽师同框拍摄了几组镜头,再让祝延平和披着老虎皮的特技演员拍了几组近景镜头,最后拼在一起,剪出一段惊心动魄的打虎情节。

以80年代的拍摄技术,虽然瑕疵很多,但仍然能够看出水平很高。

综上所述,山东版的8集《武松》完成度是很高的,在当时祝延平也成了不可替代的武松扮演者。

虽然他往后再也没有扮演过武松了,央视筹拍《水浒传》时,张纪中还特地找到他,想让他再次扮演这个角色,这也是希望能够迎合观众的需要。

但当时刚满40岁的祝延平觉得他已经认真塑造过一次了,没必要再次塑造另一版武松。且年龄上比原著中出场时25岁的武松又大很多,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于是就推掉了这次机会。

张纪中为人比较重情义,后来还是诚邀他出演《鹿鼎记》中的陈近南。

2、央视版《水浒传》(丁海峰饰演)

43集的央视版《水浒传》对于原著情节的删节太多了,严重破坏了故事的完美性。但是对于原著中的重头戏“武十回”,央视主创还是不敢马虎应付的。武松一角被祝延平推掉之后,最后落到丁海峰手中,他是吉林艺术学院毕业生,这是他参演的第一部电视剧。

丁海峰虽然不是武行出身,但182cm的身高,与祝延平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得到角色后,丁海峰又针对性增肌,同时体脂率也略有增加,在剧中显得非常健硕。虽然丁海峰不是祝延平那种标准的英雄脸,但他胜在五官非常硬朗,给人一种阳刚之感。

对于原著的呈现,剧集也做得比较好,从宋江到柴进庄上做客引入,到打虎、杀嫂、斗杀西门庆等一系列情节都与原著相差无几。

但情节上也略有改动,一是删去了施恩的父亲施管营和张团练这两个人物;二是试戒刀和醉打孔亮的情节都被砍去了。

因此央视版的武松故事其实还是删节较大的,只拍出了原著的近八成情节,但这相比完全没有出场机会的那些人物来说,已经是很好的了。

至于打虎的情节,和山东版一样是用了真老虎加训兽师,与假老虎加男主角镜头剪接而成,但表现上更加具有真实感。

央视版比较值得称道之处,是杀嫂、斗杀西门庆和“血溅鸳鸯楼”情节较大尺度地贴近了原著的意图,表现上血腥与暴力元素较足,这是让观众觉得最为满意的地方。

袁和平设计的武打动作也比山东版要好很多,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有用替身,因此极具观赏性。

值得一提的是丁海峰今年3月还推出了一部网络电影《武松血战狮子楼》,也算吃了一回“回头草”。

但52岁的“武松”虽然平时很注重健身,身材还保养得很好,岁月的痕迹还是留在了脸上,已经不是当年那种感觉了。

3、鞠觉亮版《水浒传》(陈龙饰演)

认真看过原著小说的皮哥,对鞠觉亮版《水浒传》的评价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它的优点很突出,就是故事相比前面两个版本显得更加完整。

但鞠觉亮版确实也有很多不能忽略的硬伤,网友能拿来吐槽的点实在太多了。

武松的扮演者陈龙被网友吐槽最多,他虽然身高也有180cm(自报身高),身材却明显比较单薄,形象上也不如祝延平和丁海峰那样高大威猛,可以说选角比较失败。

但这事不能怪选角导演,因为在开拍之前,武松角色的选角经历了一场略显奇葩的换角风波。

临阵换角是拍戏大忌,导演和剧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武松一角原来选定的扮演者是吴庆哲,他是表演艺术家李法增的学生,以模特兼演员双重身份出道,184cm的身高,健硕的体格,长相还跟郑伊健很相似,明星相十足。

在片方放出几位主角的定妆照时,吴庆哲的武松形象立刻就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但其后不久,有好事的网友就发现问题了,原来吴庆哲在加入《水浒传》剧组之前,就已经扮演过武松这个角色了,而且是在王晶制片的一部不可描述的电影里。

吴庆哲曾在2005年得到王晶的提携,参与由王晶执导的《八大豪侠》和《小鱼儿与花无缺》两部古装剧。2009年,又应邀参演了王晶制片的这部港片,虽然在片中戏份不多,据说有一小段亲热戏还用了替身,但毕竟是有参与其中了。

假如他演的不是武松,而是郓哥(成龙躺枪),或者别的什么角色,也许还没有太大的问题,像演过无数好片的徐锦江,照样能在《西游记》中演沙僧。

但他在片里演的是武松,现在又在这版《水浒传》中演武松,就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因此剧组最后不得不将吴庆哲替换掉,临时选择了让陈龙来演。为了补偿吴庆哲,又让他出演反派大Boss江南方腊。

最后方腊与武松决斗的那场戏,当吴庆哲喊出:“打虎武松,不外如是!”那句台词时,他的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

陈龙版武松也发了定妆照,但扮相有些奇怪,头上多了一条头巾,被网友戏称为“加勒比武松”。剧中的动作戏也成了被吐槽的片,虽然动作指导仍然是袁和平的袁家班,但他这次明显偷懒了。

比如武松斗杀西门庆一场戏明显是照搬了李连杰的电影《霍元甲》中霍元甲与秦爷的决斗戏,西门庆玩袖子又是照搬了《给爸爸的信》中于荣光饰演的甫光。

再说重头戏“打虎”,就更是随便了,剧组压根就没用真虎,靠的是一点粗糙的CG特效。

而且导演鞠觉亮还自作聪明,他觉得人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他擅自给武松一把匕首,把“打虎”变成了“刺虎”,这引起了网友们的口诛笔伐。

至于对原著的还原,皮哥认为是鞠觉亮版唯一值得一夸的地方。

剧中100%还原了原著中的人物和故事,试戒刀、醉打孔亮、甚至武松被孔明孔亮吊起来打这些不光彩的事都被拍出来了,只是出于过审的考虑,略改了孙二娘的设定。

从这一点上看,鞠觉亮版相比前面两个版本还是有优点的,而且打扮成“行者”之后的武松形象也显得威武干练,贴近了原著的形象。

二、

综合上面的分析,皮哥觉得山东、央视和鞠觉亮三版《水浒传》中对于武松段落的呈现,都是比较认真的,也都拍出了属于自己的特点。

假如要皮哥比较的话,皮哥更喜欢祝延平版,因为还原度极高,已经可以称为神作。

至于丁海峰版,皮哥认为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故事拍得不全,为了删掉施管营这个角色,把施恩这个原著中比武松更年轻的帅气小伙变成了一个小老头,这操作实在令人看不懂。

陈龙版武松能吐槽的点实在太多了,但还原故事和人物都还是挺认真的。

总的来说,三版各有千秋,你更喜欢哪版“武松”呢?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三版武松对比,武松剧照各个版本对比

《水浒》原著看祝延平和丁海峰扮演"武松"差距巨大还是平分秋色?

综合起来比较,还是丁海峰扮演的武松更加耐看,更加吸引人。

具体分析如下:

一、年龄相貌上的差别。

祝延平身材魁悟,相貌堂堂,从外在条件上看,扮演武松应该是没问题的。只是与丁海峰相比,在年龄上略显有些老相。

当然这并非是他演的不好,只是敦厚沉稳有余,活泼好动欠佳。而武松应该是个活泼好动的形象,不应该趋于老成。恰恰相反,武松略有些调皮或浪荡不羁,似乎才更符合原著的性格。所以,与丁海峰扮演的武松相比,祝延平显然是吃了年龄上的亏。

当然这也不一定是他的问题,有可能是导演要求他去那样表达。但说到底还是年代不同了,表演所惯行的套路有所不同。

二、武术表演上的差别。

看祝延平扮演的武松,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距今已经二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彩色电视还没有普及 ,互联网在民间更是刚刚起步,人们的欣赏口味和兴趣爱好,与今天相比差距甚大。

祝延平扮演的武松,表演功底扎实,动作深沉有力,大部分都趋向于真功夫,是符合当时人们审美需求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趋向于多元和多彩。两相比较,前者就出现了一个不足,就是真实有余,花样翻新不足,所以在屏幕上就显得过于庄重。

而今天电视剧《水浒传》里武松的动作表演 ,则更加注重于吸人眼球。比如醉打蒋门神一节,原著中只是几秒钟的事,而在电视剧中则利用醉拳的姿态,打得一波三折花样迭出精彩纷呈,牢牢吸住了观众的眼球,让人看得激动不已热血沸腾。

三、 科技 发展的差别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反映到影视制作上也必然会有所影响。在摄制器材上,在特效制作上,尤其是在电脑控制衔接等方面,与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就为影视制作的精彩程度提升了较大空间。

而武松的扮演主要就是体现武打动作,这一下子就把二者之间的差距拉大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没有那么多可以运用的 科技 手段,在剪辑和特效处理上肯定要逊色于今天的影视,所以观众看起来就没有那么过瘾。反映到武松这个单独形象上,自然也就显得有些差距了。

总结:

祝延平演技并不差,形象也不错,与丁海峰扮演的武松相比,差的只是年龄、动作,武打的精彩程度等方面。严格地说,这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时代变化的原因。

祝延平的武松与丁海峰的武松两个人评分秋色,祝版的武松高大勇猛,武功一招一式,淳朴厚道。而丁海峰的武松,憨厚中带着锋芒,特别是唢呐声一响,带动情绪,配上袁和平的武术指导,让人气一身的鸡皮疙瘩,当时就想上街闯九州。

不过以我个人眼光来看,差距还是挺大的。我也特别喜欢丁海峰版的武松。



为什么差距大?

毕竟有些人是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的,而有些人只看过其中一版。所以喜欢的人各不相同。

祝延平的武松是严格按照水浒传的武十回来演义的,如何打虎,如何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等等。喜欢原著的人,对于这版改动较小的版本应该是比较喜欢的。同时因为这是山东台拍摄,比较了解水浒文化以及山东文化,画面古朴,未经过太多雕琢。而且年代久远,80年代的技术水平也差的太多,一些武打动作都是演员们排练,套招而来。虽然实用性有了,但是并不是非常好看。

而丁海峰版的水浒传,是98年播放的央视版。由于央视的财力物力远比山东要强大,还特别请了现在的天下第一武术指导袁和平来,动作画面特别有张力,经典的唢呐一响,激发了观众的热情,让人看的酣畅淋漓。

回归到武松身上,我特别喜欢丁海峰的武松。并不是说祝延平的武松不好,而是丁海峰将武松身上的那种“冷”劲演的特别到位。



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什么样子的?

金圣叹说:武松,神人也。

这句话一半是对的。武松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特别讲伦理,特别需要爱的一个人,他求名,为了名声不顾一切。是个英雄本位的人,也就是处处时时以英雄自居的人。同时,他也符合水浒中好汉的一半标准,不近女色,重义气,厚道仁义,有的时候却不讲善恶。

他出身市井,学了一身本事。也学会了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加倍奉还的人生信条。同时,武松是冷静的可怕的一个人,脑海中要办的事情,严格按照草图来走,周到细致。这可能与他做了一段时间的都头有关。

丁海峰的演绎更准确,恰到好处

武松的形象首先就应该是孔武有力,见了让人害怕的,突突的。丁海峰的外形十分靠近,而祝延平的外表憨厚有余,却并不是十分威武,令人胆寒,可以对比一下两个人的眼神:



祝延平更多表现的是愁容,而丁海峰雄姿勃发,吞吐宇宙之态。

两人的脸型都是国字脸,显的强壮,但是丁海峰版武松眼神淡漠,更为冷峻:

祝延平则显得憨厚,并不两眼星光,有时候感觉还有点着急,并不稳重的感觉。


武松应该是男人味道的帅,这点上两个人都有男人味,平分秋色。与小鲜肉大大不同。


至于演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首先外形,心理上要接近武松,其次,细节方面符合武松的性格,做得事情符合武松的性格就很好了。由于剧本固定,只有特殊场景才能凸显出来两人的区别:



不过特别要说的是:祝延平版本的武松,配上古装造型那种古朴的感觉是强过丁海峰的武松的,尤其国字脸的薄嘴唇,更给人以冷静的感觉,这点要比丁海峰强上一些,但丁海峰版胜在眼神犀利加分不少。

结语:虽然各有春秋,不过我认为丁海峰版无论造型,还是演员的演绎,特别是眼神,都要强过祝延平版本的武松。丁海峰版天生优势在资金比较充足,武术动作比较精彩,希望还能看到未来两人的精彩演绎。

感觉他俩是平分秋色。

整体来看祝延平和丁海峰的人物形象都比较贴合原著中对武松的外貌描写。

从演技上来说个人认为祝延平老师比丁海峰老师演的更好,演技比较深厚。

但是丁海峰演的更加有武松书中那种味道,他比祝延平演的武松更加霸气快意恩仇,所以我个人认为丁海峰演的武松比祝延平要略好一些。

但是我父亲那一辈人都比较认可祝延平演的武松,可能是祝延平版的武松毕竟比丁海峰版的上映早很多年,老一辈人先入为主的观念吧。

而咱们小一辈人都是先看的丁海峰版武松,然后才在网络上看的祝延平演的老版武松,所以也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祝延平版武松演的更加侧重于武松血肉情义这方面,在一些细节表情上祝延平诠释的比丁海峰更到位。

小的时候其实是没看过山东版《水浒传》,后来特意找了山东版《水浒传》去看的,这部剧里祝延平的武松和鲍国安的宋江绝对演的非常好,单从演技来说更胜后来央视版的李雪健和丁海峰。

但是内心是比较喜欢丁海峰的,单纯的从客观角度来说祝延平老师确实在细节方面诠释的要比丁海峰老师更到位。

其实丁海峰当初出演武松也是顶着巨大压力演的,因为之前山东电视台制作的《水浒传》里祝延平饰演的武松形象非常深入人心,当时丁海峰也参照了祝延平版的武松去研究戏路。

所以说丁海峰版的武松虽然不能说全面超越祝延平版的武松,但是在观众心目中丁海峰版的武松也绝不输祝延平版的武松,正是因为丁海峰当时的认真和努力,所以他才把武松刻画的非常到位,不至于被祝延平版武松全面比下去。

祝延平和丁海峰两版武松总的来说是各有千秋,谈不上有差距,算是平分秋色,他们俩的武松都要比后来新《水浒》里陈龙演的武松形象要好得多。

在这里不是说陈龙演技不行,陈龙也是我很喜欢的演员,演技没得说,就是陈龙本身人物造型就不像原著中的武松,山东大汉,陈龙属于又干巴又瘦类型,脸型还比较狭长,根本不贴合原著中武松方脸大汉的形象。

新《水浒》武松塑造不成功主要在于导演选演员选的有问题,陈龙演技没问题,但是演员本身形象太不贴合原著人物了,这就是导演选角的问题。

还有就是新《水浒》那武松的造型也太特么雷人了,完全是加勒比武松。

对比一下造型,导演你不觉得武松是从加勒比海穿越过来的吗?

所以说一提祝延平和丁海峰两版武松,我就忍不住要吐槽一下新《水浒》的武松,人家那俩是正经平分秋色的武松,新《水浒》的武松那就是拼夕夕版武松。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看原著关于武松的描写:

(祝延平版)

(丁海峰版)

虽然我不是女性,不是颜值党,但是从武松的“狠”“气概”“体态”来看,个人还是觉得丁海峰的“武松”最好!

(武二爷壮硕的胸肌)

丁海峰的体格,冷面肃杀之气,感觉比较靠谱(宽阔的肩膀,伟岸的身躯…)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版本的其余角色的选角充分尊重原著。

从全剧来看,水浒传是多名猛男集合快意人生,南征北战的事情。各个演对手戏的角色都很优秀,也更加能衬托武松的这个英雄气概。(红花还要绿叶衬托)

大爱“丁海峰”版本! 关注“水泊之声”,看更多精彩问答!

个人觉得还是丁海峰优越。

毕竟武松除了战力啊性格啊,还需要有对女性的吸引力(金莲同学的举动侧面印证)。祝的外形明显是达不到的。

另外祝的气质偏中年,丁海峰当年那才是一个生拳硬骨的青年形象。

金圣叹推武松为“天人”。丁海峰形容闷拘,毫无天人气概。祝延平英气逼人,活脱脱的武二郎

我认为祝的好看

三版武松对比,武松剧照各个版本对比

2011年翻拍的新水浒传是否超越了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

窃以为,虽然2011版的《水浒传》也是一部佳作,但是跟1998版的经典《水浒传》来说,整体上是差得远的,更别提超越了。

说到老版《水浒传》的经典性,无外乎剧情、演员、导演编剧等方面。

首先说剧情抓住了神韵

作为四大名著中改编的最得原著神韵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规避掉了《红楼梦》结尾改动大、《三国演义》太过中规中矩的问题,依据百回本的小说文本,在忠于原著、主要人物设置和故事主脉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整体上角色更为清晰,剧情更为流畅。

如导演张绍林所言,“追求虎头、熊腰、凤尾,使全剧的观赏效果程上升趋势。”比如,对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桥段处理,充满了思辨性,让这个千百年来的淫妇形象,得以有了层次感,让观众看到她作为人的一面。

潘金莲、西门庆、王婆的三角关系也张力十足,成为全剧的精彩桥段之一。

其次是演员的契合度非常高

很多观众是看了电视剧再去看原著的,会发现电视剧中的演员与小说描写高度契合。李雪健塑造的宋江,有基层小官僚的隐忍有底层小知识分子的不得志,面对皇帝高官是撅起的屁股和面对兄弟们的义气、威仪,都有血有肉。

丁海峰塑造的武松比起祝延平那一版,显得年轻、有活力,狠劲却丝毫不减。

张绍林为了寻找武松,颇费了一番功夫,直到开机前才在电视上看到丁海峰塑造的角色,立马联系上,一拍即合。

其他如周野芒的林冲、赵小锐的李逵、臧金生的鲁智深等都颇有风韵。“演员的自觉、自信、吃苦是角色成功的重要条件。”

再次是导演编剧的等主创的功力

《水浒传》导演张绍林、编剧杨争光、作曲赵季平、制片人任大惠、制片主任张纪中等人堪称豪华组合,《水浒传》制作、播出的时候,正好是中国影视剧大规模市场化爆发的前夜。

98版《水浒传》称得上是匠人年代最后的标志。比如赵季平参考山东民歌《王大娘补缸》创作的歌曲《好汉歌》,脍炙人口传唱甚广。

对比一下,2011版《水浒传》虽然也集结了不少出色的演员,导演、编剧等也都非常优秀,但是仍然能看出对98版的模仿,比如景岗山演唱的《兄弟》明显是对《好汉歌》的跟风。还有,主创们能对开头第一集宋江、公孙胜相会的玉米地做一下解释吗?

差远了,我最失望的是武松和鲁智深,陈龙打扮成了加勒比海盗,气质神态像个书生,根本没有丁海峰那么阳刚,狠劲儿,武打动作拖泥带水,打了半天,被蒋门神虐,被西门庆虐,差点没被打死,真让人失望,鲁智深傻呵呵的,挺 搞笑 ,跟臧金生差远了,在看许多配角,一个个油头粉面的,富家少爷似的,而98版的个个肌肉健硕,粗犷彪悍,那才是草莽英雄,张涵予总板着脸,痞气太重,没有李雪健那样放松自然,有亲和力,总之新版差远了

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相差十万八千里!!!老版水浒传,一颦一笑都是那么自然,没有一点表演的痕迹,演员融入角色,让你知道,他就是武松,他就是鲁智深,他就是李逵…绝对不是先入为主的思想,而是对艺术的尊重。反观新版,为了 搞笑 而 搞笑 ,为了豪爽而扯着喉咙装大汉,这是名著啊,新版充其量是个披着名著外衣的闹剧。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看画面,看语言,看演员,哪里能和老版相比???

98水浒传电视剧是经典,目前还没有被超越。

就像93版三国无法被超越一样,里面的人物,就是大家心目中的三国人物形象: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吕布,周瑜,诸葛亮,等等,大家认为,他们就是那个样子。

98水浒,也是一样,里面的经典形象,无法超越:宋江,晁盖,吴用,武松,鲁智深,林冲,高俅,高衙内,扈三娘,王婆,西门庆,潘金莲等,他们就是大家心目中的水浒人物形象。

98版的《水浒传》,是一部目前无法超越的经典,98版的电视剧,把水浒传改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结局。

很多人都非常厌恶宋江【李雪健演绎的非常经典】,因为他的迂腐思想,使得梁山好汉大多惨死,余下的也归隐山林,相忘于江湖。

曾经,水浒好汉们是何等的英勇,但最终也改变不了当时的天下格局,轰轰烈烈的梁山,最终成黄粱一梦。

宋江和张献忠一样,骨子里面是一种“反贪官不反朝廷”的论调,其实,贪官就在朝廷,朝廷就是皇帝为主,贪官组成,皇帝有眼无珠,才使奸臣当道。不反皇帝,只斩贪官,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终,梁山成为朝廷的炮灰,宋江、李逵、卢俊义、花荣相继被毒死,武松退隐山林,余下的英雄好汉死的死,跑的跑,吴用自缢在梁山,孤独的死去。最该死的高俅和贯通,却好好活在世上,被朝廷【宋江心目中的圣命天子】委以重任,继续为祸天下百姓。

《水浒传》和太平天国一样,他们的失败警示世人:假如没有好的带头人,就算你神通广大、鞠躬尽瘁,最终也只能失败。可惜了萧朝贵,冯云山,石达开,陈玉成等一代英杰。

98水浒传经典剧照 武松【丁海峰饰】

98水浒传剧照 宋江、吴用和梁山好汉

98水浒传剧照 王英和扈三娘

98水浒传剧照 武松

98水浒传剧照 武大郎和潘金莲

许多人评价98水浒和93三国,里面的人物就和深入人心的连环画一样,让人过目不忘。里面的人物形象,就是真正的 历史 形象。

我觉得翻拍得还是很成功的,108位好汉都有出场,老版有很多好汉都相当于一个打酱油的角色;新版也很接近原著,老版有很多剧情都没有出现。不过不论是新版还是老版,我都是很支持、很喜欢的



这个问题真不好肯定回答。

1998年的水浒与2011年的新水浒,都是明星大腕云集,阵容与实力不俗。真要分个高下,还要下些功夫。



从主角宋江的对比,李雪健与张涵予,老一代的戏骨对飙中青代戏骨,都把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演技上来比,难分轩轾。但个人更觉得,张涵予可能更符合宋江的人物形象与气质。李雪健那奸到极处的传神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矛盾的。试想一个天下都敬仰的好汉,应该是一眼看上去就万分值得信任的。这一点对比,张涵予似乎稍胜一筹。当然,这跟导演对人物的解读也有关系。宋江毕竟是水浒里很复杂的一个人物,有抱负,有野心,敢不走寻常路,但最终的目的还是忠君爱国。他带领众兄弟接受招安,是符合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古代文人的理想和行为特征的。单纯地把他定义成小人,是有些片面的。



从鲁智深、武松、林冲、燕青、李逵这几个性格鲜明的角色来对比,两个版本都花了很大心思。这方面,98版的整体方面稍胜一筹。至于反角的演绎,98版的高俅、潘金莲等,绝对是一座高峰,这里就不再一一聒躁了。当然,11版的也看得我们是热血沸腾,很辣眼球,这也充分说明导演选角是独具慧眼了。



11版的在画面上当然更清晰些,不过剧情方面有些略显拖沓,战争的大场面上来说还是小气了些。后面结尾几集,显得潦草了。



水浒的确是鸿篇巨制,每一个导演都力求拍出不一样的东西,也力求能超越前人,获得新的认可。但有时候,真的很难。就好比现在再怎么拍,也拍不出当年香港武侠电影黄金时代的水平。同样的导演,更好的条件,却似乎灵气、才气都用光了。偶出新作,也是乏善可陈啊。

最后,个人觉得,98版VS11版水浒,98版胜出!


新版还是挺不错的,大部分情节都拍全了,不过武松鲁智深跟李逵,这三演的真的不咋滴,整体谈不上超越吧,差不多水平,山东版的水浒也挺好的,祝延平的武松看的真很的很带劲

相差十万八千里,老板是演人物形象,新版就是在演老板

应该说两者各有所长,整体来看或者说放眼里是去看,98版水浒传是最传神的经典,两者还是有差距。98年毕竟是央视拍摄,能够集合全国人力物力,在演员选择上具有巨大的优势,并且不弄考虑明星相应,市场因素存在但情怀或者对古典文学敬畏之心是真实存在的,在细节上拿捏得恰到好处。新版篇幅更长、故事人物更多,老版对原著没有体现出的东西在新版里得到提现,是翻拍四大名著里最成功的。

谢谢。新时代就应体现发展的新气象,四大名著之一《水浒》翻拍顺应新时代,整体创作水平比旧版会更高,故事情节更精彩,没有脸谱化。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