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叫人为何不叫名而叫字,古代人对清平乐评价
现如今,中国的电视剧正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电视剧题材都大放异彩,有刑侦剧《重生》、《白夜追凶》,盗墓题材的《鬼吹灯》、《盗墓笔记》,古装感情剧《琅琊榜》、《庆余年》、《知否》等等,高质量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也娱乐生活,此外,清宫剧逐渐的减少,其他朝代的电视剧越来越多,这也正是好的一方面。
不过,很多喜欢历史的会发现,这些古装电视剧中都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对于名字的称呼,比如最近上映的《清平乐》,就是一部以宋仁宗赵祯为主线的古装电视剧,故事以宋朝背景展开,开篇就是我们最熟知的狸猫换太子的情节,当然在《清平乐》里并没有如此演绎,直接说明了赵祯发现太后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开始的。
《清平乐》虽然有历史原型,但毕竟是个电视剧,其实还是有很多槽点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清平乐》中人物都穿着宋朝的衣服,却行走于明清风格的建筑中,而更加明显的也是很多历史剧中都会出现的,直呼其名而非称字。
很多读者不以为然,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的人都是直呼其名的,也没见到怎么样,也挺好的,其实不然,古代和现代还是有很不多不同的,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名字,现代是只有名没有字的,而古代是姓名 字的形式,所以我们看老版《三国演义》,经常会听到刘备自称玄德、曹操自称孟德,而我们也经常会称呼关羽为关云长,赵云为赵子龙。
在老版《三国演义》我们听不到刘备称呼诸葛亮为诸葛亮,都是叫他孔明,而诸葛亮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才会自称自己的名字,刘备和曹操也是如此,这是古代的一种规矩。
古人的名字是姓 名 字构成的,唐代孔颖达在为《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作注时曾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大意是古人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朋友就不可以直呼其名了,要称字,而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也就是说其实古代男女都有字。
而对于不可直呼其名,《仪礼·士冠礼》也是有解释的:“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按照古代称谓礼仪,自称时称“名”,称别人时称“字”,是基本的礼貌。在人际交往中,对平辈或尊辈只能称字,不能称名,提到对方或别人时指名道姓、直呼其名,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敬和冒犯的行为。
而“字”的产生,本身是出于避讳,也是为了尊敬,是尊崇长辈的伦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灵和先祖的时候,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称呼先祖的名,这样就产生了字。因此,“字”实际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
有了这样的解释,大家是不是对古代称字不称名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古代的皇帝对待臣子,是可以称呼姓名的,但如果称呼其字,那是大臣的荣耀,不过一般为了对大臣表示尊敬,一般也是称呼卿的。
那么现在的古装剧为什么会忽略这一点呢?大概是因为电视剧毕竟是一种商业行为,导演、编剧为的是提高收视率,大多数看电视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并不一定具备很好的历史常识,对于历史上的名人也是只知道姓名,而不知道字,如果用字代替名,那么很多人会觉得非常的陌生,影响到理解和宣传。
说到底其实还是利益,而喜欢历史的人看电视也不要太较真,不妨碍大家理解就行了,学术的历史还需要回归学术圈,不过也希望电视剧能够兼顾到历史知识的普及。
古代直呼其名就是在骂人,《清平乐》为何是叫名却不称字?
我们对于古人的称呼印象停留在文人士子之间,彼此称呼一般都是以字来称呼的,而不是叫名。因为在古人的认为当中,文人之间如果是直接称呼名字的话,这不仅是没有教养的表现,更是对他人的蔑视。但是在最近大火的电视剧《清平乐》当中,我们却发现,那些文人士子之间有些人却是直接称呼名字而不是称呼对方的字。这就让人疑惑了,为什么会有人喊其他人时候不称那些人的字而称他们的名字呢?其实你仔细的翻看一下,会发现那些直接称呼别人名字的人本身大多都是高官权贵。
就比如比对方地位高的人,就比如宋仁宗他在称呼韩琦的时候,并不会喊韩琦他的字稚圭,而是直接喊他的名字韩琦。而韩琦和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彼此见面之时,便是以字来称呼的了。韩琦称范仲淹便是称呼其为范希文,称呼欧阳修则是称呼为欧阳永叔。而晏殊和范仲淹之间也是彼此称为希文和同叔,而并不会互相喊名字。这正是因为他们在做官之后同为一个阵营,即便官职或有差距,但仍然以字彼此称呼来表示对彼此的敬重。
但是当他们看待夏竦这种被他们视为政敌、小人的人之时,他们并不会称呼夏竦的字子乔,而是直接称呼其为夏竦。在他们直呼夏竦其名的同时,他们也在表示自己对夏竦的不屑。所以在电视剧当中并不是只叫名字而不称字,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文人墨客还是只称字而不称名字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清平乐》电视剧整体的剧情是比较拉垮的,但是它在一些历史的细节考据上面还是相当还原的,这也是符合制作方正午阳光那一向对历史的认真的态度的。而随着《知否知否》、《清平乐》等宋代电视剧历史电视剧的播放,我们也可以看出影视制作方已经不再局限于几百年的清朝历史,这也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了。
历史问题: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为什么称呼别人时要称字,和自称时,却称名。。
我们所说的名字,姓名,在古代分为,姓、名、字。姓为族姓,这个大家都知道。
名,一般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称呼,算是谦称呼。在古代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所以一般都不会叫人家的名。
字,称呼别人时,称字,是对人的恭称,表示尊敬,亲切。但是自己不能这么称呼。
所以,不只是三国里面人家称字,即使到了民国时期也是这么称呼的。
中国现在南方很多宗族观念强的一些家族,族谱上记录的,每个人都有字。不过现在取表字,就没有过去那么严肃了,通常按辈分来,比如一个叫张三的人,姓张,名三,但他是二字辈的,可能他的族谱上就这么记载,XX公(
张家祖宗尊称)第N代孙张三,字二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