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电视剧的意思,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标题寓意
刚开始知道这部剧的时候,看到这个名字只知道是一句诗,去查了查发现原来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前一晚宿醉酣睡一夜之后,醒来发现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散尽,问侍女外面的海棠花怎么样了。
侍女说:依旧。但经过了一夜的风吹雨打又怎会依旧呢?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要盖过红花了。
“绿肥红瘦”中的“肥”是茂盛之意,而“瘦”是“凋零”。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起来我们在剧中看到的几个场面
1.明兰大婚是穿得一身绿衣
明兰大婚
2.盛家大娘子平日穿得也是绿色的
大娘子
3.林小娘经常穿着红色的
林小娘
4.朱曼娘也经常一袭红衣
朱曼娘
那大家也不难猜出:在当时宋朝,绿色乃是正统,而大红色反而成为了次色。
然后咱们的这部剧叫这个名字也是有深意的,【绿肥红瘦】绿叶终将长久并且盖过红花!也映照在大结局中:林小娘去世,朱曼娘被杀,大娘子最后一人独宠,明兰继续风光做侯府夫人。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什么含义?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什么寓意,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以这样的问题也就有着很多种答案,笔者的说法也不会一定对,但是就这题给大家说说笔者自己的看法。
其实说到我们今天这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家一定想到了由赵丽颖,冯绍峰领衔主演的古装电视剧,这是一部古代社会家庭的题材剧,可以说是非常少见,但这部剧拍得也着实不错。那这句话的寓意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就由我来为大家一一解惑吧。
首先,我们不妨从字面意思来解释下这句话。你知道吗,你可晓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的日子。这句诗实际上是出自我们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这句话的寓意其实是隐藏得非常深的,首先我们把重点放在绿和红上,这实际上对应着古代的嫡和庶,正房和小妾。可是为什么会出现绿肥红瘦这种情况呢?难道不该是绿瘦红肥么?这种主次的颠倒实际上是发人深省的。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反映突出在这部电视剧中正妻和妾的关系。而这句诗歌开头的两句知否知否更是突出了这句诗的主基调。这实际上是在很努力的警醒读到这句话的人。
你的出身并不能决定你的高低,即使你是那红花周围的绿叶也不能阻止你发光发亮。这其实在向世人强调向家中的长辈强调,用人唯贤,而不是因为它们是嫡出或者是正妻。这实际上是抨击了一些只看中地位出生来决定用人的现象。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点不成熟看法,不代表任何参考建议,如有不妥不周之处,希望批评指正哦。
为什么《知否》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迎冬到,知否人间踏雪来”,2018年12月25日圣诞节上演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由当红明星赵丽颖、冯绍峰、朱一龙主演的古装连续剧。但是,你看懂了吗?相信有许多人也跟我一样惊讶,为什么电视剧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众所周知,朗朗上口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出自南宋李清照的不朽名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那么它跟词人李清照的词有关系吗?
《如梦令》这首词的大意是:昨夜雨疏风猛。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 “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华,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而其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一语之中,虽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但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正与盛明兰的人生走向不谋相合,也是作者伏笔的主线。
明兰出生于北宋的一个官宦家庭,母亲卫小娘因家里穷困换药至盛家,地位低微。父亲偏爱林小娘,乃至宠妾灭妻。明兰与母亲在盛宅生活窘迫,处处受林小娘压榨,卫小娘更是被害至难产而死。卫小娘是明兰的“春天”,是明兰最温暖的依靠。失去“春天”的明兰从此谨记母亲临终对她的教诲:“不要冒头拔尖,好好的活下去,”即使之后在祖母的庇荫下成长,也过得谨慎小心,藏起聪慧,埋藏锋芒。因为聪慧的她懂得,韬光养晦,厚蓄积发,等待“绿叶成荫的盛夏”的来临。
小小年纪的她,便已看透一切,五姐如兰有嫡女的尊荣,而四姐墨兰过着比嫡女还要体面的日子,再加上她们背后都有母亲为她们谋划,还有父亲的宠爱。但是,自己却“一无所有”了,以后的路只能靠自己走,而且可能会更加艰难。
在明事理的人看来,她向来心有成算,从不宣于口,说话办事圆满周到。在深宅大院中,她看人看事,看得通透,“什么东西落到我手里,反而没那么长久了,与其这样,倒不如什么都不要,落得一身轻松。”屡屡拒绝小公爷的送礼,深知自己所处的位置,高攀不起他。
最后,在祖母盛老太太的关爱与扶持下,她在万般打压之下的逆境中依然自强自立,从在家中备受冷落欺凌,到成为影响着家族兴荣的举足轻重的人物。由一位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她为我们展现了古代礼教制度束缚下励志的女性奋斗传奇。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