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茅盾文学奖,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

时间:2022-09-09 20:15:32阅读:4307
引言作家都有着自己写作时候的小癖好,国外有位著名作家以咖啡当自己的灵感来源,一天需要喝掉二十多杯咖啡,甚至他直言,没有咖啡就写不出哪怕一个字。无独有偶,我国也有一个作家叫作路遥,他写作的时候需要抽烟,…

引言

作家都有着自己写作时候的小癖好,国外有位著名作家以咖啡当自己的灵感来源,一天需要喝掉二十多杯咖啡,甚至他直言,没有咖啡就写不出哪怕一个字。

无独有偶,我国也有一个作家叫作路遥,他写作的时候需要抽烟,一天固定抽三包烟,还必须是好烟,便宜的烟不行。

提到路遥,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位作家笔下所出来的著作,比如《人生》,比如《平凡的世界》,他笔下的人物皆与命运作奋斗,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催读者上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们。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影响力的作家,六年来仅在抽烟一项中所花费的金额就超过了三五套房,直至1992年,路遥因为肝硬化而离开人世,一生只存下来了一万块。

01

我们知道,《平凡的世界》无疑是一部极具价值的长篇小说,书中的人物各有各自的血肉灵魂,路遥用他真实而生动的笔触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通过小说剧情而向当时的读者以及未来看见此书的读者们,展开了一幅关于大时代历史进程中的众生群像。

但是,大部分人都只知道《平凡的世界》一书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很少有人知道,最开始,路遥将此书的完整稿件拿去出版社,所有人看后都对此表示了质疑,认为路遥早已江郎才尽。

然而,1986年的12月,对《平凡的世界》对路遥本人来说,这个月除了辞旧迎新,路遥也迎来了新的一天。新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广大读者们的追捧,里面的每个人物都有着各自的闪光点和阴暗面,与各自的命运作着斗争。而路遥本人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也在与生活与自己作着同样的斗争,因为写书灵感原因,他每天的作息都日夜颠倒,天亮入睡,天黑起床工作。

昼夜颠倒、作息混乱,缺乏灵感写不出小说下一段,没有精神提不起劲,路遥便用香烟来寻找灵感并借此提神。吃喝嫖赌抽,老人家常常痛心疾首地对小辈们叮嘱嫖赌抽是败家的根源,这指得便是这三样对精神、对现实的危害。昼夜颠倒之下,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会变得很不好,再加上贫穷的原因,路遥每日在吃食上往往是能对付就对付几口,大部分的稿费都拿来买好烟抽了。

02

顶着评论家及批评家的言论压力,路遥坚持将《平凡的世界》出版了。就在出版后几年,此书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得知此事后,路遥对此很是高兴,高兴之余他却很是烦恼,因为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在北京,他需要从家里前往北京,但是,路上这些路费却该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他只好四处找人借钱,最后还是弟弟出面,找到了延安一个领导借了5000元,这才得以出发去北京领取茅盾文学奖。从这件事上我们便可以看出,路遥的资产已经有一个极大的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也不过5000元,两相加减,路遥除了获得一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头衔,生活条件竟然一点也没有改善,甚至比以往更加落魄。

作为写出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的生活条件即使不算很好,也应该比小时候的家庭条件要好上不少,但是从他写作的生活情况来看,事实又并非如此。很多人对此不解后特意去观察了路遥的生活方式,发现他的开支和收入并没有达到一个平衡,而是赚得还没有花得多。

当时,写作的路遥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本就出生在一个贫穷农民家庭里的他,靠着写作以及前面的《人生》才得以被天下知,从而有了一定的稿费支撑着自己的生活。和他同时期的作者生活大部分都属于中等偏上,没有穷困潦倒,却也没有大富大贵。路遥的贫穷或许源于他的生活方式,爱好抽烟,而且非好烟不抽,一天至少也要抽三包好烟。

所以,他所赚取的稿费就是这样在一包包香烟中花费掉了,有心人曾经统计过路遥六年里抽光的烟究竟价值多少,得出的结论让人们沉默:竟然价值三五套房。

结语

纵观路遥的一生,短短42年却写出了多本打动无数读者且极具价值的书籍,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尽数融入进了自己的文字当中。阅读路遥的书籍,我们能够发现,虽然他的文字近乎白描,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和精雕细琢的桥段安排,但就是这样的文字拥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便是一本好书、一个好作者才能够拥有的力量。

通过前文所介绍的《平凡的世界》如何诞生,我们能够看见路遥平时的写作状态,他高强度抽烟、作息日夜颠倒、生活条件困难,即便如此也没有放弃写作。人们都叹息,此人写书赚的钱还不够买烟钱,或许也是因为抽烟抽太狠,才在42岁本该壮年时期离开了人世,也一并带走了他还在脑海中尚未流淌于笔尖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茅盾文学奖,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

写完《平凡的世界》离世,稿费上万的路遥为何穷的没路费去领奖?

我们可能会有很多词来形容路遥的一生,但一定会有两个字,苦难。哪怕是得了茅盾文学奖,路遥依旧贫困,他的一生都是在困窘中度过的。

有意思的是,这个一生困苦的作家,在如今却时常被富豪名人们追捧。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

当年马云还不是“马爸爸”的时候,高考落榜了3次,不得不去义乌瞪三轮车挣钱。他说: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路遥的小说改变了我。

潘石屹说:“路遥《平凡的世界》我看了7遍,每次读的时候都是我最困难的时候,他给我很多力量,尤其是爱的力量,我感觉路遥就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知己;他永远活着,并且活得很健康。”

后来《平凡的世界》被影视化,在其中扮演田润叶(佟丽娅 饰)一角的佟丽娅 赢得了广泛的关注,斩获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华鼎奖中国当代题材电视剧最佳女演员奖,提名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

她说:“田润叶她是一个不计一切、不计片酬也要争取的角色。其中里面有一句台词我特别喜欢,“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这就是我的生活写照。”

在这《平凡的世界》问世前,路遥已经有了一部非常优秀的中篇作品《人生》。在《人生》之前,路遥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1981年荣获全国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第二年《人生》再次获得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路遥名声大噪。

即使今天路遥的作品备受关注,然而当时路遥却连去北京领奖的路费都拿不出来,只好找做煤矿工的弟弟借钱,弟弟也没钱,那只能再去找别人借,最后给他凑了500元送到车站。

获奖后鲜花和红地毯都来了,路遥却感到不踏实,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道:“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这是我的基本人生观点。”

路遥需要从苦难中汲取力量,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动人生的温馨。

他内心有一个梦想,要在40岁之前写出一部百万字的鸿篇巨作。

写《平凡的世界》时,路遥本着吃当牛做马苦的精神,三年间阅读了100多部长篇小说,翻遍了1975年到1985年之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山西日报》《延安报》。当时翻的手指都能看到毛细血管了,最后接着用手掌翻。

有人问他那么较真干嘛?

路遥说:“生活可以故事化,但历史不能编造,不能有半点似是而非的东西”。

《平凡的世界》共3部,历时6年,路遥之前还是一个壮如牛的小伙,写完后整个人已经累到吐血了。这不是夸张,是真的吐血了。

从这部小说经历了被退稿,无人问津再到斩获茅盾文学奖,路遥的苦日子都没好到哪去。

茅盾文学奖的时候他还是没路费,又找弟弟王乐天借,弟弟还是去借了,央求哥哥:“今后别再获什么奖了,如果拿了诺贝尔奖,我可给你找不来外汇。”

路遥爆了一句粗口:“日他妈的文学!”。

看来得奖路遥也没怎么高兴,不过稿费很实在,《平凡的世界》稿费有3万,当时一个工人的月收入就几十块钱,这相当于普通家庭好几十年的收入了。

但是路遥依旧贫穷,对此路遥的朋友海波总结是的:他穷的原因并不复杂:一是挣得不多,二是花得不少。

路遥交友广泛,朋友多到可以堪当客运站。有一次王安忆去陕北,路遥给她写了一个“路条”,她就被路遥的朋友们接力赛式的一站站的送到,他们说:“我们不管你是谁,只知道是路遥的朋友。”

用李白的那句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千金散尽还复来”来形容很是妥帖,只要是好友需要,哪怕他自己穷的揭不开锅他也要借钱帮衬。

路遥42岁就离世了,这跟他的生活习惯不无关系,正如古龙喜欢喝酒一样。路遥则对香烟和咖啡情有独钟。他对吃的没啥要求,吃个馍,嚼上一棵葱都能对付,但是一定要抽最好的香烟,喝昂贵的咖啡。

那个年代咖啡哪是普通人民消费得起的,即使是每个月只有40块钱的工资,路遥也要花几十块钱去买香烟和咖啡,对他来说这就是口粮。

《平凡的世界》以农村人孙玉厚(刘威 饰)一家为主线,讲述了那个年代孙家兄弟及城市里的知情们命运的交错,展现了时代变迁中传统与理想、交织着激情与温情,纯净而深沉。

虽然描述的是上个世纪的事了,但是感觉很多情况、现象、心理在现在的社会中都似曾相识。

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孙少安(王雷 饰)孙少平(袁弘 饰)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路遥给一些平凡的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光亮,他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谁可以走到多远。

《平凡的世界》茅盾文学奖,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

为什么路遥一生穷困潦倒,当年得了茅盾文学奖没有奖金吗?还有写了名著,没有版权收入吗?

路遥当年在写《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并不出名。许多清贫的文人有着一身的傲骨,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标准和性格来生存的,所以他们会穷困潦倒。《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时候,路遥已经身患重病,后来去世了。所以他生存的时候,非常贫困。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