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未央引发史上最大抄袭案9位律师12位作者60位编剧奋斗800多天告捷

时间:2022-09-09 10:52:10阅读:2957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摄图网)800多天,于普通人而言,不过是白驹过隙;但对这群特殊的人:12个作者、60位编剧、9位律师以及近百名志愿者来讲,却是2万多个小时的煎熬。2016年底古装剧《锦绣未央》点燃市场,随之而…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摄图网)

800多天,于普通人而言,不过是白驹过隙;但对这群特殊的人:12个作者、60位编剧、9位律师以及近百名志愿者来讲,却是2万多个小时的煎熬。

2016年底古装剧《锦绣未央》点燃市场,随之而来的还有该剧原著被指抄袭200余部小说,一时间极为轰动。该剧开播2个月后(2017年1月4日),《锦绣未央》被诉抄袭系列案件正式立案。

古装剧《锦绣未央》由唐嫣、罗晋主演(图片来源:东方IC)

在翘首等待了2年多后,昨日《锦绣未央》侵权首案终于迎来了第一份“捷报”。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网文作者沈文文诉电视剧《锦绣未央》原著作者周静及当当网侵害著作权纠纷首案进行宣判,认定《锦绣未央》侵权成立,合计判赔13.65万元。

然而,这只是《锦绣未央》被诉抄袭系列案中的一起,还有11个案件在等待审判……维权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坎坷?胜诉的关键是什么?为此,每经影视(meijingyingshi)记者采访了从早期就支持该案起诉的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余飞,以及负责统筹案件的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国华。

60位编剧众筹助12位作者起诉

《锦绣未央》被判抄袭成立

涉嫌抄袭200余本小说,多达2000余万字的《锦绣未央》,从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先后被沈文文、张之帆、傅世瑾、程云峰等在内的12位作者陆续起诉,堪称有史以来抄袭比例和维权规模最大的侵权案件。

王国华告诉每经记者,5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依法对“沈文文诉周静及当当网案件”公开宣判。被告周静侵权成立,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之内赔偿原告沈文文经济损失12万元及维权开支1.65万元,共计13.65万元。同时,被告周静还需在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对小说《锦绣未央》的复制、发行及网络传播;被告当当网于判决生效之日立即停止对小说《锦绣未央》的销售。

《锦绣未央》“首案”判决书 图片来源:每经影视(meijingyingshi)获王国华律师同意后发布

至此,为期2年多的《锦绣未央》侵权首案迎来了第一份“捷报”。

“胆子太大了,抄袭了这么多,这是前所未见的现象,一定要制止!如果连这次都放过了,以后没人再愿意搞创作,直接把别人的作品拿来拼凑就行了。”余飞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十分感慨,他直言,不管赔偿的钱多还是钱少,“关键在于主流声音,从法律层面来讲,认定(《锦绣未央》)这是不正当的、抄袭的。”

本次案件的胜诉,是作者和编剧间的一次跨界联手。众所周知,网络文学侵权案大多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有些官司一打就是几年。在这漫长路上,资金的支撑尤为重要。

每经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陆续加入起诉的12名作者有充足的经费,编剧汪海林和余飞带头发起了众筹。“我们先后进行了三次众筹,有60位编剧参与进来,合计筹得21万余元。”余飞回忆道。

《锦绣未央》首案宣判

律师估算每千字赔付4000元~5000元

作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苏醒、编剧团队的鼎力相助、近百名志愿者的加入,这些都为《锦绣未央》被判抄袭提供了强大助力,而案件最终胜诉,还离不开关键的一环——律师。

“本案最大难点在于定性和取证,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王国华向每经记者表示,认定《锦绣未央》是否构成抄袭的难度较大,“12个系列案件,涉及2000多万字的超大体量。对比过程中,不仅要阅读被侵权的纸质版小说,还要去看网络版小说;将语句、情节、人物设置等一一对比、排查。”

《锦绣未央》“首案”判决书中部分抄袭证明 图片来源:每经影视(meijingyingshi)获王国华律师同意后发布

为了在有效时间,获得更多证据,王国华挑起了《锦绣未央》被诉抄袭系列案的“大梁”,由他牵头组建了一支阵容豪华的律师团:三大律师事务所、9位律师、十多位助理。“在中国知识产权维权历史上,如此庞大的律师团队参与到一系列的维权工作中,还属首次。”王国华笑言道,最终向法院提供的抄袭证据堆叠达2米多高。

“中国是网络小说在全球发展最迅速的国家,数量非常惊人。光阅文集团,就储备了上千万部小说。”余飞特意向记者强调,古往今来,我们从没有写过这么多小说,以前发表的渠道有限,而现在全部能在网上刊发。“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尽管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侵权现象屡禁不止,不过也有好转迹象。据艾瑞数据表明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整体盗版导致行业损失约超74亿元,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整体盗版损失规模为58.3亿元,相较2017年降低了21.6%。

“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提高了,更尊重创作;与此同时,维权机制也越来越畅通,不仅有司法途径,还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比如向版权执法部门进行投诉等,公众的渠道、空间越来越大。”被业内誉为“专家型知识产权律师”的王国华对行业这些年发生的变化非常熟悉,他欣喜地看到,权利人取得的维权收益也越来越高。“《锦绣未央》的首案宣判是按照较高的判赔标准来确定的。我们估算了一下,每千字达到了4000元~5000元的赔付。这超过了通常确定的判赔标准,说明司法保护力度在加大。”

不过,更好地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还需要更多原创者的觉醒。“作者自身要有主动维权意识,这样才能很好地净化市场、规范版权交易秩序,进而促进整个知识产权市场的规范。”

记者 |杜蔚编辑 |杜毅

每经影视获邀,已强势入驻网易号、搜狐账号、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一点号等平台

|每经影视 meijingyingshi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锦绣未央引发史上最大抄袭案9位律师12位作者60位编剧奋斗800多天告捷

《锦绣未央》存在那些侵权事件?

早在2013年就有网友在贴吧爆料:火热连载的《庶女有毒》涉嫌抄袭诸多耽美、言情小说,引起大量网友关注。


而后《庶女有毒》更名为《锦绣未央》并且出售影视化版权的消息传出,事态进一步扩大发酵。2016年底随着大型古装剧《锦绣未央》的播出,此事再度被提上网民议程,引发了网民大规模对反抄袭的议论,在网络上产生了极大的波澜。此事还引发了各界关于作者维权的困境、中国版权的保护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电视剧播出的同时,数名志愿者、作家及编剧也发起了维权行动,一致认为该作品涉嫌大量抄袭现有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和情节,最终11名作家将《锦绣未央》原著作者告到法院,《锦绣未央》涉嫌抄袭一事更是被央视新闻报道。之后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更是加入诉讼,与之前的11位作家一起,共同维权,保护原创。


锦绣未央引发史上最大抄袭案9位律师12位作者60位编剧奋斗800多天告捷

《锦绣未央》抄袭209本书?众人"众筹"反抄袭

《锦绣未央》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11月24日报道
近日,唐嫣主演的电视剧《锦绣未央》正在热播中,小说原著及作者秦简却被曝出抄袭200多本小说,众多编剧、作者纷纷发声,号召反对抄袭。对此,《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编剧余飞近日发起了众筹反抄袭,宣布资助网络作家起诉《锦绣未央》作者。
网帖称《锦绣未央》涉嫌抄袭
微博ID@言情小说抄袭举报处的博主,将《锦绣未央》与被抄袭的作品进行比对,发现共抄袭209本书,多为整章复制,全书294章仅9章未抄袭。其中不乏名家名作,比如江南的《缥缈录》、琼瑶的《梅花烙》、温瑞安的《逆水寒》等。网友制作的文稿比对显示,抄袭文和被抄袭文的相同部分几乎一字不改,被网友开玩笑说:“这不是抄袭,是复制粘贴。”该条微博转发数目前已达到7000条,点赞超过2000次。
据了解,《锦绣未央》(原名《庶女有毒》)在2013年就被曝抄袭,但当时发表的网站潇湘书院选择处罚了反对抄袭的作者。这一处置行为并未得到认可,反而惹怒了众多作者和读者。就在众人以为这件事已经告一段落,2015年《锦绣未央》的电视剧开始了宣传活动,再度引发巨大争议。如今,电视剧热播,抄袭事件已迅速从网文圈发酵到了整个网络,不少编剧、作者都发声抵制《锦绣未央》。
在众多反对声中,微博ID名网络文学那些事儿的网友发现《庶女有毒》(即《锦锈未央》)已被潇湘书院删除,秦简也被潇湘屏蔽,并追问是不是太迟了。
编剧余飞发起众筹反抄袭
著名编剧汪海林近日发布一条微博,指责业内频繁将有抄袭嫌疑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表示“抵制抄袭,从我们编剧自己做起”。汪海林称:“开始不相信,我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力过剩到抄200本书,但是这个编剧(秦简)做到了。”
为什么好几年没有形成诉讼?汪海林指出,原因是涉及到的几十位作者,“有一个费用的问题,基本的著作权诉讼费用一般是十万元左右,我们国家又不接受集体的诉讼,作者们必须自诉,但他们负担不起。”
近日,《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编剧余飞发起了众筹反抄袭,宣布资助网络作家起诉《锦绣未央》作者。“编剧作为长期走在维权道路上的老炮儿,当这个涉嫌抄袭200多本书的可怕事件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没有办法假装这件事情与自己无关,也没有办法假装网络作家的利益与我们无关。事关抄袭,天下创作者是天然的同盟。”文中说,目前已经募捐近十万元,可以支付前期的相关费用。汪海林透露,“有两个律师事务所的朋友以最低的价格接了这个案子,目前这个诉讼在立案的过程中。”
不过,图书业内人士也表示“知识产权尤其是涉及抄袭很难打赢,除非直接照抄,因为该领域并没有相关界定,缺乏法律依据”。而且由于电视剧链条上的利益方太多,作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