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出川观后感作文,观电视剧壮士出川有感

时间:2022-09-07 14:41:23阅读:2161
周末两天,看完了《壮士出川》35集的电视剧,感觉是一部不错的战争片。剧中,讲述了四川的人民从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的故事。从上海淞沪会战到老河口战役结束,剧中出演的主角,全军覆没的悲壮场…

周末两天,看完了《壮士出川》35集的电视剧,感觉是一部不错的战争片。

剧中,讲述了四川的人民从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的故事。从上海淞沪会战到老河口战役结束,剧中出演的主角,全军覆没的悲壮场面。

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四川人民出人出物,有300万川军出川抗战,64万多人伤亡。在抗日战争中,专打硬仗,打出了川军的实力。

剧中,有两个场面让我觉得特别是有感触

第一个场面是“死字旗”的出现,彰显我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勇气,特别的鼓舞士气,一位伟大的父亲给予儿子的责任,先有国再有家。

内容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第二个场面是川军将领王铭章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最后以身殉国的场面。即使不可敌,也势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有这样的国人,这样的将领,何愁战争不胜利。

自己是挺喜欢看战争片的,不过现在好的战争片太少了,很少能让自己全部看完的。希望能拍出更多好的战争片,让大家勿忘历史,奋勇向前。同事,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植心中。

壮士出川观后感作文,观电视剧壮士出川有感

《壮士出川》观后感

周末两天,看完了《壮士出川》35集的电视剧,感觉是一部不错的战争片。

剧中,讲述了四川的人民从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的故事。 从上海 淞沪会战到老河口战役结束,剧中出演的主角,全军覆没的悲壮场面。

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四川人民出人出物,有300万川军出川抗战,64万多人伤亡。在抗日战争中,专打硬仗,打出了川军的实力。

剧中,有两个场面让我觉得特别是有感触

第一个场面是“死字旗”的出现,彰显我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勇气,特别的鼓舞士气,一位伟大的父亲给予儿子的责任,先有国再有家。

内容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第二个场面是 川军将领王铭章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最后以身殉国的场面。即使不可敌,也势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有这样的国人,这样的将领,何愁战争不胜利。

自己是挺喜欢看战争片的,不过现在好的战争片太少了,很少能让自己全部看完的。希望能拍出更多好的战争片,让大家勿忘 历史 ,奋勇向前。同事,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植心中。

壮士出川观后感作文,观电视剧壮士出川有感

观“壮士出川”有感作文

忍见神州起狼烟,
愿以吾血荐轩辕。
“死”旗随身死裹身,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70年前,日寇侵我中华,欲亡我种族。 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上海江浙遍地狼烟。四川以地处内陆之远,然在国民政府军事会议上讨论是战是和的时候,有中央军各位将领,有当时各地方实力派,第一个站起来表示坚决抗战的是,当时的川军总司令刘湘。八年抗战,四川贡献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物资,约五分之一的兵员,350万人,为全国之首。此数字尚不包括中央军,八路军,新四军等其他部队中的川籍士兵。在整个八年抗战中川军无一支成建制投降的部队。八年间约2.3至2.4万人被俘或投降,远低于其他部队,甚至低于八路军的五万人,为全国各省部队最少;共计战死24位将军,士兵伤亡66万人,此亦为全国之首。
遥想当年,川军以草鞋兵,装备差,遭各战区刁难,推诿,不换装备,供给也遭多方刁难,然抗日保家卫国之忠心天人可鉴,毫不动摇,值此《壮士出川》热播,还原当年那段悲怆,但壮怀激烈的岁月,向老一辈的英雄们致敬!以下附八年间川籍将领牺牲名录。
刘湘(陆军上将,时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四川大邑人,于1938年积劳成疾病死于武汉,非战死)
李家钰(陆军上将,时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四川蒲江,他和张自忠中国抗战牺牲的最高官阶长官,两个人都是集团军司令,1944年因掩护和营救友军而被日军包围,最后被日军便衣队杀死)
王铭章(陆军上将,时任第41军代理军长兼122师中将师长,四川新都人,1938年奉命死守滕县,身受重伤,自杀殉国)
饶国华(陆军上将,时任第145师师长,四川资阳人,1937年12月1日弹尽援绝,自杀殉国)
赵渭滨(陆军上将,时任第41军122师中将参谋长,四川新都人,1938年3月在山东滕县与日军作战时阵亡)
许国璋(陆军中将,时任第44军150师少将师长,四川成都人,1943年参加常德会战时身负重伤,举枪自戕,以身殉国)
袁治(中将,时任第144师第442旅少将旅长,四川泸县人,1938年奉命阻击日军,足足七昼夜未休息,精力耗尽,气绝殉职)
税梯青(陆军中将,时任22集团军中将参谋长,四川遂宁,1938年积劳成疾病死于任上,非战死)
柴新意(陆军中将,时任第74军第58师少将参谋长兼169团团长,四川南部县人,1943年10月常德会战,战死殉国)
陈绍堂(陆军少将,时任第104师步兵少将指挥官,四川邻水人,1944年战死于河南)
华品章(陆军少将,时任第72军88师262旅上校副旅长,四川西昌人,1937年底南京保卫战中死守雨花台,壮烈殉国)
林相侯(陆军少将,时任第20军135师805团上校团长,四川泸州人,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带头冲锋,不幸中弹身亡)
解固基(陆军少将,时任第43军26师152团团长, 四川郫县人,1937年淞沪会战中为了夺回阵地带头冲锋被击断左臂,仍不退却,在混战中壮烈殉国)
杨怀(陆军少将,时任第60师108旅359团团长,四川綦江人今重庆綦江区,1938年杨怀所部奉命夺回阵地,带头冲锋力战殉国,尸体被日军夺走,高挂示众,所部官兵拼死抢回了将军尸体)
周鼎铭( 陆军少将,时任第36集团军副官处少将处长,四川蒲江人,1944年阵亡于河南)
邹绍孟(陆军少将,时任第41军124师少将参谋长,四川荣城人,1938年3月15日在滕县自杀殉国)
张雅韵(陆军少将,时任第72军新编第15师第44团上校团长,四川成都人,1941年3月24日,在上高水口圩与日军作战,壮烈殉国)
黄永淮(陆军少将,时任新编29师少将副师长,四川内江人,1944年许昌战役突围战役中黄永淮不幸被俘,看到日军屠杀中国士兵他恼怒异常,乘日军不备,猛地夺过一支枪击毙一个鬼子,然后被日军乱枪打死)
王家让(陆军少将,时任陆军第13军辎重兵团少将团长,四川渠县人,1944年牺牲于河南)
雷震(陆军少将,时任教导总队第3旅校副旅长,四川蒲江人,1937年南京保卫战后期掩护大部队撤退,壮烈殉国)
张治平(陆军少将,时任第21军师政治部主任兼少将师长,四川蓬溪人,1945年于湖北阵亡)
王润波(陆军少将,第25师第75旅第149团上校团长,四川开县即今重庆开县人,1933年长城抗战中战死)
萧孝泽(陆军少将,第36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高参兼代理参谋处长,四川富顺人,1944年春,萧孝泽与总司令李家钰等力战殉国。)
王成桂(陆军少将,黄埔二期,时任第32军141师4旅补充第2团团长,四川成都人,1937年奉命死守正定城,全军覆没,王成桂战死)
梁静珊(陆军少将,时任第162师第484团团长,四川省郫县人,1939年元月21日在指挥部队作战中身中七弹,壮烈殉国)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