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娶从良妓女,不愿娶个老婆回家,她一生经历了七段传奇的婚姻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末正处于外忧内乱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随着外国侵略者的入侵,中国固有的社会模式被打破。面对羸弱不敌外敌的国力,许多愚昧无知的国人靠吸食大烟来逃避现实,社会风气混乱,娼妓一行也随着泛滥。
清末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原为良家女,被骗从妓后历经3次嫁人从良,3次丧夫再度从妓最终凄惨病故,她就是有晚清第一名妓之称的赛金花。
赛金花原名赵彩云,她原为安徽黟县人士,后随其父移居苏州。“彩云”足以看出父母对她寄予的美好祝愿,希望她像天上的彩云一般自由而绚丽。
彩云的父亲当时做着一点小生意,虽没有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但也可保全家吃穿不愁,一家人的生活倒也其乐融融,幼年时彩云也确实人如其名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
本来不出意外的话彩云会一直做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温婉闺秀,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人难一帆风顺,谁都想不到到少女彩云的平静生活在她的母亲去世后竟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闺阁小姐一朝沦为烟花女,走向万劫不复的地步。
彩云之母去世后,父亲续弦,彩云受尽继母的冷眼相待,祖母不忍小彩云继续过着寄人篱下的孤苦生活,于是便将彩云接到自己身边抚养,祖孙二人得以共享天伦。
本来是一件祖孙相亲相爱的好事,彩云得到祖母的善待,日渐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但天妒英才,天生丽质的彩云遭人妒恨,受歹人欺骗陷害的彩云被卖给花船一傅姓老鸨,并改跟老鸨的姓氏。
起初,傅彩云拗不过现实答应只做个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但是在烟花脂粉的氛围渲染和老鸨的诱导下,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很快便迷失在秦淮河的水汽氤氲之中,一步步堕入深渊,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上风尘中的烟花女。
傅彩云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在烟花圈中混得风生水起,并且很快便在姑苏花魁选拔赛中拔得头筹,一举成名,在当时一度名声大噪,成为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的“花国状元”。
从妓又从良,嫁人又丧夫1887年,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时偶然一见花国状元傅彩云便沉醉于她的美貌无法自拔,他决意纳烟花女子傅彩云为妾。
就这样傅彩云以洪钧三姨太的身份入了洪家大门,丈夫洪钧不仅不嫌弃傅彩云的花丛过往,而且还为她改名为洪梦鸾,为她彻底与过去的一切一刀两断,从此以后便重新做人。
48岁的洪钧与15岁的洪梦鸾这样老夫少妻的组合不仅没有使洪梦鸾难堪,反而让这个早年家庭破碎惨遭变卖的懵懂少女重新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与洪钧的婚姻生活成为洪梦鸾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光亮。
洪钧时任清廷公使,奉旨出使德、俄、荷、奥欧洲四国,本应该原配嫡妻陪同出洋,但是正室夫人深受天朝上国的刻板思维影响不愿陪同出行,最终举家上下选定洪梦鸾以公使夫人的名义陪同洪钧赴洋。
洪梦鸾陪伴洪钧出使欧洲列国历时五年时间,在此期间二人一同居于柏林,共育有一女,名为德官。1892年出使任务结束,洪钧与洪梦鸾携女归国,但本应该就此做个贤妻良母的洪梦鸾却因次年丧夫又一次过上颠沛流离的从妓生活。
洪钧去世后,曾经风光幸福的洪梦鸾因曾经的娼妓身份被洪家人赶出家门,亲生女儿也被夺走,年仅21岁的她迫于生计只得又做回了从前那个花丛状元傅彩云,这次她为自己改名为曹梦兰,带着亡夫的遗腹子艰难讨生活。
曹梦兰留在上海租了房子买了姑娘重操旧业,她将住所挂牌书寓,很快因状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招牌名声响彻整个上海滩,花榜状元的名气在当时也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
1898年曹梦兰迫于地方势力离沪北上天津,稳定下来之后继续租房挂牌,正式更名为赛金花,妓院称“赛金花书寓”,名气越来越大之后人称“赛二爷”。
1903年,赛金花手下有一姑娘不堪受辱服鸦片自尽身亡,身为众花之首的赛金花因此受到牵连锒铛入狱,刑满出狱之后的赛金花满目疮痍,但是无奈生活仍要继续,她继续与余下众姐妹一同挂牌维持生计。
1905年厌倦了情人孙作舟对自己营业的束缚与影响,赛金花单方面宣布解除与孙作舟的亲密关系。
1911年,步入中年的赛金花选择再度嫁人,她嫁给了沪宁铁路段稽查曹瑞忠为妾,可好景不长,他们结婚第二年曹瑞忠便亡故了,经历了两段无疾而终的婚姻的赛金花无奈再度为娼。
两年后,赛金花再次结识了时任高官的魏斯炅,1916年二人同居于北京前门外,并于两年后在上海正式结为夫妻,赛金花又改名魏赵灵飞。
然而这第三段婚姻也没有维持多久,三年后,赛金花的第三任丈夫魏斯炅因病去世,再度丧夫的赛金花又孑然一身了。
晚景凄凉第三任丈夫魏斯炅去世后,年过半百膝下无子的赛金花没有理由再居于魏家,她很快便搬离了那个伤心地。
离开魏家的赛金花住进了天桥居仁里的房子,虽说住的地方有了,但是生计仍然是个大问题。赛金花历经多年风雨飘摇已然满脸沧桑,对于他们那个行业来说青春不再就意味着再无出路,她已经无法重操旧业了。
但一生从妓的赛金花根本没有其他任何一技之长,所以一代名妓的晚年光景十分贫困寂寥。虽然受到很多好心人的接济,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有人接济之时尚且可以苟活,无人接济之时赛金花甚至食不果腹,久而久之常年营养不良的赛金花身患重病。
缠绵病榻时身边仅有一个女仆照顾左右,弥留之际也没能见到亲人最后一眼,最终于北京孤苦一人含恨去世,享年64岁。
纵观赛金花的一生,经历了3次从妓又3次从良,3次嫁人又3次丧夫的悲惨境遇后,她孤苦无依地度过了凄凉的晚年时光。
曾经身为名妓红极一时,也曾携手丈夫共享幸福生活,可惜这些都是昙花一现,悲惨才是赛金花人生的主旋律,深受封建旧社会毒害的赛金花在亡故的那一刻终于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与光明。
最近在看一部剧名为《清平乐》,我特别心疼曹皇后,可是宋仁宗为何会喜欢那个可恶的张娘子呢?心疼皇后的原因在于我们都是皇后厌恶张妼晗,在于她恃宠而骄,不明事理
其实。看《清平乐》时,90%的人都倾向于曹皇后,都心疼曹皇后,尤其看到曹皇后一次次地被宋仁宗这个大猪蹄子虐,为曹皇后打抱不平。
而皇上宋仁宗却偏偏喜欢张妼晗,凡事都宠着张妼晗,从而招到了一大批观众的恨。现在,小苜蓿分析一下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第一,宋仁宗对曹皇后的第一印象不好,未见其面就定位貌丑不止祸君。
宋仁宗的皇后是大臣推荐的,并且说是因为丑貌被夫君不要,而大臣一致举荐,曹家女适合做皇后,这对皇上宋仁宗来说,是仪式,更是责任。于是同意娶曹丹姝做皇后,但却不愿意将她当做妻子。
所以,新婚之夜他在梅园一个人游荡,竟然一整夜没去入洞房,所以,刚开始的宋仁宗就错了。
第二,曹丹姝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懂四书五经,懂骑马射箭,懂生活风味,更是随哥哥游历很多地方,有见识的女子。
她真心喜欢宋仁宗,但是满心欢喜嫁过来,却洞房花烛夜让她一个人空守,在那一刻,她明白了入宫墙的她,深似海。
她明白了宋仁宗的心,并不看中她,喜欢她。那么她就尽自己的责,做个好皇后就好。
于是,两个人都开始拧巴,都开始傲娇,没有一个服软的,即使皇上第二天早膳发现皇后很美时,想套近乎,可皇后已经开始逐客令。
从这点上说,曹丹姝的牺牲是相当大的,她收起了自己的喜欢,自己的洒脱与任性,而是做起了本本分分的皇后,懂事的让人心疼,心怀大宋地让人感动。
第三,张妼晗虽是一个舞女,但她对皇上爱的死去活来,非皇上不嫁。
宋仁宗身边都是服从他的人,都是和他以礼相称的人,而张妼晗在他跟前不讲理,不怕她,而是把他看做夫君对待。
她有事就哭鼻子,就要找皇上。犯错了宋仁宗也会护着他,恃宠而骄,也许,她是真正在宋仁宗面前像真正的女人。
撒娇女人最好命,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人的感情都是相互回馈的,张妼晗对皇上的用心,对皇上的依靠,撒娇,激起这个男人保护她的欲望。
而不管是曹皇后,还是苗娘子,抑或是俞美人,他们都是懂事的女人,更是心中装皇上,但更为他分忧的,围绕在他身边的娘子。
只有张妼晗是爱的浓烈,没有隐藏的一个。
第五,张妼晗的美貌,性格,其实真正得到皇上的爱了。
如果不爱一个人,哪能让这个人骄横跋扈,哪能让这个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发神经呢?哪能容忍她胡搅蛮缠,屡屡生事,因为群臣不满呢?
从这一点上看,皇上宋仁宗对张妼晗是真心喜欢的。否则,早都打入冷宫了。
还记得他的前皇后,只是说话不过脑子,好心办了错事,最终都废了,何况张妼晗这么张牙舞爪呢!
所以说,爱才是根本,才是一切的根源。
大家好!我是小苜蓿,欢迎你的留言,看到你的见解与分享。
最近在看一部剧名为《清平乐》,我特别心疼曹皇后,可是宋仁宗为何会喜欢那个可恶的张娘子呢?心疼皇后的原因在于我们都是皇后厌恶张妼晗,在于她恃宠而骄,不明事理
其实。看《清平乐》时,90%的人都倾向于曹皇后,都心疼曹皇后,尤其看到曹皇后一次次地被宋仁宗这个大猪蹄子虐,为曹皇后打抱不平。
而皇上宋仁宗却偏偏喜欢张妼晗,凡事都宠着张妼晗,从而招到了一大批观众的恨。现在,小苜蓿分析一下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第一,宋仁宗对曹皇后的第一印象不好,未见其面就定位貌丑不止祸君。
宋仁宗的皇后是大臣推荐的,并且说是因为丑貌被夫君不要,而大臣一致举荐,曹家女适合做皇后,这对皇上宋仁宗来说,是仪式,更是责任。于是同意娶曹丹姝做皇后,但却不愿意将她当做妻子。
所以,新婚之夜他在梅园一个人游荡,竟然一整夜没去入洞房,所以,刚开始的宋仁宗就错了。
第二,曹丹姝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懂四书五经,懂骑马射箭,懂生活风味,更是随哥哥游历很多地方,有见识的女子。
她真心喜欢宋仁宗,但是满心欢喜嫁过来,却洞房花烛夜让她一个人空守,在那一刻,她明白了入宫墙的她,深似海。
她明白了宋仁宗的心,并不看中她,喜欢她。那么她就尽自己的责,做个好皇后就好。
于是,两个人都开始拧巴,都开始傲娇,没有一个服软的,即使皇上第二天早膳发现皇后很美时,想套近乎,可皇后已经开始逐客令。
从这点上说,曹丹姝的牺牲是相当大的,她收起了自己的喜欢,自己的洒脱与任性,而是做起了本本分分的皇后,懂事的让人心疼,心怀大宋地让人感动。
第三,张妼晗虽是一个舞女,但她对皇上爱的死去活来,非皇上不嫁。
宋仁宗身边都是服从他的人,都是和他以礼相称的人,而张妼晗在他跟前不讲理,不怕她,而是把他看做夫君对待。
她有事就哭鼻子,就要找皇上。犯错了宋仁宗也会护着他,恃宠而骄,也许,她是真正在宋仁宗面前像真正的女人。
撒娇女人最好命,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人的感情都是相互回馈的,张妼晗对皇上的用心,对皇上的依靠,撒娇,激起这个男人保护她的欲望。
而不管是曹皇后,还是苗娘子,抑或是俞美人,他们都是懂事的女人,更是心中装皇上,但更为他分忧的,围绕在他身边的娘子。
只有张妼晗是爱的浓烈,没有隐藏的一个。
第五,张妼晗的美貌,性格,其实真正得到皇上的爱了。
如果不爱一个人,哪能让这个人骄横跋扈,哪能让这个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发神经呢?哪能容忍她胡搅蛮缠,屡屡生事,因为群臣不满呢?
从这一点上看,皇上宋仁宗对张妼晗是真心喜欢的。否则,早都打入冷宫了。
还记得他的前皇后,只是说话不过脑子,好心办了错事,最终都废了,何况张妼晗这么张牙舞爪呢!
所以说,爱才是根本,才是一切的根源。
大家好!我是小苜蓿,欢迎你的留言,看到你的见解与分享。
最近在看一部剧名为《清平乐》,我特别心疼曹皇后,可是宋仁宗为何会喜欢那个可恶的张娘子呢?心疼皇后的原因在于我们都是皇后厌恶张妼晗,在于她恃宠而骄,不明事理
其实。看《清平乐》时,90%的人都倾向于曹皇后,都心疼曹皇后,尤其看到曹皇后一次次地被宋仁宗这个大猪蹄子虐,为曹皇后打抱不平。
而皇上宋仁宗却偏偏喜欢张妼晗,凡事都宠着张妼晗,从而招到了一大批观众的恨。现在,小苜蓿分析一下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第一,宋仁宗对曹皇后的第一印象不好,未见其面就定位貌丑不止祸君。
宋仁宗的皇后是大臣推荐的,并且说是因为丑貌被夫君不要,而大臣一致举荐,曹家女适合做皇后,这对皇上宋仁宗来说,是仪式,更是责任。于是同意娶曹丹姝做皇后,但却不愿意将她当做妻子。
所以,新婚之夜他在梅园一个人游荡,竟然一整夜没去入洞房,所以,刚开始的宋仁宗就错了。
第二,曹丹姝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懂四书五经,懂骑马射箭,懂生活风味,更是随哥哥游历很多地方,有见识的女子。
她真心喜欢宋仁宗,但是满心欢喜嫁过来,却洞房花烛夜让她一个人空守,在那一刻,她明白了入宫墙的她,深似海。
她明白了宋仁宗的心,并不看中她,喜欢她。那么她就尽自己的责,做个好皇后就好。
于是,两个人都开始拧巴,都开始傲娇,没有一个服软的,即使皇上第二天早膳发现皇后很美时,想套近乎,可皇后已经开始逐客令。
从这点上说,曹丹姝的牺牲是相当大的,她收起了自己的喜欢,自己的洒脱与任性,而是做起了本本分分的皇后,懂事的让人心疼,心怀大宋地让人感动。
第三,张妼晗虽是一个舞女,但她对皇上爱的死去活来,非皇上不嫁。
宋仁宗身边都是服从他的人,都是和他以礼相称的人,而张妼晗在他跟前不讲理,不怕她,而是把他看做夫君对待。
她有事就哭鼻子,就要找皇上。犯错了宋仁宗也会护着他,恃宠而骄,也许,她是真正在宋仁宗面前像真正的女人。
撒娇女人最好命,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人的感情都是相互回馈的,张妼晗对皇上的用心,对皇上的依靠,撒娇,激起这个男人保护她的欲望。
而不管是曹皇后,还是苗娘子,抑或是俞美人,他们都是懂事的女人,更是心中装皇上,但更为他分忧的,围绕在他身边的娘子。
只有张妼晗是爱的浓烈,没有隐藏的一个。
第五,张妼晗的美貌,性格,其实真正得到皇上的爱了。
如果不爱一个人,哪能让这个人骄横跋扈,哪能让这个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发神经呢?哪能容忍她胡搅蛮缠,屡屡生事,因为群臣不满呢?
从这一点上看,皇上宋仁宗对张妼晗是真心喜欢的。否则,早都打入冷宫了。
还记得他的前皇后,只是说话不过脑子,好心办了错事,最终都废了,何况张妼晗这么张牙舞爪呢!
所以说,爱才是根本,才是一切的根源。
大家好!我是小苜蓿,欢迎你的留言,看到你的见解与分享。
在晚清十大名妓中,三次嫁给高官又三度沦落风尘的是谁?
清末,相传北京城有两个女人不能惹,一个是败国的慈禧,另一个是救国的赛金花。谁是赛金花,她是晚清十大名妓之首,她一介女流却在民族危亡之机挺身而出,保护黎民百姓不受战乱之灾巾帼不让须眉。
刘晓庆《绝代风华》(赛金花)
1886年 ,前科状元清廷内阁学士,堂堂二品大员,洪钧回苏州为母亲守孝,四处闲逛时与赛金花初见,洪钧为其美色所倾倒。平日里打牌聚会,常让傅彩云作陪。1887年正月十四日,洪钧纳赛金花为三姨太,为其改名为洪梦鸾。按照当时的礼法规定,丁忧守孝三年,这期间是不允许婚配的,可洪钧对傅彩云一见倾心,虽是偏房,但依然明媒正娶。50岁的他与15岁的她陷入了“爷孙恋”。
洪钧与赛金花
1887年5月,清政府委派洪钧出使德、俄、荷、奥欧洲四国。成为中国古代状元中惟一的外交官。洪钧的正室夫人不愿随洪钧前往,命赛金花随洪钧出访,并借诰命服饰给赛金花。因此,赛金花以公使夫人的名义出使四国。洪钧顾忌名声,将其改名赵梦鸾。在处理完公务的休息时间,洪钧让赵梦鸾学习外语,可贵的是赵梦鸾颇有语言天赋,尤其掌握了一口流利的德语。
在德国期间,她陪同洪钧来往于于各大外交场合,凭借自己的多才多艺和热情爽朗,赢得了多国外交官的称赞,被誉为“东方第一美人”。此间,她还受到德皇威廉二世的接见,因此结识了德国青年军官瓦德西,二人一见如故,这为她在几年后与瓦德西的第二次亲密接触埋下了伏笔。
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仅仅度过5年幸福生活的赵梦鸾,因为丈夫的一次“过失”,美梦惊醒,失去丈夫且身怀有孕的赵梦鸾被洪钧的原配扫地出门,腹中孩子出生后11个月便夭折了。丧子丧夫的双重打击让她远离故里,改名为曹梦兰来到了上海。
来到上海之后,为了站稳脚跟,她打出了“状元夫人”和“公使夫人”两个名号,租下一处公寓、买了两个小女孩,重操旧业。在这期间她结识了许多达官贵人,就连李鸿章都慕名而来喝过花酒,从此名扬上海滩。可是这件事被洪钧原配的家里人知道后,认为曹梦兰给女人蒙羞,于是就逼迫她离开上海,就这样如草芥般的曹梦兰离开上海北上天津,这时候改名赛金花。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名声大噪的赛金花携“金花班”班底进京,并且在朋友的引荐下结识了京城巨贾卢玉舫,二人结拜,赛金花从此被称为“赛二爷”。 此外,京剧票友孙作舟,人称孙三爷,也一直与赛金花同居,给她的书寓撑腰。赛金花成了京城首屈一指的名妓、交际花。
刘晓庆饰演赛金花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烧杀抢掠。当德国士兵冲进赛金花的屋里时,赛金花毫无慌乱之色,并且用流利的德语与之交谈。两天后,赛金花见到了八国联军统帅,德国将军瓦德西。没错,他就是赛金花在欧洲谈笑风生的老朋友瓦德西。
赛金花借助往日的情谊劝说瓦德西不要屠杀北京市民,用自己的身体换回一座城的安宁。当时人们称她为“议和人臣赛二爷”。后来,德国公使克林德被义和团所杀,克林德遗孀要求清政府杀掉慈禧为夫报仇。此时赛金花再次挺身而出,答应为克林德树立牌坊,这才救了慈禧一命。
1911年,行走江湖多年的与沪宁铁路段稽查曹瑞忠结婚做妾。未料,次年曹瑞忠病逝,赛金花只得再度沦落烟花巷中。1916年,赛金花在上海遇到了自己的第三任丈夫,江西民政厅长魏斯炅。两人在上海举办了盛大的婚礼,改名魏赵灵飞。婚后两人甜蜜如意。可是好景不长,在他们结婚后的第三年,魏斯炅发高烧去世,赛金花从此戴上了“克夫”的帽子。
此后的15年,伴随赛金花的只有思念和落魄。她一直蜗居在这处居所里,甚至交不起每月的房租。1936年的冬天,赛金花油尽灯枯,死在了家中,享年65岁。同年,夏衍的著名话剧《赛金花》公演,她成为了轰动全国的大名人。而她再也看不到了。
赛金花与魏斯炅
“自古风尘出侠女”,赛金花虽为一介风尘女子,却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令人敬佩。她一生中许多个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悲剧的人生,令人唏嘘。不管这些历史有多是后人添加的,不管她的身份多么被人诟病,一个人,盖棺论定的时候,最终是要看她对社会作出多大贡献,与她的社会价值。身份,来历已经不重要了。
赛金花是民国名妓,为何晚年竟裹破棉被死在寒夜中?
赛金花是民国期间众多名妓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她的一生,从妓女到公使夫人再到妓女,三个阶段两种身份,命运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赛金花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几乎沦为乞丐,晚景凄凉,最终贫病交加,死于北京,终年62岁。
赛金花原名傅钰莲,又名彩云,约生于1872年,幼年被卖到苏州花船上为妓。1887,清朝状元洪钧回乡守孝,对彩云一见倾心,遂纳为妾。不久之后,洪钧奉旨为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其原配畏惧华洋异俗,遂命彩云陪洪钧出国。1894年,洪钧归国后不久病死,在送洪钧灵柩回苏州途中,赛金花潜逃至上海再度为妓,改名曹梦兰。后至天津和北京一带为妓,改名赛金花。
赛金花最具传奇色彩的一段经历发生在八国联军进北京之时,慈禧太后跑了,光绪皇帝跑了,但是赛金花还留在北京的八大胡同之一的石头胡同里。一天夜里,她只身来至德军的军营里,用熟练的德语同士兵交谈,并结识了德军统帅瓦德西。
然而,八国联军进京后,大力搜剿义和团,任意在北京城杀人放火,部分皇宫都被付之一炬。这让赛金花于心不忍。有一天,赛金花在接受瓦德西的邀请、去琉璃厂会见瓦德西时,她对瓦德西说:“军队贵有纪律,德国为欧洲文明之邦,历来以名誉为第二生命,尤其不应该示人以野蛮疯狂。”这一席话胜过任何堂而皇之的外交辞令,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瓦德西下了一道命令,不准兵士们再在外边随便杀人,洋兵见到这道命令,行动才稍稍敛迹。
1900年《辛丑条约》谈判、签订时,李鸿章感到万分棘手。偌大中国,不仅是李鸿章,即便慈禧太后都束手无策。李鸿章只好找来赛金花救急。赛金花虽是一介女流,却急公好义,挺身而出。赛金花具有一定的外事经验,她不仅懂外语,而且跟洋人打交道从不怯场,在《辛丑条约》的签订上,在力减中国的赔偿上,在维护慈禧的“面子”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可惜上苍并没有长眼,赛金花在《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日子每况愈下。在八国联军撤出北京后,即以“虐待侍婢”的罪名,将赛金花拘捕下到刑部大牢。最后又发回原籍安徽黟县。后来赛金花回到上海,重当妓女谋生。
1936年12月4日《大晚报》报道了赛金花逝世的消息,摘要为:“艳闻洋溢,时代角色,赛金花晨病故,享年六十二岁,症为衰老气喘,身后殓葬费用一切皆无所出。”这则报道证明了死于北京宣武区香广路居仁里的赛金花,确实死后身无分文,多亏一些同乡和京城名士发起募捐,总算为她办妥了后事,将她葬在陶然亭的锦秋墩上,并立碑纪念,齐白石为之题写碑名,如今墓地早已不存。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