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如初见暂隐这8部高分晚清剧拿去解馋吧
2022年7月24日刊 | 总第2942期
本周,一部描写晚清时期有志青年探索救国之路的新剧《人生若如初见》,来了个闪进闪退。这部剧来路坎坷,本以为几经打磨总算苦尽甘来,目前看播出尚需时日。
晚清遭逢了李鸿章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运颓败,内忧外患。变乱纷乘,民不聊生。但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天崩地裂的时代正合做大手笔的文艺书写。
可以写波澜壮阔的政治风云,如《走向共和》。可以写兴亡皆苦的底层民生,如《茶馆》。可以写山高林密的江湖传奇,如《闯关东》。可以写汇通天下的大商巨贾,如《乔家大院》...
乱世出英豪。晚清有数不清的庙堂强人和民间精英登场,有接轨西方和绵延旧规的博弈上演。有背井离乡讨生活的创业史,有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一场空。有深宫里帝王和太后的粘稠相处,有宅门里老太太和姨太太的水火不容...
这是一个适合做戏剧编排的时代。中国的电视剧创作者也没有辜负这样的题材。过去四十多年里,他们推出了诸多优秀的相关剧目。可作观史之参考,可作审美之把玩,可作人性之映照,可作处事之镜鉴。
上表中所列8部剧,豆瓣评分都在8.0以上,年代普遍较为“久远”,有些是历史正剧,也有些是传奇之说。《大宅门》和《乔家大院》某种程度上带有今时爽剧的气质,《中国往事》《苍穹之昴》则略显压抑和另类。所有作品都从晚清讲起,有些故事延展到了民国。其中至少有一半堪称经典,每一部都是今日仍然值得一看的作品。
《走向共和》9.6分 8.3万人打分
打分关键词:政论性、戏剧性、视角新颖
这部剧在2003年春天播出,反响热烈。这是制作人刘文武继《雍正王朝》之后又一次与央视合作,也可以说是央视的定制剧。
前半部分由盛和煜编剧,戏剧性强,台词精炼,艺术韵味足。后半部分由张建伟编剧,采撷的史事多,台词直白,政论性强。张黎第一次执导电视剧,一鸣惊人。
凡是能引起巨大反响的历史剧,必然触动了现实的敏感神经。这部剧在播出期间引发的观点争议,以及之后多年的沸沸扬扬,在中国电视剧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高赞的点评中,人物塑造有新意被多次提及。关于李鸿章、慈禧太后、袁世凯,都有一些新的视角和细节。孙中山执着追求理想的形象,也很动人。
也有人认为剧只是剧,不能当历史看,四个核心人物演绎到位,是非功过之外,还有悲情与无奈。把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取舍判断留给了观众。
批评的声音也有,说剧中有常识性错误,有美化李鸿章之嫌;说把现当代偏见套到历史人物身上,抓住了大众心理。
当时,电视剧的题材选择自由度大,可以写世间万象,也可以学术争鸣。后来的剧要面对的舆情,严苛了十倍。制片公司面临的环境,肃杀了十倍。创作上的险情,高发了十倍。
希望创作者保持韧性,观众保持正常的审美心态,电视剧能被当作电视剧,而不是“包藏祸心”的载体。
《大宅门》9.4分 15万人打分
打分关键词:巾帼天骄、演技巅峰、配乐经典
8部作品中,《大宅门》是真正的“网红剧”。在豆瓣,有近15万人参与,打出了9.4的高分。作为一部21年前播出的电视剧,这一成绩不可谓不出色。
《大宅门》被称为“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一来,它有着强大阵容,陈宝国、斯琴高娃、刘佩琦、蒋雯丽等演绎了奇人侠骨和柔情。二来,它根据导演郭宝昌的真实家史改编,荡气回肠。三来,它创下的收视率纪录,从2001年至今无剧能破。
斯琴高娃 饰演 二奶奶
豆瓣的高分首先肯定的是演员的演技,斯琴高娃的二奶奶,一生巾帼不让须眉;何赛飞的杨九红,是天下第一悲情女子。另外就是它的历史厚重感,写透了家族兴衰,也写透了时代的更迭。剧中名台词“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也被观众看在眼里,不少人打出的高分里,只留下了这句戏词(出自《挑滑车》)。
何赛飞 饰演 杨九红
差评则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嫌弃其“三观不正”,有鼓吹封建遗老遗少之嫌;一个是厌恶白景琦与香秀,前者“渣男”,后者“绿茶婊”。批判其鼓吹封建者,多是2010年前的用户;怒斥男女不纯粹者,则近几年频生。可见观众姿态之移情了。
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但好剧是能穿透时空的。2022年打出的新评论里,差评虽也有,但四星五星仍然占了绝大多数,多数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茶馆》9.3分 15.6万人打分
打分关键词:表演绝了、改编加分、“红线”争议
2010央视版的《茶馆》是经典改编剧的成功代表作。把一个三幕剧改成39集的电视剧,必然要补充了很多情节、人物,电视剧《茶馆》在这方面做得相当精妙。
很多原本只在话剧台词里一笔带过的人物,电视剧里交代了前史、结局。一些电视剧新增的人物,比如张秀英、张春和姐弟,也相当恰切。更重要的是陈宝国演绎的茶馆老板王利发,从年轻时革故鼎新的雄心到年老时的心灰意冷,这个过程被表现得更细致、立体,让人慨叹。
在豆瓣上,由于《茶馆》播出的时间与《新红楼梦》重叠。所以,在2010年留下的评论中,有不少对后者创新改编的负面评价。大部分针对《茶馆》的好评,集中在对演技、改编的肯定上。
不过,《茶馆》也并非没有争议。部分观众对后10集强化表现的革命线索,并不满意。还有少数豆瓣用户对剧集的美术置景提出了改进意见。
但总体而言,《茶馆》9.3的评分并不虚高。
《闯关东》9.3分 9.3万人打分
打分关键词:史诗气魄、关东群像
2008年1月,央视一套的开年大戏《闯关东》播出。很快就引发收视热潮,成为当年的现象剧。
作为一部年代剧,《闯关东》通过描绘朱开山家族在东北的奋斗历程,折射出山东几代人的迁移历史。
豆瓣网友的好评,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史诗气魄。《闯关东》以磅礴的气势书写了一段家族史诗,剧中的人物命运和时代背景始终紧密相连。从清朝覆灭到民国成立、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在时代的变迁中,朱开山家族的命运也卷入到历史潮流当中。
剧中,朱家成员参与到淘金、放排、煤矿开采等极具东北特色的行业当中,这不仅增强了剧集的传奇色彩,而且也勾勒出当时东北矿业、林业的发展面貌。
剧组极力还原这些行业的真实场景,尤其是放排,剧组将大量木材扎成排筏在水路中运输。拍摄时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但效果震撼,相关场景也成为重现东北放排的重要影像资料。
从小家看国家,从人物命运看历史发展,观众从中获得观感震撼与故事回响。很多观众表示,看一集就停不下来,重看两三遍也不觉得腻。
其次,关东群像。《闯关东》的众多经典角色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剧中的男性角色以朱开山为代表,这位朱家的大家长有勇有谋,通情达理。
他的三个儿子:传文、传武、传杰,各有各的智慧与性格特点。在父亲的影响下,三兄弟都活出了不同的精彩人生。
剧中的女性角色以文他娘为代表,她是朱开山的妻子,有胆有识。一心做好丈夫的贤内助,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
朱家的儿媳妇:那文、秀儿、夏玉书。她们和婆婆撑起了朱家传奇故事的半边天。
还有与朱传武定情的鲜儿,从二人转演员到二龙山二当家,命运令人唏嘘。这样的独立女性,与今天的价值观相吻合。因此,鲜儿也成为了豆瓣网友议论度极高的角色。
《苍穹之昴》8.8分 2.3万人打分
打分关键词:演技精湛、细节考究、立意深远
风卷残云、强弩之末,晚清的历史是压抑的,那段故事总让人不忍卒读。由汪俊执导,田中裕子、余少群、周一围、徐百卉、殷桃、张博等主演的清代宫廷剧《苍穹之昴》,以甲午战争至戊戌政变为背景,讲述了山河破碎、家国凋敝的历史故事。
《苍穹之昴》于2010年首播,是一部中日合拍剧,根据日本作家浅田次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他的思考与诉说跳出了日本观点,将慈禧太后的故事讲得生动立体。
《苍穹之昴》凭借肃穆、庄严的古典气质,赢得了观众的称赞。
日本女演员田中裕子出演慈禧太后,周一围饰演变法领袖梁文秀,余少群饰演慈禧身边的太监李春云,就当时的市场情况而言,《苍穹之昴》的演员阵容并不算强大,但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剧选角的根本出发点是基于演员与历史人物的相似程度。演员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更贴近人物,观众看剧的代入感也就水到渠成。
剧中的人物完成度都很高,演员张博把光绪帝空有抱负却懦弱无能的性格,表现得恰到好处;田中裕子也把慈禧的端庄霸气、心狠手辣演绎得十分到位。
其次,《苍穹之昴》在道具、妆化、台词上的用心,也让这部剧显得十分考究。旗头、鞋子的式样,足以被当作晚清服饰的“教科书”。慈禧的衣服颜色低调优雅,显得华丽优雅,很有质感。梁文秀、顺桂、李春云等人物的便装也很是飘逸潇洒,尤能凸显出人物的气质与性格。
不论是暗流涌动的宫斗还是波诡云谲的朝斗,剧中人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台词,都很耐看。
再次,《苍穹之昴》立意深远,富有历史厚度和时代意义。它以晚清为时代背景,把故事从人的命运讲到了国的命数。
《苍穹之昴》让观众看到,清朝毁灭的根源在于人的局限。用“家国同源”的新颖视角,再现了历史风云。
《乔家大院》8.4分 2.9万人打分
打分关键词:时代滤镜、配角出彩、主角光环
在宅门剧和商战剧的阵列里,《乔家大院》都不是最顶尖的那一部,但很有特色。刚开始看,观众容易代入主人公乔致庸的视角,感受他的起起落落。再重新看,人们可能思考更多的是剧中其他人的选择,对以前看上去像反派的孙茂才、大太太这些人物的命运,多了几分唏嘘。
《乔家大院》属于常看常新的那类作品,像孙茂才一句“货币流通乃国之重器,岂容商人涉足”,就预示了乔致庸的遭遇,也警示了后人。
现如今,很多国剧爱好者喜欢对老剧做出新解读,一定程度上使大量老剧迎来第二春。作为一部2006年播出的老剧,《乔家大院》在豆瓣上的最新评论有两百多条是在今年留下的。
有很多好评肯定了这部剧的科普功能,表示从它这里了解了晋商;更多人则是对这部剧有童年滤镜,说“这是第一部让自己有深刻记忆的国产剧”;还有人喜欢《乔家大院》营造出的时代氛围,说很有代入感。
打差评的人多不喜欢乔致庸的人设和陈建斌的表演方式,说他遇事只会大喊大叫,危机时刻全靠岳父和孙茂才,主角光环太重;还有说这部剧虎头蛇尾,前期还像模像样,后期的剧情有些为冲突而冲突了。
但不管人设槽点也好,剧情狗血也罢,并不会影响《乔家大院》在观众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因为剧中那些让人惊心动魄又代入感满满的商战,现在再看仍有味道。
《末代皇帝》8.2分 0.4万人打分
打分关键词:演技、写实、撞脸
这部剧1988年播出,是表中所有剧目中最老的作品。打分人数不多,跟贴短评也不太多,但覆盖了整个2010年代,现在也不断有人发声点评。
表扬的声音占了绝对多数,差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制作水平,二是平铺直叙。
说到制作,毕竟是三十多年过去了,视听语言不可同日而语。而说到叙事,也是见仁见智,当时电视剧普遍写实,戏剧性发挥不太多。有人觉得闷,有人觉得像纪录片也挺好。
有一个观众前不久留言说:“在抖音看完了整部剧,节约了很多时间,又掌握了知识。溥仪虽然犯下了错误,但还是被党改造了,重新做人。觉得很正能量。”这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典型了。
为表演点赞的很多:用四个演员来演溥仪的童年、少年、中青年和老年,就凭这点可给五星。
这是陈道明的第一部电视剧,那时他29岁,正值青春。演得挺好,但跟真实的溥仪一比较,还是太讨人喜欢了。
这部剧虽然没有电影的美学成就,但更符合其自传,朴素且真实。陈道明演的溥仪高贵、轻狂、懦弱、挫败,真实立体,比尊龙版更胜一筹。
朱旭 饰演 老年溥仪
老年溥仪表演痕迹过重,与自传中思想顽固、狡诈多疑、两面三刀的描写有较大出入。当然也有没看过自传的人,认为朱旭的表演很传神。
一个观众明显是先看了《康熙王朝》,又看的《末代皇帝》,他说,“在溥仪和康熙两个角色之间来回撞墙,让我觉得溥仪长着康熙的脸,智商却一点没遗传到。”
实际上,整台演员得到了认可:陈道明和北京人艺的艺术家把剧撑了起来,牛星丽的大太监,吴淑昆的老福晋,朱旭的老溥仪,蓝天野的载沣,无不入木三分。尤其是朱琳老师的慈禧,不愧是话剧皇后。
《中国往事》8分 0.3万人打分
打分关键词:精致、变态、文艺
曾经有一度,“中国”俩字是可以随便进入影视剧名的,比如“中国合伙人”“中国远征军”“中国往事”“中国地”。也没有说一定要有怎样的规格和代表性,才能使用这两个字。
张黎执导的《中国往事》2008年首播,讲的是清末江南小镇上曹家大院里的事。用网友的话说:名字起得大了些,片子拍得闷了些。
得分是不低,好评主要集中在摄影、灯光、美术、剪辑上,说是“精致内敛又妖冶的风格”,“刷新了我对电视剧的理解”。
还有人认可它的主题和演员:中国最混沌的年代,迂腐的家族,惊心动魄的往事。很文艺,很深沉。张国立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小宋佳太美了。
故事则引起了普遍的不适感:整部剧诡异又变态,每个房间都有秘密,每个人都有心魔;这部剧是童年阴影了。老爷那口什么都有的大锅,二少爷二十好几了还要吃亲妈的奶,怀上外国人孩子的二少奶奶荡秋千流产失败,等等。
如果非要从这部剧里找些微言大义,可能有,但不会很多。它不是《走向共和》,不负责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全盘思考。它有着和《伏羲伏羲》相似的一面,每一处宅院里都上演着灵与肉的搏杀。它也有对老大帝国和传统文化的反思,在改朝换代的巨变中,好多东西不变也得变了。
这部剧与爽剧背道而行,现而今是不会有了。
【撰文/五指山 封面/李绡羽】
《人生若如初见》定档,李现春夏主演,清末题材,该剧值得期待吗?
电视连续剧《人生若如初见》招商文案曝光了。这招商文案表明该剧已暂定推出Q3。目前,爱奇艺已将这部电视剧列入候补名单。如果不出意外,这部电视连续剧就能在7月与观众见面,剧名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人生若如初见》定档,李现春夏主演,清末题材,该剧值得期待吗?
一般来说,这种游戏名称可能类似于言情剧。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这部电视剧的概要,看它的几部预告片的内容,你会发现这部电视剧是一部非常严肃的历史剧,很可能会成为《觉醒年代》气象的一部高质量作品,因此,不要仅仅因为《人生若如初见》与言情剧同名就误解了《人生若如初见》。目前,这部电视剧的剧情已经公映。观众可以看到管中窥豹之后的中国大陆。
庚子国变被摧毁,决心奋起拯救家庭和国家的年轻人。贵族青年良乡、革命党杨凯之、北洋军右卫李人骏成为第一批进入日本军士学校学习的进步青年。他们在游轮上遇到了革命流亡者俞天白和秋红,他们的命运与各种思潮来到东京息息相关。他们结下友谊,追求爱情,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回国后,良乡犹豫着要寻求富国强军之路,但他却深深地沉浸在权力的漩涡中,充满激情和热血,最终认清了时代潮流,隐居上升。开治在延吉的战斗力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被称为“戍边英雄”的革命党人在不断的竞争中奋力拼搏,推翻了几千年来的旧秩序[受新思潮的鼓舞,杨一凡等人在跌宕起伏中认清了中华民族唯一的出路,继续走在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革命道路上,我为什么说这个《人生若如初见》可能有《觉醒年代》气象?
因为这部电视剧取材于清末,与民国初年相似《觉醒年代》。有很多思潮。爱国青年也开始追求各种思潮,试图救国。这部电视剧也呈现了很多思想内容,特别是在国家走向的层面上,从剧情大纲和几部预告片的内容来看,每个人的追求似乎都不尽相同,这部也是一部集体戏。在这部戏中,虽然人物与官方历史上的人物并不对应,但他们的思想追求却有着明显的对应。电视剧的真实品质也是晚清这些不同的思想追求对观众的一种趋势,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这部电视剧中有两种精神。一个是个人要去的地方,另一个是国家要去的地方。其实,任何一部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的电视剧都是站在晚清的背景下,思考这些问题的。
而《觉醒年代》是在民国初年的背景下。这是两部剧的相似之处,电视剧的作者也让观众放心。该剧是由教师作为第一位署名编剧撰写的,作者创造了诸如《亮剑》、《汉武大帝》和《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样的高声望作品,而《豆瓣》的收视率在9以上。作者是话剧的奠基者。如果作者是认真的,他很容易写出好作品。
《人生若如初见》定档,这部剧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晚清时期庚子国变之后,国家正处于动乱时期,贵族后裔良乡,革命党人杨凯之,还有北洋武卫右军李人骏一起远赴东京留学深造,等到归国之后,这些人因为不同的选择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良乡回国之后想要培养大量的清新军事力量,但是因为腐朽的思想,让良乡在这场革命思潮中艰难前行。
在这场思想革命的战争中,良乡不仅认识了革命者俞天白,还认识了逃婚女青年秋红,此后便一起开始新的革命,最后在新思潮的影响下,这几人找到了民族复兴之路,看到了革命的曙光。从放出的预告片可以看出,剧中的道化服还有滤镜都是比较符合时代背景的,而且演员的演技都可以,很容易产生代入感,再加上台词的给力,能够很快的让观众入戏。
这部剧的演员阵容还是比较强大的,有青年演员李现和春夏的加持,还有朱亚文、魏大勋。老演员则是有吴越还有李诚儒。剧中的场景都结合了晚清的时代背景,也就是革命思潮兴起的时候,当时各派林立,为了找出最适合的出路,这些年轻人经历过磨难和挫折之后,最终找到了一条新思潮,看到了民族复兴的曙光。
在这部剧中观众们不仅可以看到社会动荡下热血青年的激情,还能够看到热血青年为了国家的努力奋进,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这种爱国情怀很容易感染人。剧中采用的都是群像戏的手法,通过一个个热血青年的行动以及在新思潮下的变化,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良乡这个贵族后裔也因为受到新思潮的影响,整个人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因为在救国道路上遇到了同伴,从而让他更加坚定自己走的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