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卓 王牌对王牌(赵文卓现身众人纷纷起身)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在最新一期《王牌对王牌》中,为致敬武学经典,迎来了“武学文化”这一主题。
说到这个武学文化,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我们的中国功夫。而在武侠剧中,一直以来李小龙,黄飞鸿,叶问等人物是传承中国功夫代表。
王牌家族一直以来就是以搞笑为己任,本期5人都cos起了武侠剧中有名的角色。节目组也请来了年前热播剧《雪中悍刀行》中的三位主咖。和我们基本算是常驻嘉宾的飞行嘉宾沙溢,cos我们《风云》中的雄霸。
不仅如此,我们在《风云》中的聂风,赵文卓老师也来到了现场,这可跟我们的假聂风沈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仔细看会发现,场上明眼看是分王牌家族和飞行嘉宾两队比拼,实则是对《风云》和《雪中悍刀行》两部剧的一个对比。
都知道当年的武打戏,都是在户外真刀真演,主演从来没有什么替身可言。而现在的武打剧更多像是在拍偶像剧。
看《风云》我们可能更多的是记住武打部分演员的精彩表现,而看《雪中悍刀行》我们的注意点都在这对CP那对CP的身上。
王牌的这一期节目,是前三期我完完整整看完的唯一一期。不仅仅是告诉现在的年轻演员要向老前辈致敬,也倡导观众记住我们中国武学文化,侠肝义胆,舍己为人的精神。
特别是00后,像《风云》这样的老剧,别说看了,基本上就是没有听过。比如,沙溢介绍自己cos的雄霸时,宋亚轩这种04年出生的还以为是动画片熊二。所以宣扬赵文卓老师他们那时候的武学文化,对00后了解中国文化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赵文卓老师。
赵文卓出生于武学世家,3岁就开始习武,19岁就获得全国武术冠军。主演了黄飞鸿,法海,方世玉,霍元甲等经典角色。共参演了40多部影视剧和电影。
在王牌的节目中,游戏拍案而起环节。赵文卓徒手轻松碎掉16块真砖块,展现了武力的力量。他故意输给贾玲,体现出了武学者的气量。
在后面赵文卓和步惊云花花歌曲表演时,有一场打戏。只见赵文卓手轻轻一招,7 8个武打上前,而赵文卓右手一掌脚上再来个回旋踢,动作流畅眼神凌厉。反观花花的打戏,没有力量,明明还没碰到,就倒了,说舞戏倒是还比较贴切。
都知道当年年仅21岁的赵文卓,只身前往香港,93年就拍摄了电影《黄飞鸿之王者之风》中的男一号黄飞鸿,同年还参演了《青蛇》中的法海。从此赵文卓的演艺事业也是蒸蒸日上。
赵文卓从武术新星成长为功夫巨星,一路上也是因为有着武术指导元彬导演的陪伴。本次节目组也特别邀请来了元彬导演。在元彬导演的讲述中,当时拍摄武打戏的难和危险。
提起当年《青蛇》的拍摄,法海最经典的那一个画面,200米的红绸,在悬崖上,拍摄过程中还断掉了两根威亚。元彬老师到现在都还后怕。
还有《刀》这部电影拍摄,直接用上的真刀真枪,真的拳头打脸。赵文卓回忆起当时每天拍完身上都在流血,贴不完的创可贴。对于他们来说,拍戏真不是人干的。
而现在的年轻演员呢,拍戏在棚内,打戏用替身,动不动就是抠图P图,全靠高科技了。
像张若昀和关晓彤说的,现在的年轻演员们都应该像这些前辈学习,做得多一点,带给观众的多一点。不应该被卷入这个快节奏的环境中,还是得做到拍每一部戏都对得起自己,配得上这个角色。
下面,我们说说《风云》这部武侠剧。
《风云》由赵文卓、何润东领衔主演。
在8090后心中,对武侠剧比较熟悉的可能就是:中原、武林、义父、杀父仇人等。
《风云》这部剧也是讲述雄霸一心想要成为天下霸主,收步惊云和聂风为徒。所谓斩草要除根,雄霸杀了步惊云和聂风的父母又怎么可能放心地把它们养在身边呢,自然也是心生戒备。
而成年的步惊云和聂风也在知道雄霸就是杀害自己父母的凶手之后,在经过九九八十一次的磨难,最终一起消灭了雄霸,安定了武林。
在《风云》中,打戏是特别多的,虽然特效看着像看西游记。但比起现在的武打剧,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仅是武打戏,在《风云》中熊霸和几位女演员的戏也是不容置疑的,角色深入人心。并且当时大结局一播出,收视率爆表,还超过了春晚的3%。以至于,20多年过去了至今无人翻拍这部剧。
觉得现在的年轻演员们,在拍摄武侠剧时真应该去看一下这些经典老剧,学习前辈们是如何塑造这个角色的,而不是靠摆拍,抠图去敷衍观众。
有没有欧美流行音乐讲解推荐的节目,像是cctv风云音乐流行轨迹那样的?
如果你在北京,我推荐你每天都收听FM88.7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 Hit FM,国内第一套类型化欧美大热流行音乐台。
如果你在上海,可以收听SMG旗下调频FM98.1的KFM,是国内第三套欧美音乐台。福州地区能收听到的海峡之声Sunshine FM是国内第二套,但该商业项目已经结束,已退出历史舞台。非常可惜的是粤语文化在国内其他地区难以广泛传播,广东电台音乐之声、佛山电台出了很多对欧美音乐节目驾轻就熟的粤语DJ,有兴趣的话可以试试陈灵伟、凌波、林荣骏的节目,一个个声音的音色都苏到爆。
欧美音乐推荐欣赏类音频流媒体节目,国内首推张有待先生,他从90年代就在北京电台、央广、CRI EZ FM陆续推荐不同类型的欧美音乐,是国内欧美摇滚乐文化、电子音乐文化、爵士音乐文化的传播鼻祖。
有待的节目也几乎被所有梦想从事欧美音乐节目主持的电台新人模仿过,但至今仍然是国内无法被超越的巅峰。他也是第一批游离在广电体制边缘的独立电台DJ,这种被天时地利和他们自己共同造就的头部人才,是国内整个电台行业的稀有动物。
当然,有待老师如今的节目内容更集中在爵士和经典电子舞曲这两个风格上,他独特的嗓音、节奏感和海量的音乐知识储备,依然赋予了节目优美的欣赏价值和信息传播价值,他在异域音乐引进上真正做到了一个导聆者该有的分寸感和优雅,他从不矫情地过度解读歌词和音乐人的八卦,因为真正爱上音乐的途径,就是聆听和感受,这与你在任何国内音乐竞演综艺节目上看到的所谓乐评人点评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从播讲天赋上,不是每个电台主持人都能被称为DJ的,尤其是在国内,大部分电台主持人更偏向于时政新闻型,不是音乐艺术欣赏型。这就是为什么你回忆起90年代听到的一些音乐节目,现在如果有机会再让你听,可能你已经完全听不下去了。然而有待创造了一种可能,他说话时的声音,是真正和音乐的旋律、节奏共舞的。
另一个主持人是Mike D,来自CRI Hit FM的早高峰一哥。在北京奥运会那段时间,北京全民学英语热掀起了北上广的欧美流行音乐风潮,也激活了Hit FM的市场价值潜能。Mike D是Hit FM团队业务能力的标杆人物,他每天的直播节目里,即使有时候你知道他在对任何欧美流行偶像放彩虹屁,你也依然听得身心舒畅。这自然得益于他声音自带的ABC或海归气质(其实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能让你想起吴大维、柯蓝他们那个年代的MTV和Channel V,他声音的厚度、发音的力度、语速的流畅度、即兴的幽默感,都是相当有辨识度的,又洋气又接地气,令人不得不服。
Mike D为Hit FM主持的Top 20 Countdown堪称国内第一个(特指普通话世界,因为粤语区其实早就有电台做欧美流行排行榜节目了)权威电台欧美流行榜单,精致的录播形式,也让这档节目成为了国内欧美流行乐迷的老友。
还有一个90后新秀,叫周杨(微博id 周楊longplay),他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和积淀,成为了音频流媒体时代欧美音乐DJ的新力军,签约了QQ音乐电台。他的英文发音略有瑕疵,但选歌品位和播讲天赋上,都颇得有待等前辈的真传。
我本人也从事过欧美类音乐电台节目主持,以上提到这几位,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