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有什么好电影上映,大年初一贺岁档电影哪个好看
还记得去年春节前夕,《唐人街探案3》的火爆:
预售7小时41分,票房便突破5000万,创“国产电影预售票房最快破5000万”纪录;
预售36小时,即一天半,离正式上映还有13天,票房就破1亿了。
而今年的贺岁档王者《长津湖之水门桥》,同样有高口碑的系列前作打底,却是在开启预售整整3天之后,票房才突破5000万,破亿更是花了足足5天半。
官方的大字报,除了票房,还重点强调了观影人次。
《奇迹·笨小孩》的官方大字报,预售成绩不但舍去了“亿”这个单位,连“万”都不用了,直接让大家数0,看起来比较震撼(学到了!
当然,唐探3上映后,口碑反噬票房,最终被《你好,李焕英》反超,但不可否认,一年前的贺岁档,那如火如荼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今年怎么就这么疲软呢?
不可否认,第一个该怪的罪魁祸首,非疫情莫属。
2020年的春节,是被疫情困扰的第一个春节,出于防疫安全考虑,那一年的贺岁片齐齐撤档,机智的徐峥将《囧妈》网播了,其他的如《夺冠》《姜子牙》《急先锋》等则挪到了十一国庆档。
那一年的电影院无比萧条,大家都憋坏了,所以2021年春节毫不意外出现了“报复性观影”。
第二个该怪的,还是疫情。
因为徘徊着不肯走的疫情,多少行业受到影响,可吃饭穿衣还是要继续,多少人都觉得手头的钱越来越不够用。
而且……就问你2022年一开始就一泻千里的A股,伤到你没有?
反正我的基金是全绿了。
过年都讲究一个“中国红”,这满眼绿油油的,看什么电影啊?
还是在家看免费的电视吧!
第三个该怪的,依然是疫情。
观众穷了,电影票却贵了,更看不起了。
看一眼从2017年到2022年贺岁档的平均票价,一年比一年高,从37.8元已经涨到了58.3元,去年大家还吐槽感慨,今年连吐槽都懒得吐槽了。
其实电影票价越来越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疫情让电影行业也越来越难,票价如果不定高点,还怎么赚钱?
很多小影院,平时入不敷出,更是只能趁着春节那几天把钱赚回来了。
说完宏观背景,该来具体说说今年的贺岁档了。
虽然股市让大家头顶绿油油,可贺岁档又实在太红了点,一共8部电影,除了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小虎墩大英雄3部动画片之外,剩下的5部,《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四海》《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狙击手》,其中两部主旋律,还是撞题材的主旋律。
国庆节大家一起去电影院进行爱国学习,没问题,但这回,是合家欢的春节啊。
我很热爱我的祖国,也不是觉得主旋律肯定不好看,但,辛苦忙碌一整年,过年就想开开心心的、就想看个喜剧,哪怕是很雷的不带脑子的喜剧,也行啊。
有几个人能上进到放寒假时还要坚持写作业?
再看剩下三部,《奇迹》和《四海》,看上去都是传统剧情片,即便有搞笑因素也不会太多,一眼望去,纯种喜剧竟然只有开心麻花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这一部。
题材实在太单一了。
简而言之,就算有钱、想花,也花不出去。
对比一下往年的贺岁档:
2021年,《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侍神令》《新神榜:哪吒重生》《人潮汹涌》
2019年,《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流浪地球》《神探蒲松龄》《廉政风云》
2018年,《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西游记女儿国》《红海行动》《祖宗十九代》
2017年,《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功夫瑜伽》《乘风破浪》《健忘村》
前几年的贺岁档,可谓百花齐放,各种题材都有,喜剧、悬疑、剧情、动作、古装神话都有,爱看哪种看哪种。
这些电影,很多口碑都不好,甚至有些一看就是烂片,但花钱看个乐呵大家也挺开心。
尤其是,前几年古装神话题材、尤其是西游记相关题材的贺岁片很多,这基本是老年人观影首选,小孩子也爱看,是老少咸宜的合家欢选项。
今年却一部都没有了。
那些喜剧,大部分观众也未必真的爱看,但它们承担的是“氛围组”的职责,看着它们闹哄哄的样子,才有过年的感觉。
虽然对大部分没有强大发行能力的电影来说,硬挤春节档完全就是上赶着当炮灰,然而,百花齐放才是春,多部电影多种题材才能激起大家的观众热情,虽然电影竞争压力大,可是市场大了、消费多了,每部电影能分的那杯羹才会更多。
而今年,观众失去了观影热情,市场小了、消费少了,就算是排片票房遥遥领先的《水门桥》,也无法再现《唐探3》的盛况。
现在回想,《唐探3》预售期和刚上映那两天,不断刷新纪录数据的火爆场景,上映首日票房便破10亿,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真的很难再重现了。
目前预售中,《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排片并不多,但是上座率却是最高的,猫眼“实时想看”榜单它排在第二,也充分看得出来,观众有多么想看喜剧。
可惜这部电影里只有马丽,没有沈腾,而且还是翻拍的日本电影。
如果不是因为马丽这两年演过太多烂片,大家对这部电影的信心或许还会更高涨。
是的,说完了题材,不得不说演员阵容。
早就有网友发出感慨:电影圈里来来回回的就这么几个人吗?
水门桥:吴京 易烊千玺
奇迹·笨小孩:易烊千玺
四海:刘昊然 沈腾 刘浩存
狙击手:章宇 张译
(开心麻花自成一圈,就不放在这里了)
太熟了,几乎已经没有任何新鲜感了。
《长津湖》给人的感觉像是,这漫长的一仗,从国庆节一直打到了春节,打了整整四个月。
《长津湖》里易烊千玺的表现很不出彩,但这一回他竟然成了春节档最大赢家,一开就是两部戏,就算观众再想看《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的新作,也不敢对《奇迹·笨小孩》抱有多少信心,这部电影预售排片仅次于《水门桥》,上座率却是最低的。
另外,《奇迹·笨小孩》的监制是宁浩,背后少不了徐峥的身影。
再看《四海》,看过《乘风破浪》和《飞驰人生》的人都知道,韩寒的电影,毫不意外,肯定跟赛车有关。
冲着刘昊然和沈腾,想着要不去看看吧,但是一看资本骑脸力捧的刘浩存、天天减肥越减越肥还以此为卖点的尹正……
算了,穷人为什么要主动给资本上供。
《狙击手》男主倒是新人,但无论是导演张艺谋,还是章宇、张译,兜兜转转都是那一群老熟人排列组合。
是的,电影也有圈子,就算观众已经把圈里这群人里里外外都看腻了,他们也不愿松口让圈外的人进来。
当然,演员只要有演技就行,导演只要会拍戏就行,就算熟悉的面孔看腻了,但只要他们能拍出新鲜的好故事就行。
然而……
偏偏这群人,又把题材越拍越窄了。
怪我咯?
2021年春节档热闹加码,已有8部影片定档大年初一
电影市场跨年档还在持续中,春节贺岁档也已陆续热闹起来了。截至目前,已有8部影片宣布定档大年初一,的确是一场激烈之战。
这8部影片包括:《唐人街探案3》《熊出没·狂野大陆》《新神榜:哪吒重生》《刺杀小说家》《侍神令》《人潮汹涌》《你好,李焕英》《开国将帅授勋1955》。
时隔一年回归
《唐人街探案3》期待值最高
在8部影片中,知名度最高的可谓《唐人街探案3》。这部原定于2020年春节上映的影片,因疫情延期,在众多被撤档影片都陆续回归时却选择“按兵不动”,把定档时间定在了2020年的春节。时隔一年,观众对其的期待值可以说是非常高了。在第三方监测平台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在大年初一上映的8部影片中,《唐人街探案3》持续位居“想看”榜单首位,截至12月30日,影片“想看”的观众人数已超过680万。
同样,《熊出没:狂野大陆》也是原定于2020年春节档上映。最近几年春节档,“熊出没”系列都没有缺位,成为春节影院合家欢的代表之作。作为“熊出没”国产动画知名IP的新作,这部影片讲述了光头强为百万奖金参加能变身成动物的“狂野大陆”主题乐园,不料却发现了一个惊天大阴谋的故事。
知名IP改编
《侍神令》《刺杀小说家》引发神秘幻想
在定档的8部影片中,《侍神令》根据知名手游IP《阴阳师》改编,由李蔚然执导,陈坤、周迅、陈伟霆、屈楚萧等主演。
《侍神令》与此前上映的《晴雅集》,其实都源自“阴阳师”这样的同一个IP。从《侍神令》已放出的预告短片来看,两部影片整体视觉风格颇有些类似,自然也有不少观众会将两者进行比较。
陈坤、周迅曾搭档出演的《画皮》,成为经典。这一次两人再度携手,自然令人期待。但同一IP改编之作在短时间内先后上映,究竟谁更胜一筹,也待影片上映后再论。
另一部奇幻类影片《刺杀小说家》,改编自知名作家双雪涛所写的短篇小说《刺杀小说家》,由陆阳执导,杨幂、雷佳音、郭京飞等主演。路阳曾导演了《绣春刀》《金刚川》等影片,这一次再度与杨幂合作,影片中,杨幂将饰演反派角色屠灵,还有不少动作打斗场面。
喜剧题材的多元尝试
《你好,李焕英》《人潮汹涌》演绎不同人生
每年春节档,喜剧题材影片自然也是热门,2021春节档的两部喜剧题材《你好,李焕英》和《人潮汹涌》,却是不同的内容尝试。
大家熟悉的贾玲和沈腾组合,将在《你好,李焕英》中回归。据了解,这部影片贾玲既是主演,也是导演,影片也是根据本人亲身经历改编,片中的李焕英的原型,正是贾玲的母亲。影片以“穿越”为元素,希望在喜剧之外,引发关于家人、关于陪伴等更多的思考和意义。
在老一代香港演员中,刘德华可谓银幕“劳模”,近几年每年都保证了至少一部影片上映。今年以来,就有《热血合唱团》《拆弹专家2》两部影片上映。春节档的《人潮汹涌》,刘德华作为主演,将搭档肖央、万茜,上演一出黑色喜剧幽默。影片导演饶晓志,曾执导《无名之辈》。这一次的《人潮汹涌》中,采用了“两人互换身份”这样一个设定,虽然这样的手法在影视作品中已不新鲜,但不知道是否会碰撞新的火花?
大年初一电影观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少近900万,为啥没人看电影了?
大年初一电影观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少近900万,为啥没人看电影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的春节档,我国电影市场依旧是全球第一大票仓,国产电影依然是同档期的票房大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不和别人比,只和我们自己比,通过对比,今年的春节档和去年的春节档我们不难发现,观影人次减少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根据粗略统计,春节档头三天观影人次减少了2766万,这种断崖式的减少对整个电影市场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应该引起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的,这可不是小事。
观影人数的减少,一方面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有些地方影院没有完全开放,但,这只是很小的因素,不是主要因为,因为大年初一全国的排映场次比去年大年初一多了好几万场,也是破了纪录的,但是,观影人次还是下降了,所以,疫情不是观影人次减少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春节档类型电影中,合家欢等题材的电影偏少,一家老小能够一起去看的电影选择不多。当然,观影人次减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票价的问题。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