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高品质商战剧天道排第三陈寿亭胡雪岩都是经典

时间:2022-08-11 17:11:39阅读:3518
商战剧题材的电视剧,不仅仅是局限于商战,还会介绍相关的时代背景,从商战中以小窥大,以下10部高口碑的商战题材电视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其中的好几部。《大时代》豆瓣评分:9.3《大时代》是由郑少秋、刘青云、周…

商战剧题材的电视剧,不仅仅是局限于商战,还会介绍相关的时代背景,从商战中以小窥大,以下10部高口碑的商战题材电视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其中的好几部。

大时代

豆瓣评分:9.3

《大时代》是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蓝洁瑛、郭蔼明等人主演的香港大型商战剧。故事聚焦方家和丁家两代人的恩怨,刘青云饰演的方展博在股票市场上跌宕起伏,最终也创造了不少奇迹。

《大时代》是1992年开播,故事情节也贴合时代背景。香港富豪圈的大佬,都以各种化名在剧中出现,也是很有代入感。而且相关的剧情,都是有真实事件做依据,所以剧情也是引人入胜。

这部电视剧也见证了港剧的巅峰时刻,内地在2011年拍了同名电视剧《大时代》,但讲的故事完全不一样。段奕宏饰演的陈顶天,身上的故事也颇具传奇色彩,但这部剧当时的热度并不高。

大宅门

豆瓣评分:9.3

陈宝国、蒋雯丽、斯琴高娃等人主演的《大宅门》,这部剧是人物群像大戏,白景琦、杨九红、香秀等人身上,皆是故事。

《大宅门》也见证了郭宝昌在业内的好人缘,张艺谋、陈凯歌等知名大导演,在这部剧中都有客串演出。这部剧不仅展现了时代的变迁,更是将白家三代人的故事讲得明明白白,大时代与小人物的对比也是相当强烈的。

天道

豆瓣评分:9.1

王志文、左小青主演的《天道》,整体的商战并没有前面两部剧两样气势恢宏,只是讲述了商界怪才丁元英如何带领几个音乐发烧友,打败业界老大的故事。

剧情其实很简单,王志文在剧中的表现才是亮点。尤其是王志文饰演的丁元英,在商业上的见解,以及对人性的判断,都是与众不同的。老戏骨的演技,加上扣人心弦的剧情,这部剧让很多观众为之着迷。

大染坊

豆瓣评分:9.1

《大染坊》聚焦在民国印染业,讲述了印染大亨陈寿亭的传奇一生。侯勇饰演的陈寿亭,极具江湖气息和市井气息,这也让他的经营之道与别人有很大的差别。

《大染坊》每一个角色都有各自的魅力,而陈寿亭在商场上的各种手段,完全都是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小说中汲取的,所以整体的感觉可能更接地气一点。

创世纪

豆瓣评分:8.9

TVB对商战类题材的电视剧很偏爱,《创世纪》的主演阵容,真的是神仙打架。罗嘉良、郭晋安、古天乐、吴奇隆、蔡少芬等人,在剧中都有很亮眼的表现。

依旧是大时代下的大背景,以三个白手起家的好兄弟,来讲述各自奋斗中的故事。这其中既讲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时也讲述了豪门恩怨。

钱王

豆瓣评分:8.5

《钱王》这部剧的故事背景在清朝,当时的商业环境很落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王炽在失败中不断摸索,这才有了后面的成功,不过他的成功有点悲情色彩。

《钱王》是由赵文瑄 、于荣光等人主演,赵文瑄饰演的王炽在当时的环境下,还能有如此超前的商业意识,真的很难得。

大江大河

豆瓣评分:8.8

《大江大河》开播时间最短,而且距离现在的时代也比较近。同样也是三个年轻人在改革大潮下的奋斗故事,三人的命运也是一大看点。

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三人,都借助改革开放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续集中,宋运辉和杨巡的戏份会变多。这部剧让父辈来看,可能会更有感触。

大清盐商

豆瓣评分:8.4

康乾盛世商业是异常发达的,而盐业在各个朝代都是民生之本。《大清盐商》的故事发生在扬州,讲述了扬州盐业因一本账册而引发的大地震,也因此有了后面的故事。

张嘉译、倪大红、张志坚、俞飞鸿等人是该剧的主演,老戏骨之间的碰撞,一言一行都是戏。

乔家大院

豆瓣评分:8.4

陈建斌、蒋勤勤、马伊琍等人主演的《乔家大院》,以乔致庸重振乔家为主要看点。虽然身处清朝,但乔致庸当时的很多商业手段,都体现其超前的商业眼光。

这部剧带火了“乔家大院”风景区,同时还促成了蒋勤勤和陈建斌这一对。

胡雪岩

豆瓣评分:8.1

提到“红顶商人”,观众可能会率先想到胡雪岩。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红顶商人,因为左宗棠的赏识,他得以大展拳脚,但最终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胡雪岩》这部剧在1996年播出,陈道明担任主演,这部剧估计很多年轻人都没有看过。看这部剧,其实也可以了解清朝末期的商业发展。

经典总是经受得住考验,在商业文明很发达的今天,上述商战剧中部分情节,其实也很有借鉴意义。

为什么中国没有描述霍去病、陈汤、班超、苏武、裴行俭、李靖这些人的煌煌战绩的电影?

先说一下这几个人物的共同特点,霍去病、陈汤、班超、苏武、裴行俭、李靖这几人的事迹都和匈奴或者突厥有联系,他们都对国家边疆安稳做出过贡献,除了苏武其余的人都有过对匈奴或者突厥的作战。我们一一说一下他们的大体事迹。

看过《汉武大帝》的人或者在历史课上都知道,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当然也就是汉武帝外甥,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两次率兵攻打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这一年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时年十九岁。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率军深入漠北,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歼匈奴左贤王部7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并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并举行了祭天封礼,经此一战,改变了汉朝长此对匈奴的被动状态,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安全。

天汉元年(前100年),匈奴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示友好,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节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在任务完成回国前,匈奴内部政变,苏武被扣押,并要求背汉降匈奴,苏武不降被流放至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放羊,这一扣押就是十九年,昭帝继位后,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匈奴被迫放苏武回国,苏武不变节的爱国精神被后世一直歌颂。

班超为东汉人,弃笔从戎,永平十六年(73年)、十七年(74年)两次出使西域攻打在西域作乱的匈奴人,先后使鄯善、于阗、疏勒三个王国恢复与汉朝的友好关系。公元80年(建初五年),班超上书给章帝,分析西域各国形势,提出了要趁机平定西域各国的主张,朝廷肯定了班超的功绩并给他派去了增援人手,在西域的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龟兹、姑墨、温宿、大月氏、焉耆国等五十多个国家,在西域期间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永元七年(95年),封为定远侯,后人称之为"班定远",为西域稳定以及回归做出了贡献。

陈汤西汉末年人,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陈汤和甘延寿出使西域,郅支单于侵犯欺凌乌孙、大宛等国,陈汤认为攻打郅支能够稳定西域,是千载功业,并矫诏攻打郅支,郅支单于被杀,为西域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出自陈汤的上疏中。

李靖唐朝开国元勋,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贞观三年(629年)八月,唐太宗接受了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决定出击东突厥,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3000精兵趁夜色攻打定襄,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今内蒙二连浩特西南),此战威震匈奴,雪耻了唐太宗在渭水与突厥结盟。李靖在攻打吐谷浑中,经过两个月的浴血奋战,攻灭了吐谷浑,使唐朝控制了吐谷浑旧境,稳定了大唐边境。

裴行俭也是唐太宗时的大臣,历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都护等职,上元三年(676年),出任洮州道左二军总管、秦州右军总管,参与防御吐蕃。调露元年(679年),设计俘虏叛乱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

这些人都是爱国功臣,为边疆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鉴于当时是对属国攻打,像当时的匈奴,吐蕃,西域各国等,但是现在属于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拍这些人物的电影可能会使上层建筑觉得这会对现在的民族团结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对外国产生一种对外扩张的信号,不利于我们现在的一带一路发展和对外和平的影响,以致无法审批通过,为了减少成本尽量不去自找麻烦,以上仅是我个人理解。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