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电影最后一张签证

时间:2022-09-05 05:38:40阅读:2087
新年伊始,江苏卫视幸福剧场以二战题材的战争剧《最后一张签证》作为2017开年大剧,该剧聚焦中国驻奥地利的外交官无私帮助犹太人签发救命签证的主题。据主创介绍,《最后一张签证》在题材、制作上都展现了品质大剧的…
  • 最后一张签证
  • 剧情 战争 历史 偶像
  • 王雷 陈宝国 赵擎 张静静 施京明 王诗槐 林栋甫 张芝华

新年伊始,江苏卫视幸福剧场以二战题材的战争剧《最后一张签证》作为2017开年大剧,该剧聚焦中国驻奥地利的外交官无私帮助犹太人签发救命签证的主题。据主创介绍,《最后一张签证》在题材、制作上都展现了品质大剧的气息,用电影级别的标准,带观众重温那段不可忘却的记忆。

《最后一张签证》以历史为蓝本,用镜头讲故事。该剧是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拍摄,拍摄足迹遍布整个布拉格——查理大桥、布拉格广场、布拉格城区内河和各式教堂。画面表现上不仅延续了导演花箐一贯独特的拍摄风格,更大胆向电影品质靠近。导演花箐在接受采访时候说:“一直以来,我拍摄对画质的要求都比较高一些,因为画面所呈现出的影像直接反映出作品的品质”。

谈题材:战争剧也可以体现人文关怀

导演花箐和战争题材电视剧可谓“有缘”。他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便是改编自军旅作家朱苏进的同名小说的战争剧《我的兄弟叫顺溜》。随后还执导过空战题材剧《远去的飞鹰》、抗日革命剧《狭路兄弟》,近代革命剧《上阵父子兵》《壮士出川》。在电视剧类型上,而高满堂却曾描述《最后一张签证》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对擅长战争剧的花箐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内容上看,《最后一张签证》讲述1938年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以普济州(王雷 饰)为首的外交官们,顶住重重压力,冒着巨大风险,为犹太难民办理签证的故事。相比于他执导的其他战争剧,这部剧更体现了一种跨国的大爱情怀,超越战争本身。谈到与自己执导的其他战争剧的区别时,导演花箐说:“《最后一张签证》的故事原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驻奥地利大使无私帮助了4800名犹太人逃亡的真实故事,我们就是要通过这部戏展现这段历史。”

谈拍摄:电视剧也能拍出电影的感觉

《最后一张签证》在画面上充分体现出实景拍摄的优点,取景布拉格的实地欧式建筑风格;大光圈的拍摄的浅景深对比;轨道运镜、摇臂运镜和肩扛运镜的镜头展现;电影化艺术构图的截面……让观众宛如观看一部电影大片。花箐是中国影视导演兼电影摄影师,他对镜头的要求几近严苛。据悉,本剧采用阿莱mini摄影机拍摄,6k高清画质,积累了400T的海量素材。与之对比,电视剧通常为2k,电影也就4k,本剧6k画质达到了国剧拍摄水准的一个新高度。其中服装的制作材料是特意从波兰进口,并由捷克设计师在查阅大量二战时期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亲自操刀为演员们量身定制的,这一幕幕的如画风景,精美的服饰道具,将电影美学完美植入,为观众呈现出顶级视听享受。

导演花箐坦言:“一直以来,我拍摄对画质的要求都比较高一些,因为画面所呈现出的影像直接反映出作品的品质。其实不只是年代剧,包括我现在正在拍摄的现代剧,镜头的运用和色彩的定位都很重要”。《最后一张签证》在镜头展现上堪称国产剧良心。正如花箐所说“我觉得只要怀着一种情怀和匠心去制作,电视剧也能够拍出电影的感觉”。

谈合作:这一帮主创都是有情怀的人

《最后一张签证》的剧本由高满堂操刀,表现的是以普济州和鲁怀山(陈宝国 饰)为代表的中国签证官对犹太人的援助,这一善举不仅仅局限在人物的个人行为,从中还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大义。导演花箐评价道:“高老师是个很有热情的人,我们也是在很多观点上无缝连接,因为我们都是有情怀的人。”

在选角上,剧中陈宝国 饰演的鲁怀山沉稳机智,王雷 饰演的普济州的热情勇敢,共同为签证周旋努力。花箐谈到主演表现时候表示:“我个人认为这两个演员都是最适合角色的。宝国老师是我的偶像,他像定海神针一样起到秤砣的作用,有他在我心里很踏实,而王雷演戏是很有激情的。”

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电影最后一张签证

《最后一张签证》展示了什么?

 《最后一张签证》的时代背景发生在奥地利被意国纳粹统治时期,那时的中国也正经历着抗日战争。二战期间,德日两头野兽,一只在欧洲,一只在亚洲。当时西方大国已经放弃犹太人,奥地利外交“孤立”无奈。希特勒占领维也纳以后,当地人用鲜花表达了对德军纳粹的支持!!从家里逃婚跑到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普济州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对当地人毫无反抗意识的举动很费解,因为当时的中国正用大炮招待侵略者。面对他的问题,德国警厅厅长汉期告诉他,以后你就会明白的。从一些历史书中可以得知,不管是希特勒,还是其纳粹党羽都有着强烈的反犹情绪。当时的奥地利内忧外患,政治方面党派闹分烈,经济方面频频经济危机。希特勒初到奥地利对中层、低层阶级用了招安宣传策略,欺骗了犹太人。在本剧中,奥地利地下抵抗组织是秘密状态,思想和行动处于成长初期阶段。这段剧情的铺垫,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历史的新层次!由普济洲引出细小无形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东西方国家在反战视角上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国人拯救犹太人难民的思想地图。
  据一些公开的资料记载,希特勒麾下的纳粹医生曾对犹太人实行了野兽实验,科研人员失去人性,他们制定了各种杀人计划包括:安乐死项目、绝育实验、极低体温实验、高原试验、病毒与细菌试验。他们还设计了“焚尸炉”,将人先投入毒气箱致死,然后焚尸,全欧几乎每天都有大批犹太人被赤身裸体赶进死亡工厂。六个灭绝营的焚尸炉烟囱日夜不停的冒着青烟。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中,最后能拥有外国签证的犹太人意味着拿到“活人卡”。在德国纳粹的高压威逼下,世界各大国家相继关闭了对奥地利犹太人的签证签发,有一个犹太人突然间一次拿到了20张中国签证,消息迅速传遍奥地利,人们像疯了一样的赶往大使馆。中国并不是犹太人的首选,他们对这个遥远的国家并不熟悉,而此时逃往中国是他们唯一的出路。电视剧围绕驻维也纳大使馆的外交官们展开画面,在德国盖世太保密不透风的监视中,在政权施压的政治中,他们冒着生命的威胁,解救了一个又一个犹太科学家、难民们。战争期间,外交官是一群对时局敏感的人士,他们是外交的温度计,折射出国家的态度。

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电影最后一张签证

《最后一张签证》反映了什么?

最后一张签证》的时代背景发生在奥地利被意国纳粹统治时期,那时的中国也正经历着抗日战争。二战期间,德日两头野兽,一只在欧洲,一只在亚洲。当时西方大国已经放弃犹太人,奥地利外交“孤立”无奈。希特勒占领维也纳以后,当地人用鲜花表达了对德军纳粹的支持!!从家里逃婚跑到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的普济州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对当地人毫无反抗意识的举动很费解,因为当时的中国正用大炮招待侵略者。面对他的问题,德国警厅厅长汉期告诉他,以后你就会明白的。

从一些历史书中可以得知,不管是希特勒,还是其纳粹党羽都有着强烈的反犹情绪。当时的奥地利内忧外患,政治方面党派闹分烈,经济方面频频经济危机。希特勒初到奥地利对中层、低层阶级用了招安宣传策略,欺骗了犹太人。在本剧中,奥地利地下抵抗组织是秘密状态,思想和行动处于成长初期阶段。这段剧情的铺垫,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历史的新层次!由普济洲引出细小无形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东西方国家在反战视角上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国人拯救犹太人难民的思想地图。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