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拍的恐怖片「因为这部泰国恐怖片段奕宏为此改了名字导演究竟拍了什么」

时间:2023-07-10 03:10:55阅读:4200
《细伟》这部恐怖片由中泰两国合拍,于2004年在泰国上映,《细伟》它还有一个颇具噱头的名字《食人狂魔》,我不是很喜欢《食人狂魔》这个片名,甚至觉得它在误导观众,认为是与《电锯惊魂》一样的惊悚片。这部电影的…
  • 中国男演员。从小喜欢看电影,一向调皮的段奕宏也唯独在看电影时能安静下来,有时还会…

《细伟》这部恐怖片由中泰两国合拍,于2004年在泰国上映,《细伟》它还有一个颇具噱头的名字《食人狂魔》,我不是很喜欢《食人狂魔》这个片名,甚至觉得它在误导观众,认为是与《电锯惊魂》一样的惊悚片。

这部电影的主角是段奕宏,因为这部电影,段奕宏是他后来改的名字(下文详细说)。可以说,这部电影如果没有段奕宏的表演,你会根本不知道导演究竟是想讲述一个恐怖的凶手的演变史,还是想揭露社会对于人心的蚕食。

电影是有原型的,原名黄利辉,他臭名昭著,为泰国人家喻户晓。在泰国犯下的恐怖罪行——残杀多名小孩儿,并食其心脏。被抓之后,为以正视听,被枪毙后的黄利辉被通身涂蜡,做成了干尸标本,伫立在一家名为Siriraj的医院博物馆里。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946年,那个时候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又陷入到了解放战争。细伟,其实他叫黄利辉,一个在饱受饥荒、战乱的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的少年。身体孱弱身患哮喘,仅剩孤儿寡母,母亲给了他一把自保的匕首,让他去泰国投奔一位叔父,谋一条生路。

移民船靠岸了,他在混杂熙攘的人群中,是那样的瘦弱,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他很好奇、很迷茫无助。他以为在泰国迎接他的是善意的微笑,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嘲讽与蔑视,欺凌和辱骂。

一下船,泰国的海关问他叫什么,他说黄利辉,泰国人登记作,黄细伟。黄利辉再三争道,“利辉啊,利辉。”没有人在乎,并向他索要10泰铢的移民费,细伟拿不出来,便被粗暴地剃头,关进了监狱。

对于名字,中国人一直有着独特的情愫,不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身份的象征,还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代表着生命,它是父母赋予我们的,也会追随我们一生。而细伟,这个强加于利辉身上的名字,也预示着他不被人尊重的“新”生活。

他的叔父把他从监狱带出来了之后,便像一个包袱一样,扔到了一家宰鸡场,让他在那里做工。细伟认真努力干活儿,然而,主家的女主吃饭却只让他吃白米饭。主家的小孩子也一再嘲笑戏弄他,因为它呵斥小孩,被主家的女主敲晕在血污、鸡毛遍地的砧板前,他受够了,终于趁主家不在,偷了钱,溜走了。

他去了码头扛大包,因为外来的身份,加上身板比较孱弱,他经常被工友欺负,仅剩的钱全买的救命药,也被工友打翻在地。在泰国,他的日子是灰色的,所有的人都欺负他,嘲笑他,厌恶他,唯一的一抹亮色是小女孩“湄”。小女孩儿不嫌弃他,不欺弄他,愿意和他待在一起,还送他小花儿。

在疾苦困苦的睡梦里,梦里,细伟被自己的长官命令掐死一个受了重伤的日本人,他痛哭着掐着“日军”的脖颈儿,直至他失去了生命迹象,他醒来,日军成了女孩湄。梦魇中的细伟无意间杀害了女孩湄,他杀了他的太阳,他的人生也彻底陷入黑暗。

他的病在恶化,他仍旧怯懦不堪,他想起了他的母亲给他治病的药方,想起了军官的迷信,人心熬汤喝,可以治病,吃人心肉可以变得坚强勇敢。恶念一生,从此一泻千里。

在桥下杀了第一个女孩儿,他很痛苦,他也不愿意那样。他来到了乡下种地,本以为远离了那些欺负、侮辱他的人,每天辛勤劳作,这个时候的细伟是短暂的幸福。谁料老天给了他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场大雨,毁掉了他快要成熟的菜。

他杀了第二个孩子,他开始接二连三的杀死小孩,采食心肝,强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弱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但其实,已经有官方曝出,有另外三个孩子的惨死,但他们的死亡并未直接指明是细伟所为。

细伟为什么会变成了一个食人狂魔呢?细伟并不生来如此,恰恰相反,他善良,纯真。即便他挖取小孩子的内脏熬煮成药,其过程中他的内心是挣扎的,这药与其说是治病不如说是疗心。利辉小心翼翼地捧着那碗“药”轻啜一口,想必是腥臭之味令他轻轻皱眉,随即又是一小口,他就这样一点点的找寻着母亲的关爱,还有那仅存于心的温暖气息。

命运将他生命中的东西一件一件拿走,他像西西弗斯重复推起注定滚落的石头,加缪从中看到了生命力,看到了一种精神,可细伟不行,他彻底陷入命运的漩涡,成为奴隶。

回家,是细伟心中孱弱不确定的希望。一个律师对细伟说,“你认罪承认所有的孩子都是你杀的,你就可以回家了。”细伟临刑前最后的奢望是回到故土,回到中国。他被诱骗了,他妥协承认了。女记者曾说那些警察,他们只在乎是否有人替罪,她猜想利辉不是六个孩子的唯一的凶手。

最后,细伟在法庭上承认,字幕打出,1959年9月16日,细伟被执行枪决。而那位女记者在深度的报道中,保持着怀疑,和同情,她极富感伤地写下了一句,“我始终不清楚他究竟是一名凶手还是一名受害者。”

初识故事的轮廓时,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鲁迅先生的《药》,点叔看完之后,感受有点不太一样。《药》描写的是当时社会的民众麻木、愚昧令人痛心疾首。而这部电影反映的却是,因社会整体的漠视与凌辱之下,一个弱小灵魂的消亡。

如果你能够关注到这部电影,或许能发现国人关于“细伟”的一些细节,因为这部电影是泰国导演拍的,所以他是不会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

泰国人将这部电影称为《细伟》,在国内却翻译成“食人狂魔”,仅仅如此,这里面我们是不是能够解读一些,或者述说的人心不古。似乎没有人去在乎是否真的有一个食人狂魔的存在,他们只是需要有这样一个人顶着这样一个名号,让他们唏嘘,让他们吐槽和探讨。

或许,从泰国的另一部恐怖电影《厉鬼将映》,能窥探到这一劣根性。因为人们喜欢恐怖片,而导演为了去迎合,刻意地去营造真实的恐怖,最终演员为了达到效果毙了命,最终演员化成了厉鬼,将贪图“恐怖快感”的人全部杀死,在厉鬼行动前,厉鬼振聋发聩:“你们为什么就这么喜欢看我去死!”

别人的不幸是我们无聊的嚼头,太多人,不关心世界,不关心人类,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享乐和安生。这是细伟那个时代的悲剧,同样也是这样一个时代的悲剧。一切为了娱乐,娱乐至死。

对于段奕宏而言,军迷们喜欢称他是“团长”,影迷把他当做佳片的保障,行内人叫他是“戏妖”。“戏妖”是一种褒奖,但绝对不是仅仅指演什么像什么,它需要毫无保留地呈现剧本所诠释的角色,并且能够优雅从容的从角色中出来,不至于陷入失控。一张一弛,收放自如,这就是“戏妖”。

可是,在成为“戏妖”之前,段奕宏其实是一个体验派表演。作为恐怖片,剧组把血腥场景做的极其逼真。结果,杀孩子的戏份让段奕宏身心俱疲,精神不振、噩梦缠身,精神状况极差。“心魔”始终萦绕在他身上,因而,他化被动为主动,将段龙改名为段奕宏。

本文由十点影视铺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每一篇影评都有相应的影视资源(上映),并且,如果你有想看的影视,关注点赞,转发收藏,留言评论或者私信就可以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