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如何营造喜剧效果「发达之路如何完成的励志电影的喜剧效果塑造」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家电影院里,观众们的目光全都聚焦在银幕上,看着一个年轻人在办公室里心神不定地走来走去。
这个年轻人名叫本利,刚刚大学毕业的他不想像父母一样在小镇里虚度光阴,于是前往纽约寻找新的机会,在那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现实却十分恶劣。由于没有经验,本利很难找到工作,他只好在远房叔叔哈维的帮助下,在一家国际贸易集团做起了送信的底层员工,虽然只是一份卑微的工作,但是这让本利接触到了公司内部的一些内幕信息。
就在本利认为自己会一直在这份工作中打转时,一位高级主管突然离职,公司开始寻找新的人选。但是,本利发现这个职位并没有被及时填补,于是他便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他用办公室里的电话假扮成高级主管,并开始向下属们下达指令,按照自己的方式管理着整个公司。
在这个过程中,本利慢慢地摆脱了自己的底层身份,成为了整个公司的关键人物。他变得越来越自信,开始享受这个新的身份带来的权力和地位。
然而,好景不长,最终身份的事情败露了。本利被迫离开了公司,但是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他学会了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电影在故事中展现了现实的残酷,也展现了人类的进取心和智慧。整个故事充满了喜感和职场戏剧的情节,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理智的青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番成就的励志故事。
作为一部198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这部影片有着非常典型的时代色彩和旋律。
那么这个励志电影的喜剧效果塑造是如何完成的?
作为导演极力描绘的首要人物,主人公的形象必须深入人心。本利身上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都在向观众传递着一种深沉的情感。导演通过主人公的形象,巧妙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青年的职场打拼故事。
电影一开场首先吸引人注意力的就是它欢快的音乐节奏,充满着80年代现代都市电影的风格。而这欢快的轻松的音乐旋律,也帮助电影奠定了故事的基调。
本利出生在肯萨斯州,大学毕业后的他不想像父母一样留在小镇里平淡度日,于是决定到纽约去打拼。
可是本利上班第一天就被解雇,理由是本利缺乏工作经验。无可奈何的本利在母亲的告知下去求助了自己的一个远房叔叔哈维。
哈维是纽约一个国际贸易公司的CEO,他开始并不想搭理本利,本想找个理由打发他走,但是本利说道自己缺的就是一个机会,只要他得到一个机会,他什么都愿意做,哈维由本利的发言想到了自己找第一份工作的样子,最终他决定给本利打开一扇窗,安排他去收发室工作。
电影到此,主人公本利的形象已经初步确立——一位很有个性,敢想敢拼的青年人。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做一个底层的员工,大胆有想法的青年形象就鲜活了起来。
本利一开始进入公司的时候,看到公司的管理层们非常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对他作出回应。一旁的麦斯则表示,你不要和他们打招呼。
本利不解释,我们都是人,为什么我们不能打招呼。麦斯则回答道,他们不是人,他们是西装族。
简单的对话就反映出他们对待职场的不同态度,本利因为是新来的,加上他大胆的个性,还没有意识到职位的高低带来的差距,而已经是老员工的麦斯则对这些职场规则看的很清楚,认为管理层是动物园,没有人知道他们每天在干什么。而自己与他们永远不会有交集。
本利的性格在麦斯的衬托下也更显得他的大胆、热血,为他之后加班公司高管的故事情节奠定了基础。
并且,摄影角度的变化也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影片采用了靠拢和缩小镜头的手法和明亮的画面设置,帮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主角强烈的想要成功的愿望和野心。
如电影中本利和克里斯蒂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电影镜头对人物进行了由远及近的放大特写。对克里斯蒂的面部表情进行放大特写,这也是80年代进行突出表现的常用电影镜头角度。
此时电影的画面是从本利的视角出发点,他对眼前的这个女子一见钟情,甚至想入非非,凸显了本利的内心活动。
在展现主人公本利和薇拉之间的情感发展走向的时候,导演也时通过对薇拉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进行细节特写,通过她的一举一动暗示着附加太太薇拉的随性,不受拘束,二者也为钩吻展现薇拉父亲的经济实力雄厚做了铺垫。同时也预示着故事的发展趋势。
一天,当本利在做自己文件发放工作时,发现管理层的一个高管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职,而这个消息实际上他一个星期前就知道了,这也是收发室工作的特殊性质。
本利在机缘巧合之下接到了这个高管工位上的电话,便开始利用这中间的信息差,假扮高管财务经理的身份,每天一人分饰两角。
一边做着收发室小弟的文件发放的基层工作,一边假扮着管理者在高层之间周旋,斗智斗勇。
而本利这双重角色的转换,基本上都是在电梯里完成的。刚刚还是休闲随意的收发室小弟本利,转眼到电梯里快速换装,再出电梯就是一位西装革履的办公室经理。
而本利在角色变换的过程中,时间都是非常紧张,因此他的动作都是快速且夸张,常常要躲避被自己的老板看穿,也要躲避收发室老板的追赶,夸张而又幽默的场景,引得观众的心跟着他的动作一起紧张起来。
并且在事情紧张局势的发展中,音乐的渲染也尤为重要。
电影的主题曲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决不能或缺的表现形式,它是对电影 主题思想的重要表现,能够决定电影的情感基调,可以说,电影歌曲是整个电影音乐中的精华。
在本部电影中,歌曲I Burn for You,用于主角本利和克里斯蒂互相之间的浪漫场景描绘。
Riskin’a Romance歌曲中的旋律快速,与情节的流动和紧张气氛相呼应。
而与电影同名歌曲The Secret of My Success,由大卫弗罗斯特创作,作为终场曲目使用,以活力和积极的旋律传达出电影主题的最终目标,让观众为主角的成功喝彩。
这些音乐在电影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增强了角色的情感和表现出他们的性格特征,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
以一部名为《失落的岛屿》的电影为例:故事讲述了一支探险队前往一座神秘岛屿寻宝的冒险。
在这个故事中,自然环境是由茂密的热带雨林、险峻的山脉和未知的动植物组成的。这些自然环境给探险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比如穿越丛林、避开险恶的动物等等。
而社会环境则是由探险队成员互相之间的关系和背景构成的。每个队员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背景,比如主角是一位退役军人,而其他队员则是科学家、摄影师等等。
这些不同背景的人物在探险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对抗,也加速了故事的发展。
在电影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对比也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情节和节奏。比如,在通往宝藏的道路上,探险队面临了无数的挑战,比如跨越深渊、对抗恐怖的生物等等。
这些挑战不仅考验了探险队员的勇气和智慧,也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悬念。与此同时,每个人物的个性和背景也在探险的过程中逐渐展开,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关系和矛盾。
这些关系和矛盾加速了情节的发展,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动机。
在本片影片中,情境塑造依然运用的很好。例如收发室杂乱的办公室环境拥挤的座位与管理层宽敞的办公空间和柔软的沙发进行对比;
公司CEO哈维的家的宽敞舒适豪华与本利的狭小、简陋小出租房进行对比,突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差距,同时也花对比为故事的矛盾,身处在这两种有着巨大差距情境下的本利,一直不敢停歇,忙碌的进行着工作。
正如他在电影中的台词所说,“我有很多工作要做”。本利深知自己与理想的差距,他一直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出点成绩,因此一直不断努力着。
这对比的表现手法即形成了反差可以加强对人物的塑造,同时也利于突出矛盾主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此外,光和影的利用可以达到塑造情境的效果。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场景变换,让观众更清晰地感受到主角环境对他的影响。而通过快速和跳跃的剪辑方式,电影加快了它的节奏,让观众紧随主角的发展历程。
如故事发展到本利、哈维、克里斯蒂和薇拉私人外出参加宴会活动的时候,夜里四个人香菇想找自己的情人,整个画面因为时夜晚,所以光线比较暗,人物在黑暗中穿梭的光影变化再配上音乐的节奏,让观众不由得将自己带入到情境中去。
当灯打开的时候故事的发展也到了高潮,人物关系一下子清晰明了,色彩的敏感对比也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身的能力再加上一些运气,最终由基层的员工成为公司主管的励志故事,它无疑是20世纪美国梦的缩影。
在美国历史上,有很多人都追逐着“美国梦”,不断努力奋斗,最终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了传奇人物。爱迪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年轻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工匠学徒,但他刻苦钻研,发明了许多改变世界的发明,最终创立了通用电气公司,成为了美国工业的巨头。
与爱迪生一样,洛克菲勒、摩根、福特等人也都起家寒微,但他们不屈不挠,通过勤奋拼搏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时代在变,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孕育了新的“美国梦”偶像。比尔盖茨和谷歌三位创始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从年轻时就对计算机技术充满热情,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开创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商业帝国,成为了新时代的“美国梦”代表。
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拥有了“美国梦”的人们都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不断拼搏,最终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这就是“美国梦”的核心,激发人们不断向前,不断超越的梦想之光。
这类的电影有非常多,如《阿甘正传》,一 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不被公立学校接收,经常受人嘲笑和欺侮,然而在母亲的鼓励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他成为了一个大学生,橄榄球明星,越战英雄,乒乓明星,国会勋章获得者,甚至亿万富翁。
还有《当幸福来敲门》的加德纳,只有高中学历的加德纳把全部积蓄投资到骨密度扫描仪上,但是他在推销这种新型医疗器械时却屡屡碰壁,最后让他的生活难以为继,交不起房租而流离失所,没有付清停车罚单被拘留,拖欠孩子的托费遭人埋怨等等。
他费尽心思得到了在一家声名显赫的证券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他每天早早上班,乐观地拜访客户,争分夺秒学习,并且为了不耽误工作而又能腾出时间去接 、孩子,他不喝水来减少去厕所的时间,最终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勤恳的努力
以第一名的成绩赢得了这唯一一个被录用的名额,终于敲开了幸福之门。
还有电影《站在教室前》讲述了一个残疾人不懈追求最终实现梦想 的故事等等这些电影都是以美国梦为主题的代表性电影。
呼吁人们相信只要经过艰苦卓绝 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也是对美国精神文化的反映。
对于《发达之路》这部电影,人们比较有争议的是关于本利最终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是源于他依靠女性上位。
本利刚开始进入公司时接到了要送老板的太太回家的工作,而这位太太薇拉在回家路上抱怨自己婚后年老色衰,而丈夫却更加成熟迷人,还和女同事暧昧不清。而本利听到这些话后,就直言薇拉不仅不老而且非常美丽,本利凭借自己的高情商夸赞了薇拉,并引起了她的关注。
到达目的地后,薇拉邀请本利到家中做客,还邀请他一起游泳,最终引诱本利同她发生了关系。
事后本利得知自己眼前的这位太太正是自己的婶婶,叔叔戴维的妻子。并且,薇拉还表示她可以让自己的丈夫在工作上帮助本利,但是本利拒绝了。
并且本利之后喜欢上了公司的唯一的一位女高管克里斯蒂,克里斯蒂起初并不喜欢本例,甚至反感其总是反对自己的会议建议,但是慢慢地克里斯蒂发现了本利的过人之处,心生敬佩,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随着故事的发展,本利发现克里斯蒂和老板CEO戴维之间交往过。因此怀疑她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职位晋升,而本利和薇拉曾发生过关系的事情也被揭露
这四个人的复杂关系展开时将故事发展引向了高潮,而随着四个人之间关系的揭露,故事也接近了尾声。
而故事的结尾是薇拉凭借着自己对公司持股50.1%的控股权而获得了公司的话语权,并将举行公司会议的权力交给了本利。本利由此转变了自己原本被公司解雇的命运,在这个最终的结果上,确实是薇拉的股份和资金对事情的发展骑着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单独看本利在加班公司经历的两个礼拜期间,他凭借着自己的大胆想法和勇敢尝试,获得了自己的秘书,公司同事以及经薇拉介绍而认识的一些上流社会人士的认可。所以本利个人的工作能力在他能够获得失业了巨大进步中骑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正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被称为哈佛商学院推荐观看的电影的原因,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自身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和敢想敢做的魄力。
本部影片正是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的肢体语言塑造、人物的情境塑造,结合美国梦的文化背景才创作出了如此的一个励志的喜剧电影。
参考文献:
[1] 闫明.英美励志电影中人物塑造手法探析[J].电影文学,2013(21):33-34.
[2] 宫龙丹.电影音乐对电影的重要作用[J].芒种,2013(20):207-208.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