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店酒业「董店往亊电影放映员」

时间:2023-07-09 19:41:36阅读:908
改革开放前,乡村物质和文化生活都很匮乏,在文化生活方面,渴望公社电影队来乡下放一两场电影,这是当时人们唯一的企求。说来也难,那时董店公社有11个生产大队,公社电影队轮流放映,轮到每一个大队都要放上两三场…

改革开放前,乡村物质和文化生活都很匮乏,在文化生活方面,渴望公社电影队来乡下放一两场电影,这是当时人们唯一的企求。说来也难,那时董店公社有11个生产大队,公社电影队轮流放映,轮到每一个大队都要放上两三场,一般情况,一两个月巡回放映一次,就很不错了。大家在田间地头碰到大队干部下队指导生产,总是要问一句,公社放映员什么时侯来队里放电影,弄得领导也说不准。

数日之后,队长去大队开会回来,走到田间人们干活的地方,兴致勃勃地说,今天下午早收工,妇女提前回家做晚饭,今晚到隔壁队去看电影。霎时,田野一片欢腾,嘻笑声在田园的空气里震荡,向远方弥漫开去。

在夕阳的余辉里,隔壁生产队的土晒场的边缘埋上两根柱子,拉上幕布,场地不远处架起电影机,调准镜头,对着幕布,这就成了当时乡下喜闻乐见的“露天电影”。 夕阳还悬挂西天, 电影幕布还阳光闪闪, 附近村庄的老年人和小孩们的板凳就占据了晒场的视角最佳的中心位置, 那晚电影不是革命样板戏,而是抗美援朝战斗片《奇袭白虎团》。事后,大家在田头地角、饭后茶余议论了好久,并见证了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美帝国主义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巅扑不破的真理。

那时电影是乡村人唯一的文化娱乐生活,我居住的西垅大队,大队领导正在改变百姓多看电影,看好电影的愿望。不多久队长在大队开会回来又带给社员好消息,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大队用集体经济购回了一部电影放映机,物色了曾在部队担任过电影放映员的退伍复员回乡的谢富国为放映员,电影片子到县电影放映公司去拿,到生产队、学校等单位放映,只收片租,放映员由大队按标准劳力记工分。大家听后,一片欢腾,尤其小孩们边跑边喊,有电影看啰!有电影看啰!当时这个大队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自办的电影放影队被邻近大队效仿,以此活跃当时农村的文化生活。

从此岸到彼岸是转身,也是转化和巨变,在具体可闻的时代召唤里,在抽象隐秘的流逝中,召唤来了中国乡村新的面貌和姿态。时代进步,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农民逐步致富,电视、电话、手机走进了农家,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起来,促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年乡村电影放映员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曾经年轻的电影放映员也到了花甲之年,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按担任放映员的时间长短,每月发一定数量的养老补贴,让他们颐养天年。

作者:董四发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