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雇佣杀妻子,被反杀「2007年丈夫雇凶杀妻杀手看到目标人物后直接选择了报警」

时间:2023-07-09 13:22:05阅读:313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蓝雨编辑|S最近,一部名为《消失的她》的电影在国内火爆上映。电影中其中一…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蓝雨

编辑|S

最近,一部名为《消失的她》的电影在国内火爆上映。

电影中其中一个剧情是,由演员朱一龙饰演的丈夫何非,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最终杀害了已经怀孕的妻子李木子。

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爆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电影情节是由现实生活中很多真实的“雇凶杀妻案”改编而成的。

2007年,山东聊城就上演过这样一出阴谋:事业有成的小老板,竟然企图花20万雇凶杀害原配妻子。

好在“杀手”看到目标人物后动了恻隐之心,选择了报警。经过警方的不断调查,那位无辜的妻子才被解救了下来。

那么,这位老板为何要狠心杀妻呢?警方又是如何一步步破获案件的?

这一切还要从那通报警电话说起......

一通匿名报警电话

2007年1月29日上午,聊城市公安局刑警二大队忽然接到了一通报警电话:

“喂,公安局吗?聊城这几天要发生一起命案,一个南方老板打算制造一起交通事故,把一个女人撞死。”

接电话的是大队长梁警官,起初他并不完全相信会发生所谓的命案。

因为他从警多年,接到过太多恶作剧的虚假报警,但出于职业习惯,他还是询问对方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

“我听一个河南台前县的人说的,这事千真万确,我哪敢跟警察胡诌!”电话那头的男子信誓旦旦地说道。

而梁警官也意识到,这位男子所说的可能是实情,但当他询问受害人及杀人者的姓名时,男子却答不出来。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梁警官决定把这个报警的男子和“台前人”请到公安局来问个清楚。

当天下午三点,报警人刘先生和“台前人”来到了公安局,但“台前人”拒绝提供自己的姓名等信息。

梁警官以为他是怕被雇凶者报复,也就没有继续追问。

根据他的叙述,大约一个月前有个女人突然找到她,要他到聊城东方中学附近,撞死一个中年妇女。

事成之后,这个女人会给他20万佣金,但前提是必须用车将人撞死,伪装成掩人耳目的交通意外事故。

随后,“台前人”非常焦急地说:“她还专门买了一辆红色桑塔纳,打算在聊城外环路动手,你们要抓紧时间阻止!”

梁警官问他为何要“临阵倒戈”,他承认自己起初是打算挣这20万的,并且他的“雇主”带他去东方中学蹲点时见到了目标人物。

那人是一位中年妇女,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当时正骑着电动车送孩子上学。

看到这对母子他于心不忍,所以才决定向警方揭发这起阴谋。

莫不是一场恶作剧?

梁警官听后,心里当即有数了,但为了进一步了解有价值的线索,他故意对“台前人”说:

“你说的事有鼻子有眼,但却没有具体的人物信息,我怎么相信你呢?”

“台前人”一听立马急了,当场拿出电话联系他的“雇主”,电话里果然有一个女人约他次日下午到火车站碰面,还提到了佣金问题。

1月30日下午,“台前人”带着便衣干警赶到火车站,然而到了约定的时间,那个女人却迟迟没有出现。

“台前人”拿出手机拨打女人的电话,电话也一直提示对方关机。

正当警方纳闷的时候,“台前人”竟然也趁机溜走了。

留在火车站的公安干警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哭笑不得地自问自答:“难不成我们被人耍了?”

梁警官思考片刻,认为这事不简单,说不定警方已经打草惊蛇了。

于是他立即赶回公安局,根据“台前人”提供的“东方中学”和“红色桑塔纳”这两条线索进行排查。

身份可疑的女人

经过仔细排查,那个女人出现在了警方的视野。

此人名叫李月(化名),是个离异的女人,长期在山东济南生活,早年靠着开出租车谋生。

但最近两年李月就没有再工作了,大部分时间都混迹在麻将馆和茶馆。

针对这个线索,警方推断李月之所以开始游手好闲,无非有两种可能:

要么她找到了一个来快钱的营生,要么她找到了一个能挣钱的男人。

综合考虑整个案情之后,警方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这可能是一起有计划的谋杀案,你们把嫌疑人盯紧了,务必要找到受害人,确保她的安全!”聊城市公安局副局长韩明忠作出指示。

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警方只能先派人秘密监视李月的一举一动,希望能通过她找到那位被害人。

2月1日晚,负责盯梢的公安干警传回一条重要消息:李月驾驶着那辆红色桑塔纳,赶到了住在的聊城姐夫家里,姐夫名叫朱胜。

次日,李月再次驾驶那辆红色桑塔纳,载着姐夫朱胜到东方中学校门口停留了一会。

随后他们驾车离开,将车开到一个村庄附近,又接上了另外一个男人。

当时,他们把车停在半路上,三人在车里交谈了很长时间。

警方认为,李月已经放弃雇佣“台前人”了,开始让朱胜帮她重新寻找新的“杀手”。

通过调查,李月和朱胜见到的这个男人名叫朱泉,是她姐夫的同村发小。

“南方老板”雇凶杀人

正当警方断定李月就是这起谋杀案的主谋时,另一条重要线索出现了:

当天下午,李月驾驶红色桑塔纳赶到了济南机场,接到了一位“南方老板”,并且两人之间的举动非常亲密。

李月前脚找好“杀手”,这个“南方老板”就突然出现了,这事不简单!

根据此前调查的李月的经济状况来看,警方断定这个“南方老板”很有可能是她的情夫,也是这起谋杀案的主犯。

于是侦查人员立刻调查这个男人的身份,很快,这位“南方老板”的身份出来了:

此人名叫陈利,近几年一直在济南做钢材生意,此外,他并不是南方人,而是聊城本地人。

而所谓的“南方老板”,只是他给自己包装的虚假外壳。

到这里,警方已经把案情推断得八九不离十了。

既然陈利和李月之间是情人关系,而李月要杀害的对象是一名中年妇女,那么这名中年妇女很可能就是陈利的妻子!

为了印证这个推断,侦查人员立即开始调查陈利的社会关系。

这一调查,发现他的确有一位“人老珠黄”的妻子,以及一位正在东方中学就读的儿子,此外,他与妻子还育有一个女儿。

按理说,雇凶人找到了,受害人找到了,警方应该可以着手抓捕陈利和李月了。

但这时警方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关键证人“台前人”还没找到。

无奈之下, 警方只能做两手准备,一边继续跟踪陈利和李月等人,等待他们实施行动时现场抓捕,同时暗中保护还被蒙在鼓里的王香。

另一边,加派人手调查“台前人”的真实身份,试图找到他出面作证。

2月3日上午,侦查人员发现李月和陈利又突然出现在匡山汽车大世界,并且在那里买了一辆二手皮卡车。

提车之后,两人一路飞奔直接把车开到了聊城。

通过监听二人的通话,警方才知道这俩人打算把这辆车交给朱胜和朱泉。

然而当天朱泉和朱胜有事耽误了,未能接手皮卡车,陈利和李月只好暂时住在酒店。

此时警方断定,他们准备动手了,于是立即向上级部门申请实施抓捕。

2月4日上午,陈利和李月果然驾驶皮卡车离开了酒店,经过跟踪调查,警方发现他们在当地信用社往朱胜的信合卡里转入了10万元。

汇款后,皮卡车又一路飞驰赶到了冠县,在那里停留一会儿后,又返回了聊城火车站,陈利也在那里下了车。

而此时他们浑然不知,警方已经在火车站、东方中学门口等多个关键地点布控了大约40多位公安干警,只要“雇主”和“杀手”接头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警方上演瓮中捉鳖

当天下午2点左右,警方发现目标皮卡车和一辆红色面包车同时驶离火车站,面包车上坐着的很可能就是朱泉和朱胜。

果然,皮卡车走了一会儿后忽然找地方停了下来,红色面包车也紧随其后停了下来。

随后李月急匆匆下车,一头钻进了红色面包车。

“目标出现,行动!”刑警支队崔其峰政委一声令下,5辆埋伏在周围的警用车辆迅速冲上去,瞬间围住了红色面包车。

李月等人被这架势吓坏了,还不等他们开始反抗,就全部被制服了。

与此同时,另一队公安干警也抓住了提前下车的陈利。至此,这几个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

2月4日下午警方找到了王香,通知她丈夫被抓了,并把这起谋杀案的经过告诉了她。

起初王香似乎不太相信,但她看到警方拿出的铁证后,瞬间面色苍白,差点晕了过去。

看着眼前这个憔悴瘦弱的女人,民警们非常纳闷:

“这个无辜的女人与陈利夫妻一场,还为陈利生了一儿一女,要是过不下去大可以离婚,陈利为何要对结发妻子痛下杀手呢?”

为了弄清楚这一切,侦查人员立即提审了陈利等人,经过一番讯问,才知道事情真相。

原来,陈利和王香是同一个村里长大的,后来在家人的张罗下两人结为了夫妻。

婚后两人育有一儿一女,日子过得不温不火,陈利也开始做起了钢材生意。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陈利便让妻子辞职在家专门照顾孩子。

妻子王香原本就是个朴素的女人,再加上照顾两个孩子辛苦操劳,短短几年时间就苍老了很多。

每次陈利从外地出差回来,一看到土里土气、人老珠黄的妻子就无比嫌弃。

他想过跟妻子离婚,但又害怕因此破坏了自己的名声,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意。

后来在某个机缘之下,陈利认识了年轻靓丽的出租车司机李月,便和她鬼混在一起。

妻子王香知道此事后,与陈利大吵大闹了一番,争吵过后陈利眼不见心不烦,扭头就去了李月的住处。

一见到李月,陈利就开始对着她大倒苦水,甚至直言:“要是她死了就清净了!”

原本陈利说的只是气话,但李月却在其中嗅到了自己“扶正”的机会,于是她顺着陈利的话继续煽风点火。

说来扯去,两人竟然真的商量出了一起“交通意外”。

好在李月最初找到的“台前人”还有点良知,向警方揭发了这个阴谋,这才没有酿成悲剧。

恶人终有恶报

到这里,案情已经完全清晰了,但要想让陈利等人接受法律的制裁,还是需要找到“台前人”拿到直接证据。

于是侦查人员只能继续调查核实“台前人”的身份,但几个月过去了,这位神秘的关键人证还是杳无音讯。

正当警方焦头烂额之际,“台前人”终于在这年7月底又出现了。

然而颇具戏剧性的是,这位“台前人”竟然是一位在逃通缉犯。

梁警官等人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当时他到警局报案时死活不肯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后来又在火车站突然消失。

而他之所以能被找到,是因为再次犯案被哈尔滨警方抓获了。

几天后,聊城警方与哈尔滨警方取得联系,并派出了几位民警前往哈尔滨找“台前人”做了相关笔录。

2008年2月20日,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对这一案件进行判决:

判处陈利有期徒刑六年,判处李月有期徒刑六年,对从犯朱胜、朱泉的判决分别是4年、2年有期徒刑。

至于那个“台前人”,由于他既没有杀人想法,也没有杀人行动,并且有立功情节,因此检察院并没有对他提起诉讼。

至此,这个荒诞的“雇凶杀妻案”终于尘埃落定。

结语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

案件中的妻子王香虽然不是陈利心甘情愿迎娶的,但也和他相伴多年,并且为他生下了一双儿女。

如果夫妻两人真的感情到头了,大可以协商离婚,但陈利却选择了雇佣杀手杀害妻子。

这样的做法是残忍而又愚蠢的,而他最终为此锒铛入狱,可谓咎由自取!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