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影讯「先睹为快北海电影史话」
走在北海老街中段,游人们都会在一处铜质雕塑前驻足,对这尊外国人和他身边的电影放映机仔细打量一下,都会唤起人们的思索和遐想。
英国李惠莱医生
北海市,有着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由于北海有优良的港口,丰富的物产及宽阔的腹地,向来为帝国主义所垂涎。1876年,清政府和英帝国主义签订了《烟台条约》,北海便与宜昌、温州、芜湖、重庆同时辟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开埠之后。北海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社会结构。
北海市的早期电影,与港口的发展及外国宗教的传人有着密切的联系。1895年前后,英、法、德等国已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教堂、医院、商团等。1903年,英国传教士李惠莱(译音)医生夫妇来北海行医,带来当时
李医生正在放电影
世界最先进电影放映机,在北海放映无声电影。随后,在英国的基督教堂、法国的天主教堂亦相继放映电影,在宗教节日还对外放映电影。1917年以后,北海市开始有营业性质的影剧院。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前,北海相继有“靖海戏院”、“明园电影院”、“明殊电影院”、“中山戏院”、“同乐戏院”、“娱乐戏院”等影剧院营业放映,电影市场较为活跃。
北海市的电影事业是广西电影事业之最:广西最早的营业性电影放映,是1918年北海靖海戏院的电影售票放映;广西第一家发行股票集资筹建的电影院,是建于1952年初的北海人民戏院(属专业电影院);50年代初,北海人民戏院从香港购进的一部英制GK一21型35mm座机,是当时中南区仅有的3部(北海、广州、武汉)。
由此可以看出,北海在百余年前是多么的新潮和繁华。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