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评论「徐福新说」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真真假假、很难辨别真伪,“徐福东渡”就是其中之一,比较主流的说法如下:
方士徐福上书给嬴政,说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有神仙居住,徐福曾代嬴政求取长生不老的仙丹,但神仙说要看嬴政是否心诚,于是徐福带着神仙提出来的条件、前来面见嬴政。
见到嬴政后,徐福当着他的面、显露出一手神功,完全取得了嬴政的信任,嬴政答应了“神仙”的全部请求。
于是,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好的、足以度用三年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等,入海求仙,并有百工随行,当然,队伍里也少不了嬴政信任的太监随行。
巨舟出海后,徐福他们来到海上一处“平原广泽”的岛屿,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岛民友善,便“止王不来”,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不再回来了。
民间传说往往是真中有假、假中带真,并且以讹传讹的被神化、或是妖魔化了,徐福,历史上确有其人,下面是自然道墨家学派典籍中的记载:
秦国开始统一六国时,自然道墨家学派当时的“掌令”正是徐福,自然道墨家学派的典籍中、对他有详细的记载,却与传说完全不同,只能说“传说”中,捕风捉影、夸大臆想的成分站了九成以上,下面是徐福与“童男童女事件”的真相。
公元前228年,赵姬听闻赵国被灭,伤心之余、病情加剧,没过几天就驾崩了,嬴政给她谥号“帝太后”,然后嬴政就决定“名正言顺”的、以“孝”的名义,实施他早就策划好的一项计划:用数百名童男童女给赵姬殉葬!
这些童男、童女全是韩、赵两国的贵胄后裔,当初灭韩后,秦军屠杀了、被抓到的韩国所有贵族及他们12岁以上的子女,这些年幼的孩子、刽子手们也不忍心下手,就把他们全都带回了咸阳,这可让嬴政做了难,全杀了、名声必然受损,不杀,万一将来里面出来个狠角色,自己的子孙能守住这万世基业吗?
还是丞相李斯最了解嬴政的心思,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打消了秦始皇的顾虑,他下旨善待这些孩子,把他们集中在一处居住,并派专人看管、照顾他们,目的就是要用这些童男童女、将来给自己殉葬。
现在,正是假借“孝”的名义,把这些童男童女都给赵姬殉葬的好机会。
赵国被灭后,赵国贵胄的幼年孩童被押解到咸阳前,秦始皇要用韩、赵两国贵族子女给赵姬殉葬的消息泄露了,人殉,早就是历史的腐朽沉渣,嬴政倒行逆施、当然是天怒人怨,可秦国此时正如日中天,谁也改变不了嬴政的决定。
正在云游天下的自然道墨家学派“掌令”徐福,听说了这件事后,他觉得不能让嬴政的暴行得逞,于是他转而向咸阳而去。
嬴政希望长生不老,这是天下都知道的事情,徐福就准备从这方面下手。
嬴政生性多疑,但对方士特别信任,因为方士们给他进献的药丸,确实让他在后宫生龙活虎的……,既然这种药丸如此见效,那他们炼制的长生不老丹丸、必是同样有效的仙丹,只要嬴政还好好地活着,谁敢说这些长生不老的仙丹是假的?
墨家在春秋时期最盛,及至战国时期、天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在这种只讲拳头大的乱世,墨家是不可能跟任何一个诸侯国相抗衡的,于是渐显势微,但墨家“掌令”的身份,却是嬴政也不敢怠慢的。
徐福并没有一上来就说成仙之道,而是颂扬起嬴政气吞八荒、一统天下的壮举,他认为只有天下归于一统,百姓才能永远不再受到战火荼毒,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还是嬴政主动问起自然道的情况,徐福才说起自然道的修习者、目的就是修仙,这一下子引起了嬴政极大的兴趣,一再追问如何修习自然道,徐福告诉嬴政,自然道讲求以人为本、顺其自然、遵从天道,成仙的也不一定都是修习自然道的修炼者,只要能做到顺其自然、遵从天道,不再进行屠城之类的暴行,嬴政就算不修习《道德经》、一样可以成仙。
这番话嬴政是听进去了,自此以后,秦军就没有再进行战场以外的大规模杀戮了。
李斯是反对嬴政盲目追求长生不老的,自古以来、谁见过成仙的人?
所以,陪同接见徐福的丞相李斯,一开始就各种质疑、各种挑刺,嬴政虽然不满,可他也想看看徐福是否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是不是像儒家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人。
“李丞相!既然您认定我所言虚妄,……对!您确实没有直接这么说,可听话听音,贫道就在大王面前献个丑,卖弄一下雕虫小技。”徐福看着嬴政说道,嬴政当然想看个热闹,自然马上应允。
于是徐福将桌上的爵拿起来,里面还有刚倒的酒,他把酒爵递给李斯,让他端着酒爵、听嬴政的口令,嬴政一喊“启”,李斯就可以松手、任由酒爵落地。
“大王!请在我跟李丞相之间的地板上燃起六柱檀香。”徐福指着李斯的后背说道,嬴政一挥手,赵高马上带人按照徐福的指点、将燃着的檀香摆放好,大殿里没有一丝风,六柱清烟笔直的升了起来,徐福看向嬴政、示意可以开始了。
“启!”
李斯耍了一个小聪明,他并没有马上松手,而是故意延迟了几秒钟才松手。
李斯虽然只是动了几根手指,可经脉相连、他的背部还是有所显现的,早就准备好的徐福、连忙迅疾的挥出出一掌……夹带灵力的掌风、带动香烟飞向秦毅……
坐在李斯、徐福旁边的嬴政惊奇的发现,徐福拍出的掌风,带动着渺渺青烟,居然形成了一个小“龙卷风”,边前行、边迅速的自转,小“龙卷风”并没有撞上李斯的身体,而是绕过他、把落下的酒爵接住了……
酒爵在“龙卷风”的托负下、缓缓落向底板,最后,酒爵轻轻地落在了地板上、滴酒未洒……
嬴政被这一幕惊呆了……
徐福早就达到身心双修的境界了,灵力可以与意念结合,才能完成这个“雕虫小技”。
嬴政不仅答应将要用来殉葬的那几百童男童女,全部贡献给仙山上的神仙,以求换取“长生不老仙丹”,还额外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
临行时,嬴政才想起来问徐福从哪里入海,徐福高声回复到:“东海之滨燕地狼牙山!”
嬴政和李斯在于徐福交谈的时候,徐福自称山东琅琊郡人,琅琊郡有临海名山琅琊山,于是嬴政、李斯都过滤掉了“燕地”二字,以为徐福说的正是山东琅琊山。
秦灭齐、统一后,徐福再次来到咸阳,敬献以一枚可以延寿300岁的“仙丹”,他知道嬴政根本不会满足于延寿300年,他想要的是真正万事永存的“长生不老仙丹”,果然,嬴政主动提出来,把魏、楚、燕、齐各国俘虏的贵族童男童女,全部让徐福带走、敬献给神仙。
为了表示诚意,嬴政还把一些秦国宗室孩童、秦国罪犯人家的孩童,足足凑了3000之数。
另外,还提供了大量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等物资,并有百工随行,当然,队伍里也少不了嬴政信任的太监随行监视。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开始了统一六国后的第二次出巡,这次的方向是直接往东,他先到山东的泰山进行了封禅,之后就去了海滨的琅琊山,因为未见到返航的徐福、郁郁寡欢的离开了。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没休息多长时间,就急不可耐的开始了第三次出巡,秦始皇再次向东抵达芝罘岛,然后再次前往琅琊山,苦候几天后,无奈返转向西,经上党郡回到咸阳。
徐福一直在狼牙山的《清风观》等着嬴政,想要劝说嬴政遵从自然之道、爱惜民力,不要妄想长生不老,可惜,那个年代信息极其不通畅,致使他们无缘再见……
由于徐福说的“狼牙山”,被误解为“琅琊山”,徐福没能等到秦始皇,嬴政也没得到真正的“长生不老仙丹”,后来,不满半百就在巡游路途中死去。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