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后的战争「80年后的1942」
2022年,一个省会城市凭一己之力让一个80年前同样发生在河南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杀回排行榜。
1942年,山河破碎,战争,旱灾,蝗灾,迫使来自中原大地的百姓向西边逃去寻找庇佑,他们的目的地是陕西。
日军的战火蔓延在无辜的逃荒百姓身上,传教士的信仰在残破的肢体和圣经中崩塌。
“这里发生的一切,主知道吗?既然知道,他为什么不管?”
《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也看到了,在宏大的命运和无能为力面前,他所能做的只有拿起相机,让镜头代替噙满泪水的眼睛。狗在吃人,人也在吃人。当这些照片最终呈现在蒋介石的面前,是的,摔碎的茶杯是愤怒的宣泄。
“如果这几张照片发出去,我们就是置民众于不顾的独夫民贼!”
彼时富甲一方的东家在这场逃亡中失去了一切,最初失去车马粮食,而后失去母亲儿女,那个混乱中出生的婴儿是他身边最后的亲人,随着孩子在逃荒的路上被捂死,东家对生命的渴望终于消失殆尽,短短几十天,他已不再是那个最初说出“十年后我还是东家”的人。逃荒、然后活下去,变成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到达洛阳的时候,政府开始赈灾,扛着枪的卫兵却对他们说,政府规定的灾区是豫北和豫南,你们到了洛阳,就不是灾民了。
“那我怎么才是灾民?”
是东家对世道的不解。当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终于沿着铁路到达了陕西境内,看到的是人墙,是沙袋,是围栏拦住的路。
“开回去。”
是东家听到的指令,而这一次,卫兵枪里的子弹也真真正正落在了他们的脚前。
影片的最后,蒋介石问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河南死了多少人?
“一千零六十二人。”
80年后的今天,你会在新闻上看到,1942年夏到1943年春,受灾3000万人,死亡300万人。而这电影里的内容,你又会觉得那么熟悉。
悲观的人、在问这个世界为什么变得这样的人,世界本就这样。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