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后悔「误杀李连杰从虔诚信徒到被佛拒之门外一念之间忏悔一生」

时间:2023-07-08 21:33:34阅读:1814
电影《误杀》热映,其中也伴随着许多疑点和细思极恐的细节。在高超的蒙太奇作案手法下,导演更是运用了许多细节暗示,刻画出了人性。01 菩提花开,人面佛心男主人公李连杰,一直都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作为老板他会…
  • 剧情 爱情
  • 茱丽叶特·斯蒂文森马克斯·冯·西多 鲁特格尔·哈尔PriyaDarshini

电影《误杀》热映,其中也伴随着许多疑点和细思极恐的细节。

在高超的蒙太奇作案手法下,导演更是运用了许多细节暗示,刻画出了人性。

01 菩提花开,人面佛心

男主人公李连杰,一直都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

作为老板他会体会客户的情况而不给客户断网,街坊邻居对他的评价也一直是个好人。

作为父亲虽然没什么文化,不被大女儿理解,却还是默默关心着家庭。

电影中也多次提到他人对李连杰的评价,说他是好人,不可能是杀人犯。

可是在观众眼中的上帝视角,清楚地知道一切。

这种鲜明的对比,便是凸显出他又善及恶的过程。

我一直相信人性本善,他本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父亲,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一切。

李连杰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布施时也曾得到祝福。

在他眼中他相信善有善报,可是素察的死,让他感受到了绝望。

之前得罪过瘦警察,他也体会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公平。

可是素察是警察局局长的儿子,他知道如果报警连坐牢的机会都没有。

他为了保护妻子女儿,只能选择进行这次犯罪。

他本是善良的化身,人面佛心,却终究是世俗的受害者,只能选择随波逐流。

02 恶由心生,不复光明

李连杰在转移"尸体"时,或许已经发现素察只是吞舌现象,而并没有死。

或许这是苍天给他的一次机会,可是他还是没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或许因为之前的种种已经激发出了他内心的邪恶。

小女儿在吃饭时不停地用叉子刮着桌子,这种声音或许让李连杰心烦意乱。

但是这可能就暗示着素察在棺材内的苦苦哀求和挣扎,但是他们继续选择了杀戮。

李连杰是好人吗?

他杀害了一个生命,显然不算。

可他是坏人吗?

他只是为了保护妻女,他知道就算素察没死被救活了。

以议员夫妇的作风,又怎么能放过他们一家?更何况自己的女儿已经被素察糟蹋了,是他的存在让他们一家从天堂到地狱,他又怎么能放下?

他在杀人的时候,脑海中也一定闪现过佛祖的面庞,也可能会浮现出僧人的话语。

可是世间一切美好的画面,都在他用土掩埋的时候分崩离析了。

善恶就在一瞬间,在他选择要继续杀人的时候,他就已经走向深渊。

03 细微之处,尽是人性阴暗

影片中有许多细节暗示。

比如被恶警开枪打死的羊,后来又出现在棺材中。那只羊或许只是一个暗示,暗示着这一切的罪行都是从警察(权势)的滥用开始的。

那只羊就是牺牲品,和李连杰一家一起扮演着这个可怜的角色。

在泰拳场的表演,同样也是暗示着母女的命运。镜头交接时的转换,也扣人心弦。而吞舌现象的出现,也是素察的命运。

这次重大的选择,让李连杰彻底选择了恶,也让他开始策划那场精心的不正常证明。

而联系起忏悔塔的故事,也是对李连杰家发生的悲剧的暗示。错误的一方是君王(素察),可是被连累的却是无辜的人。

而忏悔二字,也表达出李连杰的心声。

他怎么能看着暴乱因自己而发生,看着下台的议员夫妇无助的哀求,看着自己的妻女每天活在阴霾中心惊胆战?

片头的小故事和彩蛋也算是一个细节描写之处,越狱是为了逃出囚牢,而自首又何尝不是呢?

只有自首他才能安心,才能重新拾起内心那片善良的净土。也只有这样,他回忆起过去才能问心无愧。

影片中引用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台词:

"这些高墙还真是有点意思。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对它就习惯了。等相当的时间过去后,你还会依赖它。"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李连杰自首或许也是有私心的,那就是利用围墙来保护自己。

在将一切托盘而出之后,为了不被报复,只能依靠那围墙来保护自己,更是依靠那围墙来让自己原谅自己。

那只羊便是李连杰内心的象征,从他挨了一枪开始,他就不可能再拥有如此洁白无瑕的毛发。

被鲜血染红的,还有他内心的那片净土。

而他的生命,被他人牢牢地牵制在手中,只能像那只羊一般倒下。

而在最后他再次看到了羊奔跑,或许也暗示着他早已放下一切。心中没了杂念,再次走向了善良的一方。

04 孩子本纯洁,何处惹尘埃

孩子本应该是最善良最纯洁的化身,他们才应该是人间最纯粹的东西,才应该是绝对的善。

可是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也会有恶念的产生。

小女儿在影片开始一直都是天真善良的形象,与父母的互动也将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后来她也学会了说谎,将七十分的试卷改成一百分。

李连杰没有选择戳破,而是去给她买琴。可是从那一刻开始,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去自首的决心了。

他不想让女儿在说了一个大谎之后变得天真不复。所以他选择以自己为榜样,只想终端这样的恶意。

小女儿在这场"误杀"中,更像是扮演着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看着妈妈和姐姐杀人,又看着他们埋下罪证,甚至看着父亲灵活的设计那场不正常证明。

在警察局冷静的按照父亲设计的剧本去表演,这些种种都是对他心灵巨大的冲击。

可是她没有选择哭闹,可能只是因为年龄小不懂事。

可是看着父亲被殴打之后,她才在女警察局长的威逼利诱之下选择说出真相。

在她以为只要说出去就能结束一切,就能使家人不再挨打时,在她以为只要说出来就会在后院那座坟墓中出现那面目全非的尸体时,她发现自己再次被骗了。

父亲早就将那尸体转移了,瞒着她们所有人。

她或许隐隐约约会察觉到父亲的用心,可是她也能深刻的体会到被欺骗的滋味。

在挖开发现没有尸体时,妻子也对李连杰投向了意味深长的一眼。

这一眼包含着好奇,带着一些被隐瞒的责怪。

甚至有些恐惧:自己朝夕相处这么多年善良顾家的丈夫,怎么会将这场骗局做到如此细致的地步呢?

难道他真的是一个恶魔吗?或许在他的妻女心中,那一刻便有了答案。

05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一念之间,害了一个无辜的女孩,让她本纯洁的心灵有了污垢;

一念之间,毁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更搞垮了两个本该在社会顶层的精英;

一念之间,可以选择说出真相,一念之间也可以选择道歉与忏悔;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沉重的话题。

千年来无数学者为之争论,可是或许善恶本就在一瞬间。

李连杰选择杀害素察,保护家人安全。这究竟是恶还是善?怕是也不好再下定论了。

在影片的尾声,记者询问到曾经力挺李连杰的好友。问他对李连杰的看法,而那人只是给了观众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个笑容留给我们无尽的想象。

或许它包含着对李连杰的失望;包含着被欺骗的懊恼;包含着对世道的慨叹;或许还包含着对他们一家悲惨遭遇的同情;也包含着对"恶人"李连杰的不屑一顾。

06 为时已晚,忏悔无用

影片一直围绕着忏悔这个主题。

人总是不停地为我们做错的事情道歉,可是在下次我们依然会继续走着错误的路,不停地道歉,不停地错误。

大女儿终于给父亲道歉了,为自己曾经轻视父亲,不尊重父母的蛮狠态度。

可是一切已经晚了,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再多的忏悔也换不来曾经平安快乐的家庭团聚。

议员夫妇也给李连杰道歉了,可是一切为时已晚。素察已经死了,大女儿也已经被侵犯了,一切都不可能从头再来。

如若在素察戳瞎别人眼睛时,他们夫妇二人可以对素察进行一场教育。

让他认清是非,或许就不会发生种种悲剧。

李连杰也在忏悔。他对议员夫妇忏悔,对不明真相的普通群众忏悔,更是对自己忏悔,对那些相信自己善良的人忏悔,对曾经的自己忏悔。

可是忏悔无用,时间不能重来,唯一的救赎便是用余生去弥补罪恶。

有人说李连杰最后越狱了,可是我想他并没有。

这样一来自首便没有了价值,他也无法完成那场灵魂的赎罪。

他是佛教信徒,可最终因自己做的恶被"佛"拒之门外。他自首在监狱中度过,本就是为了忏悔与赎罪,他又怎么可能再次走上那条错误的道路呢?

只是他知道,忏悔并没有用。

于是才会在影片的最后留下那荒诞中带着自嘲的微笑,因为一切都已经发生过了,又能怎么样呢?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