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 李连杰「继谭妈妈后李连杰也遭网暴央媒不止于一封了事要一查到底」

时间:2023-07-08 17:50:27阅读:4519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后,网爆越演越烈.近日,江歌妈妈在个人社交平台连发三条信息,让媒体和网暴者离谭爸爸远一些,武汉谭爸爸要活下去,为逝世的谭妈妈和子讨一个说法。随后继谭妈妈后,武…
  •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与李保田…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后,网爆越演越烈.

近日,江歌妈妈在个人社交平台连发三条信息,让媒体和网暴者离谭爸爸远一些,武汉谭爸爸要活下去,为逝世的谭妈妈和子讨一个说法。

随后继谭妈妈后,武术明星李连杰也沦为攻击对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似乎只剩下嘴巴,而失去了怜悯之心。

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如此迅速传播,以至于一个人的言论轻而易举就能成为他人攻击的武器。平

台上的每一个字眼,都可能是一柄锋利的刀,割伤他人,在这些文字背后,是缺乏同理心的人性之恶。

伤害无处不在,而网友们所知的真相却往往只有一面之词。

一个人的悲痛,化为流言;一个人的失误,招致谩骂。

一位母亲跳楼身亡,一位武术巨匠遭受谩骂,这些事件背后所展现的,究竟是什么?

在键盘敲击的音符中,仿佛人性正一点点消逝。

那些禽兽般的言论,是否就代表了人性的全部?

生命如此脆弱,人性却也同样脆弱,法律是否真的能够挽回事态,惩治恶意?

谭妈妈被网爆跳楼自尽

5月23日中午,7岁的谭同学在武汉弘桥小学校园内玩耍。

一名四年级的男性班主任刘老师准备开车去校外参加培训,他启动汽车,没有看见谭同学,导致将他撞倒在地。

第一次撞倒之后,刘老师并未停车查看,继续行驶,造成对谭同学的二次碾压。

谭同学受重伤,被送医后不治身亡。

出事后,学校提出90万元赔偿,但谭妈妈悲痛欲绝拒绝接受,她要的只是肇事者和学校的道歉,而不是钱。

5月25日,谭妈妈及学校师生和记者微博发布事发经过,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与热议。

有人同情谭妈妈,但也有人抓住机会进行人身攻击。

他们对谭妈妈的外貌,穿着,表情,动机等做出种种恶意揣测,或阴阳怪气,导致谭妈妈成为舆论攻击的对象。

在失去儿子之痛与网络暴力的双重打击下,谭妈妈情绪崩溃。

6月2日,谭妈妈从家中24楼墙上跳下,不治身亡,这起事件震惊社会。

它不仅展现了网络暴力的危害,也反映了人性中一些阴暗的一面。

一位母亲的悲痛竟未能打动部分网友的同情心,令人痛心。

谭妈妈生前曾表示,她要的只是一个道歉,而网络暴力却夺去了她的生命。

李连杰遭遇网暴

跟随着谭妈妈的事件,60多岁的武术巨匠李连杰也遭受了网络暴力的攻击。

代言一款手游重回大众视线的李连杰,无论是面容的衰老,还是国籍的变更,都成为了键盘侠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作为公众人物,李连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使他更容易成为谩骂的目标。

李连杰近年来面容产生较大变化,这引起了网友的议论,但事实上这并非因为整容,而是由于生病所致。

2018年,李连杰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他患有一种名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疾病,这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会对肌肉组织造成慢性损伤。

这种病症除造成面部肌肉松弛外,还会导致其他器官肌肉出现萎缩。此病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它造成的面部变化并非李连杰的过错。

李连杰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注定要老去,要衰老,要面临各种病痛的考验”,他也明白自己的面容难以逃脱这般命运,乐观面对。

网友们对李连杰的攻击毫不留情:一个连自己的祖国和原配夫人都抛弃的人,人品会好吗?

面部轮廓的变化被夸大解读为整容,而国籍的变更则被视为“为了钱什么都可以做”。

这些评价不仅粗暴,更是对李连杰的诋毁。

李连杰面容的变化,是病症侵蚀造成,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宿命。反观李连杰在疾病面前展现出来的勇气与品格,却是彰显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最好方式。

李连杰曾经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凭借《《少林寺》、《黄飞鸿》等电影剧走红全球华人社会,将中国功夫推上世界舞台,成为广受华人喜爱的武打巨星。

2009年,他将影视生涯鼎盛时期所得捐献给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他不仅在银幕上扮演英雄,更在现实中展现出帮扶弱者的品质。

一个公众人物也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同样有着人之常情。

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然而理性与同理心却似乎不足以跟上其速度。

攻击与谩骂如此简单而理所当然,我们却忽视了其中的危险。

事实上,它正一步步蚕食着这个社会的道德观念,就如泛滥成灾的网络暴力一样。

央媒呼吁严惩网络暴力

前一段时间一位名叫郑灵华的女孩遭遇网暴离世。

她1999年出生,2022年7月,带着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去看望84岁生病卧床的爷爷,将这一幕拍成照片发到社交平台。照片中,她留着粉色中长发。

这条帖子让郑灵华遭受网友攻击,称她是“陪酒女”“夜店舞女”“不正经”。

还有人盗用她照片牟利,编造“老人带病考取研究生,还娶了小姑娘”的谣言。

郑灵华不明白,她只是染了粉色头发,化一化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什么就莫名其妙被造谣。

她曾试图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然而还是无法承受网络谣言和语言暴力而选择了结束生命。

类似案例并不鲜见。

2021年12月,15岁的刘学州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寻亲信息,辗转找到亲生父母。

由于他的人生遭遇令人同情,寻亲过程离奇,一直受到网友关注。

然而认亲后,他发现父母各自成家,他成为双方难以接纳的难题,遭生母拉黑微信。

刘学州后在网上公开与生母的电话录音,生母恼羞成怒指责他寻找亲生父母只不过是为了金钱和房产。

霎时不明真相的网友,心存恶意的网暴者涌向刘学州。

2022年1月24日,刘学州在海南三亚发布7000字遗书后自尽。

遗书详细叙述他15年来的遭遇,还原艰辛的寻亲经历,以及网友无情攻击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

刘学州的舅妈表示,从2022年1月17日生母责骂他开始,大量网友便向他发出侮辱信息,自媒体也相继发布类似内容。

她认为,刘学州是在密集的网络暴力中自杀,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而“真话哥”与“暖心姐姐”曾拥有数万、上百万粉丝的博主,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他们在刘学州自杀前,利用自己大V的号召力,胡编乱造,带节奏,网爆刘学州。

“真话哥”曾发布视频说,刘学州抛弃养父母去寻亲,嫌贫爱富。

而刘学州养父母家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是空巢老人,无人赡养。暖心姐姐"曾在刘学州社交账号下评论,指责他不善良、有心机。

2022年初,“真话哥”与“暖心姐姐”遭到大批网友投诉后,被平台封号。

“真话哥”与"暖心姐姐"等网暴者一直没有道歉。

2月13日,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

刘学州亲属表示,希望通过这个诉讼,让网暴者付出法律的代价。

与谭妈妈和郑灵华一样,刘学州也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寻亲本应是寻找失散多年亲人的快乐时刻,却成为他人攻击的理由。生母的一句质疑,竟能引发如此巨大的轰动,最后夺去一个少年的生命。

这些案例背后,是网络时代阴暗的一面。

信息传播极快,攻击与谩骂却似乎更简单,在众口铄金中,真相与理性消失殆尽。

一条微博或一张自拍照,便足以让一个人成为攻击对象,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最终选择自我了结。

网络暴力已经泛滥成灾,它蚕食社会的同理心,摧毁生命的价值。

面对网络暴力泛滥,央视等媒体纷纷发声,呼吁采取严惩措施。

“面对日益泛滥的网络暴力,我们不能止于‘一封了之’,更要一查到底。”

江歌妈妈直面网爆

江歌妈妈江秋莲,在面对丧女之痛时,勇敢地站出来,面对网络暴力,正面应对任何流言蜚语。

她的坚韧,值得我们敬佩。

这也是一个榜样,告诉我们,面对网络暴力,我们不能沉默,要勇敢地站出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1894天,女儿江歌离世后,5年来江歌妈妈一直坚持为女儿讨回公道。江秋莲母亲终于等来法院的正义判决。

1月10日,法院判定刘暖曦侵犯江歌生命权,责令其赔偿69.6万元。这一判决,为持续5年之久的江歌案画上了句号。

江歌妈妈经历了人生最深重的打击,丧失独生女儿,而在最痛苦的时候,她还要面对网友的各种流言与攻击。

然而,江歌妈妈并没有选择沉默,她勇敢地站出来,在各大平台发声,捍卫女儿,也捍卫自己。

而69.6万元的赔偿款,江歌妈妈选择全部捐出,用以帮助其他需要的孩子,这是一个令人动容的善举。

作为母亲,她理应在胜判后得到经济补偿,藉以缓解长久以来的痛苦。但她却舍我其谁,把赔款全部捐出,给更需要的人带去帮助。

她的坚忍不拔,让我们见证了母爱的力量。

江歌妈妈证明给我们,面对网络暴力,我们不应沉默。

只有勇敢站出来,才能阻止谣言的传播,才能守护真相。

而江歌案的赔偿款,江歌妈妈选择全部捐出,这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善举。

在自己承受巨大伤痛的时刻,她依然没有忘记关怀他人,特别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这份善良与大爱,值得我们学习。

互联网普及带给我们什么?

根据CNNIC最新报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75.6%,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网民使用习惯逐渐养成。

然而,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CNNIC报告显示,我国网络举报数量高达1.72亿件,网络暴力频发。

这反映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后,公民素质与教育水平并未跟上。

我们生活在这个数字时代,热衷于发表自己的"热点观点",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

然而在这茫茫网海之中,我们是否曾真正理解过别人的疾苦?是否曾为陌生人的遭遇而动容?

江歌妈妈的坚韧,让我们见识到了母爱的伟大,但同时,也令人扼腕,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会有人在深重的伤痛之下,还要忍受无端的攻击?

刘学州用短暂的15年人生,证明了善与恶。

理应是喜事的寻亲,却演变成网友攻击的导火索,最后成为他离世的理由。

而真相仍被隐藏在电话录音与7000字遗书之中,迟迟未见天日。

谭妈妈和谭同学离世,又是几个家庭的破碎。

我们习惯轻信,却不求真相,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我们总说要更理性,要学会同理心。

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只愈发戾气,却不会体谅。

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之际,我们也在疏离人性,忽视生命之真谛,漠视他人之苦痛。

结语

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已来临,新技术层出不穷。但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基于社会整体的进步。

我国13亿多人口的素质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在互联网快速成长的今天,公民素质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我国受教育人口占比不高,仅有9.9%的人口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公民整体教育水平与道德素养还较为缺失。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反而加速了谣言、网络暴力等负面信息的扩散,进一步消弱社会的理性与同理心。

法律或许能够起到威慑作用,但真正扭转局面,还需道德教育。

需要我们每个人理性思考,学会同情,学会宽容,拒绝参与网络暴力。

如果不能为生者带来欢乐,至少不再增添伤痛,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起码该做的事。

互联网时代下,网暴之殇,何时休?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