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李嘉诚「别了李嘉诚」
定了,是时候和李嘉诚说再见了。
当初那个被一些人,推崇成业界神话,并且因此引起一系列争议的李嘉诚,终于可以随着近期的一系列逐渐走向定论的乱局,逐渐清晰。
有句电影台词,叫做"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这些年来,人们对这句奇怪台词的含义,各有各的见解,但是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命运是个圈,兜兜转转,往往还在终点。
1
根据多家媒体今日报道,英国大媒体《每日电讯报》曝出最新消息,英国方面将在未来两周,和美国就经贸问题展开谈判。
眼下美总统正在印度,不出意料,这次美印的谈判的重头,依然会放在前段时间引发两国争端的经贸问题上,英国身为和印度关系密切的国家吗,在此时加入美国的全球经贸战略大棋盘,用意不言自明。
故此报道也直接点出了,英国想借这次谈判,对美国施压。
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欧盟同样在摩拳擦掌,积极准备和英国开撕,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各方正准备在谈判开始前,让欧盟力量"更强硬"。
布鲁塞尔方面更是警告,过多的摆脱欧盟规则,将会导致其失去欧洲市场准入机遇。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给出一个定论,如果说在脱欧刚刚发生时,英国与欧盟是否会全面决裂尚无定论,如今美,英,欧三家之间的全面"混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
脱欧的损失究竟会有多大?
你肥叔曾在前文介绍过一个奇特的现象,叫做"民粹逆化",也就是社会精英在诸多宏观局势的判断上,似乎还没有普罗大众的观点,更具有全面性和启发性。
这种例子在脱欧,甚至是美总统当选问题上,都有很好的体现,你敢相信多少数据专家,政经专家对2016年美国大选的判断,居然还没有一群键盘网民准确吗?
英国脱欧亦是如此,脱欧早期,西方精英层普遍对脱欧后的经济走向看好,认为双方合作结构很难完全破坏,但是这两年的情况,则是完全变了。
就在不久前,穆迪还表示英国脱欧会导致其经济结构走弱,并且导致债券担保出现问题。
、
在英国政府迫于公众压力,发布的脱欧内部评估《黄鹀行动》中,更是明确点出,硬脱欧可能会带来巨大空幻,并且导致英国金融,运输等行业遭到重大打击。
就是说即便是英国精英层,也早已意识到脱欧背后的严重问题。
3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重新看待李嘉诚对英国15年布局,是不是更加有趣?
坊间之所以有观点,认为李嘉诚的投资是正确的,无非基于两种理论:
1 英国可以借助大基建拉动经济,届时李嘉诚重点布局的基建领域,可以得到回报。
2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英欧关系不会全面崩盘,故此投资容错率较高。
嘿嘿,但是结果如何?
大基建限于产能困局难以拉升,美欧两家也早已闹得不可开交,一切似乎都在超出人们的反应。
我们总有一种微妙的名人崇拜感,认为精英意味着正确,但从从未想过精英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别了。李嘉诚。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