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这么难改编为什么李安还是要把它拍成电影

时间:2023-07-08 07:14:52阅读:3268
试想一下,如果你遭遇海难,货轮倾覆,同伴全部葬身大海,唯独你自己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你终于爬上救生小船,惊魂甫定地想要喘口气时,猛地发现船的尾部,赫然矗立着一只凶性毕露的孟加拉猛虎。你不自觉地屏住呼吸…
  •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与李保田…

试想一下,如果你遭遇海难,货轮倾覆,同伴全部葬身大海,唯独你自己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当你终于爬上救生小船,惊魂甫定地想要喘口气时,猛地发现船的尾部,赫然矗立着一只凶性毕露的孟加拉猛虎。你不自觉地屏住呼吸,与这只庞然大物对峙着,在太平洋的惊涛骇浪中漂流。

这时候,你的脑子飞速运转,并很快设想出几种逃生方案:

一、把他推下救生艇。

二、用六支吗啡注射器杀死他。

三、用所有能找得到的武器袭击他。

四、勒死他。

五、毒死他,烧死他,电死他。

六、发动一场消耗战。

但是最终你将这几种方案一一否决。在漂流的过程中,你们学习如何共存,人与虎建立起一种奇特的关系,这只猛虎逐渐成为你重返人世最好的战友和最大的希望……

这个奇幻的故事便来源于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著名导演李安看中了这个故事,将它拍成电影,并凭借这部电影斩获了2013年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等四大奖项,票房、口碑都十分惊人。

1故事这么难改编,为什么李安还是要把它拍成电影?

其实一开始,李安是十分犹豫的。

在他看来,“我深爱这个故事,曾经觉得它是没法拍成电影的,因为它的内容是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故事最难改编的部分也是最好的部分,什么是精神力量,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神。”

所幸,几经思考,他还是下定决心克服困难,把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我决定接受挑战,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我阅读的感动。”

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插图

有段时间,扬·马特尔文思枯竭,他只好离开加拿大前往印度寻找灵感。幸运的是,他在“印度咖啡馆”里遇见了一位当地老人,老人对他说:“我有一个故事,它能让你相信上帝”。而这个故事就是后来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Pi》)。

事实上,《少年Pi》一开始其实并不畅销。非常不幸,这本书首次出版是在2001年9月11日,那一天发生的巨大悲剧使得这部加拿大小说很轻易地被公众忽略了。

好在,是金子总会发光。随后的日子里,这本书逐渐浮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好评不断,2002年获得了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布克奖。

再到2005年,译林出版社首次引进出版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中文简体版。

不同版本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封面

再后来,导演李安把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李安这样称赞扬•马特尔:“(他)使得东西方文明以兼容并蓄的方式存在于文字中。”

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评价这本书是“对上帝之存在的优雅证明,完美展示了故事的力量”。

也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理查德·帕克。它会在危难的时候,咆哮出柙,眈眈向人,却又与人相依为命。”

评论家们惊叹于扬·马特尔奇幻的想象力:“化不可能为可能。它把文学的想象力推到了另一个新的前沿,既奇幻、怪诞,但又天真、写实,饶富深意。少年的奇幻旅程,最后变成了令人赞叹的阅读之旅!”

“许多年来最奇特然而也是最容易读的一部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将奇谈、寓言和道德故事糅合在了一起。”《经济学人》如是说。

作者:(加拿大)扬·马特尔

绘图:(克罗地亚)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

译者:姚媛

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就在最近,译林出版社首次推出《少年Pi的奇幻漂流》精装绘图珍藏版,并采用外版最新封面。在这个版本中,欧洲插画名家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以“罕见的优美画风”精心绘制数十幅全彩插图,呈现精致文学质感。这个版本是你收藏的最佳选择!

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插图

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插图

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插图

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插图

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插图

2我为人类写作,以谈论动物的方式

扬•马特尔的故事里,总有动物的形象。如同《少年pi》中的老虎一样,在其后出版的《标本师的魔幻剧本》(以下简称《标本师》)里,依然有动物的身影,也依然充满着魔幻的想象。

小说的主人公亨利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在新书创作受挫后,他来到另一座城市,偶遇标本师亨利,两人共同开始创作新的剧本。剧本的主角是一只驴子与一只红吼猴——碧翠丝与维吉尔,悬念迭起的故事由此展开……

作者:(加拿大)扬·马特尔 著

译者:郭国良、高淑贤 译

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为什么要写动物呢?

就像扬•马特尔说的:“动物是非常丰富的文学工具。一种动物,尤其是一种野生动物,是一个极佳的隐喻。当下很少有小说家在他们的故事中使用动物做主角。我们已经将野生动物驱出了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艺术。因此,我感到使用动物来创作小说这种手法的空间更宽敞。我喜欢。但是,我并不是为动物写作,恰恰相反,我为我们自己、为人类写作,以谈论动物的方式。”

如果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个让人产生信仰的故事,那么《标本师的魔幻剧本》从某种程度来说则是在粉碎人们的信仰。

故事是关于大屠杀和人类残酷欲望的完美寓言,情节从灿烂到黑暗。主人公面临生存、死亡、威胁生命的暴力、恐惧与救赎等种种惨境与难题。碧翠丝与维吉尔身陷恐怖之中,目睹毫无人性的虐杀事件最终亦被残忍杀害。而杀人者却能轻易改头换面,试图诠释历史。

故事的最后,扬•马特尔毫不留情,给出13个生存游戏,让人在极端情境下无比艰难地进行伦理抉择,堪称人类道德和价值的极限考验。

3《少年Pi》和《标本师》之前“生存”早已是故事主题

扬·马特尔的故事主题总是离不开“生存”这一话题,《少年Pi的奇幻漂流》说的是海上生存,《标本师的魔幻剧本》说的是在“大屠杀”中生存。早在两部小说创作之前,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赫尔辛基罗卡曼迪欧家族背后的真相》就已经凸显了这个主题。

小说集收录了四个短篇故事,除了篇名一个比一个长之外(小编和同事们曾经玩过一个“谁能一口报出书名”的游戏,结果小编输了),故事的主题都与生存有关,关乎毁灭与创造,战争与音乐,死亡与人性,回忆与现实。

作者:(加拿大)扬·马特尔

译者:郭国良

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主打篇目《赫尔辛基罗卡曼迪欧家族背后的真相》的主人公名叫保罗,本处于大好青春的年华,却被突如其来的艾滋病彻底打乱。面对如此病魔,如何在绝望中生存是保罗以及他的家人、身为朋友的“我”都要面对的问题。

为了让保罗有事可做,“我”从《十日谈》中寻得灵感,与保罗开始了一场20世纪的《一千零一夜》,从1901年开始选取对应年份的大事记为背景,为罗卡曼迪欧一家创作故事,小说在一段年度大事、一段“我”与保罗及其家人的互动之间交错进行。

保罗的故事随着病情的加重,总是离不开战争、杀戮、死亡;“我”为了消减保罗无下限的消极情绪,努力选取创造、突破、发现等美好的事件。两类故事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步步揭示如何在绝望中生存的那种煎熬。

故事里,扬•马特尔对于“存在”与“永恒”进行多方面的反思,并做出更高层次的回应,这无疑是种对智力的训练。在这里,所有的故事都有它“背后的真相”,就看聪明的你能否从这充满奇谈怪诞的情节中,捕捉到蛛丝马迹,揭开谜底。

4关于扬·马特尔:梦想倒塌,靠写作“C位”出道

扬·马特尔(Yann Martel),1963年出生于西班牙。 6月25日是他生日唷,妥妥的巨蟹男。

十九岁的青年扬•马特尔原本期望着一个个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能成为他通向成功的奠基石。然而当他拿到成绩单,发现两门功课不及格后,他的梦想的奠基石也随之轰然倒塌。

面对如此不可预知的未来,青年扬•马特尔并不是着急重修补考,而是思考:那一个个学位是不是我最终想要的?万一我并不是那个我自以为可以成为的人?

他初试牛刀,三天内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创作。

这个作品究竟如何呢?用扬•马特尔自己的话说,“这一剧本糟糕极了,相当不成熟,简直无药可救”。然而创作的过程让他十分享受,他第一次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倾注全力的营生”。

扬•马特尔也不是没有做过其他尝试,当他终于从加拿大特伦特大学哲学系毕业之后,年轻的扬•马特尔当过植树工、洗碗工,还有保安。但他感到,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

此后,扬•马特尔的写作便一发不可收拾。1993年,扬•马特尔出版了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赫尔辛基罗卡曼迪欧家族背后的故事》,荣获了加拿大旅程奖等诸多奖项。用现在的话说也算是C位出道。

在小说里扬•马特尔常常运用奇幻的想象,在生活中,他也十分有趣。他曾经写了101封书信,寄给加拿大斯蒂芬·哈珀总理。每封信大多谈一部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体裁各异,有小说、戏剧、诗集、宗教文本、插画小说、儿童读物,几乎无所不包(这101封信后来集结出版,即《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扬·马特尔给总理和书虫荐书》,2014年)。扬·马特尔给总理的荐书行动还得到其他作家和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