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大片「全解析李安的3D/4K/120帧实在太牛」

时间:2023-07-08 06:35:50阅读:3230
李安导演无疑是华人的骄傲。《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卧虎藏龙》、《饮食男女》等许多作品都以其动人的剧情和深刻的情感斩获了好口碑。最近热映的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所引发的讨论最初更多是在技术层面…
  •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与李保田…

李安导演无疑是华人的骄傲。《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卧虎藏龙》、《饮食男女》等许多作品都以其动人的剧情和深刻的情感斩获了好口碑。最近热映的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所引发的讨论最初更多是在技术层面。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4K/3D/120帧格式拍摄、制作和放映的商业电影,也是目前院线所能见到的最高技术规格的影片。

李安所使用的这项技术前卫到全球只有5个影厅能够按这一格式放映本片(大陆仅北京、上海各有一个影厅),几家影厅一票难求的场面甚至让人回想起当年《阿凡达》上映时的空前盛况。

那么,究竟这项技术有何神奇之处?李安导演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技术?它又给影片带来了什么呢?对于这些技术问题,本文都将一一解答。

什么是4K

常见分辨率示意图

4K是一个图像分辨率概念,按照国际通用的DCI影院标准,4K分辨率即指影片每一帧画面的像素为4096x2160。

所谓的4K放映,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片源的分辨率为4K,二是放映机的分辨率也是4K,只有这样的放映才能称为4K放映。

除此之外,观众实际感受到的画面清晰度还与屏幕尺寸和观看距离有关,简单来说就是人眼实际感受到的像素密度。有一个概念叫做“视网膜屏”,即当人眼接收到的像素密度大于人眼分辨率时,人眼便无法察觉到像素颗粒。

对应到影院放映环节,由于画面从放映机照射到银幕时会经过放大,因此像素密度会变小,如果凑近银幕去看,仍能看到一个一个的像素点,因此观众必须要在特定的距离外,才能感受到4K影像的清晰呈现。

什么是3D

严格来讲,目前的3D电影只能叫“立体电影”,真正的3D应该是指三维空间XYZ三个方向上均有位置信息,例如全息影像,而立体电影的放映仍然是在一块平面的银幕上进行,只是通过左右眼画面分隔来使人眼产生立体感,但为了简明起见,下文仍以“3D”指代“立体”。

说到这里,就有必要解释下立体视觉原理。人类之所以能感受到空间立体,是由于两只眼睛有间距(平均为65mm),这样一来,两只眼睛观察事物的角度就会不同,所获取到的影像也会有所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视差。

也正是因为视差的存在,人眼才会产生立体感,因为不同距离的物体,其视差是不一样的,所以视差可以跟深度对应起来,这也正是立体电影的原理所在——提供左右两幅有视差的画面,并通过立体眼镜等技术在放映时将画面分隔开,分别进入观众的左右眼,从而让观众感受到画面中不同物体的深度。

《阿凡达》3D画面

3D电影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盛行过一段时间,但由于当时的制作和放映技术还很落后,画质也很差,因此观看时会有极大的不适感。

真正解决3D电影观影体验的便是《阿凡达》,这部影片制作中所研发的Cameron-Pace立体拍摄系统至今仍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拍摄系统,能够提供准确而舒适的画面,目前大多数“实拍3D”电影都是使用的这套系统。

《阿凡达》推动了立体电影市场大繁荣,但由于实拍的成本和技术限制,“转制3D”成为更多影片的选择,经过五六年的改进,如今立体转制技术已经不再受人诟病,但与实拍的效果仍有差距。

什么是120帧

人眼接收信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但从技术实现上讲,“连续”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时间是连续的,但技术无法把时间无限度划分,因此必须有一个最小单位,在电影领域,这个单位就是“帧”。而每秒多少帧,指的就是技术所能达到的对连续时间的分割精度。

帧数越大,运动模糊越小

因此,电影的拍摄过程就是将连续时间内的光线变化采集记录为离散的一幅幅静态电影画面。而在放映阶段,要让这些静态画面重新“动”起来,就要运用到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人眼的感光细胞在接收到光线并产生神经电位后,这种电位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会逐渐衰减,这一衰减过程就是视觉暂留。

实验表明,人眼的视觉暂留时间大约为0.1秒左右,因此只要画面切换的速度大于12帧/秒,人眼就会将上一帧的暂留影像和下一帧画面连起来,形成连续的视觉感受。

当前电影之所以以24帧/秒作为帧速率标准,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很大因素在于当时的机械设备所能达到的运转速度有限,另外帧速率越高,胶片的消耗量也会越大,因此最终选择了24帧/秒的帧速率。

这一标准执行了近一个世纪,其间虽然也有高帧率格式出现,但鉴于成本太高,没有普遍推广开。直到《霍比特人》48帧上映,高帧率制式的商业化运作才成为可能。

需要指明的是,高帧率电影包含拍摄高帧率和放映高帧率两方面,拍摄高帧率很早就实现了,但这么多年来放映一直秉承24帧的标准,人们常说的“慢镜头”就是指高帧率拍摄、正常帧率放映,只有当拍摄和放映速度相同,且都远高于24帧/秒时,才能称其为高帧率电影。

120帧顾名思义就是拍摄和放映都达到每秒种120帧。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