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片属于国产片吗「香港电影是不是中国电影看看这个人的故事答案不言自明」
前几天在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黄秋生致辞中提及“香港电影”的话题,引发部分媒体的过分解读,说什么“香港电影”和“中国电影”是两个概念之类的话。
如果从香港电影的源头进行缕述,我们就会发现将香港电影与中国电影割裂开,完全是一个伪命题。提及香港电影的源头,自然不能绕过一个重要的电影人,他就是黎民伟。
黄秋生
黎民伟是广东新会人,得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人很早就去海外经商了。黎民伟的父亲在日本做生意,1893年,也就是甲午战前的一年,黎民伟出生于日本。后来,黎民伟被家人送到了香港,在圣保罗书院接受教育。与很多那个年代的青年学生一样,黎民伟的政治倾向是反清革命,1911年他参加了孙中山一系的同盟会。
黎民伟加入同盟会的时候才18岁,少年时代的他还爱好戏剧艺术,在香港“组织清平乐剧社,粉墨登场,鼓吹革命”,用戏剧艺术进行反清革命宣传也是当时革命党人的常用手段,下层民众更易于接受这些东西。
辛亥鼎革,民国建立之后,黎民伟并未如其他革命党人那样投身宦海,在他看来“民国肇造了以后,同致力于戏剧运动的一群人,过半投进了宦途,使这个蓬勃的戏剧运动,日趋沉寂了。”黎民伟继续他的戏剧事业,又组织人我镜剧社,继续演出文明戏,他认为戏剧是教育人民,改良社会的利器。
黎民伟
黎民伟的电影事业要从1913年开始说起。在20世纪最初十年中,中国的电影业,无论是制作,还是放映,都是外商资本运营。当时,一个叫本杰明·布拉斯基(Benjamin Brasky)的美国人在上海办过一家亚细亚影戏公司。
1913年,布拉斯基放弃在上海的生意,准备从香港转道返回美国。在港期间,布拉斯基与黎民伟偶然相识,双方合作成了华美影片公司。由布拉斯基等出资并提供技术设备,利用人我镜剧社的布景、服装、道具和演员,进行电影拍摄。
华美公司的一部电影,也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香港电影是《庄子试妻》,这部影片改编自传统粤剧《庄周蝴蝶梦》。影片由黎民伟编剧,并反串女主角庄妻,其胞兄黎北海任导演兼饰庄子,其妻严珊珊饰演婢女,她也是第一位中国女电影演员。
青年黎民伟
这部《庄子试妻》谈不上什么票房,甚至连公映 的机会都没有。但就是这部电影,奠定了香港电影日后发展的基调一一戏曲与电影的混合。在《庄子试妻》中,大量的粤剧表演被搬上荧幕,形成了中国传统舞台文化产业与现代视听文化产业在形式上的对接,为后世香港电影的发展奠定了风格。从此开始,粤剧成为了香港电影中一味必不可少的“调味剂”。
严珊珊
《庄子试妻》之后,黎民伟疯狂地迷恋上了电影艺术。但是,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从1913年至1923年的十年间,电影仅仅是黎民伟的业余爱好。为了谋生,他当过警察,做过生意,干过很多营生。
1921年,黎民伟与自己的兄长黎海山创办了第一间全华资的电影院——新世界电影院。按照当时的眼光来看,这电影院建筑“极其宏伟,所有陈设、风扇、电灯、座椅等,俱为新式华丽,并派有专员督助欧美,搜罗当年出世之著名画片回港,且有著名音乐助庆”。
电影院的创办,意味着黎民伟的电影事业又进入了一个阶段,为日后的影片放映保证了票房支撑。黎民伟是电影人,也是生意人,这一期间他在大米生意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为电影事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庄子试妻
1922年12月13日,黎民伟在香港《华字日报》上发布招股广告,“近闻港中实业家黎民伟君等,发起组织一影画制造场,命名为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额定资本五十万元,分作十万股,现正从事注册,不日开始招股”。
1923年5月,民新影片公司在香港九龙铜锣湾威菲路天后庙正式成立,黎海山任董事长,黎民伟任总经理,黎北海任经理,并聘请在美国留学归来,曾在好莱坞当过临时演员,学过摄影的关文清担任顾问。
民新电影公司
民新公司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当属翘楚,相较于其他电影公司,经济实力是非常雄厚的。民新公司是一座三层的洋楼,内设办公室、冲洗间、剪接室等,楼外空地作为露天摄影概同时,从美国订购了一大批当时最先进的摄影器材,包括摄影机、水银灯、卡通机、字幕机、化妆品、冲片药等由于“民新”在当时的香港是唯一的电影公司,在香港影响很大,公司所在的街道叫“银幕街”,这个名字至今还沿用。
林楚楚
黎民伟日后的电影事业转向了上海,1925年民新公司迁往上海,本文暂不讨论。黎民伟是香港电影之父,也是中国电影之父。1994年在香港举办的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早已去世几十年的黎民伟被授予“最高致意奖”,称他是“ 香港电影拓荒者 缔造历史第一人”。
顺便提一句,香港美女黎姿是黎民伟的孙女,黎民伟除了有严珊珊这个妻子外,同时还有一个妻子林楚楚,她就是黎姿的奶奶。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