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80年代老照片「八十年代的乐山老照片回到嘉州时光重温嘉州人的记忆」
一座城市的记忆,总是牵扯无数乡愁,过去的时光恍如惊鸿一瞥,岁月的年轮推动着每时每刻的迭代更新,前进的步伐让人总是停不下来,瞻前与顾后两者不可兼得,如果说老照片是历史的定格,那么它在黑白与彩色的交互中焕然新生,乐山,古称嘉州,有着海棠之国的美誉,回到过去,去感受乐山的美,重温那时的回忆,那里不止有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还有每个嘉州人生活的点滴
远看乐山大佛
80年代的乐山大佛,每个人在它的面前,显得格外渺小,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三江交汇之处,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佛像
每个人的大小还没有大佛的脚趾大,大佛的脚背在80年代就成了游客们嬉戏或者小憩的地方
80年代的乐山,渔民在江上撑船,远处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用了整整19年才完工,远处就是观赏大佛的游客
乐山的一处公路上,自行车上停靠在路边,后座上挂着一个竹篓,里面坐着一个小孩子,慈父的脸上笑容四溢,正在轻轻的抚摸他的脸颊
位于峨眉山川主乡的一处烟叶加工房,村民在屋檐下聊天休息,头上悬挂着绿色的新鲜烟叶,就像是在下面乘凉一样,这个加工房生产的烟叶,大概就是叶子烟
正在卷烟的老年人
一个竹筐放在腿上,大爷正在有条不紊的卷烟,这种叶子烟后劲儿大得很
峨眉山地区的一处农家屋内,就像是处于山间一般,青瓦绿植,远处的雾宛如身处云海之中
峨眉山的牛心亭
峨眉山的一处寺庙内,一个老工匠正在给佛像的手部进行装饰,灯光下的身影显得格外的庞大
80年代的乐山街道
八一年引进中国的卡桑德拉大桥,此刻正在乐山上映,新村剧场电影预告的广告牌总是挂在人员流动密集的地方
乌尤寺门口
1978年的乐山
1978年的乐山,老巷子的入口,来来往往的人群,左右两边都是瓦屋,还是有小阁楼的,屋檐之下挂着衣服,过去嘉州人的闲暇时光跟其他城市的一样,难得的时光,总是在走家串户,拉家常之中度过,很多一手消息就这样慢慢传递的
从彩色到黑白,并不仅仅是颜色的转变,之逐渐走进生活的细节,光鲜的风景掩盖不了嘉州人本质的生活点滴,曾经走过的路,经历的事,看过的电影,在黑白之间总是历历在目
▽
牛咡桥路口是乐山最大的黑市交易场所
乐山的街头民间股票市场(俗称“股票黑市”)闻名海内外,大家对于一夜暴富还是充满向往的,大家都非常热衷于这个股票市场,街头转角处围满了人
街边的有奖彩票
前胸贴后背,万人空巷,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彩票现场,大家争先恐后的买彩票,然后看着兑奖牌仔仔细细的看上好几次,才确认自己的号码,兑奖牌那儿更是围得水泄不通
九十年代街头计生宣传
乐山影剧院
乐山公园转盘
青瓦之间,人来人往,没有丝毫拥堵的概念,那时的乐山,走在路上总是能闲庭信步
演武街四合院
关帝庙百货店
油窄街拱辰门
牌坊巷
龙圣寺老宅
八十年代的乐山汽车站
汽车十一队
八十年代的乐山港
1988年乐山发大水
九十年代建成到太阳岛的跨江缆车
据说后面因为运营不善,就停止这个项目了,不知道多少乐山的人坐过这个缆车
乐山大石桥
通往太阳岛的浮桥
八十年代的城北路进出口
城北牛咡桥路段
八十年代的半边街
街道两旁茂密的梧桐树,总是能给路过的人带来无限的阴凉
城北路及建设中的乐山岷江大桥
八十年代初的凌云山
若隐若现的睡佛姿态已经展现出来了,江上的渔船在水里肆意的滑行
报国寺
看佛光
无数时代的记忆,变更了无数次的名字,迭代了几个时代的建筑,在照片里定格的瞬间,仅仅是那一天乐山的记忆,嘉州人生活的记忆,时代的变迁,乐山的建筑层出不穷,隔江相望,跨越了若干年,从1911年到六十年代,再到八十年代,最后到千禧年后,但是它的轮廓从未改变
图片源于网络
可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