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存100元现在从银行得到多少钱「1960年一年轻人存下1001961年又存100元但至今没有来取」
1960年,王玉珍在辽宁抚顺七百储蓄所当储蓄员。这年春天的一个中午,她没去吃午饭,留在储蓄所办理业务。
一个个头不高,穿着一身军装的年轻人走进了储蓄所。
王玉珍就让这位年轻人稍等,因为他正在给两名储户办理业务。
这位年轻人面带微笑,带着南方口音,说“不急不急。”
等轮到他的时候,王玉珍拿了一张单子给他,让他填写信息。
当看到他填的金额是100元时,王玉珍惊呆了,“这么年轻的小战士”,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我们知道,当时正处于国家困难时期,家里很少有结余的。
自从存下这笔“巨款”后,这名年轻人,就隔三差五地,5元,20元的来存钱。
慢慢王玉珍就跟这个年轻人熟悉起来,想打听打听,怎么回事。
原来这位年轻人之所以有这么多,是在他当兵前在鞍钢当工人时攒下的。
平时除了买书本、牙膏等,基本花不到什么钱。
他说:“攒下的钱存起来,用来支援国家建设。”
1961年,这位年轻人急匆匆地来,把平时一点点存的钱,一下子要全部取出来,一共200元。
王玉珍,很纳闷,就问他,“家里遇到急事了吗?”
“家里?……对,是家里要急用。”这位年轻人急切地回答道。
后来,王玉珍通过报纸才知道,原来是这位年轻人想支援刚刚成立不久的望花区人民公社建设,他觉得刚成立,肯定有困难,想把自己的两百元,全捐了。
公社的工作人员,当得知是他一点点攒出来的辛苦钱时,不忍心都收下,就象征性地收了100元。
后来,当得知辽阳发洪水受灾时,这位年轻人,又第一时间把100元捐过去。
中共辽阳市委在得知这位年轻人是个小战士,还是个孤儿时,不忍心要,就退回到部队。
1961年9月9日,这位年轻人又把这100元存成半年定期。
1962年3月8日,可这笔存款时间到了,这位年轻人还是没有来取。
1990年,经辽阳市委决定,将这笔钱设为基金会。
想必大家也知道,这位年轻人是谁了。他虽然只有21岁,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