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看抗美援朝的老电影「不可错过的抗美援朝老影片放在现在都是经典」

时间:2023-07-04 15:52:57阅读:1501
抗美援朝战争,历时近3年,先后经过第一阶段的五大战役、第二阶段的“反绞杀”战、春秋季战术反攻、金城战役等重大战役,让美帝充分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不可战胜的,想用飞机大炮摧毁志愿军意志是绝不可能的。最…

抗美援朝战争,历时近3年,先后经过第一阶段的五大战役、第二阶段的“反绞杀”战、春秋季战术反攻、金城战役等重大战役,让美帝充分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不可战胜的,想用飞机大炮摧毁志愿军意志是绝不可能的。最后迫使美帝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签字,中朝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维护了国家主权,维护了国家尊严。

板门店停战协议签订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严重落后的情况下,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创造了一系列的军事奇迹,甚至是神话,成就了轻步兵战力天花板。

在这期间,有很多战役成为了战史教科书,成为了很多国家的研究对象,这其中有14小时行军140里的三所里奔袭,正是因为能够抢占先机,才赢得了时间来歼灭美骑兵一师;有衣着单薄,在冰天雪地昼伏夜行,发动突然攻势重创美陆军一师,并全歼北极熊团的血战长津湖;有我们最熟悉的,在面对前无古人的范佛里特弹药量,经过无数次拉锯式抢夺阵地,最终赢得胜利的上甘岭战役。在这期间,也涌现出一大批不畏死的战斗英雄,有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为了不暴露行踪被火烧死的邱少云;有用胸膛堵枪眼的黄继光;有一人击毙214名敌人的狙击英雄张桃芳。

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很多经典战役和英雄的身影被搬上了大荧幕,成为了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红色记忆。其中更有那个年代票房过亿的影片,放在现在绝对是不可超越的票房冠军!

1、《上甘岭》 1956年

影片取材于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在得到了毛主席的指示后,成为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故事的影片。影片讲述了八连在接手阵地后,敌人仅在半天时间就进攻了23次,为了降低损失,寻求时机,八连退守坑道,在缺乏水和食物的情况下坚守,等待反攻的命令。最终,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在这里,有我们熟悉的“一个苹果”,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旋律想起,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2、《长空比翼》 1958年

在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是没有空军的,甚至连一架飞机都没有,作为老大哥的苏联,在中国的请求下,答应帮助提供飞机和飞行指导,培养中国自己的空军部队,为了避免与美国的正面冲突,苏联飞行员甚至假装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志愿军飞行员在坚强的意志支撑下,很快就把握了主动,成为了翱翔天空的雄鹰,在空战中占据了优势。

3、《奇袭》 1960年

本片根据康平桥一战改编,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某侦察分队在连长方勇的率领下在敌后展开作战的故事。影片情节紧张,故事跌宕起伏,战斗场面也很真实激烈,用朴实感人的镜头,记录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真挚友谊。值得一提的是,在1毛钱一张电影票的年代,该影片居然卖出了一亿的票房成绩。

4、《三八线上》 1960年

这是同名话剧改编的一部电影,朝鲜战争后期,美韩虽然已经开始停战谈判,但是并不甘心失败,意图派出特务越过三八线搞破坏,最终被志愿军擒获。

5、《铁道卫士》 1960年

美帝为了破坏我们的铁道运输线,派遣特务潜伏进来,在敌人破坏前采取了行动,最后将特务抓获并排除了列车炸弹,他们的阴谋都被一一粉碎。

6、《英雄坦克手》 1962年

故事情节取材于志愿军于1953年7月发起的第四次石岘洞北山战斗。美帝国主义侵略军在大批坦克的掩护下,向中国志愿军350高地猛攻,而中国志愿军坦克部队,在排长张勇率领下被派去350高地配合步兵作战的故事。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

7、《英雄儿女》 1964年

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说起影片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你肯定不陌生: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他是王成,在阵地上壮烈牺牲,而文工团员王芳其实是王成失散多年的妹妹,她也在学习王成的英雄传奇,在一次受伤归队后才得知,原来自己是王成的亲妹妹,得以和父亲团圆。片中“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句台词,让这部影片随同那个时代,一同载入了中国英雄电影的史册。

8、《打击侵略者》 1965年

该片改编自话剧《保卫和平》。影片主演讲述的是我志愿军战士在险境重重的境况下救出被捕的朝鲜军民,后来为了掩护志愿军和朝鲜主力部队,中朝战士协调作战。

9、《奇袭白虎团》 1972年

影片取材于最后一次战役——金城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排副排长严伟才率领侦察班,在朝鲜人民军联络员韩大年等人的协助下,化装成敌军,直插敌人后方心脏,策应主力捣毁“白虎团”团部,生擒“白虎团”团长和美国顾问,为夺取战役的全线胜利创造了条件。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