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网为什么成功「拉手网失败不只是年轻气盛」
关键的转折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的发展。
4月2日,朱啸虎凌晨发朋友圈评价当年阿里投资拉手的事件。他表示,当年阿里投资拉手的法律文件都已经做完了,可惜太年轻气盛,一定要求阿里不许上线聚划算,导致阿里最终放弃投资,转而投资美团。
而中供铁军是最讲政治的,阿干选择去美团很大原因也是因为阿里投了美团,阿里的战略投资在那个时间点确实对战局起到了关键性的转折作用。
这实际上是美团后发先至的一个经典案例。
拉手与美团之争
时间拉回到9年前。和现在的社区拼购一样,当时的互联网风口就是团购,由于门槛极低,短时间就出现了数千家团购网站。
2010年3月4日,美团网上线。王兴对团购的理解与大洋彼岸的团购鼻祖 Groupon 不同,Groupon认为商家第一,消费者第二,所以在商家上获取价值,毛利率高。而美团则认为消费者第一,商家第二,在消费者身上获利,所以毛利率低,低毛利的美团网不得不选择精细化运营。
14天后,拉手网上线。拉手网发展迅猛,在所有的团购网站中第一个拿到天使投资,并且第一个实现全国100个城市同时上线。上线一年后,拉手网就成为估值11亿美元的明星独角兽。
同样作为Groupon的模仿者,拉手网上线后不久就推出了Groupon Foursquare的混合团购模式。2010年11月,拉手网新增“拉手网生活广场”模块,商户可以在上面自主发布团购信息。频频创新,让拉手网锐不可挡。
2010年10月,拉手网在全国各城市跑马圈地,流量超过了美团网,跻身团购网站之首,一时风头无二。当时美团网也被拉手网打乱了节奏,开始反思自己扩张太慢,决定加快速度,从淘宝的数据中圈了100个城市,并规划2011年一季度必须全面覆盖。
美团为何胜出?
美团在资金上本不占优势,拉手网上线一年就获得了3轮融资,共计1.6亿美元。而2010年底,美团才获得来自红杉资本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受到资本热捧后,2011年团购行业开始爆发广告大战。拉手网请了葛优代言,在地铁、公交牌、电视和网站上疯狂砸广告,大众点评也拿出3-4亿元的预算进行广告投放。
然而,在经历过校内网的资金短缺后,王兴显得极为谨慎。在所有竞争对手都在线下疯狂砸广告的时候,他走了一条差异化道路:
不参加线下广告大战,认为面向商家的品牌广告是无效的。主要做网络传播,在线上投放广告,看重渠道转换效果。坚持消费者第一,对于消费者来说,线上广告比线下广告效果好。把钱花在开发系统,建设技术、地推、高管团队上。这造成的局面是,美团的地推团队在前线与商家谈合作,看到的都是拉手网的广告,军心难以稳定。王慧文只能告诉销售团队公司做出的判断:疯狂投广告烧钱不理性,竞争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团购市场的资本寒冬就要到了。
2011年7月,美团网获得5000万美元B轮融资。为了让合作商家安心,美团在新闻发布会上直接晒出了公司账户上的6200万美元,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热议。
没过多久,团购行业果真就进入资本寒冬。2011年底,拉手网因被举报财务造假,IPO失败。激烈扩张、裁员等加剧了拉手网的陨落,创始人吴波也离开了公司。2014年,拉手网被宏图三胞集团收购。
后来,吴波评论到:“那个时候资本太多了,但是市场没发展起来。所以一些公司虽然迅速起来但是很快就死亡了,资本有的时候去催生一些行业,但如果超过了市场需求的条件,他自己就死了”。显然,拉手网当时的发展思路是先跑马圈地,再深耕细作。但由于资本的意外冷落,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聚划算的威胁?
拉手网的IPO失败,很大原因就是没有得到巨头的资本加持。按照朱啸虎说的,为什么拉手网一定要求阿里不能上线聚划算?
原因就是聚划算威胁到了拉手网的核心业务,拉手网的发展方向侧重于高毛利的实物团购。2011年第三季度,拉手网客单实物团购占比达到66%。根据拉手网的IPO招股书披露,从2011年3月起,拉手就开始为食品、化妆品等实体商品团购建立物流体系,控制包括仓储管理、物流跟踪等环节,并表示会将约2000万美元用于扩大市场营销投入、加大对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2011年10月,淘宝上线聚划算,主打实物团购。拉手网的实物拼团直接面临淘宝聚划算的竞争,如果阿里培养亲儿子做实物电商,其选品、价格、仓储和物流优势使得拉手网基本没任何优势可言。
但是线下服务领域团购不仅毛利低,由于低门槛,还要不断面临竞争。
面对这种状况,美团网想得很清楚。它对自己的定位是“本地生活服务商”,也就是专注于餐饮、电影票等线下生活服务类团购,并有意将实物团购控制在总交易额的10%以下。
当时王兴的判断是:美团做实物团购不能形成长久的竞争优势,短期的快速增长不会有未来,仓储、配送等环节是美团网短期内做不了的,并不是美团网的发展方向。
阿里对团购领域的投资选择了赛马机制。一方面派副总裁干嘉伟去拉拢拉手网,但业务竞争太明显,进展并不快。同时,阿里也想参与美团的B轮融资,干嘉伟同样开始对美团的线下进行调查。经过多次沟通后,阿里顺利参与了美团的B轮融资,王兴最终也把干嘉伟挖到了美团。
干嘉伟加入后,帮助美团建立了强悍的地推团队,一年时间就拓展了200多座城市。2012年,美团已经成为市场第一,在千团大战中胜出。此时阿里开始重点扶持美团,关掉蔡崇信亲手买来的口碑网,将淘宝流量开放给美团。
直到2015年,美团转投腾讯门下,阿里重新启动口碑网,由蔡崇信亲自挂帅。当然,这是美团后发先至的又一个故事。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弗朗西斯陶
参考资料:
李志刚著:《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
腾讯深网:《O2O创业消亡史与一个消费时代的诞生》
王丽娜:《拉手网拖欠工资、裁员倒闭:从团购第一到悲情落幕》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