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最大毒枭坤沙退居二线后就能保平安吗
2016年,电影《湄公河大案》又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那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金三角,再次掀起了全国人民对毒品的抵制热潮。在电影中,除了反复提到的毒枭糯康,还提到一个沙先生,而这位沙先生的原型,就是著名的金三角大毒枭坤沙。
作为金三角最大毒枭,坤沙最为人熟知的身份就是“海洛因之王”。在上世界70年代到90年代间,坤沙统治着金三角地区80%的毒品贸易,美国60%的毒品都来自他掌管的区域,除此之外,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海洛因也都是由他提供。毫无疑问,坤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毒品供货商。
1933年2月17日,坤沙出生在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大家都以为他是缅甸人,其实他是中国人,他自己也说他的祖籍是云南大理。他的父亲张秉尧是汉族人,母亲是掸族人。坤沙有三个名字,中文名字叫“张奇夫”,缅甸名字为“关约”,“坤沙”则是泰国名字。
由于掸邦之间盛行部族仇杀,坤沙自幼一直躲避在外,期间参加了由李弥创立的“反共抗俄军政大学”,接受了基础的军事训练。到1949年,坤沙从泰国潜回金三角,娶了一位首领的女儿,并很快成了岳父的左膀右臂。1961年,他开始自己拉队伍,建立大型武装。
到1967年时,坤沙贩毒集团便已控制“金三角”70%的毒品生产和大部分贩运业务,从此开始了他的统治时期,他也得意地自称为“鸦片大王”。到1989年,金三角毒品贸易达到最高峰时,坤沙控制了整个金三角地区毒品贸易的80%。
虽然坤沙自称鸦片大王,但他生平却最憎恨毒品,不准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作为表率,并规定任何人发现其部下吸毒均可当场处决。他曾经说:“这世上两有种人最痛恨毒品,一个是所有人的母亲,另一个就是我。”贩毒者痛恨毒品,可以说非常讽刺了。
1993年,坤沙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他称之为“掸邦共和国”,自己担任总统。而这一做法,显然会树大招风,缅甸随即派遣精兵良将攻击该国。几年之后,掸邦共和国中几千人出走,国中还出现了内乱。不久之后,坤沙便宣布,投降于缅甸政府。
在1998年,坤沙退居二线,隐居在了仰光,扛起毒枭重任的,成为了他的四个儿子和一些部下。但在危险中行走多年的他,能享受平和的晚年吗?对于那些因为他而沾染毒品的人,人生走向又会如何?点击图片按钮,了解坤沙更多故事。
千面诈骗犯的传奇人生
登月、玛雅、美苏、NASA,难道都只是阴谋论?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