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六七十年代乡村最令人羡慕7种工作曾经有多狂现在怎么样了」
六七十年代人们最欣赏的工作, 供销社营业员,工作在公社拖拉机站。食品粮店当会计,兑换白面能充饥。面粉厂机械厂砖瓦厂只要是姓工就排场,他们可以转粮条,薯片变成白面汤。远比在家吃薯强。民办教师低一些,每月七元课堂上,回家照喝红薯汤。在粮站的能换粮票,有细粮吃,在商店的能买到紧俏商品,职工可以往家里拿一些日用工具,老师就什么油水也没有了。那个年代在粮站和商店上班的大都是干部子弟和亲属。岁月悠悠,光阴飞逝,只有岁月还保留着当年的一幕一幕。
一、供销社营业员
六十,七十年代最让人羡慕的乡村工作是供销社,物资虽紧张也不是完全买不到,经历过布票,粮票,糖票,煤油票,盐票,碱面票,更高端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都是领批条子(因为量小印不了票)那时候一是没钱二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计划经济凭票供应,最紧张的商品有:上海产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烟,酒,红糖,肥皂,煤油,涤卡,涤棉布,等等,
比如自行车,永久牌飞鸽牌凤凰牌这些都要票,但是杂牌子是不要票的。最少的时候每人每年一尺六寸,大约只有一两年的时间,后来三尺三连续了四五年。而且买条毛巾,袜子等等都需要付布票。再后来逐渐增加就记不准了。那个年代买什么都要票就买食盐没要票,我穿过用日本进口的化肥袋子做的汗衫,这些单位有物资,人离开粮食和生活物资能活吗?所以可以体会到那时代物资和粮食多么紧张。就连七十年代进口的曰本化肥包装袋能用于做衣服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想弄得到。那时物质匮乏,物供人员手里有一定余地,所以特受人羡慕。
去供销社(合作社)闻到炸麻花的香味,小孩子都走不开~看着合作社里那么多东西,心里那个眼馋呀……小学三年级老师是接他父亲的班当老师教我们,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我同桌写到长大她当售货员,老师课堂上嘲笑了她一番,同桌学习大差了,现在同桌在一家银行工作,而我是农民工,因为她爸是银行行长,我爸是农民。
粮管所化验员
那个年代,在群众话语流行一时的,穷教员富店员还有粮管所和粮库的化验员。公社烟站的质检员,也是一份牛逼的差事,特别是刚分田时家家种烟叶,卖烟时也要看验收员眼色行事的,搞不好自己的烟叶要降级或说水份太大要晾晒,粮站的收粮员,如果不给他赔笑脸,不给他点,好处,你的粮食和就要给你压个等级。当年我同学她爹就在粮管所工作,她天天上学带好面馒头换我的玉米面馒头,她说好面馒头都吃腻了
电影放映员
那个时候我最羡慕的工作,如果国家沒有电视机到现在我们那些曾人民公社时期的老电影放映员该有多美。那年代,公社电影放映队可吃香了,招待好了,明晚继续放,招待不好,明晚就到別的村放,当时有句顺口溜:“有鱼有肉,明晚继续,无鱼无肉,明晚罗旭(村名)”。小时侯见电影放映员去村里放电影,·一般都在村里住两天每顿饭都由村委一班人陪着吃,每次都有洒有肉在支书家门外闻着都很香。那时放映大多是战斗片.教育意义很大的!
许大茂就是电影放映员,所以娶了娄小娥 还娶了秦京茹 ,羡慕么。那时候,美女们最喜欢追放映员了,还有能穿上的确凉、凤凰单车、穿喇叭裤的男人们姑娘最喜欢!我小时候在村里看了电影还要跑到别的村去看,晚上借着月光走路。
公社供销、粮食、棉厂比较好,广播站属于普通类型单位,到最后广播站最稳定,成了乡镇人员,事业编制
食品站工作人员
食品站~工作人员也很吃香!当年流传的顺口馏是:当代三件宝,医生司机猪肉佬(猪肉佬即食品站卖猪肉者)。食品站卖肉,是最吃香的行业。因为穷,买肉时谁都想买肥肉。我们村就有一个当时牛的很!那时候还有食品站最吃香,猪身上最好的肉他们先吃,见了美女来买肉,招呼一声,晚上来吧,给你留着几斤最好的肉,
大队队长,保管,会计,饲养员
六七十年代令人羡慕的工作,当然是队长,保管,司务长,因为在那个年代能吃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在村当队长,当保管,当会计,当饲养员最好,吃不完的粮食,还可以喂猪喂羊。小干魚三角钱一斤,社员连一斤都沒有钱买,我亲眼所见会计家里小干魚买了一麻袋有四五十斤。这就是大集体的好处。"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是那时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个小队记工员当时在我们(小孩)眼里感觉就是一个很大的官!
公社农机站驾驶员
我公社农机站驾驶员,那时多么风光,令人眼红,吃百家饭,当年,葱花饼,油饼,鸡蛋。每天吃,四菜,有小酒。给那里干活都给盒好烟。全村几千口人,一台拖拉机。
汽车司机
七八十年代的汽车驾驶员,那时候也是好职业,汽车司机有多吃香,看《平凡的世界》就知道了。当时有这样的说法:一等工作方向盘,二等工作售货员!
当时司机社会地位比较高,实话实说,开车是个技术活,那时候没有驾校,驾驶员都是单位自己培训,驾驶证是红色塑料外皮,出差给同事捎东西是常态。过去的汽车司机相当于工程师,特别是高级领导的专职司机,享受特殊待遇。当时流行一句话!当司机给个县长都不换!驾驶员在当时的待遇情况,驾驶员也分等级的,驾驶员只有六个级别,倒着排。5级最低,4级,3级,2级,1级,特级,就到顶了。新手司机每月补贴加上工资也能拿到六七十元。
往事如烟,却难以忘怀。亲身经历的人,还是一种幸福的回忆。六七十年代只要能离开农田的活都是高人一等,哪怕圩日到供销社帮圩的人都会被人高看一眼,供销社,粮站,放映员在六七年代是多么风光。一人在里面工作亲朋好友都沾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过去的好行业,现在不好了,现在好的行业,三十年后也未必都好。这些人现在也平常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