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之王电影「烂片之王回归今年第一奇片诞生」

时间:2023-06-29 09:30:28阅读:3341
今年第一「奇片」出现了。为什么说它奇呢?因为它的主演,尼古拉斯·凯奇。(非谐音梗)昔日的好莱坞天王,如今的烂片王。近十年几乎就没有及格线以上的电影。然而,这一部新片,居然口碑爆了。烂番茄新鲜度,直接飙…
  • 国家话剧院著名国家一级演员。曾在《红色摇篮》、《井冈山》、《开天辟地》等三十多部…

今年第一「奇片」出现了。

为什么说它奇呢?

因为它的主演,尼古拉斯·凯奇。(非谐音梗)

昔日的好莱坞天王,如今的烂片王。

近十年几乎就没有及格线以上的电影。

然而,这一部新片,居然口碑爆了。

烂番茄新鲜度,直接飙上97%!

你说奇不奇?

更奇的还在后头。

凯奇在本片里的搭档居然是……

一头

没错,年近六旬的凯奇叔,要上演「人猪奇缘」了。

这到底是怎样一部片?

今天咱们就来一睹真容——

《猪》

Pig

这片真是处处流露出奇片气质。

就连片名也是如此。

起初,它的中译名叫《疾速猪杀》。

是不是一下子想到基努·李维斯那套大爽片《疾速追杀》?

加上本片也是一部R级片。

凯奇在片中和基努的气质很接近,总是一副胡子拉碴、满脸血的造型。

而且前者有猪,后者有狗,都是爱动物人设。

自然令不少人以为,这是对《疾速追杀》的模仿之作。

坦白说,鱼叔也是这么以为的。

打开本片就是奔着加入「好莱坞不能碰」系列去的。

基努·里维斯的狗(《疾速追杀》),连姆·尼森的女儿(《飓风营救》),杰森·斯坦森的快递(《玩命速递》)。

碰了这几样,等于提前告别这个世界。

如今也许可以再加上一条——

凯奇大叔的猪。

但看完正片,我被打脸了。

整整92分钟,凯奇大叔压根没跟人打架。

仅有的一场动作戏,还是他被人打。

脸上全程挂彩,血也不是别人的,就是他自己的。

大家都在期待着一个血淋淋的复仇故事,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部低调的文艺片。

凯奇饰演的罗伯独自住在森林深处。

每天的活动就是去林子里找松露,并以此为生。

唯一的同伴就是他的松露猪,一种能够靠嗅觉找到松露的猪。

一人一猪,就像《疾速追杀》里的一人一狗搭配。

远远一看,就感觉不太好惹。

接下来的发展,的确有那么点像《疾速追杀》。

罗伯家被两个陌生人半夜闯入。

他被打趴下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猪被抢走。

唯一的陪伴被抢走,这让罗伯怎么能忍。

他找到收购松露的中间人阿米尔,一块踏上寻猪之旅。

为什么一定要找回这只猪?

一方面,因为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猪。

它嗅觉很好,能在林子里找到最好的松露。

好的松露往往都能卖出高昂的价钱。

所以当收购松露的人听到最好的猪居然被抢走的时候,直接炸了。

「狗娘养的。」

另一方面,这只松露猪,是过世的妻子留给罗伯最后的念想。

抢走猪,就是抢走妻子留下的仅剩回忆。

不行,必须找回来。

阿米尔原来只觉得罗伯就是个卖松露的,这回他才渐渐发现这个男人非常不简单。

罗伯知道城市里最隐秘的酒店,在那儿可以获取一切想知道的情报。

前提是,只要足够抗揍。

而罗伯就是个隐藏的硬汉。

上去直接把自己的大名写在墙上,看得所有人望而却步。

敢上前挑战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人都对他充满敬畏。

两人来到城里最顶级的餐厅,刚坐下来就找来主厨问话。

没想到罗伯居然认识这个主厨,还对他盛气凌人。

上来就是一通训话:

这么多年了,你做菜还是那么难吃,没有灵魂。

原来,罗伯多年前是叱咤餐饮圈的大厨,还炒过这位主厨的鱿鱼。

罗伯让阿米尔去找食材。

找不到怎么办?

报我名字。

不愧是厨师界的大佬。

找到最后,罗伯发现,抢走猪的居然是阿米尔的父亲。

抢猪并不是因为跟罗伯有什么陈年恩怨,而是他想搅黄儿子的松露生意。

这样,儿子创业失败,就能老老实实回家继承家业。

简单来说,罗伯只是不小心淌入浑水的无辜人。

看到这,鱼叔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

铺垫了这么久,终于要开打了吗?

也许凯奇大叔下一秒就是一声吼:

我没招你惹你,你为什么要搞我的猪?

随即开启「癫狂模式」,为了自己的猪痛下杀手。

没想到,罗伯搬出了另一套拿手绝活——

做菜。

这复仇方式可真是清新脱俗。

《疾速追杀》如何复仇?

你动我狗,我杀光你们所有人。

《疾速猪杀》如何复仇?

你动我猪,我做顿烧鸟感化你。

就这样,罗伯用美食的力量把仇人感动得一塌糊涂。

那么猪呢?

对不起,猪早就被人不小心弄死了。

看完本片,鱼叔也是有点懵的。

就这?

没有打戏,不够爽。

不是复仇,不够燃。

大多数国内观众看这部电影,都是因为那个噱头十足的中文片名。

结果看完,才发现这跟《疾速追杀》完全不是一个类型。

因此,不少观众都表示被骗了,怒打一两星差评。

导致本片豆瓣评分仅有6.1分。

和烂番茄相去甚远。

但鱼叔想为这片喊冤。

这纯粹是中译名的锅,真赖不着电影本身。

其实,本片更偏向于一部文艺片。

整体沉闷,节奏缓慢,加上还有不少欲言又止的台词,这就直接导致真正能看完的观众寥寥。

但只要看完就会发现,本片跟传统文艺片不太相同。

它一直在做一件事——

颠覆。

首先,形式上的颠覆。

片名带「猪」,但猪的戏份极少。

寻猪只是动机,美食才是线索。

美食联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形成牢不可破的纽带。

借助于此,我们才得以窥探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对于大厨罗伯来说,美食就是他表达情感的方式。

别看他面上不苟言笑,其实把所有爱心都注入了食物当中。

比如他会跟松露猪分享自己亲手做好的食物,因为他视猪为家人。

猪既是他当下情感的寄托,也牵系着过往与妻子的回忆。

这样一来,猪在他的心中就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

之后为了猪而重回都市,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还有最后用一道烧鸟打动阿米尔父亲的场景。

阿米尔的父母总是吵架,唯独有一天一家人特别和睦。

那天他们去了一家餐厅,烧鸟极其美味。

如今,时过境迁。

阿米尔母亲卧病在床,父子关系不合,这个家庭早已破碎不堪。

唯一拥有的美好回忆就是那顿烧鸟。

而当年掌厨的,正是罗伯。

时隔十多年,罗伯再度复刻当年的美味,将父子关系的裂痕弥补。

与其笼统地将本片称为文艺片,鱼叔更愿意叫它讲述家庭故事的美食片。

其次,人物上的颠覆。

不看到最后,根本猜不到一众角色的真实身份。

比如前面的罗伯一直满身迷雾,让人看不透。

说话透着股狠劲,一身邋遢也掩盖不住粗犷的气质。

在地下酒店时,仿若一个曾经的黑帮老大。

谁曾想到,他居然曾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大厨。

另外,片中的大量留白也给观众留下太多想象空间。

比如罗伯一直听着妻子的录影带,但他从没有完整听完。

不过多介绍,让观众自己发现这是个走不出妻子离世伤痛的男人。

凭借这样的手段,本片将那份淡淡的忧伤感保留到了最后。

所有人都在期待一场酣畅淋漓的打斗,结果只等来了一场最平静的晚餐。

得知松露猪已经死去时。

此前一直面无表情的罗伯,终于崩溃痛哭。

本该是全片的最高潮,却做了消音处理,成了一场无声的心碎。

反高潮的结局设计,反倒让整个人物更加鲜活。

他不是什么斗士,只是走不出回忆的普通人。

.,最后,情感上的颠覆。

虽然不是另一部《疾速追杀》,但本片却有着十分沉重的内核。

经历了失去至亲的人们,该如何与自己和解?

这是本片最核心的问题。

与其说是寻猪之旅,不如说是救赎之路。

片中根本没有复仇,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一个男人获得救赎的过程。

走出森林救猪,其实就是打开封闭的心房。

不再逃避妻子已逝的事实,而是逐渐接受。

就像片尾得知猪已死而失声痛哭一样。

他哭的是猪,同时也是真正承认妻子已逝。

等再度回到临终小屋时,他才终于听完妻子的录影带。

「我那么想要回猪,只是因为我爱着她。」

其实,片子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罗伯只在片尾洗过一次脸。

在那之前,脸上总是挂彩的。

血液逐渐凝固成血痂,脸上也是越来越脏。

他甚至带着这幅脏兮兮的模样完成一道大餐。

最后洗掉那些血迹,才意味着他跟自己的和解。

如果联系到现实,就能发现罗伯几乎是主角尼古拉斯·凯奇的对照——

也曾风光无限,显赫一时;

如今却沦落边缘,做着困兽之斗。

众所周知,凯奇年少成名,拿过奥斯卡影帝。

因为过于铺张浪费,加上离了几次婚,他欠下巨额债务。

为了还债拍了无数烂片,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称为「票房毒药」。

以至于每次推出新片,都有网友调侃:

「凯奇大叔债还完了吗?」

威利的游乐园

但是,凯奇虽然拍烂片,演技却从未拉跨过。

只要是露脸出演的片子,被夸赞最多的绝对是「宝刀未老」。

比如《曼蒂》,贡献了十分癫狂的演技。

《威利的游乐园》,一句话不说依然可见实力。

如今的凯奇,没有了往日的荣光。

但只要是他的戏份,依然不缺少看点。

正如片中的罗伯,虽然风光不在,但厨艺依旧能惊艳众人。

估计很多观众都跟鱼叔一样,希望凯奇早日回到主流视野。

像《猪》这样的片子,注定只能在小众圈内掀起一阵讨论。

喧嚣之后,就又像电影中的罗伯那样,回到无人问津的小屋。

有才华却得不到完全的施展,未尝不是一种可惜。

幸运的是,现在的凯奇有了些「回春」的趋势。

前不久的纪录片《脏话史》初登小荧幕,反响不错。

之后还有自己演自己的《不能承受的天才之重》。

以及时隔15年的《国家宝藏3》。

照这趋势,凯奇大叔翻身就是时间问题。

搞快点,老伙计!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