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下清平乐「荐读清平乐」
庙堂之高
□张文莉
最近有部电视剧《清平乐》,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没有“七侠五义”“狸猫换太子”的北宋朝堂,不过,虽然没有江湖之远,却能看见庙堂之高,战争的残酷、政治的复杂还有后宫的儿女情长。
剧中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仁宗皇帝赵祯从少年登基逐渐把握朝政到禅精竭虑爱民治国的故事。同时,剧集亦通过生动丰满的人物塑造呈现出复杂微妙的情感关系。无论是曹皇后与苗心禾夜谈心事展现出的姐妹情谊,还是仁宗私下绘就曹皇后画像传递出的夫妻敬慕,都透过细腻动人的刻画,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故事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年轻时期的宋仁宗和三个女子之间的爱恨纠葛,不得不说演员王凯在处理宋仁宗这一形象时非常独特,在平易、坦率与执拗、骄傲之间,化九五之尊的帝王为真正的男人,像寻常大户人家走出来的一般,很有亲和力。
最耐人寻味的还是仁宗皇帝和皇后曹丹姝之间爱的错位与迷雾。一个仁爱平和,一个知书达礼,天造地设,然而,他俩之间究竟有没有爱情,为何总是说不到一块儿去?为什么有意无意间总要互相伤害,之后又会懊悔不已呢?
有人说,家,本来就不是个讲道理的地方,家是人心灵的港湾,在这里,人可以不顾体面,恣意发泄各种恶劣的情绪,就连皇帝也不例外。而作为妻子,曹丹姝尽的是皇后之职,好言相劝,陈清利害。道理都很硬,但却不得人心。此刻的男人希望得到宽慰和安抚,因为除却皇帝的身份外,他其实也是个男人,有偏私,加之特殊的成长经历使得他的心理人格并不十分健全。可是,冰雪聪明的皇后却只顾“尽皇后之责”而忘了“读夫君之心”,一味坚持做人的坦诚与自尊,不肯迁就,却屡屡不欢而散。作为古代女子,须知,皇帝可不是你一个人的夫君啊!
但随着剧情的慢慢发展,我改变了我的认知。看着“官家”对苗心禾的怜爱,对张妼晗的纵容,而和曹丹姝就差了这么一种久久在心的萌动和一见钟情的痴迷沉醉。可能曹丹姝是大臣合议、精心挑选出来可以母仪天下的“皇后”,是一个职位,是要让天下百姓仰望、效仿的为人媳为人母的楷模、典范,而不是首先考虑让皇帝喜欢的女性。显然,为了所谓天下人的安定,仁宗和皇后的这段婚姻只能是貌合神离,彼此心累。
再看这部剧,你会见到很多语文书里熟悉的面孔,比如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那些熟悉的古文诗词,让我觉得语文课没白上。但这部剧最吸引我的,是里面众多的宋画,有一幅非常著名的画可以证明北宋的商业繁荣,那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感觉剧中场景设计与《清明上河图》某些画面相对应,特别是街道的场面。还有崔白画的白鹭,形姿生动、似可触可摸、翎羽柔密,白鹭飞行必会曲颈劲缩,乃至下半部呈袋状,头颈与双足分别向后伸直,可见崔白观物、写生刻画细致。
《清平乐》的时代背景是宋朝,这是一个外强中干的朝代,是一个让我们不忍回首的朝代,但是宋朝的商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可谓史无前例,它的繁华一直是众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编辑|刘俊宏
责编|汪巧 值班编委|姜颖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