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爱情电影最后女主死了「这部83分法国爱情片结局来了个年度最佳反转看完让人恐婚恐育」
法国电影一向文艺晦涩,结果这次却让小编挖到一部和好莱坞大片一样高潮迭起,结局反转惊掉人下巴的通俗电影——《阿德尔曼夫妇》。
它讲了一对夫妇几十年相恋相爱、相守相望,封存着法式的风情与唯美,却又悬念丛生,阴谋埋伏。豆瓣高达8.3分,一口气看完不带累的。
没错,这是一部爱情片,但它好就好在,有些人看完热吻身边的爱人,感动于片中爱情的深邃流长,有些人却在刷完后恐婚恐育,恨不得一辈子做一只单身狗!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能有这样两极的评价?来,我们上正片,读完剧情再分析。
电影开始于一场著名作家维克多的葬礼,结束后,维克多的妻子萨拉接受传记记者的采访,开头第一句话就很生猛,横空劈过来,展示出这个故事的狰狞底色。
她说,很多人都在猜想是不是我杀了维克多。
那究竟是不是呢?就要从两人一生的故事说起。
男主维克多是个文艺青年,他脆弱又多疑,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写的书能够大行于世。女主萨拉也是文青,艺术学博士,自信英果,对喝醉酒的男主一见钟情。
认识当晚,两人就一起去了维克多家中,却并没有发生关系。第二天,萨拉看到维克多桌上的手稿,随手改了几笔,充分显出过人的才华与强势的性格。
敏感的维克多其实当时就明白,萨拉这样的女生不适合自己,如果俩人在一起自己会被“阉割”。可萨拉主动出击,利用嫉妒心,成功让维克多陷入了自己的掌心。
两人热恋后,确实过了一段快活恣意的时光,他们谈文学哲学和历史,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请感受一下法国人谈恋爱的逼格),默契浪漫,看得人这心里头啊,也温情激荡。
可问题是,我们荡漾了,维克多却并不满足啊!他一边向女友求婚,一边找情人上床。
婚后,维克多写的一本书大卖,结果在老婆怀孕临产时,和女书迷乱搞。
他们的第一个智障孩子出生后,婚姻更是走向了不可挽回之路。书的销量低迷,也让维克多陷入了中年危机之中,他突然发现,原来萨拉是这样的魅力四射,看来我满足不了她啊。
于是他居然叫了个鸭子,来伺候自己的老婆(这是什么脑回路啊)。
受了侮辱的萨拉忍无可忍,选择了与维克多离婚。离开男主后,萨拉嫁给了一个富商,而维克多回忆自己爱情经历的作品也再次畅销。萨拉读后,毅然决定回到维克多身边,与他私奔。
可维克多狗改不了吃屎,人到老年还和女学生勾勾搭搭。
从这个版本看,萨拉虽然在追求维克多的时候主动果断,后期却一直被渣男牵着鼻子走。但婚姻的真相哪有这么简单?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萨拉早就知道,维克多在外面偷吃,但她一直隐忍不发,直到维克多求婚时才娓娓说出真相,让男主怀着内疚走进婚姻的殿堂。
婚后,她又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深闺怨妇的人设,及时地拉回了男主一颗浪子之心。
她的才华让她足以成为维克多的缪斯女神,她的三言两语点拨和一张提纲就能让男主的作品扬名天下。
她想离婚的时候干干净净地抽身而退,想复婚的时候又轻而易举地再次进入围城,她做一切事情都从不拖泥带水,她永远目标明确,伺机而动。说实在的,这样的女人,如果不是出于爱,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一个放荡天真的男人?
很多人从《阿德尔曼夫妇》中看出了爱的丰富层次,爱的光辉和阴影,就是因为以上这第一层次的反转。爱情里的一生一世,其实是一场弱肉强食的捕捉,是一次放手加上一次引诱,是一点容忍加上一分歇斯底里。
这一生,萨拉都是这样把维克多拴在掌心,一方进一方退,一方强一方弱,《阿德尔曼夫妇》微妙地辩证着婚姻里的关系,深刻,又充满了宿命感。
所以,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说出了爱情与婚姻的真相,他们愿意在电影结束后拥抱自己的爱人,是因为他们接受了电影的逻辑,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们顿生柔情蜜意,决定一生一世好好纠缠。
这当然是电影的一部分立意,可如果《阿德尔曼夫妇》仅限于此,就不能理解剧情结尾的惊天大反转。因为怕剧透给大家影响观影体验,小编就不多说了,但总之,萨拉确实与维克多的死有直接的关系。
而那一部分看完了以后直呼恐婚的人,其实正是看到了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塑造与影响有多强,尤其是通过婚姻这种最亲密的契约关系。你活了一辈子,突然发现正是枕边人,让你活成了自己不曾期待的模样,那种冰凉的感觉有多可怕?
更何况,Ta还能随时杀了你。说到这里,《阿德尔曼夫妇》已经有点细思极恐的意味了吧!
两种解读都成立,而且都是那么细腻入微,其实就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
什么?你问我哪一种是正确的?
电影从不能给出答案,因为在看电影前,答案早已在你心中。
声明:“火八卦”系今日头条官方签约头条号,转载需申请授权。欢迎各位读者朋友订阅本头条号,感谢各位粉丝支持!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