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原创微电影炼狱童心荣获亚洲大奖
11月6—8日,第六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暨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评选结果揭晓,贵阳原创作品《炼狱童心》荣获本届亚洲微电影最高奖项——金海棠奖。这也是贵阳市微电影作品参加六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以来,首部获得最佳作品奖。
《炼狱童心》由中共息烽县委宣传部出品。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指导、贵州师范大学科技园、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监制,贵州阳明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摄制。
影片通过现实与回忆交错进行的结构方式,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当时关押在息烽集中营的车耀先、张露萍等革命烈士,看他们在无比艰难的情况下,为了新中国的未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影片用以“小鸟”等隐喻来渴望自由、期望新世界,既充满乐趣、又发人深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是亚洲地区微电影最大的艺术盛会,被誉为“微电影界的奥斯卡”,“金海棠奖”美誉远播。
本次大赛是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临沧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据介绍,本届微电影节共收到参评作品 4612 部,吸引了来自欧洲、美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艺术家、文艺团队参与其中。
在第六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评选中,4612部优秀作品通过初评、中评和总评,推选40部最佳作品奖,80部优秀作品及140部好作品奖。
最佳作品奖的获奖率为0.86%,优秀作品获奖率1.7%,好作品获奖率为3%。
《炼狱童心》剧情影片一开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带着孙女和重孙女去息烽集中营纪念馆参观。当老人抬起头看到集中营大门的门楣时,她的思绪被带回到了那个白色恐怖、战炎纷飞的年代。
老人的童年是在这阴深恐怖的集中营中渡过的,和她一起的还有一个小男孩,人们叫他小萝卜头。高大的围墙、林立的岗哨关得住孩子们的身体却关不住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心。两个孩子在集中营的树林中追逐,一起为监狱中的革命者传递情报,一起为了救一只受伤的小鸟和狱卒抗争,一起听亲爱的张露萍阿姨讲故事。
直到有一天,张阿姨被带走了。他们放飞了小鸟,在深夜的警报声中互相安慰,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小鸟一样飞出集中营,飞向一个自由的新世界……
本片编剧、导演田鹏飞来自贵州省作家协会,是贵州省近年来较为突出的青年导演,持有国家三级导演资格证书。谈及为何会创作这样一部影片时,他说,前人用渺小却高大的身影,为今天身处和谐社会的我们建立了遮挡风雨的港湾,为我们的城市创造了美丽、带来了繁华。
通过对剧中历史人物的刻画,希望观众能不忘历史,对烈士们充满敬重,又能学习到这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并以此来向陨落在息烽集中营的革命先烈们致敬!
导演田鹏飞与两位小演员合影
田鹏飞表示,《炼狱童心》结束的时候,张露萍对着两个孩子讲出了所有革命烈士的期望,“孩子们,好好活着,你们以后一定会看见一个美好的世界。”通过慢镜头的回放,镜头定格在张露萍充满微笑却面带泪水的脸上。
张露萍扮演者吴文蕾与两个小演员合影
为什么会笑中带泪,这说明我们革命烈士也是血肉之躯,不是“抗日神剧”中那些打不死的“英雄”。但是,这个泪水不是贪生怕死的泪水,而是遗憾的泪水。因为她知道自己永远都看不见革命事业的成功,所以才把希望都寄托给了孩子们。可惜的是,小萝卜头也没看见。
《炼狱童心》剧组合影
成功之路 绝非偶然贵州阳明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该剧的制片人罗浩表示,摄制团队由贵州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毕业生组成,他们摄制的微电影、纪录片多次在各大赛事中斩获了奖项。
这个年轻的团队渴望为贵州影视艺术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他们凭借着对梦想的执着,一步步的完成着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相信在这个团队坚持不懈下,势必为贵州本土影视文化的发展增辉添彩!
《炼狱童心》剧组合影
来源/贵州综合广播 贵州知行少年
编辑/小虎 责编/刘露 陈丽娟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