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送月饼还可以送什么「除了月饼和大米工作发给我们的福利还有我们的婚姻」

时间:2023-06-27 12:42:50阅读:2236
老公的朋友彭磊最近找到他,想要辞掉工作。原因是正在上高一的儿子突然厌学,怎么也不去学校了,只能聘请一对一老师在家里教,他需要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同时,高强度的工作也让他感到厌倦,一点也提不起精神来。老…

老公的朋友彭磊最近找到他,想要辞掉工作。原因是正在上高一的儿子突然厌学,怎么也不去学校了,只能聘请一对一老师在家里教,他需要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同时,高强度的工作也让他感到厌倦,一点也提不起精神来。

老公和我聊起来这件事,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行,这太冒险了!” 彭磊已经年近50,男人在这个年纪辞职,特别是没有特殊技能的男性白领,是很难找到相当的工作的,延迟退休马上就来,可能前面还有十多年的路要走,失业的风险很大,孩子上学正是要用钱的时候,家庭的经济压力会很大。

老公唏了一声:“他太太已经做到高管,收入很高,家庭经济上倒是不成问题。”这让我马上想到了自己的情况:为了陪孩子读书,我舍弃了高薪的工作,和老公分开,带着女儿在另外一个城市生活,虽然老公收入足够高,但是心中总是有些郁闷与担心。说句实在话,我是真的不建议彭磊辞职,如果家庭需要,可以请假,或者换一个轻松一点的岗位,再或者对领导的白眼当作没看见,不加班,不应酬,凭着老资格先混一段时间,但是彻底辞职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更大。

因为,婚姻就是各种力量的不断平衡,作为中年人,事业舍弃不得。

首先还是老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们的婚姻》中,同为名牌大学高材生的妻子舍弃了工作,全职在家带孩子,老公做风投,收入很高,甩手掌柜,家中里里外外一应大小事情都是妻子处理,但是丈夫永远是有一种优越感:“是我凭一己之力让咱家的生活上升到了一个阶层。”小区里的大姐也告诉妻子:“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毕竟是家里的收入都是人家拿回来的,自然而然那地位就不一样。这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实际上对人的行为影响还是很大的。我有一个同学,当时刚成家时,她的家世比较好,工作也不错,老公对她温柔体贴,礼敬有加。但这些年随着她为了照顾孩子辞职在家,家里的活就只见她一个人忙活了,每次去总见他老公悠哉游哉地喝茶谈天,还不时布置些任务,而言谈举止间,就看到她也有些低眉顺眼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在家庭的话事权上,都有些吃力。

其次,事业对我们婚姻中的精神对等也同样重要。有人觉得上班不就是挣钱吗?不挣钱谁工作啊?但是事业带给我们的,不仅有经济上的满足,还有其社会价值和心理价值。

先说说我自己,有天女儿放学回家,晚上我叫她吃饭了,突然意识到这是我当天说的第一句话。原来在单位上班的时候,只知道发月饼,发大米是福利,却不曾想到,茶水间的闲聊,餐桌上的八卦,或者感叹一下中考的难度,议论一下郑爽的弃养都是福利。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虽然我们聚在一起是为了挣钱,但它也带给我们了很多附属的社会价值和沟通交往的功能。虽然微信朋友圈还是那些人,但脱离了环境,单纯去聊聊八卦,好像又不是那回事了。

今年春节见到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她是一个创业人,曾经长期在外地打拼,为了照顾孩子,老公辞职在家,除了偶尔帮帮她,也没有什么工作。她说起近期处理租住的房子,老公和房东吵了起来,电话打到她这里,她一口答应了房东的要求,觉得与其浪费那个时间来回纠缠,还不如留出空来好好开几个新单。话里话外,对老公的细碎与计较有些瞧不上的样子。我能体谅她老公的心情,当一个人总是面对油盐酱醋的时候,是很难不算计的。环境是人的心理成长的框架,它可能不能决定你的最低处,但是却限制了你的最高处。

最后,事业让我们保留了一种战斗的状态,而张弛有度,四季流转本就是自然界的规律。

反思我呆在家里的这段时间,除了一次读书会要录分享视频,有些紧张以外,其它时间都是如温吞白水一般流逝。我原来的工作也并不忙碌,但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为了达成一个目标,或组织开一个会,我就需要想想,我想要什么?我会遇到什么状况,应该如何解决?汇报工作应该如何说,总之,脑子是在不停地运转的。而且在人与人的沟通碰撞中,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也会有新的思路。上班,下班,周末,假期,也像不断运转的昼夜四季,让生活多了一些紧张,也生出一些渴望。

最近看到一个帖子,有位家里不差钱的姑娘找工作的唯一标准是环境好,人际关系好,上班只是为了保持社交和作息有度。呵呵,确实有一定道理。

说回彭磊的故事,我不知道他的选择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我的选择是什么,就是在不能工作的时候,找到保持自己经济独立、社会链接、作息有度的方法,能够工作的时候冲出去好好工作。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