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髅艺术「从恐怖到美从死亡到新生骷髅美学的新式解读」

时间:2023-06-27 09:23:05阅读:1086
一、骷髅形象在电影中出现的起源是什么时候?远古时期先民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而灵魂是不死的,人死亡之后肉体虽然消陨,但“骷髅”长期存在,因此“骷髅”也被认为是灵魂依附的载体。“骷髅”与死亡直接相关,而死…

一、骷髅形象在电影中出现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远古时期先民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而灵魂是不死的,人死亡之后肉体虽然消陨,但“骷髅”长期存在,因此“骷髅”也被认为是灵魂依附的载体。

“骷髅”与死亡直接相关,而死亡又是痛苦的、未知的,因此人们通常惧怕“骷髅”。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动画电影中出现了类型多样、意蕴丰富的“骷髅”形象。

最早出现“骷髅”形象的动画是华特迪斯尼于1929年导演的音乐短片《糊涂交响乐》第一部《骷髅之舞》。

这部短片是对欧洲中世纪后期荷尔拜因系列木刻版画《死亡之舞》的现代版演绎,对后来动画的创作影响很大,直面死亡并与死亡共舞的理念在后来的骷髅动画中也多有体现。

由于动画电影不依赖真人演员和实景拍摄,具有“非真实”的特点,因而动画电影中的“骷髅”也远远比不上真人电影中“骷髅”的恐怖程度。

此外,动画“骷髅”不恐怖还与动画创作者改变“骷髅”单一恐怖的形象内涵,并通过“骷髅”表达温馨暖人的情感主题、传递直面死亡的价值观念有关。

二、骷髅形象在为什么出现在电影中?

动画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因其受众不受年龄大小与知识量多少的限制,可以辐射到更多人群,用易于理解且轻松幽默的方式帮助大小观众理解美与丑、善与恶、生与死、友情爱情亲情、自我与梦想,在引导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观影的同时,无不思考着这些重要的人生课题,而美国动画中的“骷髅”形象更是在这些生死与美丑价值观念的输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骷髅形象的溯源是什么时候?

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还不能正确地理解死亡,于是把死亡这种现象认为是灵魂离开人体导致的结果。

本来还蹦蹦跳跳的人变得一动不动,看到这种场景,原始人类会认为人从活着到死去这个过程中一定是少了某样“东西”,正是因为这个“东西”离开了人体,所以人才一动不动,这就是原始先民的灵魂观念。

原始先民认为灵魂可以永存,在人们死去的时候,灵魂依旧继续“活着”,只不过灵魂脱离了躯体而己。

人死代表他的灵魂离开了,而当离开人体的灵魂又返回人间时,人们将之称为“鬼”魂。

人类死亡后灵魂脱离人体后又归来即为鬼魂,鬼魂归来或许是因为对人世间有留念或许是因为对人世间有怨念,归来的鬼魂既可以独立存在于人世间,来去无踪,也可以依附于人或物上。

而一旦被鬼魂附体会受到鬼魂的操纵,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如骷髅就被认为是死者灵魂归来时所依附的载体。

古人认为灵魂具有堪比神明的强大力量,它可以保护人类也可以伤害人类,因此人们对灵魂既敬又畏。

并且灵魂是永存不死的,凭借人类的力量无法将其消灭,既然不能消灭它就接受它,因此人们认为需要给离开人类躯体的灵魂找到一个合适的安身之地,来避免其无处可去而祸乱人间。

“阴间”“地府”“记忆之地”这样不存在的空间场所便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了许多传说、神话故事及动画电影中常见的场所,骷髅也成为了鬼魂的一个实体象征。

四、如何理解美国的骷髅文化?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拥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墨西哥文化”就是美国多元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

很多人都对死亡避而不谈,但是墨西哥人却将死亡挂在嘴边,调侃死亡,甚至庆祝死亡。

亡灵节对墨西哥人而言是最独特的传统节日,最能体现墨西哥人对待死亡的心态,西班牙征服拉美后,亡灵节的庆祝时间从以前每年的7月底8月初改为了现在的11月的前两天。

墨西哥的骷髅文化主要体现在墨西哥亡灵节的庆祝中。

墨西哥人认为,死神可以公正地处理一切,而“骷髅”是最适宜代表死神的,而且他们认为死后只是换个地方继续生活,他们不但不害怕死亡,反而乐于接受与拥抱死亡。

因此,每年亡灵节期间,墨西哥的各大商店摆放着千奇百怪的黏髅。“卡特里娜”是众多骷髅中的典型代表,“卡特里娜”是一位女性骷髅,她头戴鲜花帽子,身穿漂亮礼服,站在“社会上层人士”中间微笑着,墨西哥人通过“卡特里娜”的骷髅形象传递“死亡是民主的,无论是黑人、混血,富人或是穷人,每个人最终都成为了骷髅”的观念。

亡灵节期间,人们都会在墓园通往家里的路面上撒满黄色万寿菊,亡灵便可循着万寿菊的芳香通往回家之路。

在家里,人们摆设了隆重而精美的祭坛,在祭坛上放上逝者的照片,还有水果、糕点、蜡烛、剪纸等。

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在陵墓前燃起彩色烛光,并放上鲜花,然后将墓碑用形态各异的骷髅头装饰起来,甚至还有人邀请乐队,在动人热闹的音乐伴奏下,生者在墓碑旁与逝者共同享用美食美酒,庆祝一家人的团聚。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死后的人会去到哪里,没有人清楚,但墨西哥亡灵节所传递出的死亡观确实让大家对所谓的“亡灵世界”充满了想象与憧憬,也让大家敢于直面死亡。

五、为什么静态骷髅具有暗示意味?

在一些动画电影中“骷髅”不是以具体人物角色出现的,而是作为人物服装上的图案或者房间中的摆件等静态形象出现的,具有鲜明的暗示意味。

这里将动画电影中的静态骷髅按照不同的暗示意义分为“恶”的象征、营造恐怖或危险氛围、象征死亡与暴力三类。

六、动画骷髅的有什么特点?

真人电影依赖于真人表演,是对摄影机前的客观实体运动进行机械地再现,形成真实的视觉效果。

真人演员在说话、走路、跑步、唱歌、跳舞等运动节奏上与现实中观众的活动习惯相一致,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没有“虚拟”感和“间离”感。

和真人电影不同,动画电影并不依赖真人演员和实景拍摄,具有“非真实”的特点。

在阐述动画“非真实性”时,采用的词语有很多种,如“假定性”、“抽象性”、“非现实性”、“虚幻性”、“间离性”、“虚拟性”等。

动画的运动,不是客观人或物的真实运动,而是由动画创作者人为创造出来的、虚拟的运动。

动画中的角色造型变幻无穷,动画中的环境场景也丰富多彩,充满想象力,给观众营造一种虚拟的感觉。

动画创作者通过将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夸张和变形,甚至直接将头脑中想象的而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创造出来,并赋予它们“生命”,让它们“动”起来,“活”起来。

动画中的人物在运动时不符合科学客观的运动规律是很常见的事情,动画人物的身体不仅可以随意地进行拉伸、变形,本不会说话的动植物在动画中还可以拥有人类的特性,如唱歌、跳舞、弹奏乐器,甚至可以像人一样拥有感情。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动画是“非真实”的,

“动”是由于连续放映造成的运动假象,“画”是创作者发挥想象力创造的虚拟人物,“动画”是通过逐格拍摄静态的“画”并连续放映而达到静态画“活动”的视觉效果。

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虚拟性”表达,动画将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而人头脑中想象出来的千奇百怪和奇思妙想,生动地展现出来,将人类的幻想具体化。

七、为什么说动画骷髅是“非恐怖性”的?

“骷髅”是人或动物肉身腐烂千枯之后留下的骨骼,与死亡直接相关,死亡意味着生理活动的终止。

在现实中人们忌讳谈“骷髅”,谈死亡。死亡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控制和把握的,当人们感受到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就会害怕和恐惧。

因此,带有“骷髅”形象的真人电影都被归为“恐怖”和“惊悚”类别。

这是由真人电影的高度真实性导致的,电影里面的演员是活生生的现实中存在的人,里面的桌椅板凳门窗甚至与观众的是同款,看到演员们被戴着骷髅面具的杀人魔追杀时,观众的代入感是非常强的。

当里面的主人公疯狂尖叫的时候,观众会受到演员的影响,与其同样恐惧尖叫,会产生“下一个被追杀的是不是自己”的想法,会下意识做出把窗子和门锁死的行为,好像这个骷髅杀人魔会闯进自己家来一样。

当看到从地下爬出来的骷髅时,甚至很长时间不敢走在土地上行走,就怕真的会有骷髅从地下爬出来,即便心里安慰自己这是演员在表演,不是真的,也会因为电影中的场景太过于真实而心有余悸。

而动画电影不同,动画电影天然的“非真实影像性”、“间离性”、“假定性”、“虚拟性”就注定其很难达到真人电影的恐怖程度。

动画电影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都是动画设计者头脑中想象出来的,再通过绘画或者其他技术手段人为创造出来,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与真实世界之间好像被屏幕阻隔起来了,观众的代入感不会很强,更像是一个旁观者看热闹、听故事。

如《精灵旅社》中的怪物酒店在真实的世界中是不存在的,而且影片中的主人公看到骷髅时不是害怕而是惊喜好奇,甚至伸手去摸骷髅,主人公都不会尖叫恐惧,更不会将恐惧传递给观众了,而且在人与骷髅相见的这个场景中,反而是骷髅夫妇被突然出现的人类吓到,这种奇妙的反差感会带来喜剧效果而不是恐怖效果。

相比之下,《僵尸新娘》与《圣诞惊魂夜》由于其暗黑的哥特风格会稍显恐怖,但仍然达不到真人骷髅的恐怖程度,这是因为这两部影片中的“骷髅”不是无情的杀人机器,而是“好人”,具有人类的思想和感情,甚至比人更有人情味。

并且杰克与艾米丽虽然是骷髅,但其身材和五官又因过于夸张和变形而不同于真实的骷髅,能让观众意识到其“非真实性”。

而用于制造恐怖气氛的“骷髅图案”与“骷髅摆件”在影片中的作用是为了暗示某一角色的“坏”或者通过暗示危险来反衬主人公勇敢的品质,恐怖并不是其表达的重点,并且不会动的静态骷髅其恐怖程度大大低于会动的、逼真的骷髅。

因此,凡是动画电影中的“骷髅”,都因动画本身的“间离性”“虚拟性”及动画形象的“夸张和变形”而变得不那么恐怖,更因为动画电影中骷髅出现的核心目的不在于恐吓观众,而在于反思社会与传情达意,而使恐怖色彩进一步被淡化。

生命不因死亡而结束,生命因爱而永恒。在墨西哥人的观念中,肉体的死亡并非最终的死亡,只要生者还怀念他们,他们就存在于“记忆之地”。

他们相信,逝者会在亡灵节这一重要时刻归来,与家人团聚。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