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林静的爱不够深不够纯但也许已是婚姻最好的模样

时间:2023-06-26 12:26:05阅读:2975
作者:咖啡里的云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林静与陈孝正身上,有一个共同点,或者说是人性的共同点——在遇到难以面对与解决的问题时,选择逃避。林静在知晓自己父亲与郑薇母亲之间的事情后,选择的,亦…
  • 林静,出生于山东青岛,1998年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华策星之女演员。1998年出…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林静与陈孝正身上,有一个共同点,或者说是人性的共同点——

在遇到难以面对与解决的问题时,选择逃避。

林静在知晓自己父亲与郑薇母亲之间的事情后,选择的,亦是逃避。

这两个男人,都是优秀的男生,有野心、占有欲强,为达目的而不惜牺牲最爱的人。

他们都曾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用相同的方式,选择相同的国家,逃离开了郑薇。

自古多情空余恨。

这两段情,最后知道答案的,最受伤的,永远是郑微。

生活在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教给了她太多残酷。

然而区别是:陈孝正是郑微真正爱过的人,而林静,属于郑微对爱情的幻想。

人们往往很容易原谅不爱的人,却很难原谅自己深爱过的人。

郑微对陈孝正,大抵也是如是。

她对陈孝正的爱浓墨重彩,激荡起伏。

正因为轰轰烈烈地爱过,全心全意地爱过,所以,爱情已随青春逝去。

每个女孩子最终都会遇到她的林静,每个男孩子最终都会成为一个林静。

不可否认这是幸福,但这亦是青春的悲哀。

因为只有青春死去,你才会愿意接受林静。

郑微后来也知道,大多数人最后并不是跟最爱的人在一起,何况对林静也“并非不爱”。

郑微曾爱得太深、输得太惨,一败涂地、骨肉不存,伴随她的是长年的寂寞。

这些年里,郑微按部就班地生活,在孤独中不断相亲。

当她作为中建的总经理女秘书,生活刚刚安定时,生命中远去的风景在恍若隔世中又在眼前闪耀。

海归派的陈孝正回到中建当总经理助理,而林静摇身一变,已是副检察长。

两个天之骄子,两个郑微生命中曾经意义非凡的男子,又倒回来追求丢失的爱。

郑微退退躲躲在林静与陈孝正间,在林静的温暖追求与陈孝正依旧自我中徘徊。

而陈孝正最终仍是败下阵来,五年前,为了他的前程,他抛弃了郑微。

而如今,为了让自己爬得更高,他甘心娶一位同xing恋者,尽管双方只是达成协议,但三年之约足以使他前途无量。

郑微在26生日那天,得知了陈孝正的又一次放弃,她终于怕了,她怕她再也输不起了。

虽然她口口声声说放弃这个男人,说终于怨恨这个辜负了她两次的男人。

但她还是爱他,从前爱,现在爱,以后仍会爱。

只是爱已经无法再生成勇气,那些不问因由的爱情已经随着逝去的青春留在了那些年。

那个愿赌服输的郑微,那个完全不顾别人眼光,爱就彻彻底底、毫无保留地爱,哭就痛痛快快、痛彻心扉地哭的玉面小飞龙,在那一刻,彻底死去了。

是的,郑微她怕了,她长大了,她已经太累了,她无畏的青春已经死去了。

当年她就告诉陈孝正:

阿正,你答应我,别让我再等你,我怕我没有足够的勇气一直等在原地,更怕我们走着走着,就再也找不到对方。

郑微不是不愿意等,不是不爱他。

可悲的是她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勇气,不可能去义无反顾的去等他,去相信他。

对,不可能。

林静随后的乘虚而入,郑微她不甘,她愤怒,她觉得荒谬。

但她更害怕,怕她如果把他推开,自己心底的空虚就再也不能填满,永远无止境的扩大下去。

她输给了耗不起的岁月,再也不敢去赌她的未来。

此时的林静像飘过来的一块浮木,在郑微快要被寂寞吞没前紧紧地抓住,再也没有放手。

她也会计较林静爱她是因为“千帆过尽才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但毫无疑问,林静对郑微的爱,不比陈孝正少半分,只有更多。

林静在转身之后发觉放弃远远大于得到之后,迅速转身。

他的霸道、坚持,温柔与呵护,在最恰当的时机地填补了郑微多年来的孤独。

郑微要求的其实很少,只是一个一直在身边的拥抱。

就像在公车上看见拥住女友的男生,郑微悲悸地无语问:

我是不够她漂亮?还是不够聪明善良?为什么如此孤单。

郑微曾经的热情就足够让陈孝正和她自己沸腾。

如今她自己都冷得受不了了,疯狂地相亲,宁愿找一个陌生人的肩膀,守着自己对陈孝正的回忆过一辈子。

林静的肯定与温暖给了她太久渴望的港湾。

她太累了,于是终究贪念那世俗的温暖,她愿意停泊了。

尽管单身的这七年中,林静的身边不乏纠结不清的女子,也许是因为寂寞,身边已有一位陪伴了他两年的施洁。

施洁明知林静给不了她长久,却还是飞蛾扑火般地献身烈火中。

而这一切,郑微心里有数。

她明白,生命中的男人会为了追求前途和事业而弃她而去,但在他们功成名就,午夜梦回、心里寂寞时,会重新寻找那一份久违的爱情,那一份令他们久久回味、刻骨铭心的爱。

她知道彼此的爱都已不再纯粹,但这个男人终究还是爱她的,自己也并非不爱,那就这样吧。

加上好友阮阮意外去世的打击与周遭变故的感悟中,郑微终于选择了站在林静的身后,让他为自己遮风挡雨。

因为郑微已经没有勇气与力量再独自面对生活的残酷打击。

这是郑微的成熟,是她在爱情里的妥协,亦是她成长的代价。

当年的青春,曾经的执着,那不知从何而来的勇气,都已被划成散片,消失在岁月中。

也许,很多男性由男生向男人进化的过程就像陈孝正和林静。

早期,不成熟,为了前途而舍弃爱情、生命中重要的人或事物。

而到中期,成熟稳重,事业有成时,便会回过头来追忆曾经丢失的爱,固执地认为:

现在,我有条件可以给她最好的。

却不管那份爱是否早已支离破碎,荡然无存。

而女人,似乎永远充当着牺牲品的角色,要么被抛弃,要么成为男人成功的垫脚石。

郑微爱林静吗?

她的回答是——并非不爱。

我的理解就是次爱吧。

毕竟是经过岁月的积累与沉淀,经过了那么多年,累积到彼此心里的一种感情。

不论如何,他们彼此都是对方很重要的人。

如果这部小说不是辛夷坞写的,如果这部小说不是“暖伤”、“现实”的小说,而是一部普通的言情偶像小说。

那么,女主在经历感情伤害之后,此时出现了另外一个男人,他英俊潇洒、帅气不凡、能力出众、对待女主又专一,那么这个男人,一定是一个特别重视感情、重视爱情、把女主捧在手心儿里疼爱呵护的人。

可是,这是辛夷坞的小说。

她的小说,即使再偶像,偶像到极致,也总会有一丝赤裸裸露骨、灰色的现实等待我们来品味。

所以,林静再符合偶像小说的要求,哪怕他有种种的好,可是,他不是一个爱情至上的男人。

或者,他的爱情观,很现实。

他时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林静说要给郑微幸福,这话自然不假。

林静真心想待郑微好,这话也不假。

可是,林静的感情里掺杂了太多的理智和冷静。

他的感情,都是可以放在天平上撑一撑的,觉得达到重量了,才会去试试,若达不到重要,他会放弃。

能在天平上达到一定重量的感情自有它的分量,可是,感情是不能计算的,更是无法计算的。

真正的感情,是没办法那么理智和冷静地思考的。

金枝欲孽》里,孙白杨说过一句话:

如果任何事情都要掂量一下值不值得去做,那么这件事情本事就不值得做。

玉莹对孙白杨怎么样,以他的聪明才智,他完全知道,可他不计较,不在乎,因为他爱她。

这才是不含杂质的真爱。

孙白杨不是不想用“理智”来衡量一下感情有多重,而是他“不能”,因为他真的爱她,所以他做不到。

在我心里,真正的感情即是如此。

因为感情而快乐、忧伤、难过、冲动、无法用脑子计算,这样的感情,才是我心里“真正”的感情。

真正的感情,不是“没有”理智,而是“没有办法”自如地运用理智,无论你多么聪明和通透。

如孙白杨,如阮阮。

而林静,他对待郑微,是真心的,可他面对她,也能够自如地收放、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感。

他们的感情,在我心里,更是适婚年龄的男女。

虽然有少年时期感情的铺垫,但终究没有多少冲动的、不顾后果的爱。

林静相信,这个世界上薄凉的人太多了,就算郑微找了个陌生人,这个人未必能给她想要的生活。

林静曾说:

我们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

这一段话,很好地诠释了林静的生活观、爱情观。

他的人生规划里,似乎就没有“纯爱”这一项。

况且林静非常清楚,郑微没有多爱他,她只是太累了,太疲劳了,太孤单了,太寂寞了,她想有个人可以依靠。

所以他说:

微微,你可以尽情指责我,但你把我看成过要陪你一辈子的那个人吗?你何尝不是把我当作一块浮木,希望有个人陪你走过最灰暗的一段。我敢说,我至少想过要跟你走到最后,但你没有。

辛夷坞在书中写到:

在男人的世界里,女人其实只是一片点缀的白云,他偶尔会赞叹它的无瑕和美好,也会对它留恋,但决不会为了它而放弃浩瀚的天空。当然,还有更聪明一些的男人,可以踏着云彩叠成的阶梯一步登天,又或者在风雨来临之前,希望在云下得有片刻安身之地。

私以为,这是《致青春》一书中,最适合林静的一段话。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男人更趋向现实,女人更趋向幻想。

女人总幻想着男人一辈子纯纯地只爱自己一个。

而极少有男人能做到这样。

男人可能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靠谱的女人和自己一起生活,仅此而已。

所以当郑微最后仍然不甘心地问他:

你爱我吗?

林静回答是:

如果你心里不相信,我给多少次肯定的回答又有什么用?同样的问题,你又爱我吗?

所以作者才说:

也许这才是成年人的感情,放在天平上小心计量,你给我几分,我还你多少,我们可以付出的东西是那么有限,再也经不起虚掷和挥霍。而年少时不计代价去爱的我们又到哪里去了?

阮阮曾对郑微说过:

你对他苛求,就证明你心里有了期待,林静会生气,就证明他在这段关系中也没你想的那么理智。既然这样,干吗为难自己,暂且不管有多少爱,你们过去和现在的感情还不足够好好过一辈子吗?

所以全书中,阮阮一直是那个看得最通透的人。

林静和郑微的感情,恐怕也仅止于此吧,有爱,但不多。

但这样的感情,如果两个人能够用心经营,也是能够好好过一辈子的吧。

他了解她,能给她体贴温柔的照顾,给她包容,给她信任。

当她最渴望一个怀抱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他,这对林静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对于郑微来说,只要她再傻一点,不要那么敏感,不要再去追问“你爱我吗”这类的问题,她会比一般人幸福很多。

毕竟郑微是林静的一部分,却是陈孝正人生蓝图中可以随意修改的那一厘米误差。

“终将逝去的青春”,既是指回不去的青春爱情,也是即将到来的未来。

郑微说:

只有阮阮的青春是不朽”。

可是阮阮死了,可以说她青春不朽,也可以说并没有什么青春不朽,因为她一去不返了,象征着那终将逝去的“青春”。

而活着的人呢?

选择成长、成熟。

这才真正预示着终将逝去的青春。

所以最后郑微选择了“比我爱他,更爱自己的人”。

或许这就是成熟的代价,不是青春逝去而是我们选择了成熟,不再幼稚。

陈孝正终究只是郑微的一个章节,林静才是郑微最后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细水流长,波澜不惊。

但是我仍然只能把这个故事当成悲剧。

因为,最后没有人得到了真正的爱情。

所有人都释然了一个道理:我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在一起的,又是另一些人。

~END~

(图/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到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致青春》:阮莞,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没有人想让你青春“不朽”

陈孝正,注定是《致青春》里,最深最痛的一个“鞠躬”

《致青春》郑微:爱与被爱,伤害与被伤害,都是我青春存在的意义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