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反思辩护人的句子「时刻反思辩护人」

时间:2023-06-25 23:07:20阅读:4707
电影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为原型讲述其从一个对现实漠不关心只想过好自己生活的普通律师在经历过韩国军政府的黑暗面后开始勇于与不公正的现实死磕的民权律师,说句实话电影中的辩护阶段以米国好莱坞电影的标准着实不算…

电影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为原型讲述其从一个对现实漠不关心只想过好自己生活的普通律师

在经历过韩国军政府的黑暗面后开始勇于与不公正的现实死磕的民权律师,说句实话电影中的辩护阶段以米国好莱坞电影的标准着实不算精彩,男主角与其说是用法律武器捍卫受害者更多的是用煽情的手法占领道德高地,就算如此里面的台词也让我泪目,更多的是无奈,当时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想说的被男主角全部说出,正是靠着像卢武铉这些为民请命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韩国才能在几十年的斗争后终于在1987年光州事件后迎来自由化,更让我意外的是在审判中代表军政府的法院在男主角的要求下把那些原本被绑着的年轻人松绑还给他们座位,男主角的慷慨陈词竟然没有强行打断,事后也没有以扒男主角黑帐的方式把他抓进去再通过新闻报导显示自己的正确性,甚至同意外国记者旁听庭审,而作为证人的军人小哥也在作证后才把他抓走,这让我着实大感意外,刘喻先生在评价曼德拉先生时那句话说的可谓精辟,正是坏人坏的不够好人才有翻身的机会,而托洛茨基的另一句话则把极左与极右的差别表露无异“沙皇太软弱才会失败,我们对敌人决不能手软。”

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国民。

当上诉无门之时国民只剩下了示威这一条道路。

以谎言维持统治的政府倘若世人明白真相必回土崩瓦解。

当民主也像商品那样标价也就变了味了。

石头终会变为灰尘,鸡蛋却能孕育无数的生命。

辩护人》是一部拷问我们每一个人勇气和良知的电影。如果只是这么定义,我想同类的电影有很多,电影艺术总是可以通过最最直接的表情和光影直接震撼你的心灵,让你久久不能平静,然而《辩护人》则更进一步,他让我看得大汗淋漓,心生惭愧。因为这个故事,以及故事里面每一个人物的嘴脸和挣扎,离我们是那样的近。主人公是一个从底层奋斗致富的律师,面对社会上各种或明或暗的规则,他弯下腰贪婪的挣钱,因为他知道一切高尚的道德在现实面前都是软弱而没有实际意义的。面对民主、自由人权和专制腐败的斗争,他冷眼旁观,因为他知道单靠热血和口号无法改变暴力下那沉沉的黑幕,以卵击石只会头破血流,还不如苟且偷生,求个阖家安稳。以卵击石是愚蠢的么?一个少年眼神清澈的告诉他,石头是死的,而鸡蛋则孕育着生命,总有一天它孵化出来的生命会跨过阻碍在面前的巨石。有一天,这个少年消失了,只是因为他参加了一个分享知识的读书会。一群年轻人被残忍的监禁,毒打,虐待,逼供。那些对他们施展暴行的人是掌握着国家权利的军人和警察。而这个年轻人,只是主人公身边一个普通的少年。面对自己光明的未来和与专制斗争的危险,面对老婆孩子被威胁而恐惧的眼神,面对被害者撕心裂肺的祈求,面对良知和现实的冲突,如果主人公是你,你该如何抉择?这绝对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吧。我们很多人,特别是有点报复,爱这个国家的人,年轻的时候谁没有一腔热血,可是面对冷峻的现实,有谁可以不低头的走下去?我们往往幻想有英雄出现,能替我们创造一个更加正义的社会,因为我们有太多牵挂太多无奈,我们告诉自己,那些沉沉的黑暗只是个别的,它离我们的距离很遥远。我们看着肥皂剧一天天的发福,在各种名利场里醉生梦死,把一幕幕悲剧拿来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我们自以为游戏人生,看破了各种游戏规则,并且参与其中乐此不疲。我们也许有一天会移民海外,因为我们也知道那里更加明亮和温暖,我们也许会对外国友人痛心疾首的谈起自己的国家,好像我们有多么爱国一样。但是,我们做过什么?鲁迅先生说的好,革命者的血就那样撒在了大街上,被蘸了馒头,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市井一切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不过,既然是电影,主人公总不会像我们一样碌碌无为,他的表演很震撼,结果很无奈,这些都在情理之中,大家自可以去看。最后,就像鲁迅要再坟头留一束花圈,电影也有一个非常煽情的桥段。面对法院对主人公的审判,釜山142名律师有99名出庭为主人公辩护,他们在法官的点名声中一个个英勇的站起来,这一幕让我热泪盈眶。也许这就是导演最想告诉我们的,以卵击石绝不会没有意义,也许暂时看不出来影响,但正义和良知永远拥有未来,它不可阻挡。最后,一句对话值得深思。在法庭上,主人公和大反派直接交锋,大反派说,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也是国家的意愿。主人公问,你说的国家是什么?大反派理所当然的指了指上面,鄙视的问,你竟然不知道国家是什么?主人公说,根据宪法规定,人民享有国家的一切主权,国家就是人民!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