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明日战记谈谈科幻电影的叙事艺术「从电影明日战记谈谈科幻电影的叙事」
《明日战记》电影剧照
可能是一种情怀的驱动,抑或是古天乐等为了香港电影而保留的最后一丝倔强而感动,今天还是看了毁誉参半的电影《明日战记》。此片的各种评价、议论早已弥散于全网,所以提前有了心理准备,并没有报以太大期待。
关于此片我的评价基本与他人无异,这已经是共识了。以下是豆瓣的评分及部分评价:
评分较低,刚刚及格
剧情简单
缺少原创,情节逻辑混乱
剧情负80分
东拼西凑,乱七八糟
总体来看,几乎所有评价的槽点在剧情或情节设计,的确也是硬伤所在,其实这也是许多科幻电影或高概念电影的通病,包括部分好莱坞大片也不例外。关于科幻电影的叙事,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电影叙事具有独特的特点:图像介质具有时空二元特征,付诸于人的视听二元结构,产生图与像的二元分立。由于强化观赏价值,全力追求影像的视觉造型效果、电影运动景观和画面的超现实境界,电影的文学性、戏剧性和思想性显然会被弱化,电影叙事也一定会发生重要变异。大片中的画面造型、场景、影调等体现了电影的意象,能低度地参与叙事过程。由于科幻电影中关于空间性的场面景观需要占据一定的时间和篇幅,往往会割断叙事的时间性线性逻辑,所以叙事必然简单明了。好莱坞经典大片叙事方式常常采用线性叙事结构,非常注重叙事结构的完整性和时空统一连续性。
相比剧本本身,电影在情节上更具有脱跳性,即便是以线性叙事为主的科幻电影。科幻电影形式上的“虚”不能脱离内容上的“实”,影片内容所表达的主题应清晰易现,情节设置必须基于故事本身,还原真实感。立足题材情节进行巧妙构思,情节的发展应有层次性,在大场面出现前充分蓄势,挖掘、运用小场面进行铺垫。情节画面转场时不能背离故事本身的逻辑性,不能离开故事的完整性,否则观众会“难以抽身,不能自拔”。
科幻电影叙事方式的简单明了,并不意味就是公式化。坚持线性叙事的同时适当运用插叙和倒叙,可以丰富电影内涵。如今,电影已广泛尝试和运用“跨类型”的混搭模式,电影的“越界”发展一定会带来叙事转向。在叙事场景的选择上,科幻电影常设置虚拟空间,但过度虚拟又令人乏味,适度的异域风情和现实空间能激发观众的审美兴趣。如《阿凡达》、《变形金刚》等中的中国元素并不只是空间、画面的简单转场,而是适时应变的叙事策略,很好地诠释了跨文化叙事。
写在最后:古天乐可能是香港电影最后的牌面,他愿意去尝试机甲类题材,光凭这一点就值得肯定。中国电影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不断加速,一定会有更多题材的科幻电影出现,也会推进中国的科幻电影持续向前。面对大众电影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诉求的不断变化,电影在尝试“高概念”的同时,需要在题材故事的多元化、个性化上积极探求,更需要直指人心。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