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记录片「博物馆是孩子的第二学校去不了现场至少也要看看这部纪录片」

时间:2023-06-25 06:14:18阅读:169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作者|川妈&lucky一直觉得,博物馆是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浓缩之地。徜徉其中,心会静下来,头脑却活跃起来,集中专注生怕错过任何一处有趣的地方。而有人说博物馆是孩子的第二学校。…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作者|川妈&lucky

一直觉得,博物馆是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浓缩之地。徜徉其中,心会静下来,头脑却活跃起来,集中专注生怕错过任何一处有趣的地方。

而有人说博物馆是孩子的第二学校。

不同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博物馆教育提供了一种更立体的、更直接的、更有感触的、更震撼的教育。

博物馆并不仅仅是一个装载文物、标本的容器,透过它,孩子们不仅能看见厚重的历史、文化艺术的沉淀、自然科学的变迁,还能看见古人智慧的传承,看见时间颜色的艳丽,看见世界文明的源远流长。

每一座博物馆,也是一个鲜活的美育课堂。之前就推荐家长带娃去博物馆进行美育启蒙:爱美的孩子,并不是洋气那么简单。

板牙科考营经常带着孩子们走进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古生物博物馆、国家动物博物馆、航天航空博物馆等等,都留下过我们的足迹。

无论是我自己、和川爸,还是一家人一起旅行,每到一个新地方,我们都会先去当地的博物馆。

洛杉矶的Getty

墨尔本

甘肃博物馆

外地尚且如此,北京的博物馆自然不能放过。带小川去过不少,还专门写过一篇详细攻略,供大家参考——>北京亲子游,除了景点打卡,这些博物馆千万别错过...

但最近因为在家带二宝,有一段时间都没法带娃去博物馆了。

好在,我发现了一部BBC拍摄的以博物馆主题的纪录片——《博物馆的秘密》,特别好看。

一共3集,豆瓣评分8.7。

纪录片揭秘了全世界最知名的22家博物馆:

梵蒂冈博物馆(Vatican Museum)法国巴黎卢浮宫 (Louvre Museum)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Royal Ontario Museum)埃及博物馆 (Museum of Egyptian Antiquities)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Natural History Museu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 (Imperial War Museum)墨西哥城人类学国家博物馆 (MUSEO DE ANTROPOLOGIA)柏林博物馆 (Museumsinsel)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博物馆(TOPKAPI PALACE MUSEUM)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 (Εθνικό Αρχαιολογικό Μουσείο)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The Hermitage Museum)西班牙马德里皇宫(Palacio Real de Madrid)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Israel Museum )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Музей)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The Uffizi Gallery))英国伦敦航海博物馆(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巴黎凡尔赛宫(Versailles)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突尼斯国立巴尔杜博物馆(National Bardo Museum)

稍有遗憾的是,里面没有故宫博物院和大英博物馆。不过,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的地位。

因为它拍得实在太引人入胜了。

每集约40分钟,涉及内容五花八门,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生物、战争、历史、八卦......绝对不会枯燥,完全像是在看一部生趣盎然的百科全书。

而整部纪录片更是采用了“博物馆” “悬疑破案”的叙述方法,每一集先提出4~5个谜题,观众再跟随科学家的脚步,通过历史溯源、追问、调查、考古等方式,一层一层揭开谜团。

有些探险的刺激,有意思吧?一起来看看两个代表性博物馆感受一下吧~(文末有福利)

1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如果说伦敦最出名的博物馆是大英博物馆,那么排名第二的估计就是自然历史博物馆。

里面收藏了超过8000万件、涵盖了近亿年自然历史发展的动植物标本,化石和矿物标本等。

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博物馆,更是一个可以直接面对面观察动植物的研究中心。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恐龙的化石、渡渡鸟的骨架、巨大的红杉树,在黑暗环境中生长的水晶等。

这里到处都是令人难忘的故事。

这集纪录片选取了其中几个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藏品,讲述了关于它们的故事。

首先是一个头盖骨,古人类学家通过上面不同寻常的纹路,发现英国原始人居然是“食人族”。

冰河世纪晚期,由于气候变暖,大地突然变得温暖起来,原始人类跟随动物一起来到英国大陆。

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身边的猛兽,可以想象,当时的人类肯定生活很艰苦。

而古人类学家发现,在他们挖掘出来的一个成年人头盖骨上面,有很多有规则的伤痕。

这些伤痕是怎么来的?

为了调查这一“神秘案件”,古生物学家来到了头盖骨发现的地方——高夫山洞。

在山洞里,他发现了大量的动物、人类骨骸,骨骸上面都有类似的伤痕。

散落在骨骼旁边的是一些由“燧石”制造的石器工具。

这些石器和头盖骨上的伤痕有什么关系?

通过发达的三维影像技术,古生物学家推测,头盖骨上的痕迹是由这些锋利的石器造成的。

它们很可能就是当时人类吃肉时使用的“刀具”,只不过他们吃的肉不仅来自动物,还来自同伴。

不过光有推测是不够的。

为了验证这一点,科学家找到一名杀猪匠,让他使用这些石器来切割猪肉。

结果证明,它们非常锋利,轻而易举就割下了带着骨头的猪肉。

那么,猪骨头上留下的切割痕迹与原始人头盖骨上的痕迹相吻合吗?

通过高科技检测,谜题的答案出来了。

两者的痕迹不仅一样,就连痕迹的走向也都相同。

因此,古生物学家99%确信,当时的原始人社会,确实出现过人吃人的的现象。

“人吃人”的案件解决了,伦敦历史自然博物馆还有很多意义深远的藏品,普通游客不曾见过。

比如,达尔文的古怪收藏。

安康鱼的近亲。

姥鲨。

别看这些生物很古老,有些甚至已经灭亡,但是当代人类依旧在向它们“学习”。

科学家就通过仿造姥鲨的皮肤,制造出能减少水流阻力的鲨鱼泳衣。

2008年奥运会上,穿着“鲨鱼皮”泳衣的运动员,赢得了83%的奖牌。

比如,世界上最罕见的骨骼标本——渡渡鸟。

这种鸟已经灭绝了300多年,很多人认为,它们的灭绝是因为进化不完全。

但博物馆的动物学家不这么认为,他们决定要替可怜的渡渡鸟“翻案”。

他们在渡渡鸟的一小块腿骨横截切片里发现了线索。

这个薄片组织显示,渡渡鸟可以从一只小鸡的大小,迅速长到成鸟的大小。这意味着它们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体格也很健壮,一点也不像人们想象的虚弱。

强壮的渡渡鸟在毛里求斯岛上生活了数百万年。那时岛上没有它的天敌,于是很多人认为渡渡鸟在这种条件下,变得又肥又胖,还不会飞,即出现了进化的不完全。

但古生物学家并不这样认为,反而觉得渡渡鸟进化的很完全。

它们不会飞,是因为陆地上的食物很充足,不需要飞。

根据大自然“用进废退”的法则,渡渡鸟的翅膀逐渐变小,最终失去飞翔的能力。

也就是说,渡渡鸟正是顺应了自然法则,才“进化地”不会飞。

如果不是殖民者登岸,对不会飞的渡渡鸟展开杀戮,我们现在依旧可以在岛上看到这种美丽的鸟儿。

古生物学家认为,作为已经生存了几百万年的物种,人类不能说渡渡鸟的进化是失败的。

它们只是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改变,在人类登岛的80多年后,渡渡鸟就永远在地球上消失了。

科学家最后推测,人类作为一个已经存续了200多万年的物种,如果突然遭遇了重大危机,很可能也会像渡渡鸟一样脆弱。

对了,博物馆里还有一块广为人知的宝石。

凡是接触到这枚宝石的人,都会厄运连连,有人还因此丧命。

当然,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并不相信。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块绝美的矿石。

但是这块宝石的主人,却害怕得不敢触碰它。

这是为什么?好奇的朋友,可以去纪录片里一探究竟~

2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

看完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再来看看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这里是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的拍摄地。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里的动物标本。

这些栩栩如生的标本是如何制作的?

纪录片给出了答案。

博物馆里的动物标本是由一位名叫艾克里的男子制作的。

他制作过大象标本,使用了和其他人都不一样的方法。

艾克里制作的标本是空心的,他不用稻草,用动物骨骼打造一个空心模具,然后用粘土塑造肌肉,最后再把动物皮毛套上去。

为了制造更逼真的标本体系,艾克里还带领艺术家前往非洲,记录当地动物的生存环境。

他想在博物馆里打造一模一样的非洲。

艺术家们从非洲回来后,先在博物馆的墙上绘制出草原背景,然后用一些植物、沙石营造自然环境。

后来,艾克里打造的“非洲馆”成为当时纽约最受欢迎的景点。开馆当天,全纽约的上流人士都前往参观。

那是当时的人们领略非洲风采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

直到现在,这些标本也吸引着全世界的游人前往参观。

除了动物标本,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化石也是看点之一。比如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鲎。

这些古老的生物经历了恐龙时代、冰川时代,直到现在依旧很活跃。

它们的生存力为何如此顽强?

答案是,它们具有独特的免疫系统。

鲎的蓝色血液中有一种独特的凝血剂,它可以包围和中和毒素。现在,人类利用这一点,生产了很多特效疫苗。

不过,现在鲎的栖息地被大量污染,它们的数量也在骤减。人类想要通过人工饲养的方式获取蓝血。

但有一个问题:鲎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不产卵,也就无法繁殖。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想方设法攻克这一难关。

女科学家卡梅拉在一次偶然实验中,发现鲎竟然在她的实验室里产了卵。

她想要重现一次这样的实验,但在第二次实验中,鲎却没有产卵。

两次一模一样的实验环境,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

卡梅拉仔细检查了实验里的每个细节,沙子、潮汐、水质、月光、阳光......

但是依旧没有成功,卡梅拉反复做实验,对比数据。

直到8年后,她才找到答案,问题就出在沙子上。

原来,鲎只会在它们出生地的沙滩上繁殖,如果更换了沙子,它们就不会产卵。

但问题是,如果鲎的天然栖息地被完全污染,它们很可能就永远失去了繁殖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鲎的栖息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因为如果没有鲎的蓝血,无数人都要遭受疾病的折磨。

纪录片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每破一个谜题,就会引发一个思考,这也是我喜欢《博物馆的秘密》这部纪录片的原因之一。

它除了讲述有趣、新奇的藏品故事,更多的是带领我们探索这些藏品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它们带给人类的启示,比如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

而这些正是我觉得很重要,想要告诉孩子的。

如何观看?

据我了解,目前有两种方式:

1. 大家可以去B站搜索“博物馆的秘密”,在线观看;

2. 费了好大劲,我找到了相应的资源,大家也私信我,获取观影资源。

小提示:因为展示需要,记录片中会有一些暴力的场面(比如战争),但大多是以动画效果呈现,实在担心的妈妈们可以先自己看一遍再挑选合适的选集与孩子一起观看。

川妈说说

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之前推荐给大家、获得一片好评的《非看不可的世界著名博物馆》丛书,刚刚推出了最新的第二辑。

在第一辑9家顶级博物馆的基础上,第二辑新增罗马国家博物馆、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等7家。一样高清图片展示, 辅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讲解,读它就像跟着一位金牌讲解员,听他娓娓道来,那些博物馆珍奇展品背后的动人故事,历史的来龙去脉。

看了这套书才发现,除了亲临现场、看纪录片之外,看书也是逛博物馆的一种可选方式。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硬件条件的影响,随时随手都可以拿来一读。

之前已经推荐过,这次就不再专门推文了,我直接把两辑书放在我们的淘宝店铺“小板牙严选”里。还是最低的团购价,有兴趣的朋友去看看吧。

推荐阅读:

2019跨年好去处:北上广深博物馆特展大集合

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