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柯南的案件是怎么编出来的看多了会不会变犯罪天才

时间:2023-06-25 02:03:48阅读:4931
本文纯原创,不涉及任何剧透,全文约3000字,阅读需要3分钟。有网友问小南:“前段时间我跟弟弟吵了一架,打了他一顿。最近发现他在看《名侦探柯南》,已经看到400多集了。请问我该用什么姿势道歉?”当然这只是个段…

本文纯原创,不涉及任何剧透,全文约30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有网友问小南:“前段时间我跟弟弟吵了一架,打了他一顿。最近发现他在看《名侦探柯南》,已经看到400多集了。请问我该用什么姿势道歉?”

当然这只是个段子。这既是吐槽这部动漫待机时间超长,同时也是在赞赏它的益智内涵。

《名侦探柯南》由日本漫画家青山刚昌创作,漫画从1993年开始连载,至今仍在列新。同名动画在1996年首播,1997年引进中国,目前已连载到1000多集,创下日本方面的长寿纪录。从1994年到现在,连载超过26年,但在柯南的世界里面时间线仅仅过了半年。

某网友拍案而起:半年?当年我还是小学生,现在都当爹了!再过半年,我得当爷爷了吧!

所以在网上谈到《名侦探柯南》时,网友总要发出灵魂三问:作者从哪搬来这么多的案件?究竟要连载到什么时候?我这辈子能看到结局吗?

这个问题小南来回答可能挺合适的,原因:

第一,写的第一部小说就是本格推理;

第二,和青山刚昌算同行,工作环境是类似的;

第三,亲身经历过案件,小南跟柯南一样都挺“南”的。

请记住遇到事件最好的处理方式是报警

凭经验说,创作杀人事件之类的推理小说比一般的小说是要容易,套用方法论拼拼凑凑就能写出来。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要么找到一个密室在里面把人杀掉,要么是把人杀掉再把周围变成密室。但是要创作很多事件的话,那就不是仅仅是方法论可以解决的。

有人统计过《名侦探柯南》中平均2.5集一宗案件,1000多集就有约400宗!

作者要编出这么多案件,就得创作出超多人物、场景、道具,然后将元素串联成谜题,还得用合理的方式解开,这是多么强大的创作能力啊!按每宗案件至少牵涉到三个人(犯人/受害者/讲述者)算,那就得创作1200个角色,光是给每个角色起名字就是一项大工程。

有网友调侃说:如果《名侦探柯南》作者青山刚昌策划犯罪,恐怕没人能破案吧?

青山刚昌本昌

青山刚昌是一个狂热的推理文学爱好者,这样的人在日本遍地都是。

你可能不知道,推理文学在日本是主流,日本人对推理小说的喜爱远超动漫。日本作家很多都写过推理小说,连村上春树也不例外。在这片全民热爱推理的土地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化身成名侦探。

1963年,青山刚昌出生于日本鸟取县,家里开加油站和汽修厂,经济条件是比较好的。他像电影《头文字D》中的阿树,不过阿树喜欢上山漂移,而青山刚昌喜欢足球、剑道和漫画,这些元素他都用到漫画里面。

青山刚昌在采访中提到,他们家四个孩子儿时喜欢到处探险,就是《名侦探柯南》里的少年侦探团的原型。现在城里的孩子也许很难有“探险”的机会了,8、90后儿时没有网络和手游,最喜欢就是一群孩子混在一起玩,最刺激的事情就是到工地、老房子、防空洞里探险。

一个无聊的周日下午,一个胆大的孩子带头走进废屋,后边一串小屁孩屏住气息一步一步的挪向前。不知道是谁突然叫了一声,一群人不约而同屁滚尿流地往外逃。多年以后孩子们成了大人,在聚会上笑着议论当年究竟是谁放的屁、被吓到的又是谁,真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宝贵回忆。

青山老师一定有很多有趣的探险回忆,所以他在小学毕业作文中写下愿望:我想要画侦探漫画,可以说他就是为了画柯南才走上漫画家的道路。

1994年《名侦探柯南》开始创作,初时预计漫画只会连载三、四个月,经过两周的策划便动笔。青山老师曾说主要人物参考了动漫《鲁邦三世》,比如怪盗基德=雷朋、有希子=不二子,很明显他还参考了柯南道尔的和江户川乱步的作品,这才有了主角江户川 柯南。

柯南和鲁邦的联动电影

在创作初期,青山老师经常因为取材困难屡屡想到放弃,能坚持下来全因读者真心喜欢这部作品。前面也说了,日本人很爱推理作品,简直到了莫名其妙的地步。《名侦探柯南》的受欢迎程度节节攀升,不断地获奖,这才促使青山坚持了下来。

毕竟真的很赚钱。

大多数人不知道,创作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当年jk·罗琳写《哈利波特》也是获得资金赞助后才能够坚持写下去。青山刚昌足足请了6位助手一起创作,这些人可是全天轮流不息地为他工作。

青山曾在采访中说过,他绘画并不用花很多时间,倒是模拟犯罪分子的手法做实验很花时间。

小南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写一个被绑架的场景,便让人用胶带将我双手绑在椅子上,再花了一个下午试验怎样利用皮带扣来脱身。为了再现凶手逃离现场,我还曾经徒手爬上瓦房练习飞檐走壁。所以说写推理小说的人确实掌握着一些特殊手法,但是为了避免读者模仿,作者会省略掉细节并故意写得夸张失实。所以不要吐槽故事中的犯罪手法不靠谱,其实都是有意为之的。

深谙此道的青山刚昌确实具备高智商犯罪的潜力。

《名侦探柯南》受欢迎还有一个原因是受益于90年代初的新本格推理风格变革。本格推理代表者如小说《福尔摩斯探案》、漫画《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本格推理讲究逻辑,线索一环套一环,然而每一环都不能超出自然规律,读者随着剧情深入找到隐藏的线索便能挖出真凶。

新本格推理条条框框较少,代表者如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故事内容并不一定是大案,可以有超自然的事物存在,只是最终必须由主角来解开谜题。《名侦探柯南》当中超自然设定众多,柯南返老还童、毛利小五郎的沉睡、还有那一言难尽的神秘组织,给故事带来更大的可看性和喜剧效果。

新本格推理革命解救了大众的审美疲劳,也给《名侦探柯南》带来一个巨大的市场。

本格推理必备的口头禅

同时也因为日本的推理文学流行,青山刚昌是在一个成熟的环境下创作,不仅有成熟的方法论,还有充足的人力资源。

据小南观察,青山先生保持创作速度采取三种方式:

1、运用方法论和工具自行创作

自从新本格变革后,业界约定俗成了一些规则,产生了推理文学的方法论和工具。方法论包括结构上的三幕法则、五幕法则、英雄之旅等,配合工具的创作方法包括:索引法、手账法、亲和图法、CLOSAT卡片法等。我在采访中看过青山老师的工作室,应该是采用索引法加手账法创作。

2、改编现实案件

青山老师每年需要创作10个案件,而世界上每年产生的案件数十万宗,其中总有奇案,拿来改一改就能用。他在采访中也表示平时看新闻积累素材,日常也会向警察、科学家、老师取材。

3、在市场上买剧本

有网友统计过,别看柯南有一千多集,其实有四成以上是动画制作组原创的。行内人都知道,可以聘请业余作家、编剧定制剧本。日本推理文化这么流行,请一群客席编剧再加上买剧本什么剧情编不出?

官方推出的“青山脸”捏脸工具

我在前面也讲到,推理小说中,每个案件都要有好几个相关人,创作新人物是很大的工作量。这个问题青山刚刚解决的比较好,他采用了两个招数。

第一是批量生产,早期青山老师笔下人物都是换发型换衣服就成了另一个人。前两年官方纪念销售达到2亿册,特意推出一个捏脸工具,有点官方吐槽的味道。

凶手在暴露以前都长一个样,真TM省事

第二是创作出神秘犯罪组织,案件背后的主谋可以重复使用(反正没暴露前都一样)。而且将小案件串联起来形成连环犯罪的效果,既丰满了情节也节省了人力。

创作者都是有自己的一套心法的,青山老师肯定也不例外,他在采访中说过有三个原则:

第一是案件的可行性,作案手法门槛高得恰到好处;

第二是减少血腥味,不会过度渲染凶案场面;

成年人变成小孩子,谈恋爱也不会出现成人桥段

第三是不会出现过度扭曲的犯人,罪犯大多有苦衷。不杀儿童,不性犯罪,不展现未成年人犯罪,这“三不”也是新本格推理的共识。

《名侦探柯南》守住三原则所以适合广为传播,观众也愿意追剧,这才促成20多年的连载。

结局了

青山老师在近几年因为疲劳停工了两次,看过报道后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个疯子:一周工作七天,最忙的时候每天工作20小时,睡眠时间只有2、3个小时。难怪柯南能够连载这么长时间,因为作者太执着了。

在最近一次复工后主线的节奏变快,种种迹象告诉我们期待中的大结局不远了,大概还需要半年。

嗯,说的是柯南里面的半年。

对了,小南曾经遇到过真实的案件,多年来看推理作品的经验居然用得上。解谜的时候,我播放着柯南的主题曲,坐在死者常坐的位置上,脑海里一遍一遍地想有什么剧情可以参照。花了一天一夜,我终于找到线索,找到了死者藏起来的财产。

你有遇到过案件吗?

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宗案件是什么呢?

还有,你觉得这辈子能看到柯南的大结局吗?请您说说看法。

作者简介:我是小南,曾经画漫画,现在写网文,喜欢反套路的烧脑漫画。本专栏周更,带您发现小众佳作,解读宝藏作品。谢谢关注,友好讨论。

往期链接:和《名侦探柯南》相似的推理动漫有哪些?良心推荐十部名作

评论

  • 评论加载中...